“三個代表”——對三大規律認識的深化

時間:2022-02-17 10:54:00

導語:“三個代表”——對三大規律認識的深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個代表”——對三大規律認識的深化

共產黨執政的規律、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是時代給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重大課題。深化對這三大規律的認識,是我們黨鞏固執政地位的要求,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要求,是中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要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對這三大規律認識深化的標志,將“三個代表”理論付諸實踐,中國的事會辦得更好。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些我們過去認為似乎是不成問題的問題,其實都是十分艱巨、十分繁雜、又十分重大的歷史性課題。這些問題過去如果說是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沒把它看成問題,那只能說明人們認識的層次尚受到某種局限。如今我們黨提出這個問題,是我們黨對這些重大規律在認識層次上邁出了一大步,提出“三個代表”重大理論,標志著我們黨對這些重大規律的認識又邁出了一大步。因為思想的東西不過是移人人的頭腦并經過改造的物質的東西而已。任何時代性的課題只有在相應的客觀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才能提出和得到解決。就如當年法國的歐文、莫爾、圣西門、傅立葉等人只能提出空想共產主義的理論,卻不可能提出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太平天國的領袖們只能喊出“天下多男子,皆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皆姐妹之群”。卻不可能喊出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口號。我們黨在世紀之交提出“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在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的基礎上提出的,是在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重要階段提出的,是在我們黨的隊伍新變化的基礎上提出的,是在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提出的,是在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正是這些理論的和現實的基礎,催生了“三個代表”的理論。

“三個代表”是對黨的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既要革命,就要有一個革命黨;既要執政,就要有一個執政黨。作為一個執政黨,就要研究執政的規律性,規律具有一種強制的力量,你脫離它,輕視它,就必然要受它的懲罰,離開了規律性,沒有不碰釘子的。我們黨一執掌政權,關于執政的規律便產生了,從而便對我們黨提出了認識執政規律、探索執政規律、按規律辦事的要求。在我們黨半個多世紀的執政過程中,對執政規律是進行過積極的探索的。如在我們黨執政前夕,同志就提出過全黨務必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務必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作風的要求,提出過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的要求,提出過我們要學會我們原來不懂的東西的要求。在與民主人士黃炎培的談話中也提出了一個執政黨如何避免覆亡的周期律的應對之策。改革開放之后,鄧小平同志又提出了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要求。深刻思考著執政黨應該是個什么樣的黨,執政黨的黨員怎樣才合格,黨怎樣才叫善于領導的問題。正是鄧小平同志這些深沉的思考,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創立奠定了基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我國第三代領導人對鄧小平政治交待的完滿答卷。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個我們黨一直探索的歷史性課題,到第三代領導人這里,得到了突破性的破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黨的執政規律的準確把握。它不僅提出了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而且提出了一個衡量黨的標準問題,就是只有按“三個代表”去做,才能建設好我們的黨;只有符合“三個代表”的要求標準,才能算是合格的黨。過去我們搞黨的建設,主要是抓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這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按照一個什么樣的標準去搞,則是更為重要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提供了一個標準。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的最終標準是要達到“三個代表”,反映在“三個代表”之中。倘若離開了這個標準,就可能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所困擾。在我們黨內,不是曾出現過“兩個凡是”的迷信嗎,不是也奉行過“殘酷打擊、無情斗爭”、搞什么“紅色恐怖”的作風嗎?倘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上述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有了“三個代表”這個重要思想,我們就有了識別正確與錯誤的標準,就會把人們的思想從‘左’的、僵化的、教條式的觀念做法習慣中解放出來,從而把我們的黨建設得更好。

“三個代表”是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怎樣建設黨、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這個問題是與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問題緊緊相聯系的。搞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摘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搞中國的現代化,關鍵在黨。“三個代表”不僅是黨的建設的根本指針,同時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思想武器。改革開放之前,沒有人提出過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問題,人們對社會主義的理解,全囿于十九世紀中葉馬恩對未來社會的猜想。那就是完全的公有制、消滅商品和貨幣、按勞分配、計劃經濟那一套。中國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同志率先提出了這個問題,也最早回答了這個問題。那就是他著名的“社會主義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三個代表”強調與時俱進、強調先進性。搞社會主義不能落后,如同鄧小平同志說的,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要先進就不能封閉,不能固步自封,就要學習借鑒世界上一切先進的東西。不僅僅是在物質財富的生產能力方面要先進,其他的方面如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方面也要先進,也要學習借鑒世界上一切好的東西;對于歷史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某些尚處于落后位置的方面,我們要努力爭取盡快趕上。“三個代表”強調發展,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就要求我們摘社會主義建設,要有比資本主義更快的發展速度,更先進更豐富的文化成果,以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經濟是社會發展的主要標志,生產力是歷史進步的杠桿,但社會的文明與進步又不僅僅是看生產力這唯一的指標。先進的文化、人的需求的滿足,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也是重要的因素。按“三個代表”的要求,我們不僅要有比其他社會制度更快的生產力的發展速度,還要有先進的文化和人的本身更好的發展。正是依據“三個代表”的要求,我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更快發展生產力的目標;提出了政治文明建設以滿足人的發展的目標;提出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者協調發展、共同促進的要求。可見“三個代表”是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進一步說明,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這個關系中國前途與命運的大課題認識的進一步深化。

“三個代表”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要研究中國共產黨執政的規律,不能不研究執政黨的規律;要研究中國的社會主義,不能不研究社會主義;要研究中國社會,不能不研究人類社會。黨、執政黨、中國執政黨。人類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中國社會主義這些概念,在邏輯學上都是種屬關系,在哲學上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在外延上一般包含了特殊,在內涵上特殊比一般更豐富,即特殊包含了一般。要是認不清一般,是不能很好認識特殊的。認不清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也是不能很好地認識中國的發展規律的。人類社會總是不斷發展、不斷進化的。每一個有點歷史唯物主義常識的人都會懂得順應世界進步潮流的重要意義。但如何順應,怎樣做才算是順應?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黨提出“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正是基于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而提出的。在我們黨執政的過程中、在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實踐的過程中,曾有過種種模糊的觀念和偏執的做法。如在生產力的發展方面,我們并不是一以貫之的將其作為第一要務來看待的,而人類社會的發展可以說任何時候都是以生產力為動力和以生產力為標志的。關于社會主義文化方面,過去我們曾過多的強調其特殊性,忽視整個人類文化的廣泛吸納性和共容性。在個體與群體方面,過多強調群體的作用、群體的利益,忽視個體的利益、無視個體全面自由的發展。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我們對生產力規律及其所決定的社會基本矛盾規律的依存性,強調社會主義文化對人類文明優秀成果、不同社會文明的廣泛吸納性和共存性,強調入的利益、權力和全面發展。并且,“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人們的實踐構筑了一種新的思維框架、思維的空間和朝向,提供一個評價問題、認識問題、判斷問題、解決問題基本方向和方法,會引領我們全黨和整個中華民族在未來的實踐中不斷深化對黨的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