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代表”——唯物辯證的新視野

時間:2022-02-17 10:51:00

導語:“三個代表”——唯物辯證的新視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個代表”——唯物辯證的新視野

三個代表”是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是一個具有內在邏輯的有機統一體?!叭齻€代表”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促進、互為條件、層層遞進,共同構成關于我們黨的根本性質、根本宗旨和根本任務,集中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完整學說,辯證地統一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從哲學視角透析其內涵,其中不乏深邃的歷史唯物論和歷史辯證法思想。

一、“三個代表”的哲學基礎——辯證唯物主義的歷史觀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個辯證統一的科學體系。同志指出:“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統一的整體,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發展先進的生產力,是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條件。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边@是對“三個代表”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的科學說明?!叭齻€代表”重要思想作為一個科學的思想體系,處處閃耀著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光輝。

第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性與人民群眾作為歷史主體的創造性的統一。歷史唯物論認為,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一樣是客觀的,但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社會規律是人民群眾的活動規律,是通過人民群眾的自覺創造活動實現的。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性與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的統一,正是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與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統一的唯物史觀基礎。為什么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因為這是我們黨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保持先進性的根本體現和根本要求。所以,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高度重視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離開發展,堅持黨的先進性、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實現民富國強都無從談起。

第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統一。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巨大反作用。物質文明屬于社會存在范疇,精神文明屬于社會意識范疇,因此,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也是統一的。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統一、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統一,正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與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相統一的唯物史觀基礎。唯物史觀認為,先進的社會意識、先進文化一旦為人民群眾所掌握,就會變成改造世界的強大的物質力量。

第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著歷史主體與價值主體相統一的人民觀。同志關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論述,是一個緊密相連,辯證統一的整體。而貫穿其中的是“總是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為這是我們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其人民觀思想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人民是歷史主體。所謂人民是歷史主體是指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如何看待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作用,這不僅是歷史觀的根本問題,也是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的重要分水嶺。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決定作用具體體現在:人民群眾既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還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是否承認人民是歷史主體是檢驗一個政黨進步與否的試驗石。其次,人民是價值主體。所謂人民是價值主體是指將人民的利益置于核心地位,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是共產黨人為之奮斗的價值目標?!肮伯a黨人的一切言行,必須以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因此,可以說,是否承認人民是價值主體是檢驗一個政黨的宗旨真假人民性的試金石。

二、“三個代表”的邏輯主軸——唯物辯證

唯物辯證法認為,物質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整體,聯系具有客觀普遍性和形式多樣性?!叭齻€代表”所涵蓋的三個層面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它們統一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也統一于黨的建設的實踐中。先進生產力決定著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前景,并為文化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先進文化反映著生產力發展水平,并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無論是發展先進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還是發展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其目的都是不斷實現億萬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能不能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增強國家經濟實力,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關系著黨的事業的興衰成敗;能不能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樣關系到黨的事業的興衰成敗。同志在“三個代表”的論述中,把代表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和最廣大人民利益統一起來,進一步明確了建設先進文化在全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明確了建設先進文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作用。這一重要思想不僅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也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指導方針。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證明,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同樣重要,不可偏廢;有一些方面還應盡力超前,比如教育和科技等。這不僅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要求。人民物質文化需要的兩個方面缺一不可。只有如此,黨才能充分體現出在現階段的“三個代表”的性質和地位,并在現階段的各項工作中,得到人民承認和擁護,有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廣大人民群眾是社會的主體,他們既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又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整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決定力量。中國共產黨致力于發展先進的社會生產力、致力于發展和繁榮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必須依靠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而發展生產力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由此可見,生產力的發展,文化建設,人民的利益之間是互相聯系、密不可分的。這一特點要求我們切實把它作為一個整體對待,真正按照它的整體性要求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特別是在實際工作中,不管在什么時候,遇到什么復雜情況,都要堅持、體現它的統一性。

唯物辯證法還告訴我們物質世界不僅處于普遍聯系的狀態之中,而且處于不斷的運動、變化、發展之中?!叭齻€代表”重要思想既繼承了馬列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又有了新的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黨的建設實踐的不斷發展,黨的建設理論不斷豐富完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于黨的建設的基本理論有了重大的理論突破和獨到的理論創新。長期以來,我們對黨的先進性比較多的表述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在強調這“一個代表”的同時,我們黨也注重強調另外“兩個代表”,并堅持付諸實踐。但把三者放在一起,形成關于“三個代表”的概括,在黨的建設史上還是第一次,在內容、時代特點和內部有機聯系等方面都體現了這一思想的理論創新性。

在內容上,“三個代表”包括了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涵蓋了黨建理論的最根本的內容,涵蓋了推動社會歷史發展和文明進程的最基本的因素。

在時代特點上,“三個代表”是加強黨的建設的新的偉大工程。解決如何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如何拒腐防變的新問題,是我們黨把握知識經濟時代生產力和社會進步的特點,保持黨在歷史發展潮流中的先進性,保持思想建設的活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重要方針。

在內部有機聯系方面,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是黨堅持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的根本條件;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黨實現自己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黨的建設的全部出發點、立足點和力量源泉。三者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促進、互為因果,構成了執政黨建設的完整、嚴密的理論體系,統一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在新時期自身建設上探索經驗的科學總結,它是一面綱領性的旗幟,是一把解決新問題的鑰匙。但是,“三個代表”并不是真理的終結、探索的中止,而是為進一步的探索提供了路標,開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因此,在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過程中絕不能采取教條主義態度,而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運用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用全黨的智慧和實踐去豐富和發展這一理論。

總的來說,“三個代表”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之上的,是面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形勢和黨的建設的新任務而做出的新概括、新發展。從歷史上看,“三個代表”是對我黨七十多年歷程中所起作用的高度概括和充分肯定;從現實看,是對我們面向新世紀如何保持黨的性質、發揮黨的作用提出的根本要求和前進方向;從理論上看,是判斷和評價一個黨是先進還是落后、黨的政策是正確還是錯誤的根本標準;從實踐上看,是我們在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需要進一步重視和解決的根本問題。只有全面、完整、系統、深刻把握“三個代表”,才能適應形勢的變化和時代的要求,才能真正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黨的建設,并以此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