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型藝術管理人才培養思路
時間:2022-04-04 10:00:41
導語:創新型藝術管理人才培養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產學研教育及其意義
作為一種人才培養方式,產學研合作教育肇始于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工程學院教務長赫爾曼•施奈德1906年推行的世界上第一個合作教育計劃。據資料記載,赫爾曼•施奈德從自己親身經歷中體會到,培養應用型人才只靠大學教學和實驗室是不夠的,他們應具備的能力和技能只有通過生產實踐和社會實踐才能獲得。于是,他提出“學工交替”的實用型人才培養方式,并受到廣泛關注。1921年,美國安提亞克學院要求所有學生都必須按照“學習-工作-學習”———“學校-企業-學校”的方式來完成學業。他們認為這種合作教育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職業技能,而且也能促進學生個性、身心、能力和人格和諧發展。這一做法首次將合作教育功能從單純提高學生實踐經驗和就業競爭能力提升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高度。從此,人們開始認識到合作教育不僅是教學過程中的實踐環節,而且把它與教育的整體目標和學習的全過程聯系起來。1946年美國職業協會的《合作教育宣言》中正式將合作教育定義為“一種將理論學習與實際工作經歷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的教育理念”。這一教育形式在發達國家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并被視為促進經濟發展、培育創新人才的成功教育模式。1962年,美國成立了國家合作教育委員會,為這種獨特的培養教育模式奠定了發展的基石。此后,不僅在美國,而且在北美、歐洲、澳洲以及日本等30多個國家產學研合作教育得到迅猛發展。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實施本科生科學研究計劃,明確規定大學生的學習內容除了課程學習之外,還有科學研究方面和企業實踐方面的學習和任務;德國倡導大學教育的第二次革命,就是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過程;英國大學則實行工讀交替制,大學生在學習期間要到與本專業有關的企業部門工作一年或兩年,這已經成了制度。實踐證明,產學研合作教育是國際公認的培養創新人才的最佳途徑。
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協會成立,標志著合作教育已成為世界教育改革潮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8年11月底在北京召開的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的《圓桌會議報告》指出:“要想形成適應21世紀要求的學習,教育體制應不同于現在的模式。可能最重要的方面將是社會更多地參與學校和學校更多地參與社會。”美國當代社會學家、教育家愛德華•希爾斯在《學術的秩序》中論述了面向社會實踐的教學理念:大學必須“走出其象牙之墻”。它必須走進街道、車間和辦公室。必須把街道和車間帶進大學。必須將“工作和學習”結合起來。“大學必須承認,學習不能僅僅在、甚至主要不是在圖書館、實驗室、演講廳和討論班上完成”。必須對學生的“校外經歷”賦予學分。“擋在掙錢與學習之間的墻”必須拆除。我國的教育方針歷來強調教育要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教育應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后,我國引進合作教育。1991年,在上海成立了全國產學研合作教育研究會,也即中國產學合作教育協會,有130多所高校和20多個大型企業、科研單位組成,遍布全國20幾個省市,中國產學研合作教育進入了有組織、有計劃的研究階段。1997年10月,教育部頒發《關于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九五”試點工作的通知》,標志著我國產學研合作教育由民間組織的試驗,走上政府有組織有計劃的試點階段。并將“中國產學合作教育協會”更名為“中國產學研合作教育協會”。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推行和加強,是我國高等教育適應社會發展、培養創新人才的必然選擇,是大學功能在現代社會日益拓展的必然結果。所謂產學研合作就是充分利用學校與企業、科研院所等多種不同教學環境和科研資源以及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各自優勢,把以課堂傳授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實踐能力為主的社會實踐有機結合的教育形式。
產學研合作教育是以復合型、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為主要目標,強調學生的全面素質、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的培養,整合學校、企業、科研單位等多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采取課堂教學和學生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通過產學研結合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與獲取實踐經驗及動手能力為主的生產、管理和科研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它的基本原則是產學研合作、多向參與實施的工讀結合方式,以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從高校角度,它是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和保證,實現培養具有專業理論知識、生產實際技能和科研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目標,從根本上解決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的問題;從企業角度,在與高校、科研單位的合作中,可以及時了解和掌握相關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選擇企業合適的人才;從科研單位角度,及時了解企業的發展需求,提高為企業服務的效率,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聯合,同時實現了文化藝術與經濟的有效結合,提高了企業創新能力。從社會層面,能夠節約社會資源。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根本意義在于面向市場,面向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面向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的社會現實。高等藝術管理專業教育不僅限于課堂教學或校內的實驗室模擬,人才培養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備從事藝術管理工作的優良素質、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具體思路是充分利用學校與企業、科研單位等多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以及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各自優勢,把以課堂傳授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實踐能力為主的生產、科研實踐有機結合的教育形式。產學研結合教育對于藝術管理人才培養來說,意味著從封閉轉向開放,從單一走向多元,是內部強化教育的理論聯系實際與外部緊扣社會發展步伐兩個部分的有機結合。
二、產學研合作教育培養創新型藝術管理人才的優勢
(一)“藝術管理人才”的相關思考
藝術管理人才是藝術管理行為的發出者,即藝術的管理者。要搞清這一內涵,首先要明白的是“藝術管理”活動內涵及屬性。“藝術管理”絕不是“藝術+管理”那樣簡單,“藝術管理是一個綜合概念,包含著錯綜復雜的管理體系”。對這個問題學者們做了多方的探討和努力,在關于“藝術管理”的研究中,人們習慣了藝術種類維度,于是產生了諸如美術管理、音樂管理、設計管理、影視管理、舞臺表演管理等。另一種通行的做法強調藝術管理的非盈利性與盈利性,非盈利性的被稱為文化(藝術)事業管理;盈利性的被稱為文化(藝術)產業管理。這兩個維度雖然被人們普遍接受,但從學理上講均非管理學的核心維度,前者從藝術門類角度切入,后者從藝術管理的社會價值屬性出發,并沒有反映出藝術管理本身質的規定性。對于這方面的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成喬明博士的觀點很有見地,他從管理學視角出發,將藝術管理劃分為主體維、客體維和方法維三維。主體維即藝術管理的職業化管理者,包括個人,如藝術企業中高、中、基層的管理者。也可以是組織,如政府、行會、中介和團體等。政府主導的藝術管理,稱為藝術行政管理;行會主導的藝術管理,稱為藝術行業管理;中介為主導的管理,可以稱之為藝術中介管理。客體維是管理的對象,根據管理學研究體系,從客體維出發將藝術管理分為藝術人力資源管理、藝術財務管理、藝術品管理、藝術信息管理、藝術時間管理、藝術活動(藝術生產、傳播、消費)管理等。方法維即實現目標的具體手段。依據管理學學理,藝術管理從方法維分成行政管理、經濟管理、法律管理和教育管理四大種類。成博士的研究為我們揭示了藝術管理活動的多維性、多層面性。基于成博士的理論,我們可以看出藝術管理活動的基本特征:
1.藝術管理的基本特征
(1)普遍性。首先,藝術管理作為管理活動的一個分支,它必然有管理活動普遍具有的共性,無論是藝術家管理、藝術品管理、藝術財務管理、藝術信息管理、藝術時間管理、藝術品牌管理等等,必然以管理學的共性原理和基礎理論為指導。第二,作為人類行為層面的藝術活動,其過程的各個階段普遍需要管理的參與,藝術管理的普遍性決定它所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人類藝術的各個層面各個環節都需要管理的介入和參與,它與社會活動、家庭活動以及各種組織活動都是息息相關的。(2)多樣性。作為一個綜合體系,藝術管理包含著錯綜復雜的管理層面。按管理目標分為藝術事業管理、藝術產業管理;按藝術種屬分為美術管理(如博物館管理、畫廊管理等)、表演管理(如音樂管理、戲劇管理等)、文學管理(出版社管理、電子讀物管理等)、影視管理(電影管理、廣播電視管理等)、設計管理(設計組織管理、設計項目管理等);按管理主體分為藝術行政管理(法律、政策、文化宣傳方面的管理等)、藝術行業管理(行業組織、地緣文化、藝術市場管理等)、藝術中介管理(藝術企業、藝術公益組織的管理等,含藝術團隊管理:一種松散的藝術中介的管理);按管理手段分為藝術法律管理、藝術政策管理、藝術教育管理、藝術經濟管理等;按管理客體分為藝術家管理(培養、使用、養護、發展等管理)、藝術品管理(生產、流通、消費、保管、展示等管理)、藝術財務管理(投資、籌資、金融發展、貿易等管理)、藝術信息管理(搜集、整理、宣傳、使用等管理)、藝術時間管理(運用、應時、應景、國運、民生方面的管理等)、藝術品牌管理(構建、運營、維護、擴展等管理)等。藝術管理的林林總總,也帶來了管理實踐的細分性和復雜性。(3)綜合性。藝術管理的綜合性表現為:在內容上,它需要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以及各種不同類型組織綜合系統地廣泛參與。在方法上,它需要綜合運用現代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成果,來實現管理活動目標。這一管理過程十分復雜,影響這一活動的因素綜合多樣。搞好藝術管理,需要多學科多因素的交叉融合。(4)創新性。藝術管理是主體維運用其擁有和能夠支配的人力、物力、財力、技術、信息等各種文化藝術資源,對藝術管理對象進行一系列有組織、有意識的實踐活動,以達到預期目標的過程。
2.創新型藝術管理人才基本素質
“藝術管理人才”是藝術管理“主體維”中的“個人”,即具備管理人類“藝術”活動系統中人、財、物、時間、信息、品牌等各要素能力的人。是既需要理論積淀,又需要專業實踐能力的綜合型、復合型人才。創新人才首先是全面發展的人才,是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高度發展的人才。
(1)個性的健康發展
創新人才成長的前提是個性的健康發展。大學要培養具有創造性的創新人才,就必須首先使他們成為一個具備自由精神的人、具有個體獨立性的人,而不是成為作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種種條條框框的人。沒有個性的健康發展,創新人才就不可能誕生。從這個意義上講,創新人才就是有個性、會獨立思考的人。
(2)復合的知識結構
藝術管理活動需要文化藝術、經濟管理等多領域知識的綜合參與,具有交叉、互滲、邊緣的屬性,所需人才的知識結構必定是復合型的。知識的多少,決定了文化藝術管理人才視野的寬窄和事業格局的大小。文化藝術管理是綜合性、系統性極強的工作,從業者往往需要有多學科、多領域、多層次、多崗位的知識儲備和技能鍛煉,“單一型”知識結構難以適應要求,必須不斷拓寬知識面,加強人文、社科、技術等各種知識的融合,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既具有精深的文化藝術專門知識,又有廣博的人文社科和現代科技知識,具有文化發展所需要的最實際、最合理、最優化的知識體系。建立起合理的知識結構,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提高現代的實用技能,以適應文化藝術管理崗位上的各種要求。除了有知識的廣度外,還必須有知識的深度,博中有專長,成為文化藝術某一領域的專家,二者相輔相成。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努力實現術業有專攻,這樣,既有復合型知識的基礎支撐,又有專業化知識的精準把握。
(3)綜合的能力結構
能力是知識融合與應用水平的體現,能力把知識應用于實踐,使知識產生社會價值。對于藝術管理人才而言,理想的能力結構應該呈現為綜合型。即將復合型的知識儲備應用于藝術管理的具體實踐活動中,使知識產生高附加值,實現精神價值和物質價值的最大化。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能力主要來自情商和智商兩方面,藝術策劃、經營、管理等工作需要綜合各種能力,比如獨立工作的能力、社交能力、表達能力、創新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鑒賞能力、信息技術和數字化技術應用與操作能力等等。作為藝術管理人才,其核心能力應該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藝術鑒賞能力、決策能力、領導能力、創新能力、協調溝通能力、管理經營能力和學習能力。
(4)完善的人格結構
第一,政治人格,包括政治道德、品格、操守和政治技能。高素質的文化藝術管理人才在政治層面上應具有高度熱情和敏銳的政治觀察能力,對國家前途和世界風云予以高度的關注并能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把自己的事業、命運與國家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文明緊密聯系在一起,在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中追尋自己的人生價值。有自己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政治修養,能夠把握先進文化的政治方向。在思想境界上表現為信念堅定、積極進取、與時俱進。在政治品質上,體現為胸懷遠大、果敢踐行、責任意識強。在價值理念上,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文化為人民服務,具有創新意識。積極健康、富有魅力的政治人格會產生巨大的魅力、凝聚力、感召力和折服力,政治人格直接影響著管理力。第二,經濟人格。在文化經濟大發展大繁榮的今天,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高素質文化藝術管理人才應當具有良好的經濟能力,即具有一定的經濟知識,掌握一定的經營管理方法,懂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則;能按照經濟規律辦事,有經濟意識,善于開發出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在文化市場上具有營銷和資本運作等能力,以實現文化生產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第三,文化人格。當代社會是高度知識的社會,也是高度文化的社會。它要求文化管理人才必須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和文化能力,能夠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深邃的文化理解,進行廣泛的文化交流,從而塑造自己理想的文化人格,即文化素質、文化水平、文化涵養和文化境界。并且,在當前文化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的過程中,能抵制人格失范、信仰危機、道德危機以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利己主義的誘惑,避免文化的異化。堅守文化產品的高尚品質并將這一規則內化于自身心靈,形成完善的文化人格。
(二)產學研合作教育在創新型藝術管理人才培養中的優勢
社會文化發展、藝術管理活動系統的性質以及藝術管理人才基本素質,決定了高等藝術管理人才的培養必須以堅持實際工作能力為重點核心,它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在于動手能力的加強、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把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運用于實踐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文化藝術活動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訓練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方法。但這一培養目標由于環境的局限性,僅靠學校的課堂教育是難以實現的。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對于實現創新型藝術管理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要求,培養應用與技能型人才獨具優勢。學校與文化企事業單位形成合作共同體,學校根據文化事業與文化藝術產業的需求制定培養目標,確定教學內容,使人才培養與國家乃至世界文化發展融合在一起;而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部門能為藝術管理專業教育提供和培養“雙師型”教師資源,同時還可以參與高校的科研工作,雙方各有所長,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產學研合作教育成為創新型藝術管理人才培養的必然選擇。從人才屬性看,文化藝術管理人才應定位于應用型,人才成果應具備一定的理論積淀,更具有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需要在未來錯綜復雜的藝術管理多重體系中能把他們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運用于藝術管理實踐之中,最終能使優秀文化藝術成果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在藝術管理人才的構成要素中,需要知識、能力,更為重要的是“素質”。素質與知識、能力關系密切,三者相輔相成,人才素質對接受和獲取知識、提高和發揮能力具有決定作用。其中素質是更深層次的存在,素質提高的過程也更加復雜,不僅與主體固有的品質有關,而且與其實踐活動有關。一方面,實踐活動對人的素質具有重塑功能;另一方面,只有在實踐活動中和一定的條件下個體的素質才能實現并價值外現,沒有社會實踐和一定的條件,個體的素質不能得以外現。藝術管理人才的可持續發展還需實踐的千錘百煉,培養創新意識、堅持創新精神、掌握創新能力并能取得創新成果。如此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是一項由教育的環境、資源、條件、方式和過程等要素所構成的系統工程。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優勢表現在:
1.產學研合作教育構成優勢互補的知識轉化體系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有著普遍的優勢,即規范、系統和高效。但它的短板在于人才培養的特殊條件———即知識到能力與素質的融合轉換方面存在著不可克服的缺陷。藝術管理教育必須堅持以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為本位,在藝術管理技術、技能的培養上,由于環境的局限性,僅靠學校的課堂教育是難以實現的。產學研合作教育對于藝術管理教育培養目標的規格要求、技術與技能方面具有優勢。創新型藝術管理人才的基本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獲取和形成,是需要社會文化環境和產業實踐的深度配合的。產學研合作正是通過工讀結合和研讀結合的途徑,以崗位和研究項目為平臺,把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較好地統一起來,它的最大特點是構成優勢互補的知識轉化系統。產學研合作的教育作為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一種有效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將教育、科研、生產三者進行有機結合形成一體系統的人才培養體系,解決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人才培養方式上存在的條塊分割、培養力量分散、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等問題。產學研合作教育優化了復合型人才的知識結構,實現了綜合素質的和諧發展。
2.產學研合作教育能促使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綜合素質是指一個人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道德修養等方面素養的總和,外在表現為人的社會能力和個性素質。在上個世紀90年代,德國教育專家調查研究表明:人的社會能力、個性素質是未來最重要的通用知識。人的社會能力主要包括語言表達力、自我表現力、團隊精神、協調能力、交際能力、心胸寬容度、責任感、思考和行為的邏輯縝密嚴謹性等等;個性素質則主要包括自覺性、條理性、獨立性、意志力、自制力、情商水平以及求知欲、坦率度、批判性、反應力等個性化的能力。產學研合作教育對上述社會能力、個性素質的培養都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能力是知識融合與應用水平的體現,能力把知識應用于實踐,使知識產生社會價值。對于藝術管理人才而言,理想的能力結構應該呈現為綜合型。即將復合型的知識儲備應用于藝術管理的具體實踐活動中,使知識產生高附加值,實現精神價值和物質價值的最大化。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優勢還在于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客體維”了,而是作為具有復合身份的能動的主體維而存在。這一轉換對綜合素質的形成,特別是交際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表達能力、毅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產學研合作教育所帶來的復合身份、多角度視野和思維方式的碰撞,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有利于學生形成開放的、活躍的心態和思維方式。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高校和文化企業的深度合作,使藝術管理人才思維更活躍、眼界更開闊,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產學研合作教育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特別是實踐創新能力、社會能力和個性素質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良好作用。我國文化教育高度發展,有力地推進了產學研相結合的進程。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有數百所高校、數千個企業和千余所科研單位進行了不同形式的產學研合作。其中,以培養人才為中心的合作教育是一項廣泛實踐的重要內容,取得的明顯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實踐的效果不僅在體制上建立了一定的合作關系,在教育模式和運行機制上促進了人才培養的轉型。通過教學、生產、科研的有效合作不斷創造出教育的各種有利條件,更使教育和教學的整個體系發生著質的變革,達到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了解社會、培養提高綜合能力的目的。
3.產學研合作教育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
創新人才培養的重點在于培養創新能力。創新能力的基本組成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包括創新意識、動機、目標沖動和意志品質等,具有主觀能動性,決定對創新的主觀投入強度。實踐能力包括對知識、技術的應用及創造、具體方式與方法的運用等實際本領,具有客觀實在的意義,決定創新的成效和價值水平。缺乏創新精神就不存在引發、持續創新行為與過程的必然性,不具備實踐能力就不能引發創新活動和取得創新成果。創新精神是以知識為基礎構成的高度形而上層面,是創新思維與深入實踐的有機結合直至升華和內化才能形成的。而高校教育情境、教育資源方面,躬親實踐中這種親身體驗的條件局限性嚴重,所以高校在培養創新能力方面的功能是有限的。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不能脫離實踐條件的支持,只有通過具有實在價值的訓練過程并經過經驗總結才能提煉出具有真實意義的策略、手段與方法,才能真正在理論指導下去運用、創造知識和技術并取得效果。囿于學校教育來實現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根本上轉型,使學科教育與知識、技術創新的氛圍、過程相結合,傳授、繼承創新與實踐相結合并得到相關條件的支持。企業、科研單位(特別是集中高新技術的)一旦與高校合作,那么培養創新能力就進入理想境界了。實踐證明,產學研合作教育優勢在于打破了以理論教學為主導、實踐教學為輔助的教學模式的束縛,緊密聯系文化藝術繁榮發展的社會實際,是真正的多方教育資源的優勢整合與開放式辦學,可以保證所設專業、教學計劃、教學內容以及技能訓練等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可以創造出更多、更廣泛的物質條件和教學實踐手段,培養與提高學生的技能和實踐能力;可以保證藝術管理人才綜合素質的形成。從教育的角度出發,產學研合作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模式,是實踐訓練和理論學習有機結合起來的教育策略。它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將所學的知識更好地運用于實際,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掌握未來就業所需要的社會知識和技能,縮短理論知識向文化管理能力轉化的過程。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主體是學生,目的主要是提高學生對社會與生產的適應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格的全面塑造、培養創新人才。教育與實際相結合、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形式是現代社會的產物,是當前文化發展繁榮、現代教育和個人三者共同發展的必然需求。
三、創新型藝術管理人才培養的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
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核心實質是學習與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是這一基本特征的多樣化體現。從教育觀念上看,產學研合作教育是符合“生態化教育觀”的。生態化教育就是將高等學校與社會的關系看成是一個生態系統,致力于解決教育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形成整體的動態平衡,發揮出最大的效益,以實現受教育者的身心全面發展。生態化教育的核心是將高校作為一個社會子系統來確定人才培養目標、設計培養模式,充分利用校內與校外、高校與社會的教育資源來進行教學,實現全方位育人、全時空育人,資源多元化,最終達到“因材施教、全面發展”的要求。在高校系統當中,“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每個師生都參與探索和創造。在教學方式上,提倡教學相長、探索性學習。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順應信息化社會的個性化和多樣化特征,因勢利導,因材施教,為每個學生提供充分發展的空間。培養學生學會知識,更學會做人、做事,使每個學生都善于學習、發現和創新,善于合作、與周圍環境和諧相處。在具體操作上,要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結合學校的辦學條件和創新型藝術管理人才的具體實際,不斷探索和創新產學研相結合的改革發展道路。實施產學研合作教育,建立起新型人才實訓與創新的實踐體系,推動藝術管理創新人才的脫穎而出,是當今高等藝術管理教育的宗旨和目標。目前產學研合作教育沒有固定的模式,各學校、專業培養目標、辦學條件有所區別,合作教育模式也不盡相同。
(一)項目教學式
結合學校、教師申請或承攬到的真實科研課題或政府、企業的實際文化藝術項目,在學校老師和企事業專家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收集,方案設計,項目實施,由學生自己負責,最后由社會文化效益和經濟效益檢驗效果。學生通過完成真實項目,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人員組織、調查研究、項目策劃、項目實施以及解決和處理項目中遇到的困難,提高了學生的興趣,積累了實踐經驗,從而縮短了理論與實踐的距離。“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通過先練后講,先學后教,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從嘗試入手,從練習開始,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等,學生唱“主角”,而老師轉為“配角”,實現了教師角色的換位,有利于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最終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還要經歷社會的檢驗。完成項目的過程就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過程,項目教學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的教學模式,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
(二)導師工作室式
導師工作室———組建師生工作室或與文化企業聯合,以教師科研項目或文化企業的具體業務為載體,教師與學生以雙向選擇方式形成團隊,進入工作室或文化公司進行實習。建立校內外多功能實踐教學基地,走教學、科研、產業化開發一條龍道路,是實施產學研合作教育,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導師工作室這一形式脫胎于最早西方藝術創作領域的“作坊”,它是藝術家從事職業活動的基本單位,他們以這種形式從事藝術創作、組織藝術品生產和銷售以及培養接班人,后來逐漸衍變為一種更加適合潛心創作和研究、將藝術創作與技藝傳授有機結合的特色教育形式。時至今日,在全球化的知識經濟時代,“工作室”作為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典范模式有了更加豐富的內涵和十分鮮明的特色。第一,工作室模式的理論基礎是情境教學理論,情境學習理論的發展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人類學理論相互作用的結果。其發展主要有兩個取向:教育心理學和教育人類學。這一模式的人才培養途徑實現了從學校課堂到社會實踐跨越式聯通。以這種方式展開的工作室使受教育者有機會沿著從旁觀者同伴到成熟實踐示范者的軌跡前進,即提供了一個從邊緣到中心的合理參與,在實踐中不斷發展、深化專業能力的過程。第二,其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掌握先進知識和技能、具備專業和職業素養的應用型、創新型高技能人才。第三,“工作室”作為教育平臺,由來自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的教育家、科研人員和技術專家與受教育者組成“雙師型”教育團隊,將文化項目的策劃、管理、運營、成果推廣與開展學術交流、職業素養、技能等教育培訓有機融為一體,形成多功能復合結構,使產、學、研結合的多項度聯合教育向立體縱深模式發展。第四,工作室的情景氛圍倡導的是自由開放、開拓創新、團結協作、多元互補、和諧發展的教育情景環境,有利于人才的個性發展以及獨立創新精神的形成和發展。
(三)實訓實踐基地式
高等藝術管理教育應該以職業能力為基礎,其目標是培養適應文化繁榮發展、具有從事文化藝術項目的策劃、項目運營、項目管理等崗位工作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等專業人才。實訓實踐基地建設是促進實現這一教育目標的關鍵。第一,創造高校師生接觸社會、接觸實際的機會,使教師掌握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對人才素質的需求和發展趨勢,也有助于“雙師型”教學團隊的形成,推進理論與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使學生在實踐的躬親體驗中,克服重理論輕實踐、理論脫離實踐的不良傾向,大大提高實踐操作能力。第二,有利于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徹底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推動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學基地的實訓過程,學生的理論知識、技術技能訓練與職業素質訓練有機融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與學融為一體,極大地調動了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針對性。老師教有所用,學生學以致用。第三,實踐教學基地開發和建設有助于高校與文化企業的深層對接溝通,文化企業和高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和各自的特點,共同開發文化項目,完成對學生的針對性培養。學生參加校外基地企業的實習可以深入地了解企業的情況,企業也可以通過實習來考察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水平,通過實習使雙方增進了解、雙向選擇達到雙贏。這種做法既縮短工作適應期,也使學生的學習和就業、學校和社會真正實現了零過渡。
(四)文化產業園式
文化產業園區作為一種介于政府、市場與企業之間的新型社會經濟組織和企業發展平臺,正成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有效手段。近年來,各地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如火如荼,成為政府推動文化產業措施中最具代表性的路徑選擇,同時它也是復合型文化管理人才的孵化、培養的有效模式。特別是以高校為依托的創意產業園區,大都成為具有一定規模,從事文化產業行業培訓、人才培養、產業研究的重要途徑。它是以大學科研能力為發展動力,依據某一優勢學科或學科群,通過創辦文化藝術產業,融產學研于一體,促進文化藝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實現產學研結合,形成良性循環的產、學、研轉化中心,它是集創意企業孵化基地、創新人才培訓基地為一體的創新成果轉化中心。這一模式的優勢在于人才培養由“消耗型”實訓轉化為“經營型”實訓,文化管理人才的實訓建設由原來單純的消耗型向生產經營型轉化。學校可以利用師資、設備優勢和學生勞動力資源豐富、廉價的特點,依據產業園區的綜合優勢主動為社會、為文化企業承擔一定的文化藝術項目。既可直接創造文化效益和經濟效益,也可以減輕人才實踐成本,促使實訓基地的運轉步入良性循環,使人才培養進入良性的可持續發展狀態。
作者:張旭工作單位:吉林藝術學院
- 上一篇:農辦經濟環境整改情況總結2篇
- 下一篇:我國非關稅貿易壁壘危機思考
精品范文
9創新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