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夜景:2006惠特尼雙年展綜述

時間:2022-08-25 05:25:00

導語:日光夜景:2006惠特尼雙年展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日光夜景:2006惠特尼雙年展綜述

1973年特呂弗的《日光夜景》(DayforNight),是一部描述電影技法的電影,包括如何在白天、利用加在攝影機上的藍色濾鏡,拍攝出夜景的方式。「2006惠特尼雙年展:日光夜景」以特呂弗的電影作為展覽標題,呼應了當代藝術家以藝術作品創造出虛擬的現實。雖然是第一次有了展覽主題,惠特尼雙年展選擇作品的方式仍延續以往的傳統,由策展人到世界各地參觀藝術家的工作室,直接從藝術家的創作發現不同作品的共通性,才決定展覽主題,而不是預設一個概念后,再去找配合展覽宗旨的藝術家與作品。

合作、國際性的美國當代藝術

惠特尼雙年展一向是美國當代藝術的速寫。當國與國之間的藝術與文化的分野越來越模糊、影響藝術發展的因素來自四面八方之際,在惠特尼美國美術館探索所謂的「美國」文化,也不該是美國藝術家所專屬。幾年前開始,惠特尼雙年展已不再限制只有美國籍藝術家才能參展,今年更囊括了多位既不在美國創作、也不是生于美國的藝術家;兩位策展人:惠特尼的克莉思•伊勒斯(ChrissieIles)與明尼蘇達華克藝術中心的菲利普•維赫涅(PhilippeVergne),更分別來自英國與法國。因此,今年的惠特尼雙年展可說是第一個國際性的展覽。超過100名藝術家制作的繪畫、素描、版畫、雕塑、表演、攝影、影片、錄像、裝置、聲音藝術構成了「日光夜景」,今年雙年展的特色之一是有許多藝術團體的作品參加:作為藝術家實驗室的「錯誤藝廊」(TheWrongGallery),策劃了一個展覽中的展覽──「法外之徒」(DownByLaw),展出40多件藝廊收藏與當今全球政治相關的攝影、雕塑、裝置。已有20年歷史的「批判藝術組合」(CriticalArtEnsemble),以綜合藝術、科技、政治、批判理論的表現,作為另一種向權力抗爭、挑戰的方式。

另一個創作團隊是丹•葛翰(DanGraham)與東尼•奧爾斯勒(TonyOursler)、羅德尼•葛翰(RodneyGraham)等人合作,將葛翰1987年的作品改成的《不要相信任何超過30歲的人》(Don’tTrustAnyoneOverThirty)現場木偶表演,在美國境內巡回演出。葛翰的木偶并未出現在惠特尼展中,而以影片呈現在觀眾眼前,人們坐在投射影片前的臺階座椅上,想象自己正在看木偶現場表演。前衛樂團Japanther為葛翰的木偶劇伴奏,其它像是與金•歐路克(JimO’Rourke)、Momus、丹尼爾•強斯頓(DanielJohnston)等音樂家和樂團合作的作品,在在揭示了音樂與聲音在當今藝術扮演的重要角色。

已有73年歷史的惠特尼雙年展是藝術家進入當代藝術圈的跳板,也是許多年輕藝術家第一次有機會在美術館內展出自己的創作;但雙年展可不是對未來的保證,展覽后個人的努力才是決定成功的關鍵。為表現當代藝術的脈絡,惠特尼雙年展不是只有年輕的藝術家參展,還囊括在藝術圈活躍多年的人物:伊蓮•司圖爾特文(ElaineSturtevant)從1960年開始以模仿知名藝術家的作品為出發點,她在惠特尼的《推擠》(Push&Shove),集合了杜象的腳踏車、裝置作品等12件代表作,重現杜象的現成物。配合肯尼斯•安格(KennethAnger)的新作《老鼠天堂》(MouseHeaven,2005),在播放影片的墻壁附近,掛有多幅安格制作的影片劇照與海報等。藉由不同世代藝術家間的對話,展覽呈現出藝術的傳承,更驗證了現成物與普普藝術對當今藝術表現的深遠影響。

除了展覽,美術館的另一個宗旨是教育,雙年展的圖錄便成了重要的教育材料。厚達800頁的圖錄有藝術家簡介、藝術史家與哲學家等專人的文章;但最特別的是編輯們從《小王子》書中小王子央求旅人為他畫一只羊得到的靈感,邀請參展藝術家繪制反應個人時代的圖畫,匯整之后將其做成200頁、四折的海報,讓每翻一頁圖錄都是愉悅的視覺驚喜。

照片與影像中不尋常的生活印象

皮耶•俞格(PierreHuyghe)的《不在的旅程》(AJourneyThatWasn’t)位在美術館一樓、單獨的展覽空間內,是人們參觀雙年展所見的第一件作品。分別在南極與紐約中央公園拍攝的《不在的旅程》影片中,果然出現了傳說中的白企鵝,站在中央公園的假石上與穿梭于南極洲的冰雪中;只是特別加在影片結尾的一段計算機繪圖,似乎在挑戰我們眼睛所見的事物的真實性。影片的虛擬與現實的情境,恰巧符合了「日光夜景」的主題當代藝術展常見大型裝置與影片,惠特尼雙年展中大部分的展覽空間也被裝置藝術與影像所占據。播放法蘭西斯科•維佐利(FrancescoVezzoli)制作、描述羅馬帝國卡利古拉宮廷淫亂歷史的《羅馬帝國艷情史》(Caligula)影片的展場內更有舒服的座椅,讓藝廊變得有如電影放映室一般。只不過維佐利的影片是一段極其奢華的假電影預告,不僅邀請名作家高爾•維多(GoreVidal)宣傳這部不存在的電影,更結合了許多人們熟悉的電影明星。電影常讓觀眾有真實的印象,維佐利便利用假電影預告來表現電影世界內虛、實的矛盾關系。

今年的雙年展還包括幾位實驗電影大師的作品:曾拍攝《波長》(Wavelength)的60年代實驗電影與結構影片代表人物麥可•史諾(MichaelSnow),他的35厘米《短片》(SSHTOORRTY)將一場景切成兩段并重疊在一起,如此重復數次后,變成一段時空交織、錯綜復雜的敘述影片。活躍于70年代的概念藝術家羅德尼•葛翰的35厘米影片《松開扭轉的水晶燈》(TorquedChandelierRelease),以每分鐘48格的速度運轉,五分鐘長的影片記錄了水晶燈從快速轉動到慢慢靜止的整個過程。

除了35與16厘米影片,藝術家也利用連續播放的幻燈片來說故事:三部幻燈機同時投射在三面墻上,比利•蘇立文(BillySullivan)的《1969-2005》記錄了裸體女星、演員或一般市井小民的親密與規律的生活;由于沒有旁白輔助或解釋每張幻燈片之間的關系,欣賞者成為一張張規律地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幻燈片的詮釋者。來自香港的保羅•陳(PaulChan)利用數字影像制作《2005年第一道光》(1stLight,2005)裝置:在黑暗的房間內,一道綠光投射在地板上,當拉長的腳踏車、手機、茶壺等對象的黑影緩緩上升,只見一個個人影快速地從空中落下;當觀者走過投射燈光時,人們的影子也跟著照射在地板上,與藝術家的影像結合在一起。

而掛在墻上平凡的生活照,更蘊藏了不尋常的意涵:愛咪•布雷克摩爾(AmyBlakemore)用老舊的玩具照相機,拍攝充滿神秘氣息的《林中的吉兒》(JillinWoods);漢娜•林登(HannaLiden)的《湖與火》(Lakewithfire)是一系列描述歐洲北方異教徒祭拜儀式的照片,照片下端露出的火苗與寧靜的湖水形成強烈對比;安吉拉•史翠斯翰(AngelaStrassheim)如導演般安排攝影對象,《無題:父親與兒子》(Untitled:Father&Son)中面對鏡子、穿著與表情幾乎一模一樣的父子,是她篤信基督教的家人之寫照。靜止的畫面散發出詭異的氣氛,警告人們隱藏在每件事物下不可避免的危機與恐懼,彷佛在按下快門的瞬間,平凡的事物便超越了原本司空見慣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