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高師音樂教育改革新的使命
時間:2022-04-21 04:01:00
導語:深究高師音樂教育改革新的使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是培養合格中小學音樂師資的搖籃。伴隨著我國國民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中小學音樂教育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特別是《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的頒布與實施,對高師音樂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使命,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必須從延伸培養目標、擴展通才教育兩方面來調整自身的改革意識與行為。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是國民音樂教育的“母機”,是培養合格中小學音樂師資的搖籃。
因此,不論在高等教育還是在基礎教育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圍繞著師范目標,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為培養基礎音樂教育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伴隨著新世紀的到來,我國教育事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師范教育而言,我們對中等師范教育體制進行了調整,高等師范教育開始不斷擴大招生規模。此外,由于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我國基礎音樂教育的改革步伐相應的加快,中小學音樂教學內容和形式都有了許多革新……。所有這些都對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務。應該說,這是一項龐大的教改工程,因為它不是靠增加幾門課或是改進某些教學方法所能解決問題的。因此,必須對此進行一些認真的研究探討,以促使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師范目標的延伸我國的師范教育始于20世紀初,清政府在1904年頒布的《奏定初級師范學堂章程》中的“立學總義章”就明確提出:“設初級師范學堂,令擬派充高等小學堂及初等小學堂二項教員者人焉”[1](P139)。到了1918年,教育部又指令成都高等師范學校辦“樂歌體育專修科”,“以應各師范中學之急需”[1](P154)。從此之后,師范教育在規模上不斷擴大,在層次上也不斷提高。在民國初年,僅高等師范學校就有6所[2],基本上形成了簡易師范和中等師范培養初小和高小音樂教員,高等師范培養中學和師范音樂教員的人才培養格局。解放以后,我國的師范教育體制有了新的調整和提高,根據1952年7月教育部頒發試行的《師范學校暫行規程(草案)》和《師范學院教學計劃(草案)》[3]等文件精神,我們逐步停辦了簡易師范(即初級師范),按照中師(包括中等藝術師范)培養小學音樂教師、高師音樂專科培養初中音樂教師、高師音樂系培養中師和高中音樂教師的教育體制和目標,促使我國的師范音樂教育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建國50多年來,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為中等學校和師范學校培養了大批音樂師資,雖然有相當多的畢業生在畢業分配或工作以后不在音樂教育崗位了,但是中學和中師音樂教師的主體仍然是來自高師音樂系、科。
因此,我國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培養合格中等學校音樂師資的目標,從政策和教育體制等方面都反映出明顯的穩定性和長期性。改革開放以來,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為了更好地體現師范性,從教學計劃到課程設置、教學內容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和變革,例如加強了面向中學的音樂教育課程、增加了應用和聲與即興伴奏課、聲樂和鋼琴等技能課采用了集體課、小組課和個別課相結合的教學形式……。長期受專業音樂院校影響的“學科(音樂專業)中心論”、以單一學科專業取代音樂教育專業的認識傾向,有了不同程度的弱化。與此同時,由于教師社會地位和生活待遇的不斷提高,音樂教師已成為人們羨慕的職業。因此,對于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在認識和實踐方面也都得到了根本性的確立。但是,時代的發展和前進,促使師范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主要表現在原有的師范培養目標的定位,已適應不了基礎教育師資提高的需要。一方面:由于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事業迅速發展,特別是高等學校從1999年開始擴大招生規模以來,各類人才的學歷層次呈普遍攀升態勢。碩士學位、本科學歷在各行各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而??铺貏e是中等專業學校的學歷則越來越不受用人單位的歡迎,迫使不少專業的專科學制由兩年改為三年。另一方面,由于中等師范學校的“關停并轉”,今后小學師資的合格學歷將提升為???,而初中師資的合格學歷則必須為本科。同時,我們還可以高瞻遠矚地預言:在一些發達國家,碩士學位、本科學歷的畢業生到小學、幼兒園任教的人才使用狀況,在我國不會太久也將出現。此外,我們還應該看到:中小學音樂教育既有階段性,又有連續性,隨著九年全日制義務教育的全面實施,小學畢業自然進入初中的升學模式將逐步普及,因此,中小學音樂教師界限的劃分也不宜涇渭分明。在許多音樂教學規律和方法上,中小學是一脈相通的,例如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總體目標都是實施素質教育,學科性質都是音樂審美教育;再如兒童的變聲期可能出現在小學高年級,也可能出現在初中一、二年級……。因此,高師音樂教育專業不論??坪捅究频呐囵B目標應該是一致的,須要將延續了幾十年的“培養合格的中等學校音樂教須”的目標,擴展為“培養合格的中小學音樂教師”或“培養合格的從事基礎音樂教育工作的師資?!比绻陨夏繕说靡源_立,那么就要把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目光投放到整個兒童———少年階段的音樂教育中去。要以6歲———15歲孩子的生理、心理特征為依據,研究他(她)們的音樂學習和音樂生活,并以此來修訂和完善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本、??频慕虒W計劃、課程設置、教學大綱乃至各科教材。顯然,這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
二、通才教育的擴展早在上一個世紀的80年代后期,在高師音樂系、科教學改革的討論中,我們提出了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改革,應該以通才教育為目標,當時曾為多數人所認可和接受。這種通才教育主要是要求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首先必須掌握好聲樂、鋼琴、即興伴奏、樂理與視唱練耳、指揮、歌曲寫作……等音樂基本技能,然后再在這多種技能中發展一兩門個人的專長學科。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既滿足了未來到中學工作的需要,也幫助提高和發揮了個人的特長。但是,我們過去對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方面通才教育的理解,主要偏重于音樂技能領域,對于合格音樂師資的認識也主要局限于音樂專業里的通才,希望學生能夠通過學習,成為在音樂方面有一技之長的多面手,以適應中學音樂教學和指導課外音樂活動的需要。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音樂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人們對普通學校音樂教育的認識有了不斷的提升??偟膩碚f,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本質特征是“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理念,已成為音樂教改的基本指導思想,音樂教育的文化內涵和人文屬性也被更多的有識之士所重視和研究……,這些理論成果集中地體現在近期由教育部制定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音樂課程標準》)之中。
這個文件站在時代的前沿,在總結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音樂教改成果和經驗的基礎上,廣泛地吸收和借鑒了國外先進的音樂教育理論和方法,通過基本理念的闡述,提出了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實施建議等一整套完善的音樂教學改革指導思想和舉措,毫無疑問,它應該成為今后中小學音樂教學工作的行為綱領?!兑魳氛n程標準》在內容標準中,除了音樂本體的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之外,增加了“音樂與相關文化”的內容。其中包括音樂與社會生活、音樂與姊妹藝術、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三個部分[4]。這項音樂教學內容的擴展是音樂人文屬性回歸的體現,也是把音樂教育作為整體文化素質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來考慮和安排的。這種擴充性的調整,無疑給在職的音樂教師提出了接受繼續教育的任務,當然,更給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改革增加了新的課題,從整體上來看,這實際上是對通才教育的一種擴展,它要求學生在掌握多種音樂技能的基礎上,還必須具備以下一些能力和知識:舞蹈:舞蹈和音樂不僅是姊妹藝術,而且二者密切的血緣關系可以追溯到她們是同步起源的:“情動于中而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嘆之,磋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盵5]這些古代的論述不僅說明了二者產生的歷史淵源,而且生動地闡述了音樂和舞蹈都是人們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在我們原有的音樂教育中,就有著某些舞蹈的因素,例如小學的游戲、律動等。在《音樂課程標準》中,進一步充實了這方面的教學內容,加入了集體舞、音樂游戲、歌表演等。戲劇:戲劇和音樂同屬表演藝術,學習和借鑒戲劇的表演技能,可以增強歌唱、演奏的藝術感染力。同時,歌劇、戲曲等是包容了戲劇、文學、音樂……等多門類的綜合藝術,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多種姊妹藝術的有機交融,更具有濃烈的人文氣息。《音樂課程標準》對7———9年級的“綜合性藝術表演”提出了“學習表演簡單的歌劇、戲曲、曲藝片段,并能對自己與他人的表演作出評價?!边@一部分嶄新的教學內容對體現音樂的表演特征,增強學生的綜合藝術素質,具有非凡的價值。美術:美術作為造型藝術與音樂所使用的物質材料是不同的,審美感受方式也不盡相同。但是,音樂和美術都來自生活,都是客觀事物在主觀內心世界的藝術反映,二考有著密切的內在邏輯聯系。通曉美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繪畫技能,可以在音樂教學中多一種感受音樂、理解音樂的途徑。
所以,《音樂課程標準》中提出了“能夠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的相同和不同?!鄙鐣茖W知識:社會科學知識是關于人類社會現象方面的知識,它是人們在意識形態領域認識客觀世界的科學成果,主要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各領域的學科,其中,人文學科與音樂的關系最為密切,這不僅因為音樂屬于廣義的人文學科范疇,而且它與多門人文學科(如文學、歷史、地理等)有著密切的關聯。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不僅有助于對音樂的感受、理解和創造,而且更可以提高人的整體文化素質?!兑魳氛n程標準》也提出了不少這方面的內容和要求。自然科學知識:自然科學知識是關于自然界各種物質和現象的知識。音樂的傳播和感受離不開聲學、電學、生理學的原理,特別是電子信息等高科技的發展,大大的促進了音樂藝術的繁榮和發展,電腦音樂進入音樂教育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學知識和一定的現代科學技能(如電腦課件的制作和應用),也是《音樂課程標準》所要求的。
總之,《音樂課程標準》根據新的教育理念,提出了音樂教學的新內容標準,它要求教師必須掌握多種知識和技能,才能完成新的教學任務。然而我們過去所強調的通才教育主要局限于音樂領域之內,顯然,是滿足不了新的時代要求。因此,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必須更新辦學觀念,開闊通才教育的視野,給學生以更全面、更豐富的知識和技能,以適應日后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的需要。21世紀伊始,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新使命是極其繁重的。不論是培養目標的延伸,還是通才教育的擴展,都是龐大的系統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這兩方面的任務不僅不矛盾,而且其要求是一致的,具有互補效應,此外,在具體的教學計劃安排上,也要抓主要矛盾,分清輕重緩急,逐步加以解決。關鍵是我們要緊緊抓住為基礎音樂教育培養合格的師資這個根本方向,統一考慮改革方案與舉措,使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能夠更加符合新的時代要求,為廣大中小學培養出更多合格的音樂師資。
參考文獻:
[1]章咸,張援.中國近現代藝術教育法規匯編(1840—1949)[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
[2]馬達.20世紀中國論文學校音樂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75.
[3]孫繼南.中國近現代音樂教育史紀年[M].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0.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汪流等.藝術特征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6.
- 上一篇:漫談電腦學習學生自學意識的培育
- 下一篇:風險投資基金評價方法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