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雙因素理論的企業勞動關系論文
時間:2022-09-19 03:28:08
導語:基于雙因素理論的企業勞動關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文獻回顧與研究啟示
(一)國內勞動關系評價指標研究
盡管國內在勞動關系評價指標方面的研究較西方還有較大差距,然而隨著我國企業中勞資矛盾問題的凸顯,相關研究近年來進展很快,積累了豐富的研究成果。詹婧(2006)構建了包括對工資的滿意程度、對領導層的評價、對職位的評價、對工會的評價以及民主參與狀況等指標的勞動關系評價體系,并以此來全面評估企業的勞動關系狀況。趙海霞(2007)通過實證研究設計了一套包含三級指標的勞動關系評價指標體系,其中有四個一級指標,分別是民主參與管理等權利的分配情況、勞動關系確立與變更的情況、勞資雙方的合作與對抗情況和企業勞動關系的其他影響因素(如員工對公司價值觀的認同度等)。周戀(2013)等在心理契約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實證研究設計了一套包含五個一級指標的勞動關系評價體系,推動了該理論在改善勞動關系等方面的應用。其評價體系包含員工行為合格情況、員工行為優秀情況、員工基本權益保障情況、工作及生活環境情況、發展前景及受尊重情況等指標。孫波(2014)基于我國勞動關系的現狀,構建了包括管理行為和管理結果兩個一級指標的勞動關系評價體系。該指標體系包含46個具體指標,能夠較為全面地評估企業勞動關系現狀。
(二)研究啟示
縱觀國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可以發現,學者們設計的評價指標體系非常繁雜,不同學者間的研究指標存在較大差異,選擇的指標大部分也都是基于主觀因素。并且構建的指標涉及面非常廣,缺少一致的標準指標,實證研究也很少。此外,學者們的研究對象大多是社會整體勞動關系,少有專門針對某一行業或地區的細化研究。因此,針對同一行業不同所有制的企業實施抽樣調查來構建微觀層面的勞動關系評價指標,則更具實踐意義。通過回顧以往學者的研究,筆者認為企業勞動關系評價指標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勞資雙方確立的一些契約關系指標,如勞動合同期限、工作時間、辦公條件、員工薪酬等,這些指標類似于赫茨伯格雙因素理論中的保健因素,企業在這些指標方面做的比較完善能有效地消除員工的消極與不滿情緒,有助于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因此借鑒雙因素理論中的保健因素,將這類能消除員工不滿的指標總結為契約型勞動關系評價指標。如同雙因素理論中所提及的那樣,這些契約型指標的改善雖然能消除員工的不滿,但卻往往不能給員工帶來滿足感和激勵感。真正能夠給員工帶來積極情緒轉變的是企業的晉升機制、企業的授權程度、企業對員工的職業生涯管理、企業的民主管理水平等因素。這些指標類似于雙因素理論中的激勵因素,是能滿足員工較高等級需要的評價指標,這些指標的改善能有效提高員工的滿足感,激勵員工更好地工作,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有力保障。因此,借鑒雙因素理論中的激勵因素,將這些能激勵員工、給員工帶來滿足感的指標總結為發展型勞動關系評價指標。本文基于上述分類來設計勞動關系評價問卷,并依此來設計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該指標體系評估各勞動關系指標對企業現實勞動關系狀況的影響。
二、研究設計
(一)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本研究所選用的評價指標來自于勞方和資方,即員工和企業兩個方面,由于員工在勞資關系中往往處于劣勢,故本研究的評價指標大多來源于普通員工,以使評價指標更加準確合理。同時為保證評價指標體系的系統性和科學性,本研究在指標體系的設計過程中綜合運用了文獻檢索、訪談調查、問卷調查等多種方法。首先進行文獻的檢索,獲得相關的調查問卷,如勞動關系調查問卷、員工滿意度調查問卷等,總結歸納出勞動關系評價指標的原始題項。其次,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和基層員工分別進行走訪調查。在研究過程中先對來自南京、蘇州、揚州等地9家制造企業中的9名人力資源管理者和36名企業基層員工進行訪談研究。訪談內容主要是關于員工所在企業的勞動合同履行情況、薪資狀況等勞動關系影響因素的現狀以及員工對這些影響因素的看法,同時讓員工提出改進勞動關系的建議。隨后依據文獻檢索和訪談調查的結果,編制出勞動關系影響因素的初始調查問卷。然后根據初始調查問卷,隨機抽取來自不同制造業企業不同職位的普通員工進行預測試。最后根據回收的問卷,對初始問卷中的一些條目進行刪減和修正,最終形成了本文所用的調查問卷,共包含22個題項。
(二)樣本選擇
近年來江蘇省制造業企業擴張迅速,但這些企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企業的勞動關系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故本文選取江蘇省機械加工、電器制造、紡織等制造業企業為調研對象。問卷在各企業人力部門的幫助下進行發放,調研對象為各企業隨機抽取的普通員工,涉及生產、營銷、研發等部門。本次調研總共發放270份問卷,回收258份,去掉漏填較多以及填答有明顯錯誤的問卷后,本次調查共收集到235份有效問卷,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7.04%。
三、實證分析
(一)問卷信度分析
運用SPSS16.0對本文所使用的調查問卷進行信度分析。整體問卷由契約型勞動關系問卷和發展型勞動關系問卷組成,采用Cronbach''''sα值分別對整體問卷和兩個分問卷進行信度檢驗。分析結果表明整體問卷Cronbach''''sα值為0.863,發展型勞動關系和契約型勞動關系問卷的Cronbach''''sα值分別為0.790和0.722,都超過了0.7的研究標準,結果表明通過此問卷收集的數據具有較好的信度。
(二)因子分析
1.評價指標萃取和效度檢驗
利用SPSS16.0進行數據處理,得到契約型勞動關系部分KMO值為0.759,發展型勞動關系部分KMO值為0.789,同時,兩者的Bartlett球度檢驗統計量的值都在p<0.001水平上顯著,結果表明本文使用的調查問卷適宜做因子分析。首先利用SPSS16.0對契約型勞動關系問卷實施主成分分析,通過極大方差法旋轉后,該部分問卷共提取出3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2.43%,并且所有題項的標準化因子載荷均大于0.5,說明此問卷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本研究將因子一命名為“薪酬福利”,其由薪資發放狀況、保險繳納情況、薪資分配水平、員工津貼補助等指標構成,各指標的因子載荷依次是:0.80、0.73、0.77、0.70,基本體現了員工所在公司的薪酬福利狀況。因子二命名為“工作環境”,其由工作場所的工作條件、工作強度、勞動安全保障狀況等指標構成,各指標的因子載荷依次是:0.82、0.85、0.68,大致體現了企業辦公場所的硬件條件、企業對員工休息休假權利的保障情況以及企業對員工健康和安全的保障程度。因子三命名為“合同管理”,其由勞動合同期限的合理性狀況、合同履行情況、合同條款的合法合規情況等指標構成,各指標的因子載荷依次是:0.85、0.75、0.72,體現了公司的合同管理狀況與水平。同理,利用SPSS16.0對發展型勞動關系問卷實施主成分分析,通過極大方差法旋轉后,該部分問卷共提取出3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52.66%,且所有題項的標準化因子載荷也都大于0.5,說明此問卷也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本研究將因子四命名為“職業成長”,其由技能提升、工作指導與幫助、職業生涯管理、培訓計劃體系等指標構成,各指標的因子載荷依次是:0.80、0.71、0.73、0.67,體現了公司對員工職業成長的幫助情況以及公司對員工的職業生涯管理狀況。因子五命名為“民主參與”,其由員工參與公司相關政策的制定、員工得到授權、企業與員工就工作目標進行協商、公司為員工的創新性工作提供幫助等指標構成,各指標的因子載荷依次是:0.61、0.61、0.77、0.54,體現了公司的民主管理狀況與水平。因子六命名為“企業文化”,其由公司對員工的尊重和關心、公司的溝通機制、公司的人性化制度、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度等指標構成,各指標的因子載荷依次是:0.81、0.68、0.58、0.54,主要體現了公司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的情況。
2.因子分析確定指標權重
對于各勞動關系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本文選取因子分析法對相關的指標實施客觀賦權。對于6個一級指標權重的確定,選用特征值作為定權的依據。通過運用SPSS16.0進行因子分析得到6個因子,即6個一級指標各自的特征值,分別以各一級指標相應的特征值占全部6個一級指標特征值總和的比值來計算得出各個因子的權重值,即將6個一級指標各自的特征值實施歸一化處理,再計算出各個指標的特征值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此比例值就是各個一級指標的權重。對于二級指標權重的確定,選用共同度作為定權的依據。共同度是指某個指標在其公因子上的因子載荷量的平方和。具體方法是對某個公因子下的各個二級指標的共同度進行歸一化處理,計算出各個二級指標的共同度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此比例值就是相應的二級指標的權重。
(三)相關分析
為探究上述一級評價指標和企業現實勞動關系狀況之間的相關關系,我們對二者進行了相關性分析。相關分析的結果表明契約型勞動關系的3個影響因素,即薪酬福利、工作環境和合同管理與企業現實勞動關系狀況感知之間的Pearson相關系數分別為0.65、0.48、0.46;發展型勞動關系的3個影響因素,即職業成長、民主參與和企業文化與企業現實勞動關系狀況感知之間的Pearson相關系數分別為0.55、0.54、0.65,并且6個相關系數的p值均在0.01的水平上顯著。上述結果表明該勞動關系評價指標與企業現實勞動關系狀況之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
(四)回歸分析
為進一步驗證上述6個一級評價指標與企業現實勞動關系狀況之間的關系,我們對二者進行了層級回歸,回歸分析的結果如表4所示。回歸分析的結果表明薪酬福利、合同管理、工作環境、民主參與、職業成長、企業文化這6個一級指標的標準化回歸系數分別為0.30、0.13、0.17、0.09、0.23、0.28,且這6個回歸系數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回歸方程總體的F值為89.91,且通過了顯著性檢驗。這進一步驗證了上述6個勞動關系評價指標對企業現實勞動關系狀況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四、結論與討論
(一)研究結論
本文以江蘇省制造業企業為研究樣本,借鑒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將影響企業勞動關系狀況的因素分為契約型勞動關系影響因素和發展型勞動關系影響因素兩種類型,并依此設計了一套較為系統和全面的企業勞動關系評價指標體系,包括6個一級指標以及22個二級指標。實證研究表明契約型勞動關系的三個評價指標(薪酬福利、工作環境、合同管理)及發展型勞動關系的三個評價指標(職業成長、民主參與、企業文化)都與企業現實勞動關系狀況之間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關(0.4<r<0.7),且6個一級指標均對企業現實勞動關系狀況的感知產生顯著正向影響。從各個勞動關系評價指標體系的權重系數來看,“薪酬福利”指標在整個評價體系中所占的比重是最高的,且其對企業現實勞動關系狀況的影響力也是最大的。
(二)管理啟示
江蘇省制造企業在當前經濟轉型時期面臨諸多勞資矛盾和沖突,企業勞動關系質量普遍不高。為改善企業勞動關系,依據本文構建的勞動關系評價體系,企業可以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從而提高勞動者的忠誠度和歸屬感,進而提升企業經營績效。
1.提高員工的薪酬福利水平。
“薪酬福利”指標作為權重系數最高的評價指標,其對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起著關鍵作用。然而江蘇省制造業企業普遍存在員工工資偏低、福利水平不高、社會保險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先期的走訪調查也表明有超過50%的制造業企業員工對自己的薪資待遇感到不滿。因此企業應通過提高員工的工資和福利水平、給員工繳納足額的社會保險等措施來滿足員工基本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為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奠定基礎。
2.創造舒適的工作環境。
訪談調查的結果表明,江蘇很多制造業企業工作強度較大、加班加點問題突出、勞動保護措施不得當,其中民營企業尤其突出。這使得企業與員工之間關系比較緊張,員工抵觸情緒較大,極易誘發群體事件。因此,為緩解勞資矛盾,企業應嚴格遵守法定工作時間制度,保證員工應有的休息和休假的權利。同時企業應提高勞動保護措施,保障員工的健康和安全。
3.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筆者通過研究發現,江蘇省制造業企業的合同管理相對比較規范,但仍有超過六成的員工對合同期限感到不滿,短期合同現象較為普遍,同時半數以上員工對企業的合同執行狀況表示不滿。因此為提高勞動關系質量,企業應提高合同管理水平,進一步規范合同管理制度。企業在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后,要嚴格履行合同中的相關條款。當勞動合同中的條款存在爭議時,要積極與員工進行溝通和協商,保障員工的基本權利。
4.完善員工職業生涯管理。
“職業成長”指標的權重系數僅次于“薪酬福利”指標,并且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其對企業現實勞動關系狀況的影響也僅次于“薪酬福利”和“企業文化”。但筆者在走訪中發現,制造業企業的員工職業成長空間普遍不足,具體表現為企業給員工的工作指導較少、企業培訓過于簡單,培訓流于形式、企業沒有給員工制定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等,這導致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不強、勞動關系不穩定等問題。因此,為改善勞動關系的現狀和水平,企業應給予員工相應的工作指導、加大培訓的力度、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同時企業應為員工制定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建立明確的人才晉升機制,從而多方面多渠道的保障員工的職業成長。
5.強化民主參與意識。
相關研究發現很多江蘇制造企業存在工會制度缺失、職工代表制度不健全、企業管理者集權思想嚴重等問題,民營企業表現尤為突出。并且很多一線員工的工作缺乏自主性,機械勞動現象突出。企業民主意識不足、員工參與意識薄弱使得雙方很難建立高質量的勞動關系,員工怠工現象較為嚴重,甚至罷工事件也時有發生。因此,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企業應給與員工一定的工作自主權,鼓勵員工民主參與。同時企業應加強工會制度建設、強化職代會職能,讓員工參與工作目標和相關政策的制定,從而增強員工的民主參與意識。
6.加快和諧企業文化建設。
本研究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員工在“企業文化”指標上的評分普遍很低,說明企業在文化建設方面存在問題,這符合當前江蘇省制造業企業的現狀。因為這類企業一般重生產管理輕文化建設,看重效益和效率,而對于員工的管理則缺乏人性化,甚至有的企業形成了獨特的“打罵”文化。并且員工之間因缺乏必要的溝通,導致制造企業員工關系普遍比較冷漠。員工在遇到問題時,申辯渠道往往也不暢通。因此,為改變當前現狀,依據本文的研究結果,企業應堅持以員工為本的基本理念,努力營造一種尊重、共融的和諧企業文化氛圍。企業應設立扁平化的組織結構來加強員工之間、員工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從而增強彼此間的情感和信任。同時企業應以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來取代簡單粗暴的管理模式,為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奠基鋪路。
(三)研究局限與展望
本文構建的勞動關系評價指標體系僅含有22個具體指標,是否能全面準確地評估企業的現實勞動關系狀況尚有待進一步驗證,未來可增加評價指標的數量以構建更為全面和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同時本文的調研樣本主要來自江蘇省的三個地市,使得構建的指標體系的普適性受到限制,未來可增加更多地區的樣本數量以提高評價指標體系的準確性和適用性。
作者:魏順王相云竇步智單位:南京師范大學商學院
- 上一篇:民政局走基層聽意見工作總結
- 下一篇:黨的群眾路線查擺問題開展批評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