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建設健康文化市場論文
時間:2022-04-08 11:55:00
導語:定位建設健康文化市場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者】徐曉偉
【作者簡介】徐曉偉,1958年生,湖北省襄樊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內容提要】本文在理論闡述和事實分析的基礎上,論證了“文化市場”必須在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進行二重定位。這種定位,有益于消除人們在“文化市場”認識上的種種誤區,有益于較為科學地制定合理的文化發展戰略和措施,對“文化市場”的建設發展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關鍵詞】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文化市場/文化商品
【正文】
文化市場,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后所出現的一個特殊市場。正因為它具有特殊性,在文化市場的建設發展過程中,尤其存在著認識和實踐上的種種誤區,主要表現在要么從觀念上否認文化市場的存在,不愿把文化推向市場;要么就無視文化產品的意識形態性和文化發展的內在規律,把文化市場看成物質商品市場,簡單地用市場機制調節文化市場。這些認識和做法,都不利于繁榮社會主義的文化事業,甚至危害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建設。
如何消除誤區,促進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本文認為應從方法論上解決好定位問題。文化市場的定位應從兩方面來進行:一是要把文化市場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作為一種“商品市場”來定位;二是要把文化市場放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陣地來定位。通過這樣一個定位,文化市場的建設發展就有了較為明確的衡量標準,在實踐中可望真正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佳結合。有了這種定位,有利于澄清人們對“文化市場”的不正確認識,有利于形成“雙管齊下”的工作觀念、避免反復出現的“一手硬,一手軟”,也有利于制定科學的文化發展戰略和措施。
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對“文化市場”進行定位
文化市場是指以商品形式進入流通和消費領域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娛樂活動所形成的市場(注:《學習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文件》,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年版,第176頁。)。由于文化是人類所創造的觀念意識形態成果,屬于精神活動領域,現在還有不少人還沒有認識到文化作為商品可以或已經進入流通消費領域;即使看到了這一點,也不能正確把握其商品屬性。這也說明了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文化享受作為統包統配的公共福利對人們思想的一種慣性影響。經濟學界對“文化市場”也反應冷淡,一些權威市場經濟分析報告至今也沒有把“文化市場”納入內容。這些認識和做法若不改變,就會阻礙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阻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
(一)“文化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歷史上看,文化貿易很早就出現了,古代藝人的“賣唱”、“賣藝為生”,實際上就是文化進入市場的真實寫照,但那時還不能說形成了“文化市場”。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市場是近代社會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在我國,文化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由不自覺到自覺、由小到大的過程。80年代初期出現的“以文養文”文化發展模式,是文化單位為了彌補國家撥款不足而發展的與本業相關的多種經營、有償服務活動,它較好地緩解了文化單位的經費緊張的狀況,使文化部門嘗到了涉足市場的甜頭。80年代中后期,一些文化單位開始自覺地打破原有的福利型文化運行機制,把競爭、核算和效益的觀念引進文化領域,興辦了一批營業性歌舞廳、錄像放映點、美術裝璜廣告公司等產業,文化市場開始真正形成。隨后,社會各界也廣泛參與進來,開始大規模地興辦各種文化項目。到目前,在我國已經形成了包括演出市場、影視市場、娛樂市場、音像市場、書報刊市場、工藝美術市場、中外文化交流市場、文化藝術培訓市場在內的門類比較齊全的文化市場體系。
從規模上看,據1996年的統計,全國有出版社560家,出版圖書10萬余種,總印數達62億多冊;報紙2,200多種,總印數267.8億份;期刊8,100多種,總印數23.8億冊;音像出版單位300多家,出版錄音制品7,065種,發行0.98億盒(張),出版錄像制品4,634種,發行463萬盒(張);電影制片廠29家,影劇院1,392家,5萬個放映點,錄相放影點7萬余個;藝術表演團體2,684個,演出公司223個,全年演出41萬多場;全國娛樂場所約10萬多個,藝術拍賣公司35家,畫廊、畫店、藝術品公司共3,500余家。每天在各類文化場所的消費者超出2,000萬人(注:參見“學習《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專題解說”,《黨建》雜志1996年第10—11期合刊。)。龐大的市場規模和消費群體已經使“文化市場”成為客觀存在的事實,使文化貿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一種壯觀的經濟現象。從社會的發展來看,文化市場還蘊藏著巨大的潛力。根據恩格爾定律,隨著社會富裕程度的提高,在物質需要得到較好滿足的同時,文化消費在家庭和社會整個消費中所占的比例將越來越大。如今家庭影院的普及和家庭藏書熱的普及也說明了這一點。因此,從已經形成和即將形成的文化市場規模來看,我們必須正視“文化市場”的客
觀存在,為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文化市場”納入到社會主義的市場體系來定位。
(二)文化藝術產品需要市場交換
市場是商品交換的場所,它的存在要有購買力的需求。文化產品能否進入市場交換,也要看它是否有購買力的需求。從人的生存需要來講,主要是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需要,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又把它們細化為五個層次,其中最低層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最高層次的需要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包括知識、理想、創造等)(注:見沈亞平、張東升主編:《國家公務員知識大百科》,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909頁。)。自我需要的滿足,主要是通過對文化的需要來實現。文化需求是社會生活的主要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為滿足文化需求而產生的文化消費日益增多,“文化購買力”變得越來越強大,購買方的需求矛盾的解決要靠市場來實現,需要市場提供滿足文化消費需要的文化藝術產品。
當然,文化藝術創作,首先是一種精神追求的創造性勞動,起初并不是為了盈利,但一當社會對這種產品有大量需求時,具有盈利目的的產業化的藝術生產就出現了。這時,文化藝術生產者的精神勞動消耗和文化產品物化形態過程中的物質生產勞動消耗,就要通過市場價格的實現來進行補充,這種補充實際上就是交換勞動的實現形式。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交換實質上是勞動交換。所以文化藝術產品在市場上的交換就把文化產品變成了商品。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把文化產品實現“市場化”,至少有以下好處:
第一,可以滿足人們對文化消費的需要,協調供求關系的變化,密切文化藝術生產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文化市場的形成,有助于解決社會對文化商品的需求矛盾,并能根據市場的靈敏反應,及時調整文化生產,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以此來贏得消費者、吸引消費者。市場把文化的發展和人民大眾的實際需要緊密結合起來,讓文化真正成為人民大眾的文化,使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到實處。
第二,引入競爭機制,有利于增強文化發展的生機和活力。價值規律的作用,促使文化生產為了求得一定利潤,而把自己的生存、發展與文化事業結合起來加以考慮,把競爭機制引入文化生產,充分調動文化生產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創造出具有競爭力的文化產品。這就有利于增強文化單位和文化工作者的危機感、緊迫感,推動文化藝術從內容到形式的開拓創新,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第三,補償文化生產者的勞動消耗,增強文化生產的自我造血功能,以利于文化擴大再生產。通過市場的交換,文化生產者可以得到利潤,用以提高文化生產者的福利待遇,補償勞動消耗,并通過購買新的文化生產資料,實現擴大再生產。如果文化單位仍像過去單靠政府撥款,而不靠走向市場來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文化事業遲早會萎縮下去。
第四,激發了社會辦文化的積極性,加快了文化建設步伐。龐大的文化消費群體,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經營者進入文化市場,突破了國家辦文化的單一格局,形成了以國有專業文化單位為主,集體、個體、中外合資等多種所有制并存互補的多渠道、多體制、多層次辦文化的局面,拓寬了文化投資渠道,大大改變了國家文化建設經費不足的困境。
(三)認清文化市場的“市場”特殊性,糾正對文化市場的錯誤認識
文化市場不同于物質商品市場,有其自身的復雜性、特殊性。一方面,一部分文化商品是物化形態的商品,生產時要經過前后聯系、相互滲透的兩個環節,首先它要作為意識形態通過精神生產被創造出來,然后又要作為物化形態通過物質生產過程制作出來。在這里,精神傳播目的和盈利目的交織在一起,而人們往往只注意到了前者而忽視了后者,導致對市場的視而不見。另一方面,一部分文化商品不是物化形態的,其存在形式是流動的,比如一些文化服務活動,常常就是一種無形的文化貿易,具有生產和流通相同一的特點。這種特殊形式的貿易行為,使得人們不容易覺察到“市場”的存在。再加上文化市場生成發育的滯后性,人們只看到了物質市場的存在,很少顧及文化市場。因此我們應當解放思想,糾正錯誤認識,確立“文化市場”觀念。
一是要糾正“文化不能市場化”的錯誤認識。盡管“文化市場”的概念已明確下來,但在不少人特別是基層文化單位的文化工作者頭腦中,還沒有真正形成“文化市場”意識,以致在實踐中,要么因循守舊,不能或不愿把文化推向市場,要么就曲解“文化市場”的內涵,舉辦一些不具文化屬性的附屬產業,就認為“文化”已經走向市場了。
二是要糾正單純地把文化看成“事業”,需要靠國家養起來的錯誤認識。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文化的“事業”性質非常明顯,國家撥款養起來,生產項目國家定,根本就不考慮什么市場,文化生產創造的價值也就被掩蓋起來,不考慮靠價格形式來體現價值的實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的“事業”性質應予淡化,就要用市場機制來調節文化生產,把產品推向市場,讓其創造價值并以價格的形式表現出來。
三是要糾正認為把文化推向市場就降低了文化格調的錯誤認識。應當承認,文化產品是一種精神產品,很難用金錢來衡量,如果以逐利為目的,也會損害精神文明建設。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生產者的市場行為并不是同健康人格和高尚的文化內容不能統一的。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一種服務經濟,義務奉獻是一種服務,商品交換也是一種服務。市場經濟自然要追求自我利益,但只有在為他人提供服務時才能得到個人利益,市場經濟的互利服務可以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馬克思認為,人們首先要解決吃、穿、住問題,然后才能從事政治、文化等意識形態領域的活動。如果我們文化工作者仍固守“君子不言利”的古訓,也很難為社會奉獻多而且好的精神產品。
二、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對“文化市場”進行定位
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決議》強調指出:“文化市場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陣地,決不允許成為腐朽思想文化滋生蔓延的場所?!保ㄗⅲ骸秾W習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文件》,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頁。)這就既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文化市場的性質,又明確了文化市場在社會主義精神建設中的地位,是總結文化市場建設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所得到正確結論。
這些年來,文化市場發展很快,但在不少地方,由于經濟利益驅動,完全用市場規則來建設和發展文化市場,沒有很好地把文化市場放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定位,忽視了文化市場的精神文明陣地作用,致使文化法制建設不夠健全,管理比較薄弱,在文化市場上出現了不少“反文化”現象(注:參見馮利、覃光廣主編:《當代國外文化學研究》,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227頁。),對主導性文化的建設起到了極大的破壞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格調不高,粗制濫造以及宣揚色情、暴力和封建迷信的文化垃圾掃之不盡,各種制黃、販黃、色情服務、變相賭博等活動屢禁不止,危害極大。1991年湖南省某市判處死刑的172名罪犯中,有115名18至25歲青少年犯罪,其中90%受過黃色錄像書刊的毒害(注:《學習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文件》,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年版,第182頁。)。二是反映主旋律的主導性文化精神產品在市場占有比例不高,造成市場結構失衡,“反文化”的東西乘虛而入。三是適應廣大群眾消費水平的文化經營項目數量較少,高消費過多,脫離群眾需要,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相悖。這些情況表明,文化市場建設,在重視商品性的同時,還必須從文化產品的特殊性出發,更多地考慮其“精神性”,在對
文化市場進行“市場”定位的同時,還必須堅決地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定位,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佳結合”(注:《學習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文件》,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頁。)。
(一)文化商品具有特殊性,不能把它完全看成商品
第一,文化生產不完全是為交換而進行的生產。文化藝術創作首先表現為一種精神追求(包括創作者的理想追求、道德追求、審美追求等),表現為一種社會責任感,而不是首先表現為逐利。一切真正的藝術生產雖然在客觀上也有為交換而生產的一面,但從根本上說卻是藝術家充滿激情的主體創造,是藝術家本質力量的對象化體現。
第二,文化商品很難實現等價交換。商品交換是一種等價交換,而文化產品從過去到現在,即使在世界上商品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也難以實現真正的等價交換。任何一個真正藝術品的創造,凝聚著創造者全部的生活體驗、知識積累和藝術功力,花費了大量的心智勞動,這種勞動是無法估算的??墒聦嵣弦恍└哔|量的精神產品價格實現卻不如人意,交換中的不等價現象大量存在。比如,一些學術著作和高雅作品,按國家標準稿酬是每千字不超過40元,而一些粗制濫造的通俗武打小說,標準則數倍于此。作曲家創作一首歌曲只有幾十元稿酬,而一個流行歌手唱一次這首歌曲就可以拿到上萬元的出場費。
第三,文化商品和物質商品的使用價值實現程度不同。文化商品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功能和精神作用。物質商品在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時,應當起同樣的作用,因此消費者對它有同一的衡量標準,商品之間也能進行平等競爭。而文化商品使用價值的實現則與消費者主觀因素有關。由于消費者的立場、認識、文化素養不同,對文化商品所承載的真、善、美或假、丑、惡等內容的認同也就不同,有的可以得到好的啟示和精神的歡愉,有的可能感到對自己沒有什么作用,有的則可能受到消極啟示,產生惡的念頭和低級趣味。
(二)社會主義“文化市場”應為主旋律文化的傳播服務
主旋律文化在文化學上又稱“主導性文化”,乃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性格形成的重要基礎,是社會全面發展程度的表現。國家、民族之間的文化沖突,主要是由主導性文化實現的。從文化發展戰略來看,我國的主導性文化建設已經到了關鍵時刻。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薩謬爾·亨廷頓發表的《文明的沖突》一文,已經引起全世界范圍內學界、政界的極大關注。該文認為,21世紀人類矛盾主要是文化的矛盾,“人類的重大分歧和沖突的主要根源將會是文化。民族國家群體雖然依然是世界事物中最有力的活動者,但是,全球政治的首要沖突將在不同文明的國家之間和集團之間出現,文化的沖突將主宰全球政治?!保ㄗⅲ簠⒁娍赘骸啊拿鳑_突理論’述評”,《文藝報》1995年1月7日。)不管這一預言是否準確,文化在國家、民族之間的對抗作用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它啟發我們要充分利用文化市場,加強主導性文化的建設。
在我們國家,主導性文化就是黨和政府支持的、服務于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在思想性、藝術性上都有導向、示范作用的文化。它在導向、種類、層次、布局上對文化市場起著調整、指導作用;它作為文化的主導力量,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方向、堅持文化產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堅持弘揚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與吸收人類文化精華的統一。因此,衡量文化市場的質量,應從主導性文化的占有量、影響力來看,讓文化市場為主導性文化提供堅強的陣地,搞好傳播服務,不能一味地以獲得利潤為目的,從而把主導性文化擠出市場,而讓“反文化”的東西占據市場。
(三)走出文化市場認識上的誤區
把文化市場放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定位,我們就應當走出對文化市場認識上的幾個誤區,真正把文化市場看成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陣地。
第一,要走出“完全市場化”的誤區。黨的十四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后,為文化走向市場無疑產生了巨大作用。但是,作為意識形態的精神產品,不管市場經濟發展到什么程度,都不能“完全市場化”。一是主導性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為國家政治、經濟方針、政策的制定起服務作用的,它們的接受主體局限于領導群體或專家群體,不可能在市場上參與獲取利潤的競爭。二是一些引導整個文化進步的先鋒性文化,具有探索性質,層次較高,老百姓還不能立即接受,若把這些文化產品推進市場,肯定會因沒有競爭力而被淘汰,這時,實際上被淘汰的是引導整個社會進步的先進文化。三是即使對于推向市場的文化產品,我們首先考慮的也應是它們的社會效益,看它們對社會的進步到底起什么樣的作用,一些“反文化”的東西,盡管迎合了一部分人的低級趣味,而具有某種市場競爭力,但我們還要用法律、行政的手段把它們趕出市場。
第二,要走出“不可避免論”的誤區。有人認為,既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那么文化就要為經濟建設服務,不管是什么樣的服務形式,只要有效果就行。因此,一些地方以改善投資環境為名,對一些暴力、色情、賭博活動,任其泛濫,認為這是發展經濟不可避免的。這樣的認識和做法是不懂得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辯證關系的表現。鄧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不加強精神文明的建設,物質文明的建設也要受破壞,走彎路。光靠物質條件,我們的革命和建設都不可能勝利?!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頁。)實際上,色情、淫穢的東西,使人道德敗壞,精神墮落,進而危害社會,當然也會破壞經濟發展。
三、在二重定位中制定科學合理的文化發展戰略措施
(一)從“市場”定位上考慮,加大文化體制改革力度,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改革能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也能繁榮和發展文化事業。所以,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決議明確指出:“改革文化體制是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根本出路。”(注:《學習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文件》,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頁。)我們把“文化市場”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定位的目的,也就是把市場機制引入到文化領域,改革文化體制,增強文化事業活動。
第一,理順國家、單位、個人之間的關系,逐步形成國家保證重點、鼓勵社會興辦文化事業的格局。通過改革文化系統做到轉變職能、理順關系、精兵簡政、提高效率。黨和政府主管部門要進一步明確各自的職責權限,理順所屬新聞出版和文化單位的關系,進一步擴大這些單位在新聞報道、圖書出版和文藝創作方面的自主權。領導部門要從具體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抓大事、管宏觀、訂計劃、立法規,對文化工作實施政治方向、方針政策的引導。對黨和國家主辦的報刊、廣播電視以及有代表性、示范性的文化團體,國家要給予大力的保護和扶持,同時鼓勵社會興辦各種文化事業。小型文化單位特別是文化企業,也應采取改組、聯合、兼并、租賃、承包經營和股份制等形式,通過資金吸納、勞動和資本聯合的規?;洜I,增強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增強文化事業自身發展的能力。
第二,建立健全具有競爭激勵又有責任約束的機制。國家重點保護的文化單位和文化團體,要通過改革,逐步改變吃“大鍋飯”、端“鐵飯碗”、坐“鐵交椅”的現象,競爭上崗,全員聘任,用危機感來激發大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其他一些文化團體,在享受國家普遍的文化優惠政策的同時,要積極地面向市場,在市場的競爭中增強生存和發展的能力。文化單位和團體內部,要明確崗位責任,引入競爭機制和激勵手段,改革舊的人事、工資和財務制度,建立責、權、利相統一的內部管理機制。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從而增加文化事業的生機和活力。
(二)從“精神”定位上考慮,加強文化市場建設要有得力措施
我國的文化市場擔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務,把文化市場放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定位,就要求我們采取得力措施,從市場培育到市場管理上加強組織和引導。
1.用主導性文化引導文化消費,培育高質量的文化市場
第一,實施精品戰略,組織好文化精品的創作和生產。文化藝術單位,要積極組織作家藝術家深入生活,端正創作態度,樹立精品意識,以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態度,努力創作出思想健康、藝術精湛、形式活潑、格調清新的優秀文化產品。要把主導性文化的創作生產同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結合起來,考慮普通群眾的接受能力,處理好“雅”與“俗”的關系,盡量避免“曲高和寡”,創造出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化產品,以強大的競爭力占據文化市場。
第二,實行優惠政策,扶持文化精品進入市場。要進一步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對那些代表國家和地方文化水平和具有特殊歷史保留價值的文化團體,對能弘揚時代主旋律的文化創作生產項目和文化活動,應從經費劃撥、稅費收取上采取優惠政策。要鼓勵社會贊助,成立文化發展基金,扶持文化精品進入市場。
第三,溝通產銷渠道,積極發揮國有中介組織在文化市場中的骨干作用。國家新華書店、演出公司、電影發行公司等,要很好地擔負起推動優秀文化產品進入市場的責任。對于個體書商、文化經紀人,也要加強管理和引導,發揮他們為優秀文化產品拓展市場的作用。
第四,正確引導消費,讓群眾成為文化消費的主體。社會主義文化市場要為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倡導健康的大眾化的消費,反對庸俗、頹廢的高消費,讓更多的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滿足精神文化的需要。同時,引導文化消費還要注意培養和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消費情趣和能力。中央直屬表演藝術團體,主動把高雅藝術推向市場,進入文化娛樂場所演出,既有了經濟收入,又提高了消費者的文化欣賞水平,為高雅藝術培養了更多的觀眾,也培育了潛在的消費市場,值得地方文化藝術團體學習。
2.加強管理,建設健康的文化市場
第一,要依法管理文化市場。目前,涉及文化市場管理的法規、政策已制定了許多,國家有關部門先后制定了《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管理辦法》、《關于實行文化經營許可證制度的通知》、《文化市場管理的若干意見》等。國務院頒布了《音像制品管理條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書報刊影視音像市場管理的通知》。但總的來說,文化市場的法律法規建設還是一個薄弱環節,還應加快立法步伐,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市場法》應抓緊制定實施。同時,各個地方,還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一些地方性的法規、細則,規范文化市場行為。立法是基礎,執法是關鍵。執法是立法和守法的中間環節,再好的法律,如果沒人去執行,也會變成一紙空文。所以,我們應加強文化市場執法隊伍的嚴格管理??梢钥紤]成立文化稽查機構來承擔這一任務,通過教育管理、督促檢查,提高文化執法隊伍的執法水平,保證文化市場管理法規的認真貫徹執行。
第二,必要時采用行政手段干預文化市場。由于文化市場的特殊性,在必要的時候,不能不采取行政的手段去對市場施加影響,特別是在市場發育初期,由于市場規則不完善,市場主體比較脆弱,市場機制不健全,政府對市場的完善和發展便負有應有的責任。對于主導性文化產品,政府可以采取行政手段,強制推向市場,對于非法經營活動,應堅決予以打擊。
第三,要調動各方力量綜合管理文化市場。文化市場是一種特殊的市場,存在的問題較為復雜,牽涉面較廣,所以需要調動社會各界力量來進行綜合管理。除了宣傳、文化、工商、稅務、公安等部門的互相配合、綜合管理外,我們還要借助于社會的力量來管理市場,特別是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監督。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讓群眾參與管理。比如,可以組織由領導干部、知識分子、一般群眾共同參加的文化市場評估小組,不定期地檢查文化市場,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文化商品進行評估,確定是否可以進入市場。加強文化市場監督,我們還應采取獎勵的辦法,鼓勵廣大群眾監督舉報文化市場的違法違紀行為,以此來擴大管理的覆蓋面,保證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
總之,文化市場建設關系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關系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我國當前所面臨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繼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決議》之后,同志在十五大報告中再一次強調指出:“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促進文化市場健康發展。”這充分體現了黨對文化市場建設的高度重視,因此,加強對文化市場建設的研究應當成為我們文化理論界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提出的對文化市場進行二重定位的思路,希望對解決建設文化市場的認識問題有所促進,也可以說是對這個重要課題的部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