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區設計論文

時間:2022-12-26 11:29:00

導語:和諧社區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和諧社區設計論文

一、建筑類型、功能、風格的融合

在社區內部,應該實現不同建筑類型與建筑功能的配合,實現更多不同檔次的建筑產品和諧共處,設計理念上從一種片面強調階層分化的思維模式,轉化為一種不同階層和諧共處的模式,這樣對社會的穩定有益。在歐洲的發達國家,強調“特定階層”的社區狀態已經改變,倒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強調居住人群的細分,這是一種落后的觀念。社區建設應該追求多樣性,實現不同建筑風格、不同建筑類型、不同建筑功能的有機融合,如果一個一百萬平米的大社區采用同一種風格,那樣多少會顯得單調。

二、社區街區化

現在有很多的小區還是延用早期的超大規模、封閉式的大盤,這是不適宜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當前我國的住宅開發建設模式。往往開發商拿到一塊地,圍合起來加以精心打造、包裝,來以使其成為獨一無二的“產品”推向市場,這成了開發者的最高追求,也就成為住區被從城市中劃出并加以封閉的最大動因。其二則來自轉型期所出現的社會現象。從人們的居住心理來分析,人們買房不單買的是住所,還希冀由此買到一個身份,要尊貴、要獨特,當然就要與他人保持距離;此外,轉型期社會的動蕩、貧富差距所造成的不安定感,也促成了住區都加以封閉,而且是用物化了的高科技手段實實在在地加以封閉,以此使居住其中的人感到安全。

達到和諧社區,就需要社區形成大開放小封閉的規劃模式,即整體是開放的,小范圍是封閉的。原來部分純屬內部小區的道路,職能提升變成賦予城市功能,增強了街道活力。要達到這一目的,建筑設計保證街道網格的密度,一定的人車混行,此外,增加開放性的公共綠地分布和數量,而不盲目追求集中綠地的規模和氣勢。

具體可以分兩步走,首先保證街區化的規劃形態、通過物業管理手段,實行街區開放、組團封閉的管理方式,盡量縮小封閉范圍。第二步就是到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民眾心理成熟和對安全的固有思維定勢改變以后,實行徹底的開放。這也就意味著小區的消失,社區直接由建筑群組成,成為庭院空間直接與城市公共空間相聯系的結構體系。

三、不同社區之間的融合

改變社區在城市中各自為政的孤立的狀態。舊有的小區建設思想是以自我為中心,一切從小區自身出發,但從城市的角度講,一旦小區建成后,屬于整個社會。小區與小區缺乏系統的聯系,一方面,不同的住宅區不能交流;另一方面,不同小區的體育、娛樂設施不能共享,造成資源浪費。因此在總體規劃與建筑設計的時候,針對各小區個性化設計的同時,保證不同小區之間在空間上、功能上的更多聯系。四、地域特征在社區中的重要性

地域特征塑造對于建設人文社區是最有效的,不同地方的文化、歷史都不一樣,小區文化應以本土文化為立足點。依托地域文化產生的社區最有凝聚力和認同感,是有根文化。一些小區作為舶來品,原版照搬,不考慮本地自身情況,也能形成一定的社區文化,但是這種社區文化不植根于本土,也不能取代地域文化,如果任由這種模式無限漫延,甚至會造成地域文化的喪失。

成功地體現地域特征的社區范例,國內著名的有福州的“三坊七巷”,北京的“菊兒胡同”,天津的“意大利城區”,上海的“新天地”等。這些案例從不同的社區類型(商業的、城市的、住宅的)和不同地域文化特征從出發,營造自身獨特社區人文氣質的范例。如福州“三坊七巷”是唐宋以來形成的坊巷,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居民區內,仍然保留著豐富的文物古跡,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時代的建筑,集中體現了閩越古城的特色,是閩江文化的薈萃之所,被建筑界喻為一座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館,亦是福州作為歷史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

五、文化設施社區化

在社區開發設計中,住宅固然是主體,但文化設施在新型社區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文化設施的社區化,改變文化設施完全由國家統建統管的模式,讓老百姓日常經常接觸,為文化設施增添了活力,同時也提高了使用率。如前些年的“體育設施社區化”一樣。自“奧園”項目興起體育主題以后,全國很多小區都以體育為小區的主題,甚至在很多普通小區引入“全民健身器材”,這些做法都可以借鑒。如成都“上河村”,就在社區建設了上河村美術館,引入了文化設施,在規劃、建筑上統一考慮執行了這一理念。

六、社區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正如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如果要可持續發展必須保證生態物種的多樣性一樣,對于社區來講,居住人口、年齡結構的多樣性是社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原因是什么?現在有的小區定位于年輕時尚一族,定位白領一族,定位老年社區,從現實來說,有獨特定位小區的存在是必然的,但這種小區從全社會來看,肯定不能占主流。從全社會的主體來講,更多的社區應該是混和型,以滿足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的需求,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例如,一個定位于年輕一族的小區,在演變中,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居住人口整體老齡化,社區內涵變化,原來的定位致使居民之間產生了越來越大的鴻溝,建筑設施無法滿足變化中的居住人口使用要求。

二是要保持小區初始定位的純粹性,只能出現不斷被動搬遷的情況。這樣的話,社區文化維持與持續同樣是個問題。

我們應當看到,老年小區、青年社區的存在是正常的,這種情況只能是混和性小區占主體的有益補充。

既然混和型社區占社會的主體,那么要求在做設計時,戶型設計應該有更多種類的戶型,在戶型的靈活性和可改造性方面有很強變化,能實現社區范圍內的有機更新。戶型多樣化,改造余地大,對居住人口的作用范圍就更大,這樣在演變中,社區的適應能力更強,也有調節的余地,才能保持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