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景觀設計研究9篇

時間:2022-07-27 09:01:59

導語:園林景觀設計研究9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園林景觀設計研究9篇

第一篇:園林景觀設計中視覺元素應用

1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1.1“點”的運用

點作為構成整個園林景觀的畫面中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元素,同時也是最基本的視覺元素。在一個完整的園林景觀中,植物、亭子、石凳、湖等都能作為點,而這些點所在的方位以及擺設都決定了園林景觀的全局。在設計的過程中,這些點可以具有一定的功能,也能充當一種裝飾帶來視覺上的某種美感,更可以用來傳遞某種視覺上的信息。基于點的聚積的特點,當他們出現在景觀中任何地方,無論是園林景觀角落還是位于整個經管的正中心,都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成功的吸引人們的眼球。另外,其對稱性會給人帶來整齊的感覺,這種特點的運用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一點在我國的園林設計(蘇州園林)中已被廣泛運用。

1.2“線”的運用

線是很多的點按照某種順序的排列,這種順序使線具有了方向性的特點。而線本身可彎可直、可粗可細、可輕可重,具有很強的可變性,同時也帶來了強烈的可塑性。這種可塑性表現為線能帶給人多種視覺效果,如:速度、力量、連續等,巧妙的運用還會帶來不同的強烈的視覺沖擊。并且在不同的背景下也會帶來不同的效果。園林景觀中的小橋、護欄、小徑等等的這些元素都是線,線的長度與方向的不同,給人帶來的視覺效果是迥然不同的。例如,曲折蜿蜒的溪流,曲折的花徑,帶給人的是自由、放松的愉悅感受。

1.3“面”的運用

線條的首尾相連形成的幾何體即為面,對于園林景觀中的面的處理的方式有很多,并且不同的處理方式會給人們帶來的視覺效果是不同的,面與面可以相交、可以平行、可以垂直、也可以傾斜,像規則、空曠的草坪或廣場帶給人的是一種莊嚴、肅穆,而由曲線的溪流、花徑構成的面帶給人的則是一種親近感。

1.4形體的運用

點線面在空間中的隨意連接的結果就是形體,在園林景觀中的主要表現是:假山、房屋建筑、雕像等,這些形體增添的是整個園林景觀的多樣性,其特異的結構,帶給人的是不一樣的視覺沖擊,這種多樣性使得形體能夠和多種元素進行組合,并且在與其他元素的協調、相對的存在中,帶給人的又是另一種舒適、空曠的視覺體驗,引人遐想。

2其它視覺元素的運用

在人的視覺感知中,色彩往往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鮮艷、亮麗的顏色經常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人們的注意。不同的顏色會給人帶來的是不同的視覺效果,色彩與色彩的不同搭配也會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此外,景觀小品可增強設計感,例如可加設亭子廊架景墻花壇樹池等;鋪裝材料和形式多元化的應用,將景觀環境裝飾性與藝術性相統一,帶給人們高品質視覺整體效果;空間尺度和進深的設計把握,使人體尺度與使用需求形成的特定尺度范圍更加合理,讓人們獲得更佳的心靈體驗;植物種類的選擇和錯落種植,可使視覺體驗更加豐富、別致。

3視覺元素運用的技巧

人們能否充分的感受到園林景觀所帶來的魅力,園林中的水流、植物、建筑等視覺元素就成為了關鍵因素,這些元素的巧妙運用,才能使園林景觀的魅力完美的呈現。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中的運用時需要技巧的,首要的是,巧妙靈活的運用點線面體,園林中的景觀各異,但可能某個點、線、面就會帶給人不一樣的意境,正是這種不一樣的意境,就能使園林具有獨特的美;更要合理的搭配色彩,設計師巧妙的搭配,結合設計所要表達的主旨,帶給人豐富的想象,就能使園林景觀具有別樣的視覺享受。

4結語

通過以上的論述,不難看出,視覺元素的靈活運用會給園林景觀帶來不同的韻味,在這方面我國的園林景觀工作者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多學習國內外的優秀經驗,巧妙運用,使我國的園林景觀煥發出別樣的風采。

作者:劉葉 單位:山東泓景建筑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第二篇:生態園林景觀設計

一、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理念

在對該項目進行設計時,設計師以充分保護和利用現有場地內的自然生態系統,尊重場地原有自然生態特征,盡可能將原有的有價值的自然生態要素保留下來并加以利用,組織到園林景觀之中。依據現場內陽光、地形、水風、土壤及植被等條件,維護現場固有的生態環境建康,這也是對自然內在價值的認識和尊重,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成本,又能夠避免過分追求形式的美感而對原有生態系統造成無法彌補的破壞。

二、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園林景觀設計

(一)綠化設計

1.辦公區的綠化設計

考慮到該區域面積較小,且已被布置了大型建筑。設計所需的只是點綴建筑周邊環境即可。該區域設計亮點位于四棟單體建筑中心部位的儲油罐觀察口設計。該區域周邊較為空曠,上方設置了一個觀察口及通氣帽,影響了整體景觀效果。故設計師在設計布局時,最初采用一種弱化觀察口外觀的方式,但是效果不好。于是采用在北方較為常見并且成活率較高的早園竹作為遮擋植物。這種設計體現了美學中透視效果。考慮到竹子姿態優美,神韻瀟灑,枝葉瀟灑多姿,虛心有節,且四季常綠。所以設計人員利用竹子的幾種特性,解決了影響景觀的難題。觀眾遠觀只能看見一片竹林;只有在近觀且去刻意尋找時,才能夠發現竹林中遮擋的儲油罐觀察口和通氣帽。

2.游園區的綠化設計

游園區設計是本工程的重點區域,該區域荒廢多年,人跡罕至,早已形成固定的生物鏈和具有較強的原生態系統。故依照生態設計理念,本次設計的也是要盡量少的去破壞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有區域特色生長的植物。因此設計首先考慮在該區域內生長的高大喬木全部保留,在植物配置方面也是突出原生態及野趣。盡可能的要選擇鄉土植物,同時結合本地域內濕地的特性。因為鄉土植物是在長期演變過程中形成的地域性植物,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抗逆性。其次是對于生態園林設計的把控。植物配置時著重考慮到了以下幾點:

(1)分層配置、色彩錯落搭配。不同的葉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得色彩和層次更加豐富。比如在本設計中1米高的黃楊球搭配3米高的紫葉李,3米高的黃櫨搭配5米高的檜柏。由低到高,縱橫排列構成色彩及高度多層排列,可延長觀賞期,另外多層次的植物群落,擴大了綠量,也創造了優美的林冠線和自然的林緣線。這種設計增加了單位面積上的植物層次和數量,也間接促成了植物光和能力的增強,對生態系統的作用肯定要比單層樹木或草坪、花卉大。常綠植物樹種如淡綠色柳樹搭配深綠色草坪也可以達到較好的觀賞效果。而設計師在冬季低矮的紅瑞木與高大的油松搭配也增加了觀賞的情趣。

(2)植物配置中表達了明顯的季節性。形成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樹成蔭、秋季葉色多變、冬季銀裝素裹,景觀各異、近似自然風光。本設計中按照季節早春開花的配置有迎春、桃花、榆葉梅、連翹、丁香等。初夏開花的配置有木槿、紫葳和各類草花等。秋天觀葉的植物配置有三角楓、銀杏、黃櫨等,觀果的有海棠、山里紅等,冬季翠綠的油松、檜柏,灌木有紅瑞木等。另外紫紅色的紫葉李與賞花花植物及黃楊組合在一起,也延長了觀賞期。總的配置效果達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在四季花期最大化及時間跨度上能欣賞到不同植物的花和果。

(3)植物間的相互影響。在植物搭配上,由于一些植物種的分泌物對另外一些植物的生長發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對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莢、白蠟等在一起生長時,互相都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同時,植物群落越復雜,其穩定性就越強,如防風、防塵、降低噪音及吸收有害氣體的作用也就明顯增強。該設計中布置有抗二氧化硫較強的旱柳、女貞,對氟化氫抗性較強的有大葉黃楊、刺槐,對氯化物抗性較強的有黃楊。這樣充分的體現了生態園林設計中的“具備改善環境的生態作用”以及“人與生物和諧共榮”的設計理念。設計者注意多層次混交群落的利用,充分利用植物群落的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和輻射作用,來防止水土流失,對有害物質和漂浮物進行吸附和吸收,有效地調節小氣候,達到降低噪音、防風除塵的效果,從而改善園林的生態環境。

(4)果樹的配置。果樹作為生態造景類型的重要部分,可以充分發揮園林綠化的生態效益、景觀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觀賞果樹的應用還可以起到豐富園林樹種,增加城市生物多樣性,解決城市園林景觀中植物種類少、層次缺乏等難題,從而達到良好的景觀效果。本設計中采用核桃、山桃、山杏、海棠和山楂等大眾觀果植物。

(5)花境的設計。花境是模擬自然環境下花卉交錯生長的狀態,不僅能夠展示植物的個體美,而且能夠體現植物組合的自然群體美。花境以喬、灌、花、草相結合,可以構成相對穩定的植物群落,而且種類風度、應用形式廣泛,營養管理粗放,其艷麗的色彩和豐富的群體形象能夠營造出自然化、多樣化、層次化、色彩化的園林景觀,是傳統的花壇、花帶等表現形式所不能比擬的。花境植物種類豐富,植物配置高低錯落,各種植物開花時間此起彼伏。觀賞草精干姿態優美,葉色豐富多彩,花序五彩繽紛,這樣不僅可以增加野趣,而且還能夠展示植物的動感和韻律,不僅使植物層次更加豐富,也增加了綠量,更能夠貼近自然、展現自然。本工程為打造一個讓游人舒心的花境,采用了大片各種顏的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雞菊、蛇目菊、波斯菊、茼蒿及大花秋葵等組合,形成高低錯落、色彩各異的野花組合。

(二)水系改造設計

1.設計思路。游園區內北部區域因過去燒磚取土,形成了大小5個土坑,其占地面積約為7000平方米,占由園區面積的四分之一。由于該區域處于海淀北部濕地范圍內,地下水位較高,故而形成了5個天然水坑。長期以來因該區域人跡罕至,水坑周邊形成了較為獨特的生態系統。由于水坑內長期得不到新鮮水源的補充,又缺少流動,已經變成了死水。現在水坑內水面污濁,腥臭不堪。設計師在進行游園區北部區域設計時,認為不宜將水坑周邊特有的生態環境破壞,要將水坑全部保留下來,有了水,原有的生態系統才能夠維持;有了水,整個園林才有了靈性。水體景觀如同園林景觀中的血液,有水系存在,就可以使整個園林變的生動。

2.實施路徑。通過現場踏勘,水塘部分因池底結構形式相對單一,導致坡岸雜草叢生,水生植物不能最大作用的應用于凈化水環境實質上。同時,坡岸空間沒有形成良好的生態親水空間,地形空間層次弱,園區外生態河流物種在該區域沒有更合理的棲息場所。并且,現有坡岸如果沒有得到合理維護,水域面積會逐漸減小。

(1)保留陡坡處植被,充分挖掘土地優勢,減少土方填挖,順勢造景;場地北部區域的污水問題得以解決后,北部區域可以作為生態棲息地存在,同時經過對周邊水體駁岸區域小面積的填方挖方處理,使該場地非常適合動植物生存。

(2)通過處理池底結構改善水岸體系。凈化水質,并設立循環水泵房建立水循環系統。對現有水源及植被進行最大化利用,在最小限度內改變現有水體的情況下,連接部分水體形成合理的水循環系統,并利用地下管道將潔凈水進行疏通,作為景觀用水。在水源的末端放置溢水口,以便將多余的水順利排出。

(3)合理調整水岸植物,豐富水生植物品種,達到植物護坡效果,防止土地流失,提升水域層次空間;采用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提高園林生態環境質量,為園林整個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自我改善和穩定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條件。合理的利用水土保持性好的水生植物,這樣既可以做到物種多樣性、景觀多樣性,又可防止水土流失,使園林工程與周邊環境能夠相互協調融合起來,以提高整個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水生植物可以豐富園林景觀,增加水體含氧量、抑制有害藻類生長繁殖、凈化水質等作用。該工程在水岸邊采用不同形式的搭配。設計師在一些池塘周邊,放置有不規則石條,搭配叢生蘆葦,可以烘托出一些歷史而滄桑感。而在其余的池塘周邊布置菖蒲、千屈草和蘆葦等,在湖心島布置了水杉和連翹。這樣能夠顯示水生植物生長層次,使岸邊水生植物錯落有致,同時能夠遮擋岸邊裸露的土地。在設計中應當充分利用濕地中的大型植物控水及水自然凈化能力,并以此反過來推動大型植物的生長,增加綠化面積和野生動物棲息地,也有利于良性生態環境的建設。

(4)通過水域疏導的土方在臨坡面構成生態地形,充分提升臨水坡岸的景觀層次與動植物棲息場所,以達到生態最可親價值理念。場地內污水依靠水利循環解決,鑒于該區域水面的彎曲形式,設計出一個九曲回腸的木棧道形式,環繞水體的木棧道利于形成對景效果,故此區域非常適合游人在此垂釣、觀賞及游玩。

三、結語

生態園林設計是人與自然的合作,其設計理念真正做到園林、人兩者融為一體。生態園林以生態視角呼應環境,為我們提供融合生態、景觀、園林為一體的具有觀賞、游憩和文化功能的綠色空間,讓人類更加親近、感受、體驗、融入大自然。本文所示案例或許尚有不完備之處,抑或沒有達到完全意義上的生態園林效果。但是設計師還是努力向人們呈現出生態園林之于人類、環境的意義,也向人們啟示應當與自然和諧共處、尊重自然的發展規律。

作者:吳巖 單位:北京故宮博物院

第三篇: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

1.中國園林的發展

中國古典園林是中國歷史發展的產物,是中國工匠對建筑美與自然美的有機融合。它本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充滿濃厚的詩情畫意,有“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魅力。

2.歐洲傳統園林

從14~15世紀到19世紀中葉,西方園林的內容和范圍都大有擴展,園林設計從僅對私家庭院的設計,擴展到公園與私家花園并用。歐洲傳統園林景觀主要經歷了以下階段:①傳統公園(古希臘時期):園林一般位于住宅的庭院和天井之中,呈幾何式布局,中央有水池、雕塑和花卉,四周有柱廊環繞,園內設有桌椅、水景等。②別墅園林(古羅馬時期):古羅馬人吸收希臘文化的同時,也促進了別墅莊園的流行。③莊園(12世紀初葉):隨著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歐洲園林進入到了空前繁榮的發展階段。④花園(15~16世紀):意大利的園林隨著文藝復興思想的興起在歐洲大陸傳播開來。⑤現代公園(17~18世紀末):17世紀中葉,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在“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下,新興資產階級統治者沒收了封建貴族的宮苑和私園,向公眾開放,稱為公園。⑥混合式園林(19世紀):19世紀后,公園日益引起大眾的關注,同時,小庭院的設計建造也相當興盛。在現代園林建設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提煉中國園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園林文化的精髓,拋棄傳統園林的歷史局限,把握傳統觀點的現實意義,使其融入現代生活的環境需求和設計理念。

3.現代園林景觀設計

景觀的建設為人們創造休閑、活動的空間,宜人的環境。園林景觀設計需要使人、建筑物、社區、城市以及人類生活的地球和諧相處。

(1)因地制宜:首先,園林的建設應該尊重當地的傳統文化,吸收當地人的經驗。其次,要順應當地的自然條件,考慮當地的氣候、水文、地形地貌、植被以及野生動物等生態要素,避免對它們造成過大的影響,從而維護當地場所的正常運行。最后,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當地原本有的景觀,將其景觀加以利用,適當地改造,創造和諧的生態之美。

(2)資源的節約和保護:在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在全球化的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潮流的推動下,保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可持續發展理論深入人心。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注重對當地環境的保護。

(3)園林設計的整體性:園林景觀是一個綜合的整體,在一定經濟條件下形成,既要滿足社會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規律,遵循生態原則,同時還屬于藝術的范疇,缺少任何一方,設計都會存在缺陷。

園林景觀設計隨著人類文化的發展與變革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由古至今延續著文化的傳承與變遷。借鑒園林景觀的發展史,設計人員在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尊重環境自身的生態價值,使得園林景觀的發展與人類社會生活的發展同時進行。

作者:覃林毅 莫曉婷 單位: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

第四篇: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的滲透

1園林景觀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的條件和原則

1.1尊重人文歷史

每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印跡總是能夠吐露出當地的文化底蘊和風土人情,飽含著強大的人性磨合力。園林藝術在當今時代表現出重要的文化表達作用,它流露著所在城市的歷史文脈,成為文化的凝聚點與傳承點。因此,園林景觀設計需尊重當地人文歷史,契合人的思想、情感,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運用歷史元素傳達新的涵義,使之發生新的反應,爆發新的藝術力量。

1.2民眾化原則

通常情況下,人們都可以通過優秀的園林景觀嗅出當地的文化價值和風土人情。某一地域的園林景觀一般都流露著當地的文化理念以及人們的精神追求。人們往往都能在觀賞園林藝術景觀的同時體會著人文關懷與地域特色文化,人們能夠在地域文化的熏陶下感受到歸屬感。在園林景觀設計之中,區域文化可以算是最重要的素材之一,人與人之間完全能夠憑借優秀的園林景觀搭起交流的橋梁,促進人們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1.3獨特性原則

我國是一個地域文化豐富、歷史底蘊厚重的國家,各地地形地貌大不相同、各具特色。每一個地方都在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獨具自身魅力的文化。園林景觀的設計需要緊緊把握住區域文化中的特色差異,將其合理有效地運用到設計當中。只有獨具匠心卻又不失地域文化特色的園林景觀設計才能更好的展現當地情懷,弘揚當地文化,同時抓住人們的觀賞視線。

2地域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2.1園林景觀設計需要充分把握歷史文脈

園林景觀設計中,文脈是一個必不可少且無法被替代的重要元素。設計者要充分考慮文脈的價值,將其巧妙融入園林景觀設計,賦予園林景觀更重要的意義,讓它對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擔起一份責任。在保持文脈的歷史延續作用的同時,也將地域特色充分展現出來。以蘇州園林為例,這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文人園林”向來受到人們的大力稱贊。其設計理念不乏蘊藏著濃厚的古代哲理觀念以及審美情趣,其中充分體現著對歷史文脈的“寫真”。例如,唐朝盛行詩歌,并且多以抒情、寫意為主要基調,所以,唐朝時期的蘇州園林是從自然山水園過渡到寫意山水園。而到了宋朝后期,君主昏庸無能,眾多文人志士選擇隱居田園的生活狀態,使蘇州城鎮士人園開始興盛。

2.2園林景觀設計需要充分把握視覺元素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視覺元素也顯得十分重要,其中主要包含色彩、光線、材料以及尺度定位等多個方面。這些元素是為了突顯美學價值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園林景觀都需要通過必要的視覺刺激來勾起人們無限的興趣與喜愛之情,進而才能讓觀賞者感受到景觀背后更深層次的涵義。其中,色彩元素在園林景觀視覺體系中能夠給人帶來最直接、最猛烈、最有效的視覺體驗,值得給予高度重視。然而,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對色彩進行調配運用時,也需要設計者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做到為園林景觀搭配最適宜的色彩。例如,我國四川地區盛行“彩葉風”,金葉水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被當地廣泛種植。

2.3園林景觀設計需要充分把握社會景觀

當注意觀察各地的社會景觀時,定會發現其中無不隱含著紛繁復雜的人性化思想。園林景觀能夠透露出區域文化,但是它不能孤立的存在,而是要與社會景觀協同作用,共同來映射城市文化。社會景觀是隨著時代的腳步不斷改變的,同樣作為區域文化的傳播載體,社會景觀不斷見證著歷史的演變。基于社會景觀在城市中的巨大作用考慮,園林景觀設計應該與之相互契合,充分利用當地的特色材料和工藝等資源來構建人文景觀,從而使建造出來的景觀更貼近當地人的審美情趣。例如,重慶三峽廣場景觀融入山峽風光,塑有山峽纖夫拉船雕像,既表現當地特有的地域文化,也符合當地人們的審美。

3園林景觀設計需要充分把握鄉土植物

鄉土植物是當地植被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象征,它能夠自然地營造出當地獨特的自然風貌。例如,椰子樹就是南國秀麗風光中的一抹亮色,而白楊樹則代表著北方的剛強與無畏精神。在當今的園林景觀設計之中,鄉土植物值得被充分的重視和應用。被稱為“野草之美”的浙江永寧公園就是充分利用鄉土植物打造的成功的園林景觀代表,其設計中留存大量鄉土植物,諸如蘆葦、菖蒲等。同時,市花市樹更是一個城市中鄉土植物的典型代表,它是由一個城市的居民通過投票并且經過市人大常委會議表決通過得來的,市花市樹一定是受當地人民喜愛的植物種類,其中不乏蘊含著當地的地域文化,以上海市市花白玉蘭為例,它所表達出來的是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它代表著“開路先鋒”。

4結語

綜上所述,園林景觀的設計應該充分融合地域文化,打造符合各個地域獨特魅力的景觀環境。園林景觀設計應該充分把握園林藝術的可觀賞性,注重歷史文脈的延續性,最終實現傳承與弘揚我國優秀的地域文化的作用,進而促進園林景觀設計不斷實現發展與創新。

作者:王曉萍 單位:西安市綠化養護管理處

第五篇:旅游景區園林景觀設計

1塔爾寺景區概況

塔爾寺景區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海拔2592~2837m,范圍分布在魯沙爾地區,地勢呈現出西南高,東北低,最低點在水灘村,最高點在西山。塔爾寺景區內園林由數條溝壑分割,每一山包形似蓮花花瓣。東拉山居其中心,喻為蓮花花蕊,山頂海拔2722.8m,環顧四周,塔爾寺宏偉的建筑群盡收眼底。塔爾寺景區屬高原大陸性氣候,春夏秋冬不甚明顯,晝夜溫差大。氣候特征是:海拔高,氣壓低,降雨量小,蒸發量大,冰凍期長,無霜期短,日溫差大,紫外線強。年平均降水量517.2mm,年平均氣溫0~5℃。塔爾寺景區面積1000hm2,綠化樹種以云杉、山杏、楊樹為主。呈現出樹種單一,林相不整齊,景觀效果不佳的現象。景區現有綠地主要以造林綠化模式呈現,基本以橫豎成行布局。

2園林景觀綠化的設計現狀

2.1未能正確認識園林景觀,缺乏新理念

旅游景區進程中的景觀建設,是景區綠化的主要目標和理想主義者們的夢想。人們希望景區景觀可以完全融入到自然之中,并且可以隨時享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愉悅。但是,至今沒有真正地貫穿于整個旅游景區園林景觀建設的主體理念及設計思路和規劃設計,其主要原因是景觀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并無真正的話語權,而擁有話語權的領導者往往沒有對規劃現場進行詳細的研究與調查,使旅游景觀建設規劃沒有充分發揮景觀規劃的內涵以及目標,沒有遵循一定的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原則。

2.2未能突現地方特色,缺乏新風格

在規劃設計時,沒有對景觀規劃設計進行正確的定位,設計不豐滿;沒有充分考慮服務對象的行為感受與需求;沒有依據場地的自然環境和地形走勢情況合理布局景觀;沒有考慮所在地的生態環境差異;沒有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沒有保證植物習性、特點與栽植地點環境相適宜的要求。良好的園林景觀設計能夠反映各地區的地方特色與文化內涵,然而周邊部分市縣在景觀設計時只照搬其它地區或發達地區,致使出現不切實際,缺乏風格的問題。

2.3未能深入調查研究,缺乏新舉措

在旅游景區,園林綠化景觀設計主要是為其內部的綠化工作服務。然而,目前部分地區園林綠化景觀設計過分追求檔次,忽視了對現實情況的考慮,導致投入大量的資金卻不能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在園林景觀設計時,抱著不負責的態度,不認真對待設計項目,敷衍了事,沒有從科學的角度對設計方案進行驗證,致使設計出來的景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3園林景觀綠化的設計方向

3.1聯系實際,注重生態環境建設

在旅游景區園林景觀設計時,從調查到構思的各個環節都要從實際出發,認真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考慮到園林景觀設計對生態環境的關系,設計出不僅尊重自然而且能夠滿足人們需求的景觀園林建設,

3.2實事求是,注重生態景觀設計的創意性

社會是不斷發展的,人們外出旅游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園林景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能原地踏步保持一成不變,應緊隨時代與科技的腳步不斷進步,掙脫傳統觀念的束縛,突破陳舊的思想模式,解放思想,在創新中加入時代特征,采用既現代化又超脫的藝術手段營造富有藝術性和創造性的園林景觀。

3.2.1園林景觀設計符合遠近期相結合的要求。園林景觀綠化很難在栽植時就充分體現其設計意圖,達到完美的境界,往往需要幾年、十幾年的時間。設計要具備發展觀點和長遠的眼光,充分了解各種植物樹種的形態、大小、色彩等現狀和可能發生的變化,使其在鼎盛時期達到最佳效果。

3.2.2園林景觀設計符合美學的要求。園林景觀綠化的布局、配置、節奏、色彩變化等都要與園林空間尺度相協調。不同地形,不同立地條件的園林綠化形式應有所變化,樹種搭配上可采用觀賞價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

3.3因地制宜,注重生態景觀建設

旅游景區景觀除了起到美化園林的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園林景觀效果,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洗滌人們的心靈。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園林景觀設計場所的植被、地質、水利、民族風格等情況有充分的認識,而后實現因地制宜,以統籌和規劃的視角,全面掌控設計理念,強調創意與細節方面的設計,增加正園林景觀,即綠化覆蓋面積大,空氣質量指標優,水質清澈干凈等;減少負園林景觀,即綠化面積減少,空氣污染情況重,水質差等。為此,園林景觀設計師應在設計中加強正生態景觀的建設,將旅游景區環境向更健康、美好的方向發展,在自然地形以及綠色區域上,結合各個植物物種的生態特征,采用生態法對景觀植物進行科學化、合理化的配置。

3.4設計與綠化施工緊密結合

施工是設計的具體再現過程,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設計師要加強與施工人員的交流與溝通,對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變設計方案,使建成的園林景觀達到預期的效果。

4結語

綜上所述,旅游景區的園林景觀設計關系到旅游區的發展水平和生態環境效益,因此,在實際的設計中,設計師要根據各個旅游景區的實際情況,設計出符合旅游景區文化內涵的園林景觀,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的身體健康和旅游景區的生態環境建設。

作者:馬國力 單位:青海省湟中縣園林管理所

第六篇:蒙元文化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

1蒙元文化概況

蒙元文化的表現方式各式各樣,但無論哪種表現形式無不體現出蒙古族與眾不同的特質。蒙元文化中蘊含著無數美的事物,無論是有形的物質還是無形的精神都可以給我們啟示,提煉文化景觀以此激發我們的靈感。

2蒙元文化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上的應用

伴隨著歲月的流逝、時代的變遷,傳統文化似乎蒙上了神秘的面紗,其實這一切生疏的神秘感都歸于現代人對傳統文化的不了解。然而對于蒙元文化這種特異性很強的傳統文化就更不被人們所熟識。將蒙元文化元素運用園林景觀中去,不但可以豐富特色園林景觀,而且更加可以起到弘揚民族文化的目的。蒙元文化元素在園林景觀上的應用即將蒙元文化中的精髓運用到特色的形狀、色彩和代表性事物中,并將這些元素應用到園林設計之中。例如,具有蒙古特色的圖案,常見的有龍鳳、八寶、羊、駝、佛手、牡丹、蓮花、盤長、云紋、魚,還有山紋、水紋、火紋、旋渦紋、葫蘆紋等。蒙古圖案色彩明快鮮艷,造型充滿活力與動感,裝飾性更強,多采用對稱手法,給人莊重、神圣、愉悅的心理感染。將蒙元文化應用于園林中,表現出園林的地域文化特征并張揚個性,同時傳承與發展蒙元文化。運用蒙元文化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園林,既可以創造美的形式,又可以創造美的意境。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都會有所感悟,園林的生命力才會永不枯竭,歷久彌新。將蒙元文化的精髓與時代園林精神相結合,將現代園林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材料應用于園林中,才能創造出既有蒙元深厚文化底蘊,又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園林。

2.1蒙元文化圖騰與園林建筑相結合

蒙古族圖騰文化歷史悠遠,在蒙古民族的生活空間都有鮮明的圖騰文化痕跡。在蒙古民族的圖騰崇拜對象中,有著鮮明的蒙元文化特色并能應用于園林中的元素主要是宇宙圖騰與動物圖騰。蒙古族人民崇拜狼、鷹和鹿,在很多蒙古的傳說中都有其靈氣的描述。尤其是對于雄鷹,蒙古族人經常用他來形容一個圣人的偉大。將蒙元文化的動物圖騰元素融入到園林建筑中去,能夠自然而然地將此建筑民族化、特色化。蒙元文化動物圖騰崇拜應用于園林建筑的方法主要是將動物圖騰雕刻成精美的塑像等裝點園林建筑,但這又往往是特色園林建筑的點睛之筆。如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的匈奴館建筑頂部裝飾為鷹頂金冠造型,創作靈感來源于阿魯柴登出土的鷹頂金冠飾,反映的是匈奴的鷹圖騰文化。

2.2蒙元文化圖案與園林小品相結合

圖案是蒙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圖案在蒙古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反映。常用的傳統圖案有:盤長、云紋、犄紋、回紋、卷草、龍鳳、八寶及動植物圖案。蒙古圖案色彩明快鮮艷,造型充滿動感與活力,裝飾性強,多數采用軸對稱與中心對稱的手法,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給人以莊重、神圣、愉悅的心理感染。蒙古圖案與園林小品相結合,將蒙元文化的圖案作為園林小品裝飾,甚至園林中的設施如燈具、路牌、欄桿、垃圾箱等也是圖案的載體。另外還可以在植物模紋花壇中使用典型的民族圖案,除了可以增添園林的美感之外,更可以產生強烈的文化沖擊力,增強園林的文化氛圍。典型的圖案用于相同風格的建筑裝飾,可塑造和諧統一的文化景觀,如呼和浩特市的街頭路標,藍白相間的色彩簡潔的傳統圖案,具有濃郁的蒙元文化特色。

2.3蒙元文化色彩與園林植物景觀相結合

蒙元文化產生在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上,由于其特殊的地勢地形,使得整個草原一望無際。蒙古人喜愛的就是這廣闊感、雄壯感。所以蒙元文化的園林設計有別于江南園林的小橋流水人家,它更加注重大色塊以及大片地被的種植。蒙古族喜愛藍色、白色和綠色,藍色代表藍天、白色代表白云、綠色代表草地。在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上也大多喜歡運用大片疏林草地綴花設計,然而這樣的設計層次設計上不是很豐富,為避免在豎向設計上的匱乏,往往將園林植物與水體和白色鋪裝、雕塑等相結合。

3結論

在現代社會,園林景觀越來越呈現出綜合的特征,科 學、功能、藝術是現代景觀追求的目標;社會的前進和發展,大眾審美和需求的提高,又進一步影響著園林景觀的變化。盡管全球文化很早就不斷進行交流,但是在世界上很難找到一模一樣的文化模式,即使是近在咫尺的鄰邦,也會具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與眾不同的蒙元文化的應用也有其獨特原則,根據所收集的資料與對呼和浩特市蒙元文化景觀研究,具體歸納為以下3點:

(1)協調性原則。要尊重園林所在地的自然生態,即保證園林與原有景觀的協調性。在蒙元文化的應用過程中,要注重優化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風景區域,關注合理的社會需求與個體需求,統籌安排,創造出既具有深刻蒙元文化內涵,又符合以人為本的現代園林。

(2)創新性原則。現代園林發展迅速,不管是技術還是材料都在不斷創新,應用最前沿的技術來表現文化的精髓,這才是蒙元文化應用于現代園林的正確途徑。將歷史文化的傳統與現代園林的創新相結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古為今用。

(3)可持續發展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要求景觀形象達到既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滿足其需求的發展,景觀的建設必須以非掠奪性的開發為原則,關注生態承載力能源的有序利用。將蒙古民族的生態景觀環境蒙元文化的靈魂融入園林設計中,使園林各要素之間協調共生,才可能創造出有蒙元文化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園林。

伴隨著近年來內蒙古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的加快,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危房舊房被大面積改造,人民住房條件不斷升級換代。很多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點和歷史價值的建筑被拆除,代之以高大的毫無地域特色的現代建筑。城市文化被無序的建設割裂,形成“千城一面”的現狀,失去了民族地區內的鮮明特色。這些問題的產生,繼而也使得繼承和弘揚蒙元文化特色,建設具有生命力和現實意義,體現內蒙古地區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園林景觀越來越重要。利用蒙元文化為當代城市規劃與建設園林景觀被越來越重視和接受。利用蒙元文化特色進行景觀設計,不是盲目的模仿和照搬,讓設計既滿足人的使用功能又能給人以精神的寄托是我們在設計時需要重點考慮的。

作者:李瑤 莊磊 李亞南 車代弟 單位:東北農業大學 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第七篇:森林山莊園林景觀綠化規劃設計

1基地現狀

該基地屬于山丘陵地貌,地形總地勢是東部較高、西側較低。與相鄰冠豸山大景區相比,森林山莊近乎靜態。這里環山皆湖,山上松石形態各異、錯落有致地散布著。景點的名字都以山上動植物命名,如望松亭、杜鵑坡等。山莊現有植物89科、426種,其中珍貴林木有16550株,花卉9590叢,有大量鳥類和其他動物棲息。一期區域植物分布情況:賓館主樓東、北面自然山體上主要植被為馬尾松;山莊入口區、主樓正對面土丘和南面草坪區為人工開發區域,該區除保留原有部分火力楠、榿木、黃檀等植物外,均為人工種植的園林植物,品種多、數量少,且分布較散,植物品種有水杉、桂花、楊梅、竹子、雪松、香樟等。二期區域植物分布:以現狀水域為中心,水邊分布一定量的水杉、池杉、落羽杉等喜濕植物;水域三面是山,山上植被青蔥茂密,大部分區域主要樹種是馬尾松,林相相對單一;水域西南面約33350m2果林,果樹目前尚小,還未成林。

2規劃指導思想

以森林生態學和景觀生態學為指導,以改善山莊現有植物景觀、維護和完善生態環境為宗旨,構建森林、濕地景觀的觀賞休憩空間。規劃充分利用基地自然條件,根據植物生物學、生態學特性和植被演替規律,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分類施策,調整和完善現有植被組成結構,逐步模擬再現近自然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森林景觀和濕地景觀,力求使森林、濕地生態環境充分體現結構的合理性、功能多樣性、植物配置的藝術性和群落地帶性,以構建“自然生態綠色的森林山莊”為建設目標。

3景觀規劃原則

(1)綠化規劃遵循自然為基調,以保護性開發為原則。(2)綠化規劃以完善生態群落,營造復蘇、自然生長的生命力為原則。(3)自然生態景觀具有不可代替的價值,規劃與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相結合。(4)植物選擇上,以鄉土樹種為主,在混交觀賞價值高的樹種的同時,注重植物抗性強、抗病蟲害、耐干旱、耐瘠薄等特點。(5)植物配置注重結構多樣性和不同層次植物間的物候搭配,突出區間景觀特色和整體植物群落景觀效果。(6)注重植物水平結構、季相、交錯區與邊緣效應,在植物配置上體現景觀的過渡與協調。

4規劃理念

森林山莊環山皆湖,梧竹修翠,丹霞赤壁,綠樹成蔭,價值連城。規劃設計中利用這優越自然環境條件,以借山湖之景的技法,引入中國畫之意境,來展現山莊的全景畫境,并以客家的印象來展現其文化根源。綠化規劃以森林的形態定義,通過植物造景,體現借自然之物、順自然之理、傳自然之神,建立人類、動物、植物相聯系的新秩序,達到近自然植物之韻。將山莊建成森林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內涵豐富、景觀意境幽雅的環境。

5景觀設計要點

森林山莊以“尋山入華徑,四季仙客來;修身養心靜,體健賞流青;勺水樓臺外,悠然見神山;對影成千重,幽谷自蘭香”為主題,劃分4個主題區。規劃以山為架,以水為構,以探幽及入勝的景觀軸線,來穿越不同時空的4個主題區域。綠化規劃圍繞這4個主題區,結合山體、水、道路來組織植物景觀。

5.1入口迎賓區(尋山入華徑,四季仙客來)

入口為山莊形象之窗,設計百花盛開、綠樹成蔭的景觀效果。步入山莊,聞路邊淡淡花香,可領略其獨特的性情。入口區規劃亭廊、水車、古樹,在入口前庭采用福建山櫻花、紫薇、桂花等不同季節的觀花樹種,下層配置花卉、灌木,以營造四季景觀特色;在山體背景區,結合山上馬尾松林,在山下坡腳處增加常綠厚重的闊葉大喬木(如香樟),將山莊入口掩映在綠色叢林中。從入口至一期接待中心區,保留道路現有成列種植的火力楠,火力楠下配置花卉、灌木,引領游人從漂亮花徑中進入森林山莊。

5.2一期接待中心區(修身養心靜,體健賞流青)

從山莊入口穿過花徑,到達一期接待中心區。設計中對該區規劃重新梳理,圍繞賓館主樓,結合現狀場地條件與功能要求,規劃主樓前廣場區、鳥語林區、戶外運動區、專類園等區域,并結合各區特點及現狀植被分布情況,營造出各區不同的植栽景觀。

5.2.1主樓前廣場

賓館主樓前場地較寬闊,設計中滿足日常交通和人流集散,鋪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卵石鋪裝。在廣場南、北面配置銀杏圍合該空間,廣場西側結合土丘緩坡設計成片色葉灌木及花卉。選用的植物有紅葉石楠、紅繼木、金葉女貞、黃楊、時花等。用寬闊的硬地廣場和成片的色塊植物來襯托主體建筑。

5.2.2鳥語林

在賓館主樓正對面的土丘后區,結合現狀有棲息鳥類的情況,多規劃設計一些誘鳥類植物,如楝樹、樟樹、冬青、女貞、火棘、枸骨等,并在一些枝杈上做鳥巢,吸引更多候鳥在上面棲息。在綠色叢林中漫步,讓人在鮮氧肆意的自然生態中可聆聽蟲鳴鳥啼,體驗無限的愜意。

5.2.3戶外運動區

規劃泳池區和網球場區,為山莊內提供自然、健康、靈動而又有彈性的健身活動場所。(1)泳池區:泳池區結合自然環境,設計圓弧形泳池與之相協調。在泳池區域配置海棗、華棕等稍耐寒的棕櫚科植物,棕櫚科植物可在山莊中營造出不同的風情;為避免造成太大視覺沖擊,泳池四周配置香樟、廣玉蘭、銀杏、鵝掌楸等高大闊葉喬木圍合,成片的栽植形成天然的綠色屏障,將泳池藏于參天翠林之中。(2)網球場:兩個網球場現已建成,綠化規劃中保留網球場外西面完整水杉林,在網球場外其余三面種植香樟和樂昌含笑,在網球場與山體丘陵間,布置豐富綠化圍合,與周邊山體丘陵環境融為一體。

5.2.4專類園區

該區為一期泳池區、網球場區與二期之間,設計風格簡單、樸素,融景觀、科研、教育、生產為一體,讓游人有回歸田園之感。(1)楊梅林:保留現有零散的楊梅樹組團,增加優選楊梅品種,打造成片楊梅林景觀。當夏初紅果累累時,周邊鳥類與人一同享受這美味水果大餐。(2)百草園:在整合原有羅漢松林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藥用價值高,觀賞性高”的雙高植物,營造具有科普意義的觀賞園區。設計時盡可能將園藝品種和植物的生態特性相結合,在自然林相結構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對原有的植被群落加以改造和利用。選用觀賞藥用植物,喬木型的有香樟、銀杏、羅漢松、冬青、桂花等,灌木型的有木槿、枸杞、梔子花、紫薇、月季等,藤木型有凌霄、金銀花、紫藤等,林緣下植野薄荷、麥冬、射干、萱草、鳳仙花等。每個植物品種配以說明牌展示其藥用功效,讓人們更好地了解中國的傳統中藥,達到科普宣傳,寓教于樂的作用。(3)珍稀林木區:對現有植被加以改造和利用,保留金錢松、禿杉、雞毛松等珍稀樹種,增種紅豆杉、銀杏、三尖杉等珍貴植物。針對林下光照條件差的特點,主要配置一些耐陰性的蕨類植物。蕨類植物其自身獨特、美觀、整雅、別致的體形和很強的無性繁殖力,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可操作性。選用的蕨類品種有鐵線蕨、莢果蕨、鳥巢蕨、貫眾、腎蕨、桫欏等。(4)竹林通幽區:擴大和完善現有竹林,選擇毛竹、翠竹、斑竹等植物品種,展示各種竹類的神韻和風采。漫步竹園中,聽著竹葉沙沙,冬日陽光從竹葉縫隙里穿過,感受園區的寧靜與溫暖。

5.3客家群落組團(勺水樓臺外,悠然見神山)

5.3.1客家群落

該區主要由湖區和環繞湖區的3棟形似土樓的主體建筑組成,用連廊、平臺聯系組團,形成整個項目的核心景區。設計上順應建筑臨水特色進行豐富合理的綠化種植,設置的親水步道,充分發揮建筑親水優勢,創造多重性的空間。綠化規劃設計中保留現狀水杉、落羽杉群落,水岸邊喬木選擇垂柳為主,并配置碧桃、雞爪槭等觀花和色葉小喬木,水岸邊栽種成片宿根花卉,如萱草、水仙花、鳶尾等。湖中綠樹倒影其中,柳枝輕拂,營造出靜謐、悠然的景觀。

5.3.2木屋區

該區位于客家群落西北面,為一、二期銜接區域,以接待高檔客流為主。依山順勢設計18棟木屋,并設置木屋村落組團、情侶組團及獨棟VIP組團,以滿足經營需求。各組團以架空的木棧道相連,木屋及棧道規劃避開或繞行現狀馬尾松群落。在木屋周圍及棧道兩側,伐去雜亂矮小的植物,配置一些觀賞價值高的植物。植物選擇注重其形、色、香的搭配,選用的植物主要有桂花、廣玉蘭、白玉蘭、紅楓、雞爪槭、紅繼木、杜鵑、梔子花等。

5.3.3濕地生態園區

該區結合水域分布情況及條件,規劃一個濕地生態園區。濕地生態園包括淡水棲息地、淡水湖、淡水沼澤、蘆葦床、草地等,使游客能夠親身體驗濕地自然環境和濕地生物多樣性的特點。綠化上規劃濕地和陸地兩個生態系統,從濕地到陸地自然生態和景觀成梯度變化,具有沉水植物群落-浮葉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濕生植物群落-陸生植物群落的生態演替系列,以構成豐富的生態景觀。在水生植栽區種植的挺水植物有荷花,浮水植物有睡蓮和萍蓬草,沉水植物有金魚藻、黑藻等;在濕生植栽區種植有蘆葦、寬葉香蒲、菖蒲、水生美人蕉、千屈菜、鳶尾等植物。在陸地上的綠化,注重群落效果,植物選用誘鳥、誘蝶和蜜源植物,有苦楝、香樟、冬青、女貞、木芙蓉、羊蹄甲、桂花等,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育和自然保護的關鍵之地。

5.3.4果園及高爾夫球練習場

該區原為果林區,場地較開闊。規劃中將果林與高爾夫球練習場地結合考慮。在高爾夫球練習場地外圍布置成片林木,將高爾夫球練習場環繞在綠色叢林中。果園規劃李子樹、楊梅樹、柿子樹等,根據花、果、葉不同色彩搭配,使整個果園五彩繽紛。

5.4自然景區(對影成千重,幽谷自蘭香)

5.4.1山體綠化

該區山體自然景觀較好,丹霞赤壁,山上植被青蔥。規劃設計中以保護現狀資源、避免破壞山體為前提條件,依山順道將各景點串聯起來。各景點為:森林氧吧、泉崖飛雪、三松望月、杜鵑坡、露營區、拓展訓練坡地等。在登山道和各景觀節點上根據林內植物個體長勢、形態、群落組合和視覺效果留優去劣,并清除林下雜灌草叢。配置觀賞性強的秋色葉楓香、烏桕及山杜英、香樟、木荷等樹種;登山道兩側林沿下配置八角金盤、杜鵑、梔子花、山菅蘭、十大功勞等有一定耐陰性的灌木、地被。其中杜鵑坡的原有杜鵑長勢良好,設計上適當增加杜鵑種植的量和面積,以更能突出春季杜鵑花開遍滿山的景觀效果。考慮到大部分山體植被主要為馬尾松,樹種較單一,山體植被缺乏季相變化,且易發生病蟲害。設計從長遠規劃考慮,近期保留馬尾松優勢樹種,以逐步過渡的形式構建群落結構,選擇木荷、烏桕、香樟、紅花木蓮、楓香等優勢樹木與馬尾松混交成林,增加生物種類,以加強森林的自動調節能力和豐富山體植被景觀。

5.4.2幽谷生態植被梳理

二期賓館主入口至攔水壩間的帶狀水域保留著濃重的野趣。設計規劃了濕生園和幽蘭溪,溪谷內奇石自然分布。綠化規劃設計上,在溪谷兩邊種植各種自然形態的喬灌草,石縫中長出的各種蕨類、蘭花、石菖蒲、艷山姜等植物,還有挺出水面的香蒲、菖蒲和浮在水面的睡蓮,野趣橫生,利用植物布置抹去人造的痕跡。

5.5建立和諧共生森林山莊

森林山莊兼有景區與生物棲息地的雙重作用。作為旅游景區,游客與景區生態環境之間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設計中通過合理的功能布局和遵循自然生態的法則,來緩解動植物對景區游客造成的傷害及游客對棲息地生物的打擾,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如漫游徑、附設望遠鏡的觀鳥臺、休息平臺等,這些場所設計不帶刺、無毒的植物,避免有游客被刺傷的意外發生。生態保護區由不同的生境構成,包括淡水棲息地、淡水湖、淡水沼澤、蘆葦床、湖心島、林木區等,為生物提供一個不被人類活動干擾的環境。在設計中利用土丘、樹林及建筑物分隔游客及生物棲息地,減少游客與動物之間的相互影響。

作者:江富霞 單位:信和 < 廈門 > 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

第八篇:花崗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1花崗巖的特性及種類

在人類歷史中石材就一直在人們的生活中被廣泛的運用,石材是一種天然的產品,石材分為天然石材分為花崗巖、大理石、砂巖、石灰巖、火山巖等,最常用應該屬花崗巖,它具有質地堅硬、耐磨損、化學性質穩定、不易風化等特點,花崗巖色澤在一定條件下可維持上百年,可對酸、堿、腐蝕氣體的侵蝕進行抵抗,且吸水性能極差。花崗巖最常見的顏色有灰白、肉紅色,大部分是以彩色斑點存在,其中少部分是純色。花崗巖與景觀園林相結合也有悠久的歷史,傳統的石材建筑、石橋、石桌椅、石路等都廣泛的運用到花崗巖。在園林運用最多的花崗巖,在我們福建地區它常用的品種有:芝麻白、芝麻黑、黃銹石、紅銹石、青石、中國紅、中國黑、山西黑、黑金砂、黑金鋼等,有的是以出產地命名如:漳浦青、長泰黑、山西黑、福鼎黑、安溪紅等;為統一叫法經常采用數字編號如:654#花崗巖、603#花崗巖、612#花崗巖、614#花崗巖、682#花崗巖等。

2花崗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因花崗巖的硬度大,根據它的這種特性,可以加工成各種各樣的質感,同一種花崗巖通過加工,表面不同的質感就能體現出的不同效果,根據加工手法不同通常可以分為機切面、光面、鏡面、火燒面、荔枝面、菠蘿面、自然面、斧剁面、條紋面等,當然不同地區說法也會有不同。不同質感的表面就會體現出不同的色澤,從而更加豐富它的運用。花崗巖在園林中的運用隨處可見,用于地面鋪裝、各構筑物的外裝飾、花池、桌椅、雕塑小品等等。花崗巖的色彩豐富,基色成系,反光性能強,不同的色彩運用于不同的空間就有不同的效果,淺色系有提亮空間的效果,深色系對空間具有收縮的作用。如同一地面鋪淺色系的芝麻白或黃銹石則空間就有增加光度的效果,在光照不足的地方適宜使用該類石材;反之在常年光照不足的地方如大面積采用深色系的芝麻黑、中國紅等則使空間沉悶,讓人產生壓抑的感覺,故深色系的花崗巖適合作為點綴性、分隔性的輔助作用,通常不可大面積的使用。

3實例分析

結合花崗巖的色澤及表面質感,它可以采用一種質感也可以多種質感的組合,再通過不同的大小規和不同加工手法,運用于景觀設計的各元素中,創造出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效果。現在就漳州港黃金海岸一期景觀設計中對于花崗巖的運用實例做簡單介紹:在公園的北入口主調塑花池的池沿設計上,采用自然面的654#花崗巖,通過同一種材質同一種規格,5種不同的高度隨機混拼圍成圓形花池的池沿,這樣的組合具有自然、立體感強的效果,打破傳統的花池用花崗巖貼面的做法,深灰色花崗巖結合植被的綠、雕塑的紅軟硬結合相得益彰。公園北入口海港記憶這個景點的園路及廣場地面鋪裝均采用粉碎的654#花崗巖小細石散置鋪成園路,結合地形采用當地的黃銹面半風化的塊石干砌花池及小擋墻體現出滄桑老舊的觀感。干凈的灰色小碎石、滄桑老舊花池及小擋墻結合老舊枕木、生銹的船錨、鐵鏈、廢棄工業鐵件制成的鳥巢雕塑等不同元素構成海港記憶,通過片段式的展示與參觀者產生共鳴,讓人們在海港記憶里追尋那些曾經被忽視并將失去的文化。在現在景觀設計中利用花崗巖的硬度及本身豐富的色彩不僅能用于建筑、鋪砌、置石制成景觀墻,還可以加工成各種各樣的雕塑小品。在漳州港黃金海岸這個項目中有一個節點全部通過花崗巖以不同形式的小品來體現,即“石陣廣場”。這是一段意味深長的石陣文化意象長廊,石陣以山為幕,水為鏡,在大地中交匯融合,廣場被嵌入黃金海岸一段抬起的綠地中,從而形成一條連接過去、展示現在、探索未來的文化意象長河。在這個節點中大部分采用漳州本地的石材漳浦青花崗巖,專挑未加工的整石,它外表石皮呈銹色,內部則是青色,體形大大小小,通過加工切割、雕刻、打磨、表面打蠟處理等各種工藝制作達到設計者所需要的預期效果。

4結束語

花崗巖在日常生活中經長時間運用出現風化、磨蝕等現象,致使巖石表面污跡斑斑、黯淡無光,針對此現象的作法通常是將石材表面進行清洗打蠟處理,此養護方法具有簡單、實惠的優點,但是與優點相對的便是缺點,打蠟處理只能延緩風化、磨蝕速度,并不能完全解決實際問題。為此,現對石材進行粗、細、精打磨,封堵微細孔,強化內部結構,最后用高分子聚合物結合表面滲透劑通過熱摩擦產生化學反應,形成晶體保護層。使花崗巖能長久保持其景觀效果,給人們生活帶來更多的利用價值。

作者:戴麗娟 單位:廈門都市環境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第九篇:園林景觀水景設計

一、園林景觀水景的形態特征

1.流變水景

實際上,水在自然界中,是沒有特定形態的一種物質,本身存在流變性特點,主要包括洗染溪流、管流、疊水和人工水渠等。因此,呈現方式也會截然不同。人工修建的水景,主要分為溪流、管流、疊水或水渠等。設計師主要通過控制水量、水深以及水壓等方式,使水景以不同的形態展現在觀賞者面前。

2.噴泉水景

噴泉指的是水體自下而上噴出的一種水景形態,這種水景體現的是一種自然形態,在水景設計中較為普遍。隨著各類先進技術的引進,設計師通常將其與聲效、光效巧妙結合,進而產生更為豐富的感觀效果。就目前情況來看,噴泉設計的應用范圍最為廣泛,公園小區等,均可看到噴泉的蹤影。

3.落水水景

落水水景同樣是極具代表性的一種水景設計,也是一種自然狀態,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水流運行方式與噴泉完全相反,是自上而下的水景形態。瀑布、流水墻、水簾等,均屬于落水水景。因布局的載體、位置、高差存在差異,因此落水形成的落水形象也會有所不同,并能形成別樣的水聲。

二、園林景觀水景的設計原則

1.宜活不宜死

很久以前,人們以水為生,文化貿易也因水得以流通并傳承下去。所以在設計中要遵循大自然中的規律。在當今社會,水的功能得到了深層次的發掘,流動水賦予了城市新的生命。倘若將城市水系比作城市的血脈,那么流動的城市水系,便是確保城市血液流動的基本要素。城市血脈的暢通與流轉,更是為城市的永葆青春作出了杰出貢獻。不但展現出了美學價值,還在水文學和生態學方面展現了獨有的功能。

2.宜彎不宜直

蜿蜓曲折的河流,匯聚著急流與緩流、深潭與淺灘,這種變化莫測的水景效果,深受消費者青睞。天然河道向來不會是筆直的,倘若將河流修建成一條筆直的水景,其觀賞性便大打折扣,水生動植物也不宜在此生存。相較之下,蜿蜓曲折的水流顯然為水生動植物的著床與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也大大提升了其觀賞價值。水中的哲理,水中的道意,表現了廣大無垠的自然世界和內心優幻的禪意。

三、園林景觀工程水景施工的難點與對策

1.管道材質

傳統的園林水景工程,熱鍍鋅鋼管的使用頻率比較高,深受設計師們的青睞。不過,雖然使用這些材料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少不必要的施工成本,但這些材料抗腐蝕能力比較弱,非常容易影響到水景的欣賞效果。為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新時期,設計師可嘗試使用不銹鋼管,如果成本較高,還可將不銹鋼管與UPAC管結合使用,在控制成本支出的同時,可以進一步的提高水管抗腐蝕性,延長水景構件的使用壽命,更好地維護水景觀賞性。這不僅節省了施工成本,也進一步提高了工程師設計的靈活性,提升了園林景觀的應用展示效果。

2.水泵形式

考慮到泵房制造水景,通常需要占據較大的建筑面積,導致工程成本升高,降低了工程的整體效益,而且一旦水泵中的任何一個構件發生損壞,均有可能影響整個水泵功能的正常發揮,甚至還會引起安全事故。有鑒于此,當代園林水景的設計,應避免使用到這種類型的水泵,可借助潛水泵或離心水泵,改善水型。為獲得更好的設計效果,在園林建設過程中,有必要結合園林設計需求、施工成本、工藝要求等多方面因素,選擇最為合適的水泵,通過對水泵形式的選擇與應用進一步提高效果。

3.水景水位

新時期,水景逐漸出現在城市居民小區中,且多數水景工程均使用的是射吸式噴頭,這類噴頭對水位有著較高的要求,一旦水位有所改變,噴射高度與水形便會產生變化,影響觀賞效果,給賞玩的居民帶來不良的情緒。有鑒于此,加強對水位的控制意義重大。在水景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裝置性能良好的溢流管路等裝置,一旦發生液位超過的情況,則自動排出多余液體,可以很好的控制水位。另外,可使用水位液壓式控制閥與水位獨立平衡閥,可以通過連通管道連接水景水池,以便將水位維持在限定范圍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景的規劃與建設,務必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積極響應節能環保的號召,在進行水景設計的同時,提高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園林水景的創作靈感普遍起源于大自然中的珍奇景觀。優秀的水景設計能夠在園林景觀空間中,發揮引導視覺、區分層次、改善空氣的作用。園林水景設計主要以自然景觀作為參考,各設計師應充分結合城市居民的具體需求、當地環境特點、文化背景燈,因地制宜創造出相應的園林景觀,為城市整體美觀的提升做貢獻。

作者:卜麗霞 單位: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