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養生文化在產品設計的運用
時間:2022-11-17 10:14:06
導語:傳統養生文化在產品設計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國傳統養生文化與產品設計有十分密切的關聯。本文從人、產品與傳統養生文化的關系出發,從而得出養生文化在產品設計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研究產品設計與養生的問題,有利于綠色設計、可持續性設計研究內容的提高和充實。
關鍵詞:養生文化;產品設計;綠色設計;可持續性設計
隨著社會結構的轉型與生產力的提高,人們的需求模式逐漸由功能型向精神型過渡。精神需求的內涵是產品給予人身心愉快的體驗,這一點與我國古代的養生文化具有內在同一性。中國養生文化源遠流長,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析中國養生文化在產品中的運用有助于拓展產品設計的思路,充實綠色設計、可持續性設計研究內容。
1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概述
中華文化自古素有貴生、重生、便生的思想。養生文化也并非是人們生活中的思想與意識,它的理論價值在于融合了儒、道、佛及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1.1養生的內涵
“養生”一詞最早見于《莊子•養生主》內篇中。[1]所謂“養”,指養育、培養、保養、調養、補養等,所謂“生”,指生命、生存、生長、生存活力、人體生命。養生的內涵就是根據生命的發展規律,調養人體的生命,保養生命,以達到長壽。養生的目的在于增進健康,延年益壽。對于社會中的個體而言,健康是關系生命及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而對社會及國家而言,國民的健康則關系到國家的存亡和生命力的旺盛。因此,養生并非是一個虛無的概念,而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構成因素。
1.2中國養生文化的主要特點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所有為生存而進行的活動都可稱為文化。[2]人類為了生存而造物,這些物承載著文化的相關意義。首先,產品作為文化產物,它隱藏著人類的文化精神,養生文化就具有精神性。中國傳統養生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璀璨瑰寶,是勞動人民寶貴的智慧結晶,是我國幾千年積累的文化財富。[3]其次,養生與環境具有關聯性。人體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時刻與周圍環境進行著能量、信息的交換,因此環境是影響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4]人居環境中的物,即產品組成了人類的生存環境。中國自古注重環境養生。中國歷代風水術中的風水經營術、相宅術、相地術,重視生氣說、中和說、人與自然的和諧等。《呂氏春秋•季春紀》有對水質養生效應的論述,《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異論》有論述不同的地理環境造成不同的健康狀況和疾病類型的記錄,老子《道德經》(第八章)里的“居善地”可以理解為善于擇地而居或擇善地而居。由于人類對養生行為的重視,以及養生行為對于個體和社會群體產生的重要影響,產品的設計不可避免地與養生文化產生關聯。這種聯系并非是浮于形式上的,而是設計與設計內在產生關聯。
2中國傳統養生文化在產品設計上的應用
2.1儒家養生文化和產品設計的關聯
中國古人崇高的養生的目標是天人合一。儒家認為“天,地,人”三才并立,人為天地之心。“故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5]儒家的精神內涵在于崇尚生命、重視修養、崇尚健康的養生思想,其重要意義在于為積極進取的人生打下了思想基礎。儒家養生的特點是通過自身仁義、道德等心性修養,推己及人乃至社會,從而達到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的崇高人生理想。儒家通過禮治仁義來表達“和諧”這個理念,這也是整個造物文化中的最高境界。造物文化中的和諧既是人、物、環境三者之間的和諧,也是物本身造型、材料、技術的和諧。而這種和諧的需求是設計中最需要也是最關鍵的組成部分,這關系到設計的頂端價值。儒家注重修身養氣、修心養性。產品設計中可以通過提升產品的養生文化氛圍,誘導人們依此進行相應修養活動,并起到增加人的內涵的作用。例如,產品設計中用松、竹、梅歲寒三友和梅、蘭、竹、菊四君子的圖案象征人品的高尚;用蓮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純潔人品;用松、柏、桃等植物題材和鶴、龜等題材象征健康長壽;以虎、龍、馬、鹿等題材象征生命健旺。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是我們追求的最高的人生境界,產品設計中融入這種境界可以提高人類生命的價值,從而達到調節心理和生理的作用。伴隨著社會成員對于身心健康的追求,儒家文化的傳播,讓設計中的儒家養生文化也有了巨大的市場需求。
2.2道家養生文化和產品設計的關聯
道家注重養生,追求長生不死,是中國養生文化中的典范。道家的終極目標之一就是延年益壽。所謂延年益壽就是延長生命在現實世界的存在時限。[6]道家養生文化正是關愛人的生命和身心健康、關愛人的發展的文化思想。[7]當今社會,人是社會的主題,更是設計的主體,由此而來的以人為本的設計成了設計界的金科玉律。而道家所謂的“人本”就是養生思想,以人為本中的“本”是以人的生命為本,以人的需要為本。以人為本的產品設計要求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充分考慮人的因素,把人的存在和健康發展作為根本。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8]這里就是指道家崇尚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提出以靜養生、返璞歸真的生活理念。因此,可以說古人早就開始了綠色設計的生活方式。20世紀60年代,在西方設計發達國家首先出現了綠色設計理論。美國設計理論家維克多•巴巴納克(VictorPapanek)在他出版的《為真實世界而設計》(Designfortherealworld)中強調,“設計應該認真考慮有限的地球資源的使用,為保護地球的環境而服務。”[9]盡管在當時的商業環境中,綠色設計理論格格不入,但是如今看來,綠色設計是未來設計發展的必然要求。綠色設計的原則被公認為“3R”的原則,即Reduce、Reuse、Recycle,減少環境污染、減小能源消耗,產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環或者重新利用。[10]其中Reuse是指重新利用,也是延長了產品的使用壽命,與道家養生文化里“追求長生不死”相一致。我們把道家養生文化的理念運用到產品設計的整個過程中,關注人的身心健康,注重產品使用壽命的延長以及與環境的和諧共存,從而達到人、產品、環境“延年益壽”的終極目標。
2.3佛家養生文化和產品設計的關聯
佛教養生是指身心健康、延長壽命、修身養性。雖然中國佛學與發源于印度及世界各國弘揚的佛學一脈相承,不過中國佛學有特殊的軌跡系統。中國佛學的特質就在于禪宗,禪宗精神也是被設計師廣泛融入設計作品中的一種內涵。禪宗是中國佛教的宗派之一。禪宗的思想是純粹中國化的,又是大眾化的老莊哲學。禪宗養生蘊含著對人本性的關懷的思想,追求空寂、淡遠、無心、和合、閑逸的精神境界。禪宗主張空即是有、無即是有,與近來興起的簡約、質樸、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極簡主義是相通的。例如,無印良品的產品簡單到極致,拋棄不必要的加工和包裝,并采用可再生材料,堅持環保和關注使用者健康的理念。正因為其單純、空白,才誕生了能夠容納所有人思想的終極的自由性。無印良品這種平實而謙遜的美學追求體現了一種天然、樸實的禪味繚繞的養生的生活方式(見圖1)。禪宗養生要求人保持一顆平常心,遵循豁達、超然、閑逸、淡雅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養生智慧。特別是在當下追求物質利益的環境中,禪宗養生產品設計可以釋放最深處的人性,讓使用者在體驗產品的過程中得到放松、清凈,從而有益于人身心的健康發展。“半食對碗”是由國內的上上品公司設計的,也是設計界的良好典范。半食對碗是永遠無法盛滿的容器,其視覺容積與實際容積的差別,配合了節食者的少食訴求,也傳達著月盈而虧,花盛則敗的道理。[11]半圓碗所表達的對于適可而止、過猶不及的生命感悟,正是對禪宗養生“平常心”的理解,也是禪宗閑逸、淡雅生活的組成部分(如圖2)。
3結語
養生,從身體健康與長壽的愿望出發,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在人與天、人與人、人與自然等一系列復雜關系的平衡中探索與發展,成為中國文化中的瑰寶。養生代表了一種新的生活風尚,滲透在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傳統養生文化包含儒家、道家、佛家及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可謂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儒、釋、道都講求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于是“天人合一”也成為中國人哲學思想的內涵。[12]這種思想深刻影響著人類的造物行為。探索和挖掘中國傳統養生文化及其發展的成果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對于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人們全面發展有重要積極的作用。
作者:王志愿 單位:安徽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王敬浩.中國運動養生理論與技術體系研究[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柳冠中.事理學論綱[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6.
[3]周青,丁功誼.傳統養生文化的產業化路徑探析[J].中國文化論壇,2014(7).
[4]敖仕恒.中國古代養生文化影響下的傳統建筑創作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07.
[5]禮記•禮運[M].[6]溫茂興.從“醫道相遇”透視道教文化對中醫養生思想的影響[J].浙江中醫大學學報,2006,03(4):327-330.
[7]邵秀玲.道家養生文化的人生解讀[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6):44-47.[8]道德經[M].
[9]維克多•帕帕奈克(美).為真實世界而設計[M].周博,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10]烏春林.電動工具綠色設計技術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1.
[11]賈偉,郭珩,湯少婧,鹿鳴.中國原創家居產品設計推薦(17)“半食”對碗[J].繽紛,2011(03):162.
[12]傳統文化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層次[J].新美術,2011,32(4):99-101.
- 上一篇:產品設計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研究
- 下一篇:經濟轉型城市設計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