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編輯視角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探討
時間:2022-10-08 10:23:41
導語:期刊編輯視角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教師承擔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歷史使命,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時代重任,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1]。《意見》還強調,要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1]。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既是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也是實現立德樹人的關鍵所在。學術論文既是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表現形式,也是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從期刊編輯的視角,對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問題成因及策略等進行探討,為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寫作提供幫助和規范,以期提高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的專業表達能力。
一、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的常見問題
作為一名學術期刊的專職編輯,筆者在多年的審稿工作中發現,部分中小學教師的論文有鮮明的、豐富的個人認識或見證敘述,但缺乏學術論文的規范表達。學術論文除了個人認識、見證敘述外,還要進行邏輯論證。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的常見問題有:一是理論不自恰,主要表現為有實踐無理論,或者理論表達不完整;二是實踐不落地,主要表現為有理論無實踐,或者實踐操作性不強;三是理論與實踐脫節,主要表現為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相關性或因果關系不明顯。
(一)理論不自恰
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的理論不自恰,主要有兩種具體表現。一種是論文內容多是教育教學中的個人認識或見證敘述,并沒有對個人認識或見證敘述作理論提升,未揭示出客觀事物的本質或規律。比如,關于“叢林造屋”的論文,原文只是描述了幼兒“叢林造屋”的游戲過程,作者沒有闡述游戲的設計理念、游戲的價值,也沒有對幼兒完成游戲后進行經驗總結或問題反思。另一種是論文中有理論視角,但在具體的論述過程中理論視角的功能不明顯,抑或只是作為一個獨立詞語存在。比如,《體教融合理念下高中排球教學改進措施研究———以發球與接發球為例》一文從學生發球、接發球技術是體教融合的重要任務,做好體教融合需要教師轉變思路,做好體教融合還需教師在教學之外主動作為三個部分,結合具體的教學實例進行論述,但“體教融合”這一理論視角僅在引言的第一句話以及各層級標題中有所提及,它的內涵、特征或價值等未做單獨論述,對教學實例的分析也沒有體現“體教融合”的理論。
(二)實踐不落地
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寫作中的實踐不落地,主要有兩種表現:一是論文內容多是中宏觀的理論批判或愿景號召,沒有實踐支撐。二是論文中學術觀點或理論表達的實踐指導性不強,或者轉化成實際行動的困難較大。比如,論文《后疫情時代,學校立德樹人的五件事》,作者認為學校應在學生價值觀教育、學生憂患意識教育、學生生命生態教育、學生公民教育、學生誠信教育五個方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應對疫情或其他重大災難性突發事件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礎。全文的表述僅是作者的個人認識或抽象的理論敘述,沒有客觀事實或典型案例予以支撐。如果說“五件事”的執行主體是學校,那么學校如何讓這“五件事”以實際行動落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作者沒有具體闡述,原文的實踐價值不明顯。
(三)理論與實踐脫節
中小學教師論文寫作中的理論與實踐脫節,主要有兩種表現:一是論文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因果關系不明顯,二是理論與實踐的相關性不強。比如,論文《均衡分班背景下基于質量提升的教育教學管理方法的實踐與思考》,先從國家相關政策中解讀出,均衡分班背景下如何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應成為教育教學管理者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正文從均衡分班背景下學校教學管理的具體舉措,以及均衡分班背景下學校存在問題的反思及改進措施,從這兩方面進行分析論證。原文的論證結構并沒有圍繞研究問題(如何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進行設計,正文的實踐描述與研究問題、理論觀點不相符,這種脫節的、明顯的割裂關系,使論文呈現出一種松散的、自由的寫作樣態,違背了學術論文的規范要求。
二、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學術論文寫作是一種致力于表達觀點,并對觀點進行清晰的、邏輯的論證的寫作體裁。筆者結合自身的學術期刊編輯工作,在多年審讀稿件中,發現造成中小學教師論文寫作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寫作的核心不同
傳統語文教育中的文本以創意寫作為核心,多談故事與詩歌,少談論證與邏輯[2]。創意寫作的核心是文采與故事,學術寫作的核心是論證與邏輯[2]。中小學教師的寫作訓練始于創意寫作,寫作內容多是故事與詩歌,故事與詩歌的語言和風格是開放的、自由的、靈活的、新奇的。學術論文的核心是論證與邏輯,要求中小學教師的寫作是提出論點(論題),用論據證明或否定論點(論題)的論證過程,論證的結構要邏輯嚴謹、層次分明,結論要真實、有效。
(二)邏輯思維形式不同
教科書與中小學教師有著密切的關系,既是中小學教師成為教師前的學習工具,也是成為教師后的教學工具。教科書的特點是一、二、三平行羅列,是一種平行邏輯的表達形式。學術論文的特點是向前推進,講究的是論證與邏輯。兩者就表面特征而言,教科書是橫的,學術論文是豎的。
(三)錯誤參照寫作范本
教科書作為中小學教師學習和教學的工具,而有的教師卻誤把教科書當作論文寫作的范本。此外,工作總結和工作報告的撰寫也是中小學教師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兩者的內容表達都重在說明工作是如何完成的,取得了怎樣的成效。學術論文是研究成果的表達,是聚焦問題而展開的研究過程及結果的呈現,重在研究過程和結論。
(四)論文寫作訓練不夠
很多中小學教師接受學校教育時,對學術論文中的基本要素,如研究選題、研究問題、研究方法、研究視角等,專業的、系統的知識學習較少,沒有打下良好的學術寫作基礎。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中小學教師會定期參加一些學術寫作培訓,但這些培訓更多的是對學術寫作的內涵、價值、原則等理論層面的探討,針對中小學教師在論文寫作中,包括研究選題的選取、研究問題的提出、研究方法的使用、研究視角的確定等分層分類的專業、系統培訓較少,培訓內容多是一些泛化的、操作路徑不清晰的中宏觀介紹。學術寫作是一項實踐活動,中小學教師要把寫作培訓中的抽象表達,內化到實際的論文寫作中,需要經常地進行論文寫作,在寫作實踐中提高論文寫作能力。但中小學教師的工作重心是教學,論文寫作只是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的,是根據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而定期完成論文寫作。有的中小學教師的寫作基礎比較薄弱,寫作實踐比較少,學術寫作訓練不充分、不充足。
(五)論文形式不規范
中小學教師面對名目繁多的期刊,因各期刊的辦刊理念、定位不同,對論文的風格、體例等有不同的規范要求,遵循哪種寫作規范,選擇哪種論文體例,采用哪種論證邏輯等,部分中小學教師沒有找到一個標準的、統一的參考范本,影響了論文寫作中理論和實踐的表達,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論述。
三、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的寫作策略
要解決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中出現的理論不自恰、實踐不落地、理論與實踐不統一等寫作問題,需要在探究問題原因的基礎上,明確學術論文要有理論視野,確保實踐落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幫助老師們規范地表達學術論文,準確地反映個人所思所想,提煉教育教學成果,以反哺教育教學工作,豐富學術研究的成果。
(一)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要有理論視野
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中有理論視野,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要對論文中呈現的事實、經驗、案例等進行分析,并總結出它們背后的本質或規律,形成具有指導意義或普遍性的理論表達。二是論文中選取學科理論、社會流派等作為研究視角,闡釋研究問題或論點。研究視角在論文中呈現為理論指導型、融合型和框架型,老師們應結合研究問題或論點,思考采用研究視角的類型進行論文寫作。比如,《教育評價變革背景下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測評框架研究》一文,以國際教育評價變革為理論背景,以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為根本依據,構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測評框架,以期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評價提供參考[3]。該文采用理論指導型和融合型結合的方式,設計論證結構和分析論證,并在分析論證時對事實、經驗或案例等總結提煉,形成理論認識,得出研究結論。
(二)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要實踐落地
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要實踐落地,主要表現為論文中要選擇事實、經驗、案例等,證明或反駁研究問題,支持或證明論點。比如,《中小學教師性別結構‘女性化’現狀、成因與對策》一文的論證結構從現狀、成因與對策三個研究維度展開分析論證[4]。作者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對我國中小學教師性別結構“女性化”現象的現狀及成因展開實地調查,獲得定量和定性數據作為論文的實踐內容,并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展開分析論證。
(三)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要理論與實踐統一
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中的理論與實踐統一,主要表現為理論與實踐的耦合度,具體來講就是理論闡釋實踐,實踐支持或證明理論,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融合、彼此滲透的關系。比如,《數學開放性問題和平行任務的設計:處理數學學習差異的一種途徑》一文,先對差異化數學教學具體做法進行介紹,再結合具體的實例進行分析,最后帶給一線教師一些啟示和思考[5],原文的分析論證形式就是理論與實踐統一的體現。基于個人從事多年學術期刊的編輯工作,筆者對中小學教師學術論文寫作中的問題總結與歸因分析、寫作策略的提出具有個人認識的局限性。隨著教育研究環境的變化,教育科研政策的更新,中小學教師論文還會出現其他的寫作問題,問題產生的原因也會有變化,寫作策略也要常變常新。總之,學術論文的寫作是一場持久戰和攻防戰,需要中小學教師常思、常寫,在實踐中學會寫論文,在實踐中提高學術水平。
- 上一篇:互聯網+國際貿易創新發展策略
- 下一篇:興趣理論在高中政治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