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期刊書評研究報告
時間:2022-09-17 05:03:03
導語:學術期刊書評研究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書評”作為學術研究中評述學術著作、指導研究的一種重要手段,一直以來都在科研工作中承擔學術評價、加強學術思想傳播、交流的使命。可以說,“書評”是社會科學研究中反映學術研究最新實踐成果、探討學術理論、研究價值的重要窗口。當下書評類期刊在學術引領與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分析/評述學術著作的載體和傳播平臺,書評類期刊在質量和學術影響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就數量而言確實非常有限。就目前來看,國內主要書評期刊有《讀書》《博覽群書》《中國圖書評論》《書城》《書屋》《學術評論》等。在競爭與發展的過程中,學術期刊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確立自身優勢、發揮自身優勢,從而立于不敗之地。
一、書評研究的現狀
目前針對學術著作的書評并未與學術著作的發展共同成長,書評寫作的數量和質量缺乏活力。第一,絕大多數學術期刊并沒有設立書評欄目,在學術研究的認定上也沒有把書評作為學術論文來對待。一方面學術期刊的性質、類型和辦刊宗旨決定了刊發稿件的標準,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學科,經過同行評審成為各學科領域研究的成果。相比較而言,書評沒有精準完善的評價標準,因此書評的好與壞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很難在各種閱讀偏好之外找到“共同的標準”,以此作為值得書評人、書評編輯乃至被書評人(圖書作者)共同討論的問題。第二,書評研究沒有作為高校/研究機構認定的科研工作量或成果,書評寫作不被看作是學術研究的重要表達,而被視為研究者個體自主寫作行為。第三,很多學術著作的書評表現出對作者的抬高或吹捧,取悅他人勝過客觀評論,表現為對一種利益/關系的鞏固。第四,書評人總是會采用概括或摘錄的方式進行評論和分析,善用大段的引用構成評論的主體,既無明確的又無可靠的學術邏輯,所謂的評論掩蓋了評論者的思想和情感,似是而非、毫無趣味。當前書評突出的表現是表揚多、批評少,具有學術引導力的書評則少之又少,與之相比具有精神對話的學術書評就更少了。事實上,學術領域是否具有旺盛的學術生命力,學術類書評所體現的批判精神是一個重要的標志。書評除了評書,更為根本的是以評論作紐帶而形成的一種與文化、思想、社會的連帶關系,能夠將書的作者未能揭示的內在獨立價值發掘出來,甚至通過評論將書的獨立思想和特定的尊嚴立場彰顯出來。這種評論既是學術的又是智性的,它能夠將書評表現為一種美學的、倫理學和政治立場的融合。如果書評能夠發現、梳理出這種內在意識與倫理邏輯的話,勢必為該領域學術研究昭示新的闡釋空間。
二、代表性書評類期刊的特色分析
必須說明的是,當前學術研究中書評的地位并不高,尚未出現真正轟動的“書評效應”,但是依然有很多學術期刊選擇培植和鞏固書評發展的沃土,積極地促進書評的發展,拓展學術研究新的發展方向,使書評活動在學術文化發展中發揮主動性。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讀書》雜志。《讀書》(1979年創刊,月刊)已刊行41年,與其他的學術性刊物相比較,其話語風格、精神品質、思想取向殊為不同。總覽《讀書》的篇目,主要內容以文化閑談、思想清議的形式探討學術問題,為知識分子轉換一種研究狀態和思維范式,亦擺脫艱深晦澀的學術語言提供了一個自由清新的平臺。第一,《讀書》表現為關于學問和社會主張兩大類問題的爭論、分析和評判。第二,《讀書》并非知識界主掌的思想文化雜志,而是由職業出版家主持的,他們對于出版業的影響關系到政黨倫理社會化,還有民間知識人和黨派知識人之間的沖突。第三,《讀書》呈現出一種多元文化空間的張力,必然加大社會影響。《讀書》清議閑談的風格,顯示出一種探討學術理論的特殊方式,并由此成為思想匯聚之地。這種漫談使文人學者談論學術問題不必嚴絲合縫、論據充足,而更多是一種學術思想表達中的自由談。《博覽群書》(1985年創刊,月刊)在引導廣大城鄉青年讀書學習的宗旨下,帶出書評事業的一番好景象。從綜合推介圖書轉向人文領域的學術場域建設,《博覽群書》把建設學術平臺的意識和觀念一直貫穿始終,這標志著一個刊物的成熟和發展形成。在“博覽”中縱觀歷史與現實,于“群書”里識盡精彩與繁華,是其辦刊所追求的方向所在。第一,《博覽群書》設有書評和書介的欄目內容。不同于綜合性的圖書推介,采取“以問題為中心”的編輯模式,通過立場各異的評論與介紹呈現圖書的思想性,這種客觀與獨立的書介,為學者之間搭建起交流的平臺,也形成對學術研究發展的推進。第二,《博覽群書》的書評多從文學作品和文化現象入手,彰顯不同思想、價值觀的碰撞與爭鳴。語言表達既有學理性的嚴謹,又不缺乏借題發揮的散文化話鋒。第三,《博覽群書》不局限于推介圖書評論,而是在“博覽”中尋求問題域。為讓一個問題的闡釋可以更深刻,編輯往往根據選題聯系作者或根據作者研究方向選擇選題,與作者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有一些作者還在《博覽群書》上確定自己的論說空間,借助平臺開拓自己的思想之路。傅謹的“老戲新說”專欄、梁東方的“讀圖”專欄、趙勇年終歲尾的年度閱讀報告都成了《博覽群書》中最具特色的內容,而后傅謹的《老戲的前世今生》、梁東方的《連環畫里的時代記憶》、趙勇的《書里書外的流年碎影像》各自成書,可以說,這是在《博覽群書》的鼓勵和支持下獲得的完美收官。第四,《博覽群書》還刊登一些學者散文,講述自己和刊物結緣的故事,內容有趣生動,表達了作者與刊物之間的種種情緣,尤其作者和刊物共同成長的經歷讀來讓人感動。這種為刊物聚集人氣的方式以最自然不過的方式讓越來越多的讀者為之動容。《中國圖書評論》(1987年創刊,月刊)以鮮明的書評形式承載思想、歷史中的重大問題,發現和發掘與個人生命能發生關系的深層次話題,致力于引領社會思潮。第一,《中國圖書評論》最具特色的是以書評專刊形式呈現文化問題,巧妙地完成了從“學科綜合”的辦刊模式向“問題綜合”的“集成化”平臺策略轉變。第二,《中國圖書評論》作為書評的集成平臺,蘊含著豐富的知識社會學圖書推介資源,探究這些被評述的圖書將有可能改變當代社會圖書閱讀區間并形成思想上的建構。這是一種非常明確的學術組織和學術引導,努力彰顯時代問題意識和學術意識,在一個更高的制高點上把握學術發展的趨向。第三,《中國圖書評論》不局限于學術著作的書評,還包含純文學作品的書評心得,書評的空間更大、空白更多,形成一個充滿可能性與學術活力的書評空間。第四,《中國圖書評論》的撰稿人是廣大的文化人,他們關注的書籍構成不同的思想風貌。這種多元文化空間所形成的頭腦風暴不同于《讀書》的“主張”之爭。如果說《讀書》急緩相間、行云流水的語體風格使閱讀逐漸趨于繾綣追思的狀態,那么《中國圖書評論》中嚴整有序、分門別類的書評文章則讓閱讀清晰可見,皆有各自的風景和收獲。當然這里也不缺少理論探討、學術隨筆、宏大敘事、微觀剖析、對話交流、座談暢論的文章,更不缺少秉筆直書、探討爭鳴、各呈千秋的風貌。相比《讀書》清議閑談的論說風格,《中國圖書評論》作為綜合性書評刊物,在推動書評事業、發揮傳播媒介作用方面更為突出。《書城》(1993年創刊,月刊)秉承三聯書店的宗旨:真誠生活、認真讀書、追求新知,以擴大文化和生活視野為主,尤其是為沿海城市與大中城市的讀者,提供擴大閱讀視野、更新文化觀念、豐富生活的作用。第一,《書城》有著明確的宗旨,就是培養城市人的閱讀休閑習慣,打造休閑閱讀中的文化精品,為讀者提供消閑娛樂和認知社會的幫助。第二,《書城》辦刊的方向從“經院”走向社會,不局限于面向文學或人文學科的讀者,力求在擴大閱讀視野和更新讀書理念上做出自己的努力。《書城》電子版包含音像讀物、電子讀物、網絡讀物等,有效利用融媒體,在內容、形式、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宣傳互融、擴大影響。第三,《書城》專門為城市人提供閱讀平臺,具有都市氣息。《書城》以都市大眾閱讀生活為基點,以不同形式的專題策劃為抓手,以都市風為追求特色,推進城市生活閑適雅趣的風尚。第四,《書城》借助文人墨客對生活的感悟和體會,組織和引導問題的討論,推動知識生產和生活情趣養成,使文化精英對于生活命題的不斷把握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文人的妙思與妙趣成為現實生活中的智慧,給人新鮮、給人快樂、給人創意,這成為《書城》最根本的文化底色——既是對文人思想的延伸,又是對大眾生活的豐富。無論是提供消閑還是擴大視野,能夠給予人連續閱讀快感的文字,的確可以起到培養讀書雅趣的作用。《書屋》(1995年創刊,月刊),風格定位與《讀書》相近,也是以閑談、清議為主要內容,偏向散文隨筆,論說議論更加溫和隨意,文學性、藝術性更強。可以說《書屋》之名本就是擇取“讀書”安于一隅之意。第一,如果說《讀書》表現出多元空間中個體化的論辯方向,精英倫理的“高超感”非常強烈,那么《書屋》則偏向大眾倫理文化,更關注現實和實踐。第二,文字風格多是輕松愜意的散文隨筆,讀來親切有趣、清新自然。即便討論國家、社會等問題也多是置于人文領域來談。第三,《書屋》一方面介紹國內外出版物中的精品力作,包括學術著作、純文學作品等,展示知識分子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一方面推介學理性強的散文隨筆,其中人文關懷性文章產生了極為廣泛而持久的社會影響。總的來看,書評類期刊最大的特點就是展示讀書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對當代生活的人文關懷。《讀書》和《書屋》都是以思想閑談和清議為主,言述形式上《讀書》的問題空間更深廣、思辨性強、思想力強。《書屋》的文學性明顯,閑談的話語風格更突出一些。《博覽群書》以特色欄目取勝,為專欄作者提供論說空間,以作者研究方向為引導力形成良好的辦刊策略。《中國圖書評論》致力于打造最具權威的“中國好書”推介平臺,嚴正性、規范性突出。《書城》的特點是認知與消閑共存,旨在通過閑適風格的文字迎合大眾的閱讀興趣。
三、《學術評論》的特色分析
與以上書評類期刊相比,《學術評論》的書評之路雖起步較晚,卻有自身特色。《學術評論》前身為《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于2012年更名,近年開始重點轉向圖書評論。《學術評論》與《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均為福建論壇雜志社編輯出版的期刊。《學術評論》為貫徹落實關于要高度重視和加強文藝評論、加強哲學社會科學評價體系和優秀成果推介制度建設的講話精神,進一步明確定位、突出自身特色,區別于國內綜合性學術期刊,與《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形成差異化發展,經過調研分析和論證,對刊物定位作了重要調整:確立以人文社科類學術著作書評為主要形式,以彌補我國在人文社科圖書評論方面的短板,加強哲學社會科學評價,推動學術動態及趨勢研究,起到促進文藝評論和社會科學評價分析、推進學術傳播與爭鳴的作用,形成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評價的重要平臺。重新定位后的《學術評論》確立“匯聚學界書評睿智,展呈前沿批評觀點”的宗旨,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重點突出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著作的評論研究,借助學術綜述方式反映重要學術著作成果,凸顯學理性、學術化特點,作者群主要源于學術界、思想界、文化界的專家學者,內容涉及重要的前沿理論、學術思潮、學科建設以及經濟社會文化等國家戰略研究成果評介,并注重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進行分析評論。在欄目設置上也別具一格:設立有“評論視點”“學苑漫筆”“書閣對話”“讀書札記”“書海擷英”“書評序跋”“書屋漫步”等,形成區別于國內現有《讀書》《博覽群書》《中國圖書評論》《書城》《書屋》等綜合類書評刊物的獨特定位。作為刊發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著作評論研究的專刊,《學術評論》在選稿方面做出了明確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以及較寬廣的學術視野的學術書評文章,不求一味褒贊,喜聞學術洞見,能夠追蹤熱點重大問題,起到推動學術研究的作用。學術期刊界是一個競技場,每個刊物都有自身的特點和發展策略,只有確立自身的平臺特性和特色,并隨著社會發展做出相應的調整,才能不斷地創造自己獨立的平臺和發展空間。就《學術評論》目前的辦刊方向來看:第一,強化重點欄目建設,努力打造刊物品牌。2019年《學術評論》設有“評論視點”“學苑漫筆”“書閣對話”“讀書札記”“書評序跋”“書屋漫步”等欄目,整體上兼顧思想性、學術性與可讀性。其中“評論視點”作為重點欄目,從重大熱點問題入手,對某一部書的思想性問題展開討論,同時聯系相關著作中的觀點進行比較分析,既是對話題性問題的追蹤又是以學術著作為核心進行學術問題討論研究的欄目。“書閣對話”是特色欄目,以學者重要著作為核心,就某一主題或多個主題展開對話式訪談,包括對學者學術道路、學術思想的梳理等。“學苑漫筆”主要刊發學術隨筆類文章,側重和圍繞學術圖書的閱讀展開,形成以圖書為中心的學術漫談的欄目風格,為學術理論傳播、前沿觀點討論提供重要平臺。此外,“讀書札記”以學術感悟、隨想、心得、思考的記述為主;“書評序跋”主要介紹、評述學術著作的重要觀點和學術影響,這兩個欄目均形成一定特色。第二,加強作者隊伍建設,拓展稿源提升質量。《學術評論》尚在起步階段,用稿方向上的重大調整,對稿源是個很大的挑戰。編輯部依托雜志社全體編輯人員長期辦刊的經驗積累和在學界的人脈資源,進一步挖掘潛力,密切學界聯系,努力拓展稿源、擴大隊伍,以適應和保障刊物品質。《福建論壇》全體編輯都參與《學術評論》的約稿、組稿工作,保障了稿件的學術質量。第三,優化細化產品結構,切實提高刊物知名度。全力優化刊物的產品結構,細化產品內容,以多種形式參與學術界知識界的學術活動,努力確立良好社會形象,不斷擴大影響力。一是在“視點評論”欄目中特設“視點聚焦”版塊,以細化主題內容。2019年先后有3期推出該版塊,先后聚焦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藝術的現代性話語”“流域生態問題研究”等問題。二是特別策劃了“趙稀方學術答問錄”,展示了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舉辦“珠江人文講壇”時對趙稀方先生的學術對話訪談,形式活潑,內容充實。三是特別策劃了“《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新書懇談會”紀要,展示了在南京先鋒書店舉行的臺灣潘光哲先生《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的新書分享會。四是特別策劃了國家社科基金申報技巧的一組文章,增加了刊物的可讀性。產品內容的優化與細化,使問題探討更加精準、學術評價更加深入,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第四,加強網絡推送,構建立體傳播體系。為提高刊物質量、增強理論活力和擴大社會影響,《學術評論》的每期目錄都會在雜志社公眾號上,并對重點文章進行推介,有效地增強了宣傳力度。編輯部嚴格做到對所辦新媒體統一管理,確保正確導向,堅持“一個標準、一把尺子、一條底線”,上公眾號的文章及目錄均經過編輯部、雜志社主要負責人把關后方可上傳。同時,所有文章原則上都入選中國知網,初步實現了刊物的立體化傳播。以上四點充分凸顯了《學術評論》在學術期刊發展中的主體意識。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期刊面臨的考驗更加嚴峻,為了切實保障正確輿論導向,增強學術爭鳴與批評,除了執著地堅守陣地以外,還要分析學術刊物的整體發展狀況,才能在其中尋求創新之路。由于科研評價體系等原因,關于學術著作研究和評述十分薄弱。一方面源于主流學界與批評界對于學術著作研究的邊緣化態度;一方面科研評價體系往往不夠重視,忽略了書評與學術研究之間的互動及給學術研究帶來的新質,更未曾重視學術著作的書評研究對當前各學科學術評價體系建構的重要影響。學術傳播的重要性無可言喻,尤其是學術著作的學術思想傳播。在學術研究中如何讓更多人了解并接觸與自己研究相關的學術成果已經成為學術研究中不可忽略問題。如果能通過立場各異的評論呈現相關學術研究的成果,那么學術著作的傳播將產生更理想的社會效益。
書評雜志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橋梁,更是幫助讀者在浩如煙海的出版物里擇取最有價值圖書的重要媒介。如果能發展客觀獨立的書評和書介,相信對于文化與學術的發展都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正是基于這樣一個認識——為創造和承傳真知的學者提供一個人文社科圖書評論平臺,《學術評論》“匯聚學界書評睿智,展呈前沿批評觀點”的辦刊宗旨賦予了自身創新發展的使命,也希望廣大的專家、學者和讀者給予我們更多的關注與有力的支持!
- 上一篇:非物質文化傳承與學前道德教育研究
- 下一篇:休閑康養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