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雜志稿約
時間:2022-05-31 02:47:30
導語:《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雜志稿約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雜志是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管,廣州中醫藥大學主辦的一份中醫藥學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1990年創刊。標準刊號:ISSN1003-9783,CN44-1308/R,現為雙月刊,郵發代號:46-210。該雜志是全面報道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的學術性期刊,為中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CSCD)、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為保證期刊質量,加強對刊物的科學管理,有利于進入國內權威的檢索系統和數據庫,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根據國家的有關標準和科技期刊的編排規范,我刊對來稿做出如下要求。
1投稿要求
文稿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邏輯性,并有理論和實踐意義。1.1來稿要求文字通順,結構緊湊,重點突出,層次清晰。文稿中的英文縮寫詞首次出現須注明其中文全稱;注意英文字母和符號的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標及除英文以外的外文文種(如拉丁文)等格式的正確編排;動植物拉丁學名務必準確無誤。并請附中英文題名、作者和作者漢語拼音名、作者中英文單位名、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1.2來稿請附單位介紹信,并注明保密審查意見;務必寫清楚作者姓名及地址、郵政編碼、電話、傳真、Email;凡屬基金資助、國家攻關項目等論文請寫明項目名稱及編號,標注在首頁下,并附相關復印件。請勿一稿多投或抄襲他人稿件。1.3來稿請用在線稿件采編系統(http://www.zyxy.com.cn)投稿,敬請閱讀本刊投稿指南和投稿須知。1.4凡收到本刊收稿通知后3個月內未收到對稿件的處理通知,則說明該稿仍在審閱中,如作者欲投他刊,須及時與我刊聯系。1.5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編輯部可對來稿修改、刪節;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將與作者商榷。1.6為適應我國信息化建設需要,擴大作者學術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等眾多網絡數據庫,并將在今后進一步擴大交流范圍,由此涉及的作者著作權使用費以及文摘、數據庫、光盤版應付作者的作品使用費等與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給作者。
2文稿撰寫要求
文稿應盡量減少層次,最多不超過3層。文題、層次標題、參考文獻、致謝、作者、摘要等,一律頂格書寫。2.1文題題名須簡明確切,能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20字,不要使用副標題。避免使用化學式、公式及不太為讀者所熟悉的縮寫等。2.2摘要中、英文摘要一般采用結構式摘要,即摘要內容要明確列出4個要素,即目的:為研究、研制、調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務,所涉及的主題范圍;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論、模型、對象、材料、工藝、結構、手段、裝備等;結果:實驗或研究的結果、數據等;結論:對結果的分析、研究、比較、評價、應用,提出問題、啟發、建議、預測等。摘要的英文題名、作者、工作單位和關鍵詞均應與中文一致,英文摘要內容可比中文摘要略詳。2.3關鍵詞應標注能反映論文特征內容、通用性較強的,符合主題詞表的術語,一般3~8個。中英文關鍵詞相對應。2.4前言(引言或序言)一般勿超過250字。概述本題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可列出主要的參考文獻),并明確提出本文目的。2.5藥物、試劑、動物、植物、主要儀器應說明來源及規格、批號。有關名詞以《中國藥典》(2010年版)、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藥學名詞》、《化學名詞》、《醫學名詞》等為準。2.6方法凡文獻已有記述的方法,一般可引用文獻。對新的或有實質性改進的方法要寫明改進處。如是自己創新的方法,則宜詳述,以便他人重復。2.7計量單位及符號計量單位一律采用以國際單位制為基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簡稱“法定單位”)。請參閱《量和單位》(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量名稱、量符號應規范使用、書寫。2.8數字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星期幾一律用漢字,如星期六;夏歷和中國清代前歷史紀年用漢字,如正月初一、丙寅年十月一日等;不定量詞一律用漢字,如任何一個病人、3d為一個療程等。數字的增加可用倍數表示;數字的減少只能用分數或%表示,如增加1倍,減少四分之一或減少25%。年份應寫出全數不得省略,例如:“1998年”不能寫成“98年”。1990~1997年不能寫作1990年~97年。避免使用因時間推移而易被誤解的詞,例如:“今年”、“上月”等,而應寫明具體日期。2.9有效數字測量數據不能超過其測量儀器的精密度。例如:8347意指8000分之1的精密度。任何一個數字,只允許最后一位有誤差,前面的位數不應有誤差。在一組中的±s應考慮到個體的變異,一般以s的三分之一來定位數,例如:(4514.5±329.8)g,s的1/3超過100g,平均數波動在百位數,故應寫(4.5±0.3)kg,過多的位數并無意義。又如(7.61±0.25)mm,它的s/3=0.08mm,達小數點后第二位,故平均數也應寫到小數點后第二位,寫成(7.61±0.25)mm。有效位數以后的數字修約數小于5則舍,大于5則進,如恰等于5,則前一位數逢奇則進,逢偶(包括“0”)則舍。修約時只可1次完成。例如:35.48,若不要小數點,則應成35,而不應該35.48→35.5→36。百分數的有效位數根據分母數來定:1~10,一般不用百分數表示;11~100,百分數到個位;101~1000,百分數到小數點后1位;余類推。2.10表和圖凡用文字已能說明的問題,盡量不用表和圖。如用表和圖,則文中簡要說明其數據,不要同時用表和圖重復同一數據。圖表中量和單位應是量的符號在前,單位符號在后,其間加一斜線方式表示,如t/min即表示以分鐘為法定單位的時間。圖表要有序號,只有1個時,仍用“表1”或“圖1”表示。表格用三線表,兩端開口,不用縱線;欄頭左上角不用斜線;除欄頭外,表身中不用或少用橫線;上、下行的數字最好對齊;表內計量單位的名稱要使用單位符號。2.11討論應討論本實驗的新發現及得出的結論和觀點。應該交代本實驗的不足之處,尤其是某些實驗條件難以或未能控制之處。對不作為本實驗的內容不必寫出。不要重復在結果一項中已敘述過的內容。討論中應聯系實驗的目的與結論,應聯系實驗結果與其他結果。避免推理太遠,避免不成熟的論斷,避免因資料不足得出的結論,避免將本應納入引言(前言)的內容放在討論中。2.12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必須以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年主要公開文獻為限,但應精選。勿引內部資料和教科書。“未發表的觀察資料”和“個人通訊”不能列為參考文獻。已被采用而尚未刊出的稿件,可列入參考文獻,但在刊名后加圓括號注明“在印刷中”。尚未被采用的稿件,可在文中用圓括號注明“待發表資料”,但不能列入參考文獻。“在印刷中”和“待發表資料”等,作者在投稿時應附復印件以供審稿時核查。正文中引用中文作者姓名時,應寫全名,勿寫××氏。參考文獻序號加[],其格式與標點符號應符合國家《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05)標準的規定。參考文獻的作者3人以下,請列全;3人以上作者,只列出前3名,其后加等(中文)或etal(西文)。中、外作者均是姓前名后(同中文習慣);外文作者的名用縮寫,不加縮寫點。本刊文獻請以下列格式為準:[期刊]作者.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頁-迄頁.
- 上一篇:建筑結構設計新思路
- 下一篇:通訊作者校對文稿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