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功能衰竭中西醫結合研究述評

時間:2022-10-15 05:18:00

導語:慢性腎功能衰竭中西醫結合研究述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慢性腎功能衰竭中西醫結合研究述評

慢性腎功能衰竭(CRF)是多種慢性腎臟疾病造成的腎單位嚴重毀損,為一組進

行性惡化難治的臨床綜合證候群。血液凈化療法和腎移植是治療該病的重要手段,

但限于條件尚不能普及,因此非透析療法更具有實際意義。我國學者經過30余年的

不懈努力,采用中西醫結合非透析療法在CRF的治療和基礎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矚目

的成就。中西醫結合非透析療法的核心是緩解癥狀、保護殘余腎功能、延緩病程發

展、推遲必須透析和腎移植時間等,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生活質量。本文試就

其研究現狀作一概述,并略陳管見。

1臨床研究

1.1病因防治引起CRF的原因較多,必須認真查找原發病,進行有針對性的病

因治療,防止腎功能的進一步惡化。在原發性腎臟病中,慢性腎炎占居首位,其次

為慢性腎盂腎炎、腎動脈硬化等,在繼發性腎臟病中,糖尿病腎病、狼瘡腎病較為

常見。中醫藥在防治原發性腎臟病中確能行之有效地控制其演化成CRF,而在繼發

性腎臟病中中西醫結合防治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2控制可逆因素CRF的病程是漸進性發展的,但在某一階段受到某因素的影

響,可出現腎功能的急劇惡化。因而及時祛除這些可逆性因素,已被公認為是防止

腎功能急劇惡化的重要措施。促使腎功能急劇惡化的因素主要有(1):①累及腎臟

的疾病復發或加重;②水、電解質紊亂;③各種感染;④高血壓、心力衰竭;⑤應

激狀態;⑥其它各種不利因素。這些可逆性因素采用西醫常規措施,常能取得滿意

的療效。中醫認為其可逆性因素主要有(2):①外感風熱或風寒;②痰熱;③水濕

;④濕濁;⑤濕熱;⑥瘀血;⑦風動;⑧風燥。中醫針對這些邪實證,除常用的辨

證口服湯劑外,還采用如專方、專藥、內服、外洗、灌腸、靜脈給藥等措施(3),

不僅療效較好,而且還有標本同治之妙。

1.3飲食加必需氨基酸(EAA)療法近年研究表明,低蛋白飲食可減少腎小球

的血液灌流量,使“健存腎單位”的濾過率減低,延緩腎小球的硬化過程,從而保

護了殘存的腎功能。為了防止低蛋白飲食帶來的負氮平衡及不利因素,目前多主張

采用(1):①低蛋白飲食+EAA療法;②低蛋白飲食+α-酮酸療法。飲食療法歷來

被中醫所重視,但由于CRF的特殊性,雖有虛證諸象,但其“氣化不足”,易生濁

毒。因此,其“虛則補之”而不能呆補、膩補、純補,必須補而有節,特別是應以

腎的氣化功能和邪的兼挾情況為參考,辨證進補(4),這樣更能符合CRF之病情。

1.4辨病與辨證治療治療原發病和糾正可逆因素是治療CRF的關鍵。CRF非

透析治療的基本原理包括(1):①減少尿毒癥毒素和代謝廢物的蓄積,利用腎外途

徑增加尿毒癥毒物的排出;②避免或消除CRF急劇惡化的危險因素;③治療CRF原發

病,控制CRF漸進性發展的各種原因;④針對各系統癥狀和并發癥予以治療。中醫

辨證治療,主要是針對脾腎氣虛、脾腎陽虛、肝腎陰虛、氣陰兩虛和陰陽兩虛五個

證型辨證選方(2),但由于CRF往往有以脾腎虧虛為本、濕毒內蘊為標的特點,其組

方多以虛實并理、補瀉合用、攻補兼施為特點(5);而中醫內科腎病專業委員會,

也主張依據脾腎陽氣虛、脾腎氣陰虛、濕熱中阻并濁邪犯腎、脾陽虛弱并濁邪內蘊

、脾腎虛弱并水瘀互結證型特點,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由于CRF是一個病情不斷

變化的過程,不可能用某一型某一方治療貫徹始終來處理如此復雜多變的疾病。病

癥結合,標本兼顧,方能靈活地解決正邪、標本、病證之間變動著的矛盾。病證結

合的治療方法,不僅能有效地緩解臨床癥狀,更有確切延緩CRF進展的作用。

1.5胃腸及結腸透析胃腸透析是利用人體自身生物膜—胃腸粘膜清除代謝

廢物的原理,但因傳統的方法進液量較多而腹瀉劇烈,病人無法堅持。隨之研究的

化學吸附劑,如陽離子交換樹脂、氧化淀粉及活性炭等雖有一定的療效,但仍有其

局限性。針對傳統的胃腸透析治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良,首先是中西醫結合方法

解決了進液量過多和腹瀉頻率的問題。如成藥尿毒清及含大黃的復方湯劑等透析藥

,其藥性緩和,并可控制其入液量和排泄次數,大大提高了臨床療效。結腸透析療

法又是中西醫結合療法的一大改進,它是在胃腸透析的基礎理論前提下,利用中藥

復方大黃制劑進行結腸透析,又進一步推動了胃腸透析療法在臨床的廣泛運用,大

大地彌補了中西醫各自的不足,使胃腸透析療法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中西醫結合胃

腸及結腸透析療法,不僅融匯了現代醫學的理論,更發揮了中醫中藥全身性調節與

治療作用,對于延緩CRF的進展具有重要意義。

2藥物研究

尋求與研制防止CRF進展與惡化的有效藥物,是中西醫結合研究的熱點之一。

臨床研究表明大黃為治療CRF的有效藥物之一,并經多種動物實驗證實其有延緩、

阻止CRF病情進展的作用。大黃治療CRF的機理主要為(6):①對血BUN(尿素氮)的影

響;②對系膜細胞的影響;③對腎代謝的影響;④對血脂的影響;⑤對血液流變的

影響;⑥對免疫功能的影響;⑦對過氧化脂質及其它方面的作用。除大黃對多種C

RF動物模型具有顯著療效外,在動物實驗研究中還論證了黃芪、參類、附片、當歸

、川芎、地黃、冬蟲夏草等藥物防治CRF的機理(7),這些藥物均是在中醫辨證施治

的方中篩選出來的,將這些有效的藥物組方應用到臨床中則更進一步提高了臨床療

效。

3方法研究

由于中西醫對CRF認識上的差異,既談中西醫結合,就應該是有機地結合。如

南方醫院潘氏提出:降尿毒、維護腎功能、延緩CRF的自身進展速度以中藥為主,

以西醫的飲食療法、利尿降壓、維持水電酸堿平衡、祛除可逆因素等手段為輔的方

法即為中西醫結合。這種觀點在目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蘇州醫學院的盧氏則提出

:CRF的中西醫微調優化療法,即建立在功能腎單位理論、超濾過理論、矯枉失衡

理論、小球小管反饋理論以及中醫陰陽平衡理論、少火生氣、壯火食氣理論和CRF

病理生理特征基礎上,著重優化觀點,取中西醫藥二者之長而避其短,緊密與病人

(具體)病情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真正將中西醫有機地結合。方法研究的目的還在于

開創中西醫結合治療新途徑。如筆者曾撰文探討尿毒癥皮膚透析療法的思路與方法

,這種機理便是現代醫學的自身代償、皮膚排泄和中醫汗法理論融為一體的方法。

南京中醫藥大學則發展成為腎衰水浴方,利用中藥與水浴的雙重作用,加速出汗排

毒,利用皮膚半透膜的生物特性,達代償性治療的目的,經治后有效率達88.4%,

臨床療效顯著。這種中西醫結合新思路、新方法的探索,更豐富了臨床治療理論。

4問題與展望

4.1如何結合中醫藥的長處在于能促進氮質由腸道排泄,從而有效地阻止

廢物蓄積,而西醫藥擅長于在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處理腎功能不全的增惡因子

及各種并發癥方面發揮作用。目前的中西醫結合思路與方法主要有上述特點,并適

用于CRF的早、中期治療。正是這種方法有效地促進了中西醫結合防治CRF的研究進

展。但我們也不難看到,這種結合尚處于最簡單的階段,因中西醫是兩種不同的醫

學體系,其結合不僅僅是臨床的相加,更應有相適應的中西醫結合理論來指導臨床

實踐,目前這種理論體系尚未形成,特別是如何有機地中西醫結合、病癥結合,仍

需進一步探索與研究。

4.2診療標準西醫將CRF按照腎小球濾過功能儲備的程度分為三個階段,即

代償期(腎功能儲備減退期)、失代償期(氮質血癥期)及衰竭期(尿毒癥終末期);而

中醫則按照血肌酐水平分為Ⅰ~Ⅴ級,并依據改善的層次判斷臨床療效。但目前尚

缺乏CRF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標準,這種診療標準既能體現病情的不同階段而采取不

同的治療,又能適合中醫辨證論治的需要。雖然全國及國際性的中西醫結合腎臟病

學術會議已召開了幾屆,但尚未引起有關專家學者的重視,故希望有關專業委員會

能引起重視并推行CRF中西醫結合診療標準,以推動國內中西醫結合防治CRF的研究

進展。

4.3基礎研究探討CRF進行性惡化的機制,尋找有效方藥早期預防、延緩或

阻止CRF病情的進展,是中西醫結合研究的重要課題。近些年來針對腎小球硬化的

研究主要在轉化生長因子—β、血管緊張素Ⅱ及飲食蛋白上下功夫,藥物如大黃、

冬蟲夏草等的研究結果表明,其對CRF的多種病理機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但尚未開發出一種新型的適合于臨床的藥物或劑型,這種基礎研究與臨床脫節的現

象仍是目前的困擾。這種困擾的關鍵是開發的新方法或藥物,既要符合中醫理論,

又要符合西醫觀點,同時又要有較高療效,而只有中西醫結合理論方能解決上述難

點。故此,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如何有機地融匯中西醫藥雙重理論,并達殊途同

歸之效,仍是中西醫結合研究的難點。

4.4宏微觀研究中醫認識CRF的思路主要在宏觀上,即從天人相關的整體觀

察認識CRF的發生發展過程;西醫則從微觀的細胞、分子等水平認識CRF的病情與發

展,中西醫結合工作則是宏微觀研究的交匯點。如何把握住中西醫二者的協調研究

與創新,仍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4.5結語CRF非透析療法的原則,一是阻止廢物的蓄積以緩解尿毒癥癥狀,

二是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避免腎功能不全的增惡因子、合并癥以防其發展。中

西醫結合治療不僅符合上述原則,充分發揮二者互補的優勢,并使診療水平不斷提

高,使CRF的中西醫結合研究有了不少的突破。但我們也不難看出,CRF的中西醫結

合研究尚有許多空白,仍需廣大專家學者不斷研究與探索,以形成CRF的中西醫結

合防治理論體系。

參考文獻

1閻祝三.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非透析治療.中國實用內科雜志,1998;18(6):332

2劉宏偉.慢性腎衰中醫辨證分型和療效判定標準在全國腎衰研討會通過.中醫藥

信息,1991;8(2):27

3俞祖全.慢性腎功能不全診治近況.中醫藥信息,1997;14(2):5

4傅文錄.慢性腎衰的飲食宜忌及臨床重要性.新中醫,1997;29(5):5

5傅文錄.慢性腎功能衰竭中醫藥治療近況.國醫論壇,1991;6(5):41

6傅文錄.大黃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及實驗研究.浙江中醫雜志,1991;29

(9):418

7傅文錄.慢性腎功能衰竭中醫藥動物實驗研究概況.浙江中醫雜志,1997;32(5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