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

時間:2022-08-31 04:18:00

導語: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阿立哌唑;利培酮;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

【摘要】目的探討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將68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36例,對照組32例,分別給予阿立哌唑及利培酮治療,療程8w。采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陰性癥狀量表、大體評定量表評定臨床療效,副反應量表評定不良反應。結果研究組總有效率84%,對照組92%,兩組總體療效相當(P>0.05)。兩組各時點簡明精神病量表、陰性癥狀量表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或0.01)。研究組治療第1w、2w、4w末思維障礙、激活性、敵對猜疑、注意障礙等因子分較對照組下降顯著(P<0.05或0.01)。研究組用藥初期主要不良反應為嗜睡,頭暈、頭痛、胃腸道反應,1w后可自行緩解或消失。結論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療效與利培酮相當,但起效更快。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阿立哌唑;利培酮;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

Controlstudyofaripiprazoleandrisperidoneinthetreatmentofschizophreni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icacyandsafetyofaripiprazoleandrisperidoneinthetreatmentofschizophrenia.Methods68schizophrenicsweredividedintoresearchgroup(n=36)takingaripiprazoleandcontrolgroup(n=32)takingrisperidonefor8weeks.CurativeeffectswereassessedwiththeBPRS,SANSandGAS,andadverseeffectswiththeTESS.ResultsTotaleffectiverateswere84%oftheresearchgroupand92%ofthecontrolgrouprespectively,globalefficaciesofthe2groupswereequivalent(P>0.05).TimepointscoresoftheBPRSandSANSforbothgroupsdecreasedsignificantlycomparedwithpretreatment(P<0.05or0.01).Intheresearchgroup,factors’scoresuchasthinkingdisturbance,activity,hostilitysuspicionanddisturbanceofattentiondecreasednotablyattheendsofthe1st,2ndand4thweek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P<0.05or0.01).Mainadverseeffectsintheresearchgroupweredrowsiness,dizzy,headacheandgastrointestinalreactionsintheinitialstageofmedicationwhichrelievedordisappearedvoluntarilyinoneweek.ConclusionAripiprazoleinhasequivalentefficacytorisperidoneinthetreatmentofschizophreniaandtakeseffectfaster.

【Keywords】Schizophrenia;aripiprazole;risperidone;theBPRS

阿立哌唑(Aripiprazole)為第三代抗精神病藥,與傳統抗精神病藥物的作用不同,主要通過對D2和5羥色胺1A(5HT1A)受體的部分激動作用以及通過對5HT2A受體的拮抗作用而共同起效,是多巴胺(DA)和5HT系統穩定劑。目前已在美國《專家用藥指南》中被推薦為與利培酮(Risperidone)相并列的治療首發或復發性精神分裂癥首選藥物[1]。為了探討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安全性,作者與利培酮進行了隨機性開放式對照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樣本選自2005年1月~12月在我院門診就診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入組標準:(1)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2)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2]總分≥40分。(3)年齡、性別不限。(4)排除嚴重軀體疾病,腦器質性疾病、藥物濫用、妊娠、哺乳期婦女及藥物過敏者。將符合入組條件者分為兩組,分別給予阿立哌唑、利培酮治療。治療前均常規進行血液,心、腦電圖檢查。

1.2方法

1.2.1入組情況共入組68例,研究組36例,對照組32例,兩組在治療過程中因病情惡化而入院或換用其他抗精神病藥物治療者分別為5例(5/36)和3例(3/32),未能堅持復診者分別為6例(6/36)和4例(4/32)。兩組實際完成8w觀察治療各25例。其中研究組男11例,女14例,對照組男8例,女17例。兩組平均年齡分別為(41±19)a,(36±20)a(t=0.89,P>0.05);平均病程為(3.4±6.7)a,(2.9±5.7)a(t=2.16,P<0.05),此次平均病期分別為(10.8±19.5)mo,(3.4±5.3)mo(t=1.83,P<0.05),提示研究組平均病程,病期均更長。兩組首發病例為68%(17/25)和60%(15/25),復發病例中≥2次者20%(5/25)和28%(7/25),≥4次者12%(3/25)和12%(3/25)。入組前研究組服用舒必利600mg・d-1+氯氮平100mg・d-11例,氟哌啶醇8mg~20mg・d-12例,利培酮4mg・d-11例,奎硫平400mg・d-11例;對照組在入組前均未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3.92,P<0.05),提示研究組存在更多的≥1種抗精神病藥物效果不佳的病例。

1.2.2治療研究組給予阿立哌唑治療,起始劑量5mg~10mg・d-1,7d~10d加至20mg・d-1,平均(17±6)mg・d-1,晚上1次服用(7d~10d內停完其它抗精神病藥物)。對照組給予利培酮治療,起始劑量為1mg~2mg・d-1,4d~7d增加至4mg・d-1,平均劑量(4±1)mg・d-1,分早、晚服用。兩組均不聯用其它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過程中出現睡眠障礙者可聯用苯二氮艸卓類藥物。

1.2.3療效評定治療前及治療1w、2w、4w、8w末采用BPRS、陰性癥狀量表(SANS)、大體評定量表(GAS)評定臨床療效,副反應量表(TESS)評定不良反應。GAS評分>80分為痊愈,>70分為顯進,>60分為好轉,≤60分為無效。

1.3統計方法所有數據應用SPSS10.0統計軟件處理,并進行χ2檢驗和Ridit分析。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BPRS評分比較結果,見表1;SANS評分比較結果,見表2。

表1兩組治療前后BPRS評分比較(略)

注:兩組治療前后經配對t檢驗,P均<0.01;兩組間經成組t檢驗:P<0.05,P<0.01

表2兩組治療前后SANS評分比較(略)

注:兩組治療前后經配對t檢驗,P均<0.01;兩組間經成組t檢驗:P<0.05,P<0.01

由表1、表2可知,研究組治療前BPRS中思維障礙因子分及總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或極顯著性(P<0.05或0.01)。治療后兩組各時點BPRS及SANS各因子分及總分均比治療前有顯著下降(P<0.05或0.01)。兩組治療1w、2w、4w、8w末BPRS和SANS總分,因子分減分率與治療前經配對t檢驗,均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研究組治療第1w末思維障礙,激活性,敵對猜疑,注意障礙因子分比對照組下降顯著,差異有顯著或極顯著性(P<0.05或0.01),治療2w、4w末研究組在敵對猜疑,注意障礙,情感平淡/遲鈍因子分比對照組下降顯著,差異有顯著或極顯著性(P<0.05或0.01)。

2.2臨床療效治療8w末,研究組:痊愈17例(68%),顯進3例,好轉1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4%。對照組:痊愈17例(68%),顯進5例,好轉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2%。經Ridit分析,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提示總體療效相當。

2.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見表2。

表2顯示,研究組嗜睡,頭暈頭痛,胃腸道反應的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或0.01),也可產生靜坐不能,未發現體重增加和泌乳或閉經現象。兩組不良反應均在用藥初期出現,1w后自行緩解或消失。

表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略)

注:兩組間比較經χ2檢驗:※P>0.05,△P<0.05,P<0.01

3討論

多巴胺功能亢進假說是長期以來解釋精神分裂癥的主要病理學說,但在臨床現象學研究中,卻發現精神分裂癥發病過程中不僅有陽性癥狀,也多具有陰性癥狀。近年的神經生物學、腦影像學和PET等的研究中也發現精神分裂癥患者既有多巴胺(特別是D2)功能亢進,同時也具有多巴胺D1功能下降。于是Weinberger在1986年提出了精神分裂癥存在多巴胺D1和D2不平衡修正假說[3],即中腦邊緣系統多巴胺D2功能亢進引起幻覺妄想等陽性癥狀,額葉皮質多巴胺D1功能下降引起認知功能缺陷等陰性癥狀。阿立哌唑則是一種既能阻滯多巴胺D2和5HT2A,又能部分激動多巴胺D1和5HT1A而達到改善精神分裂癥陰性、陽性癥狀或伴隨焦慮抑郁癥狀的新型抗精神病藥物[4]。目前國外的研究中,發現該藥在控制精神分裂癥陽性癥狀方面與利培酮、氟哌啶醇療效相當,在改善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方面與奧氮平相似[1]。由于作用機理與第一、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有所不同,是繼氯丙嗪,氯氮平之后的第三代抗精神病藥物。阿立哌唑現雖已在國內生產,且近2a已有較多研究報告,但臨床醫生實際上還處于認識階段,故作者對此也進行了探討,并與利培酮進行對照。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為84%,對照組為92%,兩組總體療效相當(P>0.05)。但阿立哌唑起效更快,部分病例在用藥第1w即產生了效果,BPRS思維障礙、激活性、敵對猜疑因子及總分均在第1w末有顯著下降,SANS注意障礙因子不僅在第1w~4w末較對照組改善顯著,情感平淡或遲鈍因子治療4w末較對照組減分顯著(P<0.05)。產生上述這種結果的原因,作者認為不僅與阿立哌唑有激動多巴胺D1和5HT1A有關,還可能與阿立哌唑屬DA、5HT平衡拮抗劑(DopamineSerotoninantogonist)而較利培酮更少引起藥源性抑郁有關。在不良反應中阿立哌唑較多引起嗜睡,頭暈頭痛,胃腸道反應,但從作者的臨床觀察發現多為用藥初期的短時現象,大多在1w內消失。該藥也可產生靜坐不能,但未發現體重增加和泌乳/閉經現象,表明對內分泌系統(特別是催乳素分泌)影響較小。綜上所述,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與利培酮相當,但起效更快,對內分泌系統影響較小。由于本次研究為小樣本開放式對照研究,缺乏對靶癥狀的深入分析,因此還需要擴大樣本作更細致的探討。

參考文獻

[1]久住一郎,小山司.抗精神病の向と題點[J].床精神醫學,2004,33(3):263

[2]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35~39

[3]徐俊冕.精神分裂癥藥物治療的新經驗[J].上海精神醫學,2004,16(2):100

[4]黃文武,姜德國.抗精神病新藥阿立哌唑[J].上海精神醫學,2003,15(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