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網絡文化的平民視域
時間:2022-04-07 05:37:00
導語:探究網絡文化的平民視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網絡文化是一個兼融并蓄的容器。人們既可在“信息超市”各取所需,又能大展自身才華,呈現出創作與欣賞互動交流的新格局。
互聯網的出現,全球文化完成了一場范式轉變,網絡文化也應時而生。網絡文化集文字、聲音、影像、動畫于一身,具有受眾自主性、傳播無界性、傳遞交互性、傳輸多樣性等基本特點,是一個兼融并蓄的文化容器。由此,人們既可在“信息超市”各取所需,又能大展自身才華,呈現出創作與欣賞互動交流的新格局,從而為文字傳播和全球化文化交流開啟了一頁新窗。
一、話語權的民間回歸
(一)民眾作者的多樣化
網絡文化是人類社會“自為的生命存在”。“作家”即民眾,民眾即“作家”,將創作、傳播、欣賞與批評建立在平等寬容、開放透明的大眾話語平臺上,以吾手寫本心。原始的欲動、碎細的美味、草根的自娛自樂、精英藝術的擴張力,文化與人文的精神交流,越過了淺顯的表象認知模式,實現全球化和本土化的雙級互動。學術界預言,以知識經濟、虛擬經濟和網絡經濟為標志的網絡文化,使現代傳媒步入平民化時代。
(二)網絡創作的生命力體現
網絡文化作為一種新的文化范式,幾乎一夜間就催生了博客、播客等一大批媒體表現形式,實現了均分平等性、即時交互性和動態創新性。
(1)網絡創作的均分平等性。網民話語權平民化,在勾勒詩意人生的同時接納社會讀者的檢驗。網文即寫即發,遍地花開,也刺激了他們的創造力。
(2)網絡創作的即時交互性。一般網民同時擔著寫者與讀者雙重身份,他們在即寫即品中完成民意表達與溝通,最短時間內實現了創作和反饋的雙重增值,為網絡文學的普及與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點。網絡文化論壇是永不散場的文學創作課堂,東晉王羲之等42人的蘭亭雅集雅和之佳話便是這一直面雙贏活動的典范。
(3)文化參與的隱匿性。網絡文化參與主體與傳統文化最大的區別就在于身份的不確定性。在點對點、點對面的交流中,沒有總統、明星和平民之分,彼此間的交流絕對平等。
二、平民視角下的文化尋根
創作自由的無限,良性互動的有序,網絡文字爆炸式的增長,使網絡文化園地出現百花競放局面。國計民生、社會人文、校園之戀等多元主題并存,岸芷汀蘭的閨情相思、沉郁悲憫的人文情懷及平民視角的文化尋根,尤其顯著。譬如,布履天涯就是位追蹤浪漫文明,鐘情于平民況味的“游學”者。他以平民視角返觀生活,將風俗與歷史,地域文化與生命拷問交疊,由足下步履衍生出多向緯度的思考,柔軟的感性抒情里蘊涵著老辣勁道的人文哲思。《徽派民居》里馬頭墻上挑起的飛檐,散出“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封閉與退守;越過泰山的壯美與巍峨,與五月里怒放的迎春花對視,體悟到童貞般的純凈之美;板橋故里,幾蓬瘦竹之本真疏致是被捉住的板橋人文骨氣;龍山黑陶酒杯里掩著的一段段酒文化;漳浦趙家堡氏族榮衰史里盛不住的悲憫情殤……或剪輯或重組,鮮活的地域風情,深邃的文化內涵,蒼涼的歷史記憶,一幅幅富有張力的水墨畫便漸次被掀開。它們是對業已消逝或趨于消失的歷史文化的拾掇與挽留,也是平實人生最原味的“記錄片”。
三、底層書寫的暖意
泱泱詩國,從《詩經》到《楚辭》,從唐詩宋詞到元曲,璀璨奪目的文化養料,鑄就了民族精神氣,凈化著中華兒女的魂靈。掃描當今網壇,單以“詩歌”命名的網站,比如“中國詩歌網”、“西域詩歌”、“中國左岸詩社”等就競放著詩壇之花。
擬古詩《雪梨花》“曉起不聞雞犬鳴,但覺山路車過聲。睡眼惺忪識不破,疑是四月雪滿庭”,素簡的旁白,奇巧的妙喻,輕盈的語速里有著慵懶的憂郁,活畫了一副春夢不覺曉的原生態閑適景,但這一和諧愿景的音符卻被現代文明的車鳴聲驚碎了。
詩言志,詩是靈之動。“我愛詩,因為詩是我的心靈之動。”(《詩之論——詩,沒有寫生》)正是靈之動叩響了心音,供給讀者自由翱翔的張力磁域,彰顯出生命詩學的人性光環,從而感動了眾生。楊曉民說,“在轉身的剎那,我發現詩歌還在感動著自己。”(《中國當代青年詩人詩選》)。
蔣述卓先生認為:“底層意識是一個形象的概括,如果按照寫作者分,則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己不是社會底層至少可以說是中等階層或知識分子寫作者體現出來的底層意識……;”[1]中國左岸詩者的底層書寫,屬于前者。他們的詩作,有對雪災的拷問,有對汶川地震的同情,魂散川江五月雨的滿眼傷,六月歸來不寫詩的斷腸……這些詩詞直面眾相,對社會各層級人物進行現實寫生,真實再現了農民工的生命體驗和人性掙扎。可以毫不夸飾的說,他們是一群以寫詩歌為唯一愛好、唯一享受的真正意義上的詩者。
也許,正是他們切近生命的人文關懷和動感詩情,來自于底層書寫的暖意——詩之寫生,成就著網絡詩壇的繁榮,從根本上改變著平民生活,也改變著人類寫詩、讀詩的方式。
四、大眾流行語——網絡語言大拼盤
根據拉康的觀點,象征域(語言)是大寫他者王法的國度。在大寫他者無處不在的法威之下,主體依舊能夠建構一個不是我,但卻比我更重要的主體之我。文明延續到現代,文學載道和代言功能漸被消解,取而代之的網絡語言則成了信息時代的寵兒。
網絡語言以英文字母、數字諧音和符號標識組接而成,具有簡約新奇,幽默風趣等特點,且易復制、戲仿,頗得新生代的親睞。如“很S”形容說話拐彎抹角,留言叫“灌水”,“尷尬”被說成“監介”,除了認識便利,有純為刺激視覺感官而炮制的語言符號,也有生造的“典故”,如新近流行的“很黃很暴力”、“很傻很天真”、“我是來做俯臥撐的”……網絡語言為網絡文化架起了通俗化、生活化的橋梁,煥出了特異的文化意趣。
網絡專家天馬視點認為,對于網絡語言泛濫現象大可不必“倒”(大驚小怪)。借用一雙慧眼,確立“品位”意識和“規范度”意識,力頂(支持)簡樸老成與蕭散閑逸并存的平面化活文字,讓具有生命力的新詞融入漢語詞匯,提升表達強度和豐富性,鋪陳一個平等寬容、開放透明的大眾話語新格局。
五、網絡文化是一柄雙刃劍
網絡文化作為一種客觀存在,越來越強地滲透到文化生活領域的各個方面,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帶動了中國文學新的繁榮,也推進了全球文化的轉型與躍升。然而,網絡文化又是一柄雙刃劍。朱大可稱,“我痛切地感受到中國詩歌、中國文化都面臨著一種危機,民眾在獲得話語權之后產生了‘廣場效應’,大量話語泡沫淹沒了文化寶石……中國知識分子和文化精神面臨嚴重退化……”。不可否認,基于作者成分的繁雜,專業話語的缺席,網絡作品良莠并存,加劇了對傳統文化的沖擊,強化了民族文化間博弈的同質性,文化邊緣化的態勢已不容忽視。
網絡文化要葆有生命力,既要倡導“自由表達”、“獨立思考”、“寬容博愛”的人文環境,還有待進行一些網絡文化管理的改良。第一,規范網絡文化管理法規,完善網絡文化建設管理體制。文明辦網,彌補法律真空,同時利用各種渠道宣傳法律法規,把互聯網站建設成為傳播優秀文化的和諧家園。第二,健全網絡輿情引導機制,凈化網絡文化市場。把住網絡輿論的話語權,嚴格執行網站市場準入制度,積極營造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惡丑的良好輿論氛圍,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文化環境。第三,制訂行業規范,強化行業自律。每一位網民應樹立自覺的公平競爭意識,自覺維護主流思想,督促網絡文化信息服務,共同構筑網絡誠信。
如果網絡文化能以開放的眼光吸收西方文化,并不斷從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提煉內在的文化心性和良好的精神風骨,那么,網絡文化就能融納全球社會的新生態,弘揚民族文化,有效調節網民趣味,滿足大眾審美化和生活審美化,真正實現精神需求的經濟升級。
參考文獻:
[1]蔣述卓.現實關懷、底層意識與新人文精神──關于“打工文學現象”[J].文藝爭鳴,2005,(3):51.
[2]郭瑋.淺議網絡文學特征[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6,(5):35-39.
- 上一篇:小議鄉鎮欠賬的原因及其對策
- 下一篇:2011幼兒園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