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地區農業產業化研究
時間:2022-03-24 11:27:32
導語:蘇北地區農業產業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簡單闡釋了農業產業化的概念,結合蘇北地區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情況,發現目前蘇北地區雖然農業產業化發展有了一定的積累,但是存在著內生動力不足、金融支持瓶頸、特色產業引領作用不夠、出口規模較小等問題,因此可以從推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建設、發展互聯網金融、科技+生態+品牌聯動、創新農業出口模式等各方面加以改進。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蘇北;互聯網
1農業產業化概念簡述
關于農業產業化的概念,中外很多學者均有涉獵,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版本。不管是哪種版本,其核心思想均認為所謂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為導向,打造生產、經營、服務于一體的特色化、規模化、科學化農業經營模式。不同于傳統農業,農業產業化以科技發展為推手,著力打造集約化經營的規模化農業發展模式,非常有利于農村的發展以及農民的增收,是我國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農業產業化明顯滯后于工業現代化的進程,因此對于農業產業化問題的研究尤為重要。
2蘇北地區農業產業化發展情況
蘇北地區包括江蘇省徐州、連云港、宿遷、淮安、鹽城五市,地勢以平原為主,擁有廣袤的蘇北平原,轄江臨海,扼淮控湖,地理優勢明顯,自古以來就是國家的糧倉。根據江蘇省2018年統計年鑒的數據,截止2017年底,江蘇省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為7601.25khm2,其中蘇北地區4663.73khm2,占全省總播種面積的61.35%。全省2017年主要糧食產量3744.78萬t,其中蘇北地區2383.22萬t,占全省的63.64%。因此蘇北地區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直接關系著江蘇省農業現代化的未來,江蘇省委省政府一直采取各種措施鼓勵蘇北地區農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2.1產業化程度有所提高,農業總產值穩步提升。為了說明這一問題,我們選取三個指標,分別是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和農業機械總動力。數據顯示,從2013-2017年五年間,蘇北地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基本穩定,穩中有減,但農林漁業總產值穩步增長,由2013年的3172.6億元增至2017年底的4029.9億元,增長了27.02%。農業機械總動力的增長由2013年的2500.31萬千瓦增長到2017年的2924.05萬千瓦,增長了16.95%,說明了在現有的農業基礎條件下,蘇北地區的農業產業化程度有所提高(見表1)。2.2產業園區發展迅猛,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明顯。鼓勵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發展是江蘇省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早在2012年,江蘇省就評選認定了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共93家,其中蘇北地區39家,占全部總數的42%。之后,江蘇省又分別認定了一批特色的農業發展基地,蘇北地區占據了半壁江山,比如連云港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江蘇淮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等。2019年,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名單出爐,江蘇省泗陽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榜上有名,是江蘇省唯一上榜的農業產業園區。同時在政府的扶持下,蘇北地區農業龍頭企業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提高。就拿淮安市來說,截止到2018年底,淮安市大中型農業龍頭企業368家,其中獲得國家級認證的有4家、省級認證的有57家、市級認證的有307家,在全省各個市縣中名列前茅;這些農業龍頭企業產值也大大增加,比上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總產值翻了一倍還多;與此同時,農業產品加工產值也大大增加,2018年為2110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3,擺脫了以往主要依靠農業初級產品獲得產值的歷史,加工工業成為新的增長點。2.3生態農業集聚效應已初見成效。生態農業是指以環保為宗旨,以技術為推手的健康生產模式。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在生態保護的同時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是農業現代化的一種模式。江蘇省一直致力于生態農業的發展,在蘇北地區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批擁有明顯地理標志和品牌效應的生態農業產品,比如盱眙龍蝦、洪澤湖螃蟹、豐縣牛蒡、如東狼山雞、阜寧大糕等,另外宿遷花木、連云港水產、徐州沛縣的特色蔬菜、邳州的板材加工等已初具規模,帶動了當地農業產業鏈的發展,生態農業集聚效應已初見成效。
3蘇北地區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蘇北地區農業產業化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與其他農業大省比如山東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即便是與省內的蘇南地區相比,在農業產業化產值、龍頭企業數量、地理標識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均有不少差距。3.1產業化發展缺乏足夠的內生動力。江蘇省一直比較重視農業農村的發展,在農業強農惠農政策方面也走在了全國的前列。2010年以來,省財政撥專款先后用于支持重大水利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扶持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推進農業科技發展,扶持現代農業園區發展,落實各項支農惠農補貼政策。黨的以后,針對蘇北地區發展整體不如蘇南,農村貧困人口比較多的現實,江蘇省財政廳、農業農村廳還針對蘇北情況出臺了“四掛鉤、兩清單”機制的專項政策,用于扶持蘇北地區的農業產業化發展,增加蘇北地區農民收入。也正因為如此,蘇北地區目前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主要靠政府扶持,內生動力不足,大多數農民農戶參與的積極性不高。3.2產業化發展遭遇金融支持瓶頸。目前蘇北地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資金融通渠道主要有兩個,一是政府自身投入,通過惠農補貼、優惠貸款、農業保險等各種模式來實現;二是政府引進工商資本,組建龍頭企業,帶動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這兩種模式見效快,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政府資本不能代替市場,從體量上說也是杯水車薪;而工商資本流動性比較強,一旦沒有獲得預期收益就會流出。所以大力引入民營資本進入農業產業化環節是比較合理的一條出路,但是目前這一渠道并不暢通,主要依靠農村信用社資金融通,而很多農業項目利潤薄、周期長、缺少擔保,在融資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困難。3.3特色產業引領作用不夠。蘇北地區雖然目前各地涌現出了一批現代化農業產業,但是總體上特而不強,產出效益不佳。比如洪澤湖的螃蟹上市時一般售價在100~200元/kg之間,而同期陽澄湖的螃蟹至少在600元/kg以上。除了這些地理標識性比較強的產品以外,其他的農業加工產業因為產業體量不夠大,引領作用也比較有限。比如最近出臺的2019年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0強名單中,江蘇有8家企業入榜,但蘇北地區只有一家,就是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這與蘇北地區“糧倉”“菜籃”的地位是極不相稱的。3.4出口規模比較小。蘇北地區農業生產的體量較大,江蘇省農村農業廳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位列全省糧食產量前五位的縣市全部分布在蘇北地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除宿遷外,其他四市也在前五位,蘇北地區占比54.7%,這兩個指標均排在全省前列。反觀農業出口額,除了連云港和徐州排在全省前列以外,其他三個市縣的排名都比較靠后,出口的規模也比較小,整個蘇北地區農業出口額只占全省總出口額的36.5%。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蘇北地區的農業產業化水平還比較低,雖然農業經濟總量比較大,但產品大路貨比較多,缺乏精品,所以在出口時的產品競爭力比較弱。另外,農業加工流通環節也比較薄弱,不能有效地支持出口,以淮安為例,所謂精品蔬菜加工僅僅只是脫水而已,沒有更新的技術支撐,光靠名字是無法做出精品來的。另外冷鏈物流在淮安的發展也比較滯后,沒有形成專業體系,所以在水產、畜禽等的生產銷售方面有很多制約因素。再者,淮安市的外向型經濟缺乏,農業產品的出口更是雪上加霜。
4蘇北地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對策研究
4.1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建設。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概念很多,目前達成共識的是通過市場將企業尤其是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性質的農場聯合起來,分工協作,通過規模經營實現利潤最大化。通過這一舉措可以避開小農經濟的弊端,實現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經營,增加農業產業效益。因為企業可以先向農戶下訂單,通過“企業+基地+農戶”或者“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使農民實現未種先銷、未養先售,讓農戶分享到更多農業產業發展帶來的效益,有效增加收入,積極調動農民的積極性。4.2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針對目前農業農村金融門檻高、渠道少的現狀,互聯網金融模式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互聯網金融平臺可以通過眾籌模式將散戶的資金聚合在一起,再通過P2P信貸模式快速有效地進行流轉。資金的流通速度快,在途占用時間少,效益更高。同時,申請貸款的門檻低,金融資本低抵押甚至無抵押,只需要身份證明和良好的信用記錄即可,可以有效扶持農村小額項目和小微企業的發展。4.3通過科技+生態+品牌聯動模式提升效益。蘇北地區擁有良好的農業生產的天然條件,但傳統的農業生產的利潤率很低,要想做大做強,提升效益,必須通過各種現代化的手段。首先要加大科技的投入,農業產業化的第一推動力仍然是科學技術。一方面政府要鼓勵各種農業科研院所深化研究,另一方面政府還要為企業和科研院所牽線搭橋,提供好的平臺,加快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使用,保證技術的轉化率。其次,企業還要致力于打造生態農業,充分利用當地的農業資源,建立良好的農業生產鏈,做到生產收益與健康環保兩不誤。最后,企業還要花大力氣研究品牌建設,通過品牌的打造,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增加產品的附加值。4.4創新農業出口模式。針對目前蘇北地區農產品出口所面臨的窘境,需要多方協作,開拓創新,有針對性地進行一些改革和嘗試。首先,政府要積極引導各地區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夯實農業第一產業的基礎,打造精品,同時大力發展農業加工業,加強農業加工流通環節的基礎設施建設;其次,企業要大力發展電商農業模式,在傳統農業出口模式的基礎上,通過阿里巴巴、敦煌網、速賣通等新型電商批發和零售平臺,拓寬出口渠道,增加出口。
[參考文獻]
[1]沈貴銀.創新驅動推進江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探討[J].江蘇農業科學,2018(13):324-327.
[2]楊殿闖,嚴蘇桐.當前現代農業發展實踐與對策—基于蘇北地區的調查[J].中國發展,2016(01):241-243.
[3]王明,楊軒嘉.關于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思考———基于江蘇省蘇北地區的調研[J].中國發展,2015(12):50-56.
[4]徐雪高,邵紅寧,許衛健.江蘇促進農業產業興旺的成效、問題與建議[J].江蘇農業科學,2018(1):1-4.
作者:郭世靜 單位: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淺談生態農業對農業經濟的影響
- 下一篇: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