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農業概論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04 03:05:00
導語:稻作農業概論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是世界上稻作農業最早的發生地。根據中國史前考古學研究和對古代植物遺存的分析鑒定成果,中國栽培稻的起源,大約始于公元前10000年前后,整個中國史前稻作農業大致可劃分為四個發展階段。
1.栽培稻的起源
栽培稻的起源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從理論上講,栽培稻的起源,是發生在有人類活動的野生稻分布區域內。
關于稻作的起源,曾流行過農學方面的、民族學方面的和考古學方面的多種看法。
我曾提出栽培稻起源于中國南方腹心地帶,主要是根據近十年來的兩項考古發現提出的。
一項是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的發現。
另一項是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的發現。
這兩項重要發現及初步研究成果,已告訴我們中國栽培稻起源的時間與區域。
中國栽培稻起源時間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中國栽培稻發生的區域可初步圈定在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至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范圍內。
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至道縣玉蟾巖遺址的這一區域,從水系上分析,屬長江流域;從地形和氣候上分析,屬華南亞熱帶;而從整個中國的地形分析,它處于中國南方的腹心地帶,即秦嶺——淮河以南地區的腹心地區。
該區域的東部為武夷山,西部為中國地形上的第二級階梯的前沿——雪峰山,北部為南丘嶺與幕阜山,南部為南嶺。其中,東北部可包括浙江西部仙霞嶺與千里崗之間的衢州一帶。從平面上看,這一地區似呈不規則四邊部,又似呈斜目形。從整個中國南方的地形來看,這一地區位于第三級階梯的西部,屬中國南方的腹心地帶。據此可以認為中國栽培稻是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起源于中國南方腹心地區,包括其四周的山問谷地。
2.史前稻作農業的興起
目前考古發現的史前稻作農業興起階段的文化遺存,主要有分布在兩湖平原西部地區的彭頭山文化和分布在淮河上游支流沙河、汝河、洪河流域的裴李崗文化賈湖類型。此外,錢塘江流域也有了新的發現。
彭頭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北部的環洞庭湖西北至南部的平原地區及湖北西部枝城至秭歸的長江沿岸地帶,其年代約公元前6500~前5500年。表明其稻作農業興起的關鍵性證據,是發現了大量的栽培稻遺存。
裴李崗文化賈湖類型分布在河南省中、東部平原地區,年代在公元前6800~前5800年。目前發現的稻作遺存,主要見于舞陽賈湖遺址。
錢塘江流域的新發現,是近年來在浙江中部盆地的浦江縣上山遺址發現了約公元前7000年前后的稻作遺存。
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偏晚階段,原始稻作農業除了在洞庭湖區域與鄂西長江沿岸地區、錢塘江流域及淮河上游地區發展外,還擴展至陜南漢水谷地。
3.史前稻作農業的初步發展
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前,原始稻作農業文化已發展至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贛江流域、閩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黃河中下游的部分區域。已發現稻作遺存的有長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與崧澤文化、北陰陽營文化,長江中游的湯家崗文化、大溪文化、薛家崗文化、贛江流域的拾年山一、二期文化、江淮東部的龍虬莊文化、淮河中游地區的侯家寨文化等,在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中亦有一些遺址出土了稻作遺存。其中以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龍虬莊文化、大溪文化的稻作遺存最為豐富,并做了鑒定分析。
這時期稻作農業向北方的發展,已超越了前一時期,到達北緯35°左右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如在江蘇連云港二澗村、河南鄭州大河村、洛陽西高崖等遺址都發現了稻殼印痕。陜西華縣泉護村遺址發現了可能是稻谷的痕跡。黃淮地區是當時的稻粟混作區。
4.史前稻作農業的成熟發展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前至公元前2000年前,是中國史前稻作農業的成熟發展時期,有的地區大約在公元前3300年前后就開始進入原始農業的成熟發展期。
成熟發展階段的原始稻作農業文化,其分布范圍大體與初步發展階段的分布范圍相同,南起嶺南,北至山東棲霞、河南汝州、陜西扶風一帶,西到長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東臨海濱。已發現稻作遺存的有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長江中游的屈家嶺文化與石家河文化、贛江流域的樊城堆文化、嶺南的石峽文化、海岱與皖北地區的大汶口文化晚期與山東龍山文化、中原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渭河流域的扶風案板三期文化遺存,以及臺灣臺北、臺中、屏東等地。其中以良渚文化、屈家嶺文化與石家河文化、樊城堆文化的稻作遺存最為豐富。黃淮地區仍然是稻粟混作區。而嶺南與臺灣等自然食物來源十分豐富的地區,在這時期已確立了稻作的種植。
二、中國史前稻作農業各發展階段的主要文化特征
中國史前稻作農業的文化特征,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是有區別的。
1.栽培稻起源階段的主要的文化特征
在栽培稻起源階段,與栽培稻發生有關的工具等文化面貌的變化,亦有反映。如玉蟾巖遺址新出現了鋤形石器、骨鏟,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中出現了磨制石器,穿孔蚌器的數量增加、個體較大、穿孔孔徑小而圓滑,出現雙孔蚌器,或可稱為蚌耜等。這些新穎的工具是否就是與稻的栽培和收割有關,目前尚不能確定,但應與栽培稻出現的經濟生活有關。
至于與飲食活動有關的陶器,在栽培稻發生之前就已經起源,中國陶器的起源在距今15000年前(1);至栽培稻起源階段,陶器的制作有了改進。如玉蟾巖陶泥(片)中有意識地拌入攙和料;在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發現的陶片,還有繩紋、條紋與素面之分,器型有罐、缽兩種,制法除貼片外,還有泥條疊筑法。陶器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因栽培作物的產生而逐步顯得重要了。
2.史前稻作農業興起階段的主要的文化特征
表明彭頭山文化原始農業興起的主要標志還有聚落址的出現。目前已發現彭頭山文化時期的聚落址有近20處,以八十垱與彭頭山遺址的規模較大。八十垱遺址屬低崗遺址,由圍壕和圍墻圈圍,平面呈長方形,近南北向,現存部分南北長約110米,東西寬約70~80米,環繞面積近8000平方米。圍墻頂寬約3米,圍壕在圍墻外側,底寬約3.5米,溝底距墻頂高2米。在圍墻以內已發現多座成排布置的房基及一座海星狀高臺建筑址。彭頭山聚落址亦為低崗遺址,位于八十垱遺址東北25公里,已發現房址、灰坑、墓葬等。房址為平面近方形、面積約30多平方米的地面建筑址和平面呈不規則圓形的小型半地穴式建筑址,保存較差。墓葬18座,為二次葬,每墓都有1至4件陶器隨葬(2)。這種具有固定居住條件、規模較大的聚落址,尤其是帶有防護屏障的聚落址的出現,無疑是以原始農業興起為依托的,而這種聚落址的出現也促進了原始農業的發展。
表明彭頭山文化原始農業興起的工具方面的證據還不多,也許是竹、木質工具已腐朽而沒有保存下來。在八十垱遺址曾發現木鏟與木耒(3)。就已發現的石器而言,打制石器、細小燧石器等是前期文化的延續外,出現了少量磨制石器,如小型石斧等,但不能確定其為農業生產工具。沒有形成專門的石質農業生產工具可能是中國南方地區史前稻作農業興起階段的特征。
與賈湖原始稻作農業大致同步興起的是賈湖聚落址的出現。
賈湖聚落址位于沙河與澧河之間,比河堤低3米左右,面積較大,達55000平方米。在已發掘的2350多平方米內發現房址45座、灰坑370座、陶窯9座、墓葬349座、甕棺32座、埋狗坑1O座,以及數千件陶、石、骨器等。這些都表明當時的聚落規模較大,人口已達到一定的數量。墓葬中出土的5、6、7、8孔笛形骨管樂器、龜甲響器及龜甲上的契刻符號等,反映出當時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伴隨著原始農業的興起而開始發展起來。
賈湖聚落址出土的工具種類較彭頭山文化的為多,有石、骨角、牙器等,以石工具為主,琢、磨制石工具開始大量出現。可確定為農業工具的有石鏟、石鐮、石刀、石磨盤、石磨棒及骨耜等。磨制石農具的出現是原始農業興起的重要特征。
從聚落址規模及其房址、墓葬、生產工具、生活用具等內涵分析,賈湖聚落址的原始稻作農業的發展水平似高于彭頭山文化的原始稻作農業的發展水平,但此時的原始稻作農業都處于興起階段。據對賈湖聚落址出土的農業工具、狩獵工具、捕撈工具的數量比例分析,其原始農業經濟比重約占當時整個社會經濟的四分之一以上,狩獵、捕撈、采集經濟仍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3.史前稻作農業初步發展階段的主要的文化特征
這時期的稻作遺存充分表明,稻作農業在公元前5000~前3000多年間得到了明顯的發展。稻作農業的覆蓋面達到中國第三級階地南方地區的主要區域,稻作農業的規模逐漸擴大,品種也在逐漸優化,產量逐漸提高。尤其是有田埂、配有灌溉設施的稻田的發現,發明這時期的稻作種植進入了小田塊管理的階段,人工對稻谷栽培的農事活動十分明顯。小田塊管理應是原始稻作農業初步發展階段的一項重要特征。
稻作農業生產工具在這一階段有著明顯的發展,磨光石器如鏟、斧、刀等開始較多的使用。最為突出的是在河姆渡遺址發現了170多件骨耜,有雙齒刃骨耜、斜刃骨耜、平刃骨耜等幾種,還有骨平田器等。在鲞架山遺址出有木耜、角質鶴嘴鋤,慈湖遺址出有木鋤與木平田器,在草鞋山遺址、青墩遺址、羅家角遺址都出有骨耜,等等。大量骨耜、木耜,以及石鏟的發現,是當時處于耜耕農業階段的重要證據。
在原始稻作農業初步發展階段,手工業和家畜飼養也都有了明顯的發展。其中手工業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出現了玉器、漆器、刻紋白陶的制作與蠶絲編織等。如河姆渡文化中的玉塊、玉璜、漆碗、象牙雕刻、織布機工具與腹刻蠶紋的牙雕小盅等,大溪文化中的刻紋白陶盤等。飼養的家畜除豬、狗外,可能還有牛、羊等(4)
原始稻作農業文化區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此時開始豐富起來。如湖南澧縣城頭山遺址的大溪文化的祭壇、浙江桐鄉羅家角遺址出土的馬家浜文化的裸體男性塑像、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雙鳥朝陽”紋象牙雕刻品等。
這時期的聚落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主要表現在聚落址密度和單個聚落址面積的增加和聚落功能的完善。其中尤以太湖與杭州灣地區及兩湖平原地區的發展較快。河姆渡遺址發現的桿欄式房屋是當時最為進步的木構建筑,澧縣城頭山城址為中國最早的城濠聚落址。這種文化現象與這兩地的稻作種植業發展較快密切相關。
4.史前稻作農業成熟發展階段的主要的文化特征
這時期,在各個區域內反映稻作農業發達程度的農業生產工具,都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尤以良渚文化的最為進步。主要是形成了種類較多的成套的農業工具。良渚文化的石質農業工具有犁、斜柄破土器、耜、鏟、耘田器、鐮、侄等,大都制作精細,另有角鋤、木平田器等。石犁、斜柄破土器和耘田器的出現,表明當時耕作技術的提高。石犁用于翻土,雖然對其是借助人力翻土還是牲畜拉犁翻土尚不能確定,但據其形制呈三角形,可確認當時出現了原始犁。耘田器可能是中耕的工具。也可能是用于平田的。農業生產工具表明,良渚文化的稻作農業可能是當時最發達的。
原始稻作農業成熟發展的另一項特征,是家畜的飼養有了明顯的發展,在一些區域,飼養的家畜已成為當時人們肉食的主要來源。(5)
表明原始稻作農業成熟發展的另一方面的重要現象,是原始手工業的興盛。因為只有農業的發展,糧食剩余,才能允許一批人專門從事手工業生產。這時期,原始手工業開始興盛起來,如制陶、制玉、紡織、髹漆、竹木制做、象雅雕刻和鑲嵌等獲得空前的發展,尤以玉器的制作最為顯著。在太湖及杭州灣地區的良渚文化、巢湖地區的含山凌家灘文化遺存、江漢地區的石家河文化中玉器制作品成為時代的特征。而最為重要的是鑄造銅器的出現,如湖北京山石家河羅家柏嶺遺址石家河文化層中發現了銅器殘片和銅綠石與銅渣等(6)。釀酒業也可能在這時期出現,良渚文化中的雙鼻壺、帶流寬鋬杯、屈家嶺文化中的壺形器、薄胎陶杯等,制作精致,可能是酒器,釀酒是糧食剩余現象的副產品。
原始稻作農業成熟發展的最突出的表現,還有建立在原始農業基礎之上的社會形態的發展。如太湖與杭州灣地區、江漢平原地區的中心聚落群址的出現和原始城址的發展,大型宗教建筑及原始宗教活動遺存、大型祭壇墓地、原始文字的產生,擁有王權與神權人物的誕生等,表明這兩個地區的社會走近了文明社會。原始社會向文明社會的邁進,無疑是原始農業成熟發展的結果。
三、中國史前稻作農業起源與發展若干問題的進一步探索
1.農業起源的概念
以往,通常將農作物栽培的起源就作為農業的起源。
其實,根據現在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來看,農業起源應該分為兩個發展階段,即農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農業的興起。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農作物栽培的起源是指野植物經人工干預后轉變成栽培作物,也就是人類栽培作物這種食物生產的最初產生。在栽培作物起源階段,人類社會的經濟形態并沒有發生太多的變化,與此相聯系的文化上的變化亦是十分微弱的。
原始農業的興起是指農作物的種植達到了一定的規模、成為當時居民的一種重要的生計從業活動。農業經濟成為當時社會經濟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對社會發展產生了明顯的推進作用。與此相聯系的是文化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農作物栽培的起源與原始農業的興起,在考古學文化上的反映有著很大的區別,其發生的時間亦有先后之分。栽培作物起源在前,原始農業興起在后。農業起源研究主要是指這兩項內容的研究。
2.原始農業興起階段的主要特征
從史前稻作農業發展階段及其主要的文化特征可以看出,原始農業的興起與聚落址的出現密切相關,原始農業的興起又使生產王具出現變化,原始農業的興起還使飼養家畜成為可能。
前述的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表明,在原始農業興起階段,農作物遺存、聚落址、農業生產工具、家畜飼養等都已出現。而在農作物栽培起源階段,聚落址、農業生產工具、家畜飼養等特征尚未形成。所以,除了農作物外,聚落址、農業生產工具、飼養家畜等都是說明原始農業興起的重要特征。
據此,應將農作物遺存、聚落址、農業生產工具(尤其是磨制的石質農業生產工具)、家畜飼養作為原始農業興起的四大標志。此外,因原始農業的興起,人們的活動內容開始豐富起來,精神文化生活內容自然也就豐富起來,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原始宗教意識也開始興盛起來。
3.稻作農業起源的形式
關于稻作農業起源的形式,1998年我曾提出:“中心起源、邊緣發展”的看法。即:
大約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在包括野生稻在內的自然食物來源充足的中國南方腹心地帶內,長期過著穩定的狩獵與采集生活的人們,逐漸認識到野生稻的食用價值,并經過長期的觀察,初步掌握了野生稻的生長特征,產生了對野生稻的試種興趣。伴隨著首批試種稻的成功,試種稻規模逐年擴大,稻的野生特征逐漸向栽培特征轉化。其結果,試種稻逐步成為人們穩定的食物來源之一,野生稻變成了古栽培稻。
栽培稻在中國南方腹心地帶起源之后,并未在這自然食物來源充足的區域內直接得到成規模的發展,而是在中國南方腹心地帶西北側的兩湖平原西部地區和可能在其東北側的錢塘江流域率先得到發展。這兩個地區緊挨著中國南方腹心地帶,處于“富裕的食物采集文化區”的邊緣,自然食物來源不如腹心地帶的充足,但是具備發展稻作生產所需的各種條件。當那里的人們掌握了稻作栽培技術,或是帶著稻作栽培技術的人們來到這里之后,發展稻作農業以解決食物來源問題,便成為當時迫切的社會需求。于是稻作農業率先在這兩個地區得到發展,并以其顯著的社會效益影響著周邊地區。伴隨著全新世暖濕氣候效應逐漸北進,稻作農業也逐步向緯度較高、適于稻作生產的淮河流域推進。
“中心起源、邊緣發展”的這一看法,可簡明如下:
栽培稻大約在公元前10000年起源于自然食物來源充足的中國南方腹心地帶,于公元前7000年后發展于“富裕的食物采集文化區”邊緣的兩湖平原西部地區和錢塘江流域,并逐步向淮河流域推進,即“中心起源、邊緣發展”。(7)
現在我仍維持這一看法,并做一點補證。
1998年我提出稻作農業起源的形式是:“中心起源、邊緣發展”時,錢塘江流域還未發現原始稻作農業興起階段的文化遺存,我只是從宏觀上根據一些現象推測錢塘江流域應有公元前5000年前至公元前7000年前后的原始稻作農業文化遺存。后來,在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發現確認了公元前5000~公元前6000年的稻作農業文化遺存;近年來又發現了公元前7000年前后的浦江縣上山遺址,為“中心起源、邊緣發展”說提供了新的證據。
上山遺址位于浙江中部盆地,這一帶是連接杭州灣地區和衢州通道的主要地區。
在上山遺址的發現,主要有以下幾項(8)。
(1)發現了可能是干欄式的建筑址,表明當時處于定居。
(2)發現了大量的稻作遺存,主要是陶片中夾有稻谷殼。經初步觀察是一些經人類選擇的早期栽培稻。這種將稻谷殼作為制作陶器的陶泥滲和料,在彭頭山文化中也有發現。是表明稻作農業已經形成的重要證據。
(3)發現的工具有石磨盤、磨棒、石球、穿孔器、礪石,還發現了通體磨制及局部磨制的斧形、錛形石器等。表現出進步的特征。
(4)陶器器形有多種,以盆形器為主,另有釜、罐,還出現了圈足和假圈足器。這是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圈足陶器。
以上這些現象都表現出上山文化遺存的進步特征,表明當時的稻作農業已經興起。
同時,我們也看到,上山文化遺存的文化面貌雖然十分獨特,但也存在著與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等文化遺存的聯系。
如上山遺址的穿孔石器,見于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從華南地區穿孔石器的發現情況分析,穿孔石器是舊石器時代末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種在特定的生存狀態下形成的一種特殊的工具。
上山遺址發現有這種工具,表明浙江中部盆地的公元前7000年前后的稻作農業文化遺存,與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栽培稻起源階段的文化遺存有關。證實了我們對錢塘江流域原始稻作農業起源問題的看法和原始稻作農業起源的形式為“中心起源、邊緣發展”的觀點。
現在,根據上山遺址的發現,還可進一步推測,杭州灣地區及錢塘江下游的跨湖橋文化遺存、河姆渡文化,也許還包括馬家浜文化的稻作文化遺存,可能是由浙中盆地上山這類稻作文化遺存發展而來的。這有待于今后的發展與研究來證實。
4.原始稻作農業經濟的發展對文明起源的作用
我準備從兩個地區,即環太湖地區和兩湖平原地區,來談這個問題。
在環太湖地區,原始稻作農業大約是在公元前4700年以后才開始得到快速的發展。相應的是,那里的社會也是從那時開始快速發展的。如聚落增多,家畜飼養發展,手工業制品種類豐富。
而原始稻作農業在當時社會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則是在公元前4000年以后,即進入崧澤文化時期才開始逐漸發生的。如崧澤文化進期的采集、狩獵經濟的比重,較前一階段有了顯著的下降。這主要表現在文化遺存中的動物骨骼的種類與數量,以及狩獵工具的種類與數量,在崧澤文化時期明顯減少。這說明崧澤文化時期的食物生產(主要是稻作農業生產)的比重較馬家浜文化時期有了顯著的提高。相應的是,崧澤文化的社會又有了明顯的發展。如出現用家豬下顎骨隨葬,反映了開始將家豬作為財富之一,同時也表明家豬飼養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一些文明因素相繼在崧澤文化時期出現,如土墩墓地、墓地中的燎祭現象,出現小玉璧、玉琀等。
良渚文化時期,原始稻作農業進入成熟發展階段,最主要的證據稻作農業工具方面出現了用于犁耕、中耕、收割等種類較多的成套農具,出現了釀酒。與此相應的是,良渚文化時期聚落址猛增,出現聚落群,反映了人口增加;家畜飼養發展,肉食家畜比重顯著增加,原始手工業興盛。更為重要的是,在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環太湖地區,大約在公元前3000~公元前2800年前,社會逐漸步入“古國”發展階段。主要證據是莫角山中心聚落群的出現,瑤山、反山等祭壇墓地等的形成。
兩湖平原地區的原始稻作農業大約是在公元前4500年前后的湯家崗文化時期開始得到快速發展的,出現了水田稻。
至大溪文化時期,原始稻作農業在社會經濟中的比重逐漸加大,出現了可能是貯藏糧食的大型陶器。相應的是大溪文化時期的聚落增多。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出現城墻圈圍的中心聚落,制陶業發展,出現祭壇等。
至大溪文化晚期,社會分化逐漸明顯,出現石鉞。
至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屈家嶺文化時期,原始稻作農業進入成熟發展時期,可能已有釀酒。相應的是,社會發展可能進入“古國階段”,主要證據是中心聚落群出現,如石家河聚落群,城成批出現,已發現9座城址,還出現了大型宗教活動場所等。
環太湖和兩湖平原地區原始稻作農業的發展過程及其對文明起源的作用,以及良渚文化和屈家嶺文化的文明化過程是在原始稻作農業充分發展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一實例,充分說明了農業是文明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基礎。
注釋:
(1)朱乃誠:《中國新石器吋代幾種主要特征的起源——兼論中國新石器時代開始的標志》,《21世紀中國考古學與世界考古學》,中國禮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朱乃誠:《中國陶器的起源》,《考古》2004年第6期。
(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澧縣彭頭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發掘簡報》,《文物》1990年第8期。
(3)裴安平:《澧縣八十垱遺址出土大量珍貴文物》,《中國文物報》1998年2月8日。
(4)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浙江省博物館:《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8年第1期。河姆渡遺址考古隊:《浙江河姆渡遺址第二期發掘的主要收獲》,《文物》1980年第5期。
(5)袁靖:《論中國新石器時代居民獲取肉食資源的方式》,《考古學報》1999午第1期。
(6)湖北行文物號占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石家河羅家柏嶺新石器石代遺址》,《考古學報》1994年第2期。
(7)朱乃誠:《中國新石器吋代早期文化遺存的新發現和新思考》,《東南文化》1999年第3期。
(8)蔣樂平:《浙江浦江縣上山新石器時代遺址——錢塘江流域早期稻作文化遺存的最新發現》,《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甽研究中心通汛》第7期,2004年1月。
- 上一篇:嚴重骨折手術治療方法探討論文
- 下一篇:零售商促銷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