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品貿易對策新動態

時間:2022-08-24 10:38:51

導語:日本食品貿易對策新動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日本食品貿易對策新動態

2005年3月8日,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在第10次“食料、農業及農村政策(農業白皮書)審議會”的對外政策中談到,日本政府計劃以5年的時間將其農產品出口翻番,即在現有約30(X)億日元出口金額的基礎上達到日漢刃多億的目標。為此,日本正式對外明確表明了為擴大農產品及食品出口,將實施“進攻的農政”,亦即被稱之為“轉守為攻”的農產品貿易政策。這一政策的含義就是:日本要改變國內目前因國外農產品大量進口而導致其國內農產品生產及銷售份額下降的局面,主動前往海外尋找發展商機,變被動為主動,提高日本農產品競爭力,同時也以此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的政策。隨后,在3月22日由“食料、農業及農村政策推進本部”決議通過的《關于推進21世紀新農政》的指導綱要,即以“向著進攻的農政轉換”作為副標題,明確提出了要促進以高品質且安全、放心的日本農產品的出口。在同年4月22日舉行的第10次‘舊本食品等海外開拓委員會”(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栩刃RO>主持),以及4月27日首次召開的官民共同協作“促進農林水產品等出口全國協議會”(農林水產省主辦、經濟產業省和外務省協辦)上,又進一步明確了實施這一政策的各項方針及具體措施。特別是后者,參加者除了包括內閣、農林、經產、外務等中央7部局以及地方47都道府縣外,還囊括了幾乎所有農林水產及食品相關以及流通、旅游、經濟等主要團體、協會和部分研究機構參加,使之成為了對日本農產品出口具有重要意義的會議。本文擬就日本促進其農產品、食品出口的貿易政策的提出及其發展動向進行簡要分析。

日本農產品貿易政策調整的背景日本政府近年來所制定的促進農產品、食品出口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被稱為“促進農產品、食品出口的綜合性的支援體制”。它的政策重心是擴大日本農產品及食品在亞洲市場的出口份額。在上述《關于推進21世紀新農政》政策文件中,就明確提出了要“抓住亞洲各國收人水準的提高和世界性的日本食品流行的好時機,進一步促進安全優質的日本農林水產品、食品的出口”。在許多具體的措施中,則重點性地針對亞洲市場制定了相應的對策,從而使新的貿易政策及措施更加注重于日本自己的近鄰。對于日本農產品貿易政策的調整,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認識。

首先,提高日本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與縮小農產品貿易逆差是其貿易政策調整的主要原因。由于經濟結構與農業經營成本所決定,日本農產品與亞洲各國及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相比普遍缺乏競爭力,因而,日本的農產品出口與進口比重懸殊,兩者之比約為1:20。為此,長期以來日本的農產品與食品出口,主要以拓展美歐市場為主。然而,隨著近年來亞洲經濟的快速增長,這為日本擴大對亞洲的農產品出口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根據農林水產省《關于農林水產品的出日現狀》(2儀科年n月)報告的數據資料顯示,日本農產品(2003年度)出口的前10位國家及地區1988年與2(X)3年相比,亞洲國家及地區的比重由59%增加到72%,特別是對中國的出口增長高達971%,由第巧位迅速上升到第5位。近年來,日本的農產品出口貿易整體情況表現一般,增長甚微;但對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各國的出口卻年年擴大,2儀抖年從農產品出口總額來看,排名前10位中亞洲有6個,與1999年相比對亞洲出口增長了21%,對中國出口增長了175%。2《X碎年日本農產品出口總額為2955億日元,而對中國內地、香港地區、臺灣地區、韓國、泰國和新加坡等的出口卻占了約75%,達到2209億59以〕萬日元。

從圖1可以看出,近6年來日本農產品出口增長最為顯著的是中國,而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有不同程度增長。這一增長趨勢實際_L也反映了亞洲各國人均國民收人的增加和購買力的提高。從東亞主要國家及地區的人均GDP增長來看,以亞洲經濟發展較顯著的1993年(世界銀行報告首次提出“東亞的奇跡”)與日本經濟復蘇明顯的2(X)3年相比較,中國內地、韓國、新加坡及臺灣地區分別由510美元、8270美元、17860美元和10710美元增加到1090美元、125(X)美元、21520美元和12540美元,各自增長了2.14倍、].51倍、1.2倍和1.17倍。相反,日本的人均GDP則由1993年的34940美元減少到2003年的33720美元,同比減少了0.03%。亞洲各國經濟發展的這種趨勢,為改變因農產品價格昂貴,出口困難的日本產品進人亞洲國家的生活富裕消費層提供了可能。特別是祖國大陸與臺灣加人WrrO以后,為日本農產品及食品擴展進人所謂的“中華圈”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因此,促進對亞洲市場的出口成為了日本試圖減小農產品貿易逆差,實現“進攻的農政”的重要的政策出發點。

其次,全球性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是促使其貿易政策調整的外部原因。從全球與亞洲區域內貿易來看,一方面世貿談判特別是有關農產品貿易問題的談判長期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另一方面亞洲各國的自由貿易協定(Fl人)談判卻積極開展起來,尤其是中國與東盟各國的自由貿易談判所取得的進展對日本而言是一大刺激。同時,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國內需求不僅帶動了域內經濟增長,也密切了同日本及其他東亞國家相互間的經貿聯系。在日本,2003年以來流行著所謂“中國特需”(意即中國需求猶如當年朝鮮、越南戰爭中美國軍需對日本經濟所起到的拉動、振興效應一樣)這樣的提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日本對其貿易政策加以重新定位、調整。也就是說,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以及中國影響力的擴大是促使日本“轉守為攻”貿易政策提出的外部環境因素之一。

第三,穩定的食物供給與振興國內農業是其農產品貿易政策調整的主要國內因素。從日本國內情況來看,眾所周知日本的糧食自給率是發達國家中最為低下的國家之一,平均食物熱量(ealorie)自給率約40%。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綜合食物局《食物供需表》的統計資料所顯示,么{X)2年日本的谷物(食用*一飼料)、肉類、魚貝類、蔬菜和水果的自給率分別為28%(僅大米為%%)、53%、46%、83%和科%。由于出生率的低下和從事農業的勞動力人口的不足,上述比重還有進一步趨于嚴峻的跡象。對此,為了應對要求日本國內農產品市場特別是大米市場進一步開放的呼聲,以及扭轉、調整日本國內農業產業發展的被動局面,振興日本農業,同時也為獲得更多農村選票對執政黨的支持,日本政府通過政策、資金及技術的支持來促進國內農產品及食品加工業面向海外拓展市場,就成了執政當局一項重要的選擇。所謂“轉守為攻”的政策也就由此而生。“轉守為攻”政策的基本內容日本農產品貿易政策的這一新動向,與近年來亞洲各國經濟發展、區域內貿易愈益緊密以及日本自身經濟結構調整與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正是因為日本內外部這些因素所致,“進攻的農政”或“轉守為攻”的政策才成為近來備受重視的問題。

關于“轉守為攻”的貿易政策,概括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近年來日本政府在政策層面上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進農產品及食品出口的綜合支援措施,亦即實施所謂的“轉守為攻”的貿易政策的措施它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提供和技術支持的形式,積極鼓勵和協助日本企業與農業經營者將產品打人國際市場,以此扭轉長期以來的日本農產品貿易巨額逆差問題。這些政策及措施主要表現為:

1.日本政府先后通過《農政改革的基本方向》(農林水產省政策報告)、《關于重振農山漁村的(政策)支援》(內閣政策會議議案)和《食料、農業及農村政策》(農業白皮書)等政府方針、政策文件形式,明確提出了要促進農產品及食品的出口,以實現“轉守為攻”的政策。

2.由農林水產省先后制訂,并指導執行多項促進農產品及食品出口的相關措施。這些措施主要包括:(1)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IRO)推進農林水產品貿易平穩增長事業(1997一2008年)事業內容:①進行海外貿易情報收集等基礎調查與收集活動;②舉辦促進農產品、食品出口的研修會;③設立探討貿易平穩發展活動委員會。(2)民間團體組織國產農林水產品海外普及事業(20(只一20()8年)事業內容:①拓展海外市場的使命,②從事日本國產農林水產品、食品的公關宣傳活動,③構筑起新產品出口的開拓事業。(3)民間團體組織確立農林水產品海外銷售途徑對策事業(2(X)5一2田8年)事業內容:①貿易商與生產經營者共同確立起出口對策,②提高流通效率的對策,③保護日本品牌、商標的對策,④靈活運用海外超市常設銷售網點的對策,⑤日本食品及日本產食品材料的普及活動。(4)地方公共團體促進地方特色產品出口對策(2005一20(刃年)事業內容:①以海外進口商為對象的實務性的展示、拾商會,②取得進行反復的試驗性出口,③在海外進行出口清單所列品種的促進銷售的宣傳活動,④為配合海外促進出口的宣傳活動,邀請進口商考察日本,⑤開發適應海外需求的商品,重視包裝。以上事業除第一項的內容是自1997年即開始實施外,其余大都是近一兩年來才陸續實施的促進農產品及食品出口的對策。為落實這措施,日本政府為此投人了大量的資金。近三年來相關事業(預)經費分別為:2003年47(X)萬日元,20(科年8億粼刃萬日元,同比增長了17倍。2(X)5年預算經費為4億8100萬日元(上述(l)2)(3)項事業的預算)+470億刃萬日元((4)項的預算),合高達474億叭洲1〕萬日元。其中,4)項的預算包含了作為交付各地公共團體強化農業經營與農產品口的預算。3.由獨立行政法人日本貿易興機構主持成立了‘舊本食品等外開拓委員會”,具體協助日本府與民間實施農產品與食品出口戰略。該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有:由

農林水產各界有識之士參加,兩年時間(20()3年7月至2田54月)對‘舊本食品等的海外市開拓事業的基本戰略”進行調、審議。②作為日本貿易振興機實施的日本農林水產品、加工食出口戰略,探討在過去未曾有過相關體制、實踐性的戰略。③以亞為中心,根據國別提出綜合性戰略。

(二)日本許多地方政府也制了相應措施,積極主動地鼓勵、助當地農產品與食品的出口,并政策和資金上予以支持2003年5月,首先由部分地方府在日本農產品出口較有影響的取縣,發起成立了“促進日本農水產品牌出口都道府縣協議會”。初期有23道縣參加,截至2撇5年3月已有42道府縣參加(日本省級行政區劃為47都道府縣)。此外,各地方政府除配合上述農林水產省相關資金使用和政策實施外,還專門規劃出地方預算,利用多種形式,在海外積極協助企業和經營者宣傳、推廣當地農產品與食品的出口。

(三)由農林水產省、經濟產業省和外務省三部門以及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共同制定、實施了“關于中小企業等出口海外市場通道的政府層面支援制度”該制度從扶持中小企業的角度,包含了促進農產品及加工食品出口的相關政策。這也是促進農產品出口,實施“轉守為攻”的另一政策體現。關于“轉守為攻”政策的評價日本在促進農產品、食品出口的方向上是把擴大出口高品質且具有附加價值的農產品與食品作為主要目標。為此,強調通過所謂“官民協作”的形式擴大出口,即國家在設立“促進農林水產品、食品出口聯絡協議會”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各相關省廳、都道府縣、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和各生產團體間的聯系,實行官方與民間,中央與地方相互加強協作,通過不同層次及渠道擴大農產品的出口。關于日本農產品貿易政策的這一新動向,筆者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值得我國相關部門及企業借鑒和關注:

其一,是近年來通過投人大量財力、物力與人力資源,主要對亞洲市場等進行實地調查和研究,采取產、官、學合作,多渠道、多形式進行日本農產品的推銷與宣傳,并且與日本食文化的普及、推廣活動相結合。在這方面,突出表現于三個層次上:一是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為推廣日本農產品及食品,近年來頻繁而積極地舉辦多種形式的樣品展銷與宣傳活動,國會議員及政府官員也積極游說潛在的出口對象國;二是以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為核心,對有關出口對象國家的進口制度、體系以及流通狀況的信息進行系統收集、分析,并向企業、經營者提供較完善而系統的相關咨詢、指導;三是部分大學及研究機構也憑借其專業優勢,積極指導和協助農戶、中小企業的農產品出口。

其二,突出強調日本農產品和食品在品質、安全與衛生方面的優勢,并試圖憑借其技術優勢以增強出口競爭力,進而促進國內農業結構調整與發展。如前所述,日本農產品、食品在價格上與亞洲等國相比缺乏比較優勢,然而其品質管理以及安全、衛生方面的技術投人,使之普遍享有較高的聲譽。這就使日本在促進農產品、食品出口時,盡量以優質、安全為其著力點。另外,日本農產品流通、出口過程中的協調性與統一性也使其品質保證能得到較好的落實。

其三,農林水產省設置專門的部門,強化、協調相關政策與措施的執行。2以科年4月在農林水產省內專門設立了促進農產品出口的輸出促進室。20()5年4月又進一步將“官民協作”的“促進農林水產品等出口全國協議會”事務局置于該室內進行統一協調管理。并在促進農產品出口方面除落實上述政策、措施外,還著重于:(l)對阻礙影響出口因素加以應對,包括對阻礙其出口的各國制度加以數據庫化,以利于中小企業與經營者事前有一個清醒的認識;(2)通過政府途徑希望對手方改善檢疫制度和通關制度;(3)強化對日本出口產品在海外的知識產權及品牌的保護。日本農產品、食品貿易政策的新動向,對于中日農產品貿易以及近年來圍繞著東亞ITA的談判,都將帶來相應的影響,特別是對品牌意識及保護環節薄弱的我國高端消費市場的影響尤甚。同時對在華進行所謂“開發性出口”的中日企業等也會有一定影響。作為一系列的新舉措,它的實際效果雖然有待時間檢驗,但日本政府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提供和技術支持來促進其農產品、食品出口的的某些措施卻值得我國借鑒。另外,這種通過以農產品貿易出口帶動日本國內農業經營結構調整的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對日本農業經營及農產•品貿易帶來促進作用,也是今后值得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