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變化對加工貿易影響及策略探討論文
時間:2022-10-15 05:20:00
導語:政策變化對加工貿易影響及策略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近20年來,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經濟全球化進程逐漸加快,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不可逆轉的潮流。經濟全球化在給各國經濟發展戰略帶來重大機遇的同時,也對各國經濟發展戰略提出嚴峻挑戰,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傳統的工業化道路面臨嚴峻挑戰。
傳統的工業化道路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進口替代戰略,另一種是出口導向戰略。
而經濟全球化是以規則為基礎的(rule-basedglobalization)隨著各國日益融入世界經濟,就不得不越來越多地接受國際規則。經濟全球化規則的強化,對進口替代戰略與出口導向戰略均提出了嚴峻的挑戰。GATT/WTO中關于降低關稅水平、取消非關稅壁壘、實施國民待遇原則等一系列開放市場的要求,使發展中國家不再可能利用傳統手段有效保護國內市場,而這是進口替代戰略有效實施的基本前提,也是出口導向戰略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GATT/WTO關于反補貼、反傾銷等規則,則使出口導向的政策措施受到極大的約束。而且,隨著冷戰的結束,經濟競爭已經取代政治競爭成為國家利益的最高目標,美國也不可能像當年對待日韓那樣給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單方面的市場準入機會。可見,以往一些后起國家的工業化戰略,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難度越來越大,有的政策手段難以繼續使用,有的外部環境不再具備。傳統的工業化戰略面臨嚴峻的挑戰,必須尋求新的有效的工業化道路。
經濟全球化在挑戰傳統的工業化戰略的同時,又為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帶來新的機遇。
首先,隨著技術進步的加速,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制造業技術損耗風險越來越大,一些發達國家紛紛將傳統產業向國外轉移,為發展新經濟騰出空間。對發展中國家而言,產業的跨國轉移帶來了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
其次,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商業模式的重大變革,跨國公司為了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競爭優勢,將其生產布局日益細化,與以往在各個國家進行產業間分工不同,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使跨國公司可以將一個產品的不同生產環節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則在全球范圍內配置。同時,跨國公司越來越專注于技術開發、品牌經營和營銷網絡的建設,將制造活動盡可能地以OEM(原廠委托制造)方式外包給成本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企業。由此帶來的變化是,發展中國家在制造業領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一些高新技術產品的重要組裝與出口基地,產業內貿易取代產業間貿易越來越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新動力。
第三,除了外來投資,更重要的是,發展中國家本土企業也得以越來越深地參與全球分工。以往,由于貿易保護程度較高,工業化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主要是垂直分工關系,產業間貿易是國際貿易的主導形式。發展中國家的工業企業,如果不借助政府的扶持或強力保護,只能從事紡織、輕工等傳統產業,重化工業、機電工業大規模出口的可能性很小。為了應付不斷強化的國際競爭壓力,跨國公司除了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生產能力外,還大規模采取外部采購(outsourcing)的辦法,來維持其在核心生產環節的競爭力,這就使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可以從跨國公司引進技術、管理。規范,在更多的產業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更深地參與國際分工。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路徑與手段均發生了一些明顯變化,一是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進程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迅速在某些新興產業占據一席之地。二是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的主要任務,從以往推進產業升級轉變為推進產業鏈條的升級。三是發展中國家政府推進工業化的政策,從以往以產業差別待遇和扶持為主轉變為創造一個有利于發揮比較優勢的投資環境。
新選擇
談到加工貿易,人們往往容易將其等同于中國實行的保稅進口加工復出口活動。從本質上講,加工貿易是指一國進口中間投入品,加工組裝后再出口的生產與貿易活動。由于各國在稅制、管理體制等諸多方面的差別,各國關于加工貿易的政策、監管體制均有所不同。
隨著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產業內貿易、公司內貿易不斷發展,加工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形式。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主導力量,1997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存量達到了1.6兆億美元,53000家跨國公司與其所屬的45萬家外國子公司的國際生產總值達到9.5兆億美元,外國子公司的加工產品出口額達到2兆億美元,占世界出口額的33.3%。跨國公司的公司內貿易在一國貿易中的比重越來越高。在很多發達國家的國際貿易中,一個從頭到尾產于一個國家之內的產品所占比重越來越低。
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創造適合加工貿易發展的體制環境,促進加工貿易發展,是全球化條件下推進工業化的一條捷徑。首先,加工貿易是發展中國家接受跨國產業轉移的重要方式。發達國家對外轉移產業是分步的,而木可能一次將某個產業的上下游生產環節全部轉移出去。同時,發展中國家由于國內市場容量有限,決定了轉移進來的產業的市場不可能局限于發展中國家的國內市場,而必然有一部分是面向國際市場的。因此,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產業,相當大的比重是從事加工貿易的。如果沒有適合開展加工貿易的條件,即高效率的進出口體制、投入品與產品的價格不受扭曲,發達國家的企業就難以向這樣的國家轉移產業。可以說,加工貿易是將發展中國家勞動力資源優勢與發達國家資本技術優勢相結合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其次,加工貿易適應了國際分工深化的趨勢。由于國際分工從產業間分工為主轉變為以產業內生產環節分工為主,除了特定的產業,如國防工業,即使是發達國家,既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在一個國家內部形成某個產業完整的產業鏈。發展中國家更不可以在很多制造業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因為在全球化背景下這樣的產業是沒有國際競爭力的。因此,只有采取加工貿易的方式,發展中國家才能抓住國際分工深化帶來的發展機遇,在具有比較優勢的生產環節形成組裝與制造能力,參與國際分工。第三,加工貿易的發展將使發展中國家在世界制造業分工中的地位不斷提高。盡管在加工貿易發展初期,發展中國家所從事的生產制造活動,大多是附加價值較低、技術含量較低的生產環節,但隨著加工貿易規模的擴大,產業集聚效應必然會導致產業鏈向上下游環節的延伸,同時還會將一些本土產業納入加工貿易引致的國際生產活動,從而不斷提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更為重要的是,當產業鏈較短時,加工貿易的生產活動具有“無根工業”或“飛地工業”的特點,在外部條件發生變化時,如工資水平上漲后極易發生遷徙,隨著加工貿易產業鏈的不斷加長,產業相互配套,使加工貿易活動得以扎下根來,成為本土制造業的一部分,從而將使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制造業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巨大貢獻
自從1970年代末我國實行加工貿易政策以來,加工貿易取得了“爆炸式”的增長。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從1980年的16.66億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2414.37億美元,增長了約145倍。相應于此,加工貿易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比重已經從1980年的4.4%提高到2001年的47.4%,加工貿易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更高達55.4%。
加工貿易的快速發展,在促進經濟增長、就業、稅收、創匯等方面的巨大貢獻,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的認同,但是,加工貿易究竟是解決就業壓力等問題的權宜之計,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實現工業化的一條有效途徑?人們對此存在不同的看法。也正因為對這一問題認識上的分歧,使得加工貿易的戰略地位一直未得到明確認識,導致我國加工貿易政策搖擺不定,不僅不利于加工貿易的健康發展,也不利于經濟整體發展。
透視我國加工貿易對工業化的作用,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第一,加工貿易直接帶動資源投入制造業,形成強大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能力。首先,加工貿易將大量農村閑置勞動力納入制造業。由于我國尚沒有關于加工貿易的專門統計,因此難以給出加工貿易從業人數的準確數據,但是,按有關部門和研究成果估計,加工貿易從業人員超過千萬人,其中,絕大多數人員是從以往的農業部門轉入制造業的。其次,加工貿易吸引大量資金(特別是外商投資)進入我國的制造業。20多年來,我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超過4000億美元,截至1999年底,合同利用外資中59.6%投資于工業。按照這一比例估算,實際投資于工業的外商直接投資約為2400億美元。加工貿易的發展,形成了強大的制造業能力,2001年加工貿易凈出口額達到535億美元,占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6.5%。如果考慮到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在國內銷售的工業增加值,加工貿易對我國工業增加值的貢獻會更高。
第二,加工貿易促進了我國產業結構升級。我國的加工貿易是以紡織服裝輕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起步的,經過20多年的發展,加工貿易的產業結構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高新技術產品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考察加工貿易對產業結構升級的貢獻,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加工貿易帶來大量新產品、新技術,形成了新的產業。在從事加工貿易的外資企業中,技術水平普遍高于國內原有水平。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對加工貿易企業的問卷調查,加工貿易企業的技術水平達到母公司先進水平的占21%,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占47%。加工貿易發展直接帶來了新興制造業的發展。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國IT產業的發展。IT產業是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因而最適合發展加工貿易,90年代以來,大量外商來華投資于IT制造業,從事加工貿易,其中既有INTEL、IBM、NOKIA等著名跨國公司,也有大量“隱姓埋名”為跨國公司從事OEM生產的臺資企業。加工貿易的快速發展,使我國從一個電子工業相對落后的國家,迅速崛起為世界IT產業最重要的硬件制造基地之一,對國際IT產品市場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加工貿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我國出口結構的不斷改善,機電產品已經成為第一大類出口產品,2001年占我國出口總額的44.6%,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不斷提高,且保持強勁的勢頭。加工貿易是機電產品出口的主要方式,機電產品出口的約3/4是采取加工貿易方式取得的,在機電產品出口大市深圳,加工貿易出口占機電產品總出口的近90%,而其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近50%。
其次,加工貿易提高了技術開發能力,促進了技術進步。據課題組調查,加工貿易企業中,有技術開發機構且能夠出口售技術專利的企業占1.27%,有技術開發機構并能提供企業所需大部分技術的企業占48.28%,這兩類合計比重達到近50%。另外,還有22.6%的企業有技術開發機構但只能提供企業所需部分技術。這些指標遠遠高于全國大中型企業的平均水平,1999年全國大中型企業有技術開發機構的只占32%。隨著加工貿易的不斷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強和投資環境的改善,大型跨國公司越來越重視在華設立研發機構,從事技術開發。愛立信、IBM、英特爾、惠爾浦、富士康等知名跨國公司都已經在華設立了研究發展機構,從整體上提高了我國研發水平,在IT等新興產業中,尤其明顯。對技術開發的重視促進了加工貿易的技術進步,據課題組調查,近年來,技術有很大進步的加工貿易企業占29.9%,有一定進步的占61.5%,保持原狀或有一定退步的分別占有7.3%和1.3%。
再次,加工貿易的技術與管理“外溢效應”促進了相關-企業的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加工貿易的外溢效應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實現:第一條途徑是產品的擴散與競爭。由于大量加工貿易企業是兼顧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由加工貿易企業帶來的大量新產品投入國內市場,一方面培育了國內需求,另一方面也為國內企業開發與生產同類產品提供了示范,移動通訊市場的擴張與制造業的發展是最具說服力的例證。第二條途徑是加工企業對配套企業的訂貨要求與技術支持。國內企業之所以難以借助加工貿易進人國際市場,主要原因在于產品質量與交貨期達不到加工貿易企業的要求。據課題組調查,只有26.3%的加工貿易企業認為不必對配套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在認為需要對配套企業進行技術支持的加工貿易企業中,49%的企業對配套企業提供了技術支持,12.9%的企業準備提供技術支持。加工貿易的訂貨要求與技術支持,大大提高了國內配套企業的技術水平與產品質量,使其產品能夠達到國際市場的要求。第三條途徑就是技術與管理人員的流動,傳播了先進的技術與管理。
第三,加工貿易推動了全國的工業化進程。首先,加工貿易的發展,培養了大量的能夠適應工業化大生產的熟練勞動力。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是加工貿易的一個重要特點,而且,加工貿易企業的工人主要是從農村進城的“打工者”。加工貿易企業將這些農村勞動力轉化為適應工業化大生產的熟練勞動力。一方面,加工貿易企業非常重視對員工的培訓,據課題組調查,只有8.9%的加工貿易企業沒有對員工提供培訓。另一方面,由于加工貿易企業面向國際市場,因此,其技術、質量、管理基本上都具備國際競爭力,其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親身體驗了工業化生產對工人的技能與紀律的要求,了解到面對國際市場的技術或管理。勞動力從加工貿易企業的流出,使得這些年輕的適應工業化的勞動力成為全社會推進工業化的寶貴財富。隨著我國勞動力市場的不斷完善,人員流動越來越普遍。加工貿易企業員工的流動性更強。據課題組調查,90%以上的企業存在員工流出。與大多數企業不同的是,大部分加工貿易企業的“打工者”在工作幾年后,往往會回到故鄉,其在打工期間學習到的工業化文明(如工業生產所要求的技能、紀律、意識、經營管理的知識等)隨之迅速擴散,這些回流的打工者不少人成為了鄉鎮企業的骨干,為廣大農村地區的工業化做出貢獻。
其次,加工貿易的發展為我國培養了大批適應國際化競爭的技術與管理人才。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來華從事加工貿易的外商投資企業,大多實行人才本地化戰略,因此,大批本地員工走向了技術與管理的關鍵崗位,在實踐中得到鍛煉與提高,積累了面向國際市場生產與經營的寶貴經驗。而這些人才的流動則成為技術與管理擴散最為有效的途徑。據課題組調查,加工貿易企業流出的人員,首選仍然是外商投資企業,但有19.5%的企業認為其流出員工開始了自我創業,18.6%的企業認為其員工流向了私營企業,9.6%的企業認為其員工流向了國有企業。特別值得指出的是,近20%的加工貿易企業認為其流出員工開始了自我創業,說明加工貿易企業對于培養未來的企業家,同樣具有巨大的作用。
最后,加工貿易創造的大量順差為進口先進設備提供了條件,有利于促進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我國加工貿易的發展,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的外匯,為推進工業化提高了必備的條件。僅1993年一2001年9年間,加工貿易累計實現貿易順差2558.33億美元,而同期全國貿易順差總額僅1818.71億美元,加工貿易創造的貿易順差占全部貿易順差的比重高達140.7%。如果沒有加工貿易的發展,我國絕對不可能積累現在這么大量的外匯儲備,在亞洲金融危機中能否獨善其身并對區域經濟穩定做出貢獻,也是存有疑問的。
1970年代末開始,我國實施了鼓勵發展加工貿易的政策,對用于加工貿易的進口實行保稅政策,免征進口關稅,同時對除少數敏感商品外絕大多數商品的進口取消配額等非關稅壁壘的限制。這些政策的實行,消除了我國高關稅、高非關稅壁壘政策對加工貿易進口的扭曲,使在華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可以與世界其他各國處于平等競爭的地位,從而充分發揮了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比較優勢。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與深化,和國內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加工貿易不斷發展壯大。針對不斷出現的新形勢,加工貿易政策也做出了相應調整,例如,1994年稅制改革后,加工貿易進口保稅政策又納人了國內增值稅保稅的內容,針對加工貿易中存在的走私漏洞,引進了保證金臺帳制度、出口加工區政策等。加工貿易政策與監管體制的不斷調整與完善,是政府努力適應加工貿易發展要求的結果,對加工貿易的持續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是,近年來,加工貿易政策與監管體制中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從事加工貿易企業對現行政策與監管的意見越來越多,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不同部門之間對加工貿易有關政策調整方向的分歧越來越大。實質上,這是由于加工貿易活動發生了很多新變化,對現行政策與監管體制提出了不少新要求。
加工貿易的變化及對政策與監管的新要求,歸納起來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加工貿易主體結構的變化:外商投資企業成為加工貿易的主要力量
加工貿易始于東南沿海地區的對外加工裝配活動,早期主要是以國內企業為主,雖然很多從事來料加工的國內企業實質上是由外商投資機器設備并進行生產管理的,但這些企業都掛靠在擁有外貿權的外貿公司旗下,由外貿公司負責其進出口手續。80年代外商投資企業在加工貿易中的比重一直不高,199o年才達到28.8%。隨著90年代初外商來華投資逐漸進人高潮,外商投資企業在加工貿易中的比重迅速攀升,1994年即超過一半,達到56.l%。到2001年,外商投資企業在加工貿易中的比重已經達到73.3%。
從事加工貿易的外商投資企業內部,其結構也發生了較明顯的變化。80年代來華從事加工貿易的主要是港商,9O年代初中期大量臺商到大陸投資,90年代后期以來,越來越多的大型跨國公司來華投資,據統計,世界5O0強企業中,超過400家已經在我國進行了投資。
加工貿易主體的變化,對加工貿易的貿易方式、市場結構、產品結構和產業鏈條結構等均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第二,貿易方式的變化:來料加工為主變為進料加工為主
我國的加工貿易早期是以來料加工為主的,1980年來料加工進出口額為13.3億美元,占加工貿易總額的79.8%。來料加工的好處在于,中方企業不必為支付原材料采購費用,也不必為產品的銷路操心,這在中方企業規模有限、參與國際分工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具有特殊的優勢。到80年代末期,這種貿易方式的結構發生了改變,1989年進料加工進出口額首次超過來料加工貿易額,達到53.l%。隨后,進料加工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到2001年達到了71.4%。
進料加工比重的迅速提高,基本原因在于,外商投資企業比內資企業更傾向于進料加工貿易方式,2001年外商投資企業進料加工占其加工貿易總額的85.8%,內資企業進料加工占其加工貿易總額的28.7%。隨著外商投資企業在加工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導致加工貿易整體格局從以來料加工為主變為以進料加工貿易為主。
外商投資企業傾向于進料加工方式的基本原因在于,隨著我國國內市場規模越來越大、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外商投資企業越來越注重兼顧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很多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在大量出口其產品的同時,也不斷增加在國內市場的銷售。兼顧兩個市場具有不少好處,一是可以通過市場規模的擴大實現生產的規模經濟,降低成本;二是可能擴大應付市場波動的回旋余地,例如,近幾年當國際IT市場萎縮時,國內市場的迅速擴張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三是保持外匯平衡或結余,在中國政府中樹立良好的出口企業形象。中國政府一貫鼓勵出口,加人WTO后雖然鼓勵手段大大弱化,但這一政策取向并未改變,外資企業深知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國加人WTO后,按照承諾已經修訂了外商投資企業的有關法律條款,進一步允許外商投資企業內銷。據課題組調查,沿海地區不少目前從事來料加工的所謂“三來一補”企業,都已經或正在考慮改變注冊,成為外商投資企業,從事進料加工,同時可以內銷。可以預見,在不遠的未來,進料加工貿易的比重會進一步提高。
越來越多的加工貿易企業兼顧出口與內銷,對我國加工貿易政策與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百分之百出口的來料加工貿易方式,對部分內銷企業進料加工貿易的監管要更為復雜。我國政府試圖通過建立“出口加工區”的方式來解決監管效率和防止走私的矛盾,但由于未能充分考慮大量外商投資企業兼顧內銷的趨勢,“出口加工區”計劃進展緩慢,據調查,一些進人區內的企業最終又要求退出。公務員之家
第三,產品結構的變化:從傳統產品為主變為機電產品為主
早期我國的加工貿易以紡織、服裝、玩具、鞋帽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商投資企業來華從事加工貿易,機電產品在加工貿易中的比重越來越高,2O01年,加工貿易出口機電產品882.7億美元,占加工貿易出口總額的60%,占全部機電產品出口的74.3%。加工貿易出口中,計算機、通訊設備、視聽產品占有重要地位,不僅使加工貿易出口產品檔次大大提高,而且使我國出口產品結構大大改善。
加工貿易產品結構的變化,對監管體制提出了新要求。我國現行的加工貿易監管辦法是在早期針對服裝等輕工產品的加工貿易發展起來的,手冊、合同等管理辦法針對傳統加工貿易產品是基本可以滿足需要的。但是,與傳統的服裝等產品相比,以IT產品為代表的機電產品生產具有“生產零庫存、采購全球化、訂單電子化”的特點,進口的中間投人品種類遠遠多于傳統的服裝等產品,同時對通關效率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對于很多從事機電產品加工裝配的企業而言,由于中間投人品種類多,手冊數量不夠,影響到企業的生產進度;很多企業進貨與出貨,均采用電子手段,根本沒有合同,為了應付管理部門,只好去作一份假合同,監管部門心知肚明,但受現行規定的約束,只好繼續要求企業提供這種沒有意義的合同;對于生產零庫存的企業而言,通關效率至關重要,上海IN-TEL曾經因為通關問題而停產,生產經營受到負面影響,不少跨國公司因為國內通關效率低下而不得不將其高端產品的生產經營活動放在香港,在內地只進行低端產品的加工貿易。上海市對外高橋保稅區內英特爾、JVC等49家大型跨國公司實施了“空運直通式”通關,通關時間由原來的平均96小時縮短為6小時,表明我國現行的通關管理體制還有很大的改進余地。
第四,加工貿易國內采購明顯提高
隨著加工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一方面,很多加工貿易企業在海外的配套企業也跟隨而來,在華投資設廠,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均大大提高,同時,有關政府部門通過舉辦供貨會等方式為供需雙方牽線搭橋,因此,90年代中期以來,加工貿易逐漸改變了以往“大進大出”的格局,國內采購快速提高。加工貿易國內增值率在1990年只有11%,1995年僅13.4%,而1998年已經提高到52.4%,ZO01年進一步提高到56.8%。加工貿易國內采購的不斷提高,在形成跨區域的采購網絡的同時,在我國沿海地區形成了一些產業特征明顯的產業聚集帶。
由于國內采購有利于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國內采購已經成為加工貿易企業普遍的現象,根據課題組調查,高達46.2%的企業將國內采購作為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主要來源,高于其他采購方式。
國內采購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國內配套產品檔次與附加價值有待提高。調查結果顯示,49.7%的企業國內采購的中間投人品是初級產品,40.9%的企業國內采購的投人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資本與技術密集型投人品僅占13.1%。二是國內采購在很多加工貿易企業采購中的比重還有待提高。將近一半(48.6%)的企業在國內采購原材料和零部件比重低于25%,約60%的企業在國內采購的機器設備的比重低于25%。
出口退稅政策和深加工結轉政策是制約加工貿易國內采購率提高的主要政策因素。據調查,75.9%的企業憑增值稅發票向國內企業采購中間投人品,30.8%的企業通過深加工結轉方式采購。出口退稅政策直接影響加工貿易企業是否進行國內采購的決策,由于來料加工不實行退稅,因此,與進料加工相比,來料加工國內采購率明顯偏低,國內采購比重高于50%的企業,進料加工企業中達到34.4%,而來料加工企業中只占20.5%。對于可以享受出口退稅的企業,出口退稅時間過長,占壓企業資金,也影響到企業國內采購行為,有的企業將本可以在國內采購的合同轉到境外采購,有的企業通過境外機構進行國內采購,即所謂的“香港一日游”。在課題組所列的10項影響國內采購的因素中,“出口退稅時間長”被受調查企業認為是第三位的障礙。
深加工結轉一直是加工貿易發展中的重要問題,也是加工貿易管理中的一個難題。深加工結轉是加工貿易國內產業鏈不斷加長的結果,近年來深加工結轉發展勢頭很猛,以深圳為例,2002年1月-5月,加工貿易“轉廠”配套出口(轉出)20.3億美元,相當于同期加工貿易出口值的15.09%;“轉廠”配套進口(轉人)32.3億美元,相當于加工貿易進口值的35.1%,增長24.97%。深加工結轉業務的發展,有利于提高加工貿易的附加價值。公務員之家
為了防止加工貿易企業利用深加工結轉進行走私,我國對深加工結轉業務實行嚴格的手冊管理辦法。這種手冊管理方式對采購渠道單一、品種簡單的企業比較適用,但對于越來越普遍的采購渠道較多、所需零部件繁多的企業而言,經常會遇到手冊不敷使用、采購不能如期完成的問題。例如,北京JVC在國內有50家配套企業,其中20家是深加工結轉關系,涉及250種零部件,受手冊不足的限制,部分中間投人品轉向國外采購或“香港一日游”。另外,目前關于轉廠必須由海關指定的保稅監管車運送的規定,不但增加了運輸成本,而且延長轉廠時間。據調查,深加工結轉手續繁瑣是影響企業進行國內采購的第四位障礙。
對于結轉方式采購的國內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往對轉廠環節免征增值稅,從2000年開始對加工貿易企業深加工結轉業務實行“免、抵、退”。在手續繁瑣問題沒有得到緩解的情況下,又將出口退稅問題5;人了深加工結轉業務之中,進一步影響了企業進行國內采購的積極性。
總之,現行出口退稅政策和深加工結轉政策的有關規定和管理辦法,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加工貿易加長國內產業鏈的要求,越來越成為制約加工貿易企業采購的障礙。特別是近年的某些政策調整新動向,與國家鼓勵加工貿易延長國內產業鏈、推進工業化的宏觀目標是背道而馳的。
第五,加工貿易向下游延伸勢頭初露端倪
隨著加工貿易規模的持續擴大,我國初步顯現出世界級制造業基地的前景,跨國公司逐漸開始將作為重要的采購基地。為了降低成本,跨國公司開始考慮在華建立國際采購與配送中心。發展跨國公司的國際采購與配送中心業務,實質上是將加工貿易向下游產業鏈延伸,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加工貿易的國內價值鏈。同時,也有利于進一步利用跨國公司的國際營銷網絡,促進加工貿易的更快發展。例如,零銷業巨頭沃爾瑪(Wal-Mart)計劃在深圳建立國際采購與配送中心,每年可帶動出口100億美元。
但是,我國關于加工貿易的現行政策基本上沒有考慮發展國際采購與配送中心的要求,因此,國際采購與配送業務的發展受到現行政策的多方面制約。例如,要進行國際配送業務,跨國公司一般會在我國毗鄰港口的保稅區進行倉儲、編碼、拼箱等業務,然后將貨物直接運往國外。按照現行出口退稅規定,出口貨物必須離境才能得到出口退稅,進人保稅區的出口貨物在其真正離境以前得不到出口退稅。除此之外,在轉口貿易、保稅倉庫轉倉等方面的規定,以及進出口監管效率低下等,都不利于加工貿易向下游的延伸。因此,必須調整有關政策與監管辦法,才能適應發展國際采購與配送中心業務的要求。
總之,近年來,我國加工貿易發生了一些重大變化,針對加工貿易發展對政策與管理的新要求,有關部門一直在按照市場的要求進行調整,也為進一步改革積累了經驗,但是,由于沒有將有關政策與監管制度進行通盤考慮,不少改進措施只是對傳統的管理辦法進行修修補補。因此,現行加工貿易政策與監管體制總體上還難以適應新形勢下加工貿易發展的需要。
- 上一篇:文明交通個人計劃安排
- 下一篇:小學教師個人繼續教育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