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貿易論文

時間:2022-09-22 05:58:39

導語: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貿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貿易論文

一、中國生產性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生產性服務作為某一產品跨國生產的中間投入,將其分散在各地的生產企業連接起來,成為全球價值鏈的紐帶。為了體現生產性服務業作為全球價值鏈的生產中間投入的服務性活動,將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貿易的概念定義為組成汽車產業全球價值鏈的外包生產中間投入的服務性活動。因此本文利用投入產出法來估算中國汽車產業的生產性服務貿易現狀。

(一)研究方法

目前國內對生產性服務業產值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將定義為生產性服務行業(包括金融保險業、交通運輸業、計算機軟件服務業、郵政和倉儲業、通訊業等)的產值加總;另一種是運用投入-產出分析法進行計算。投入-產出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Wassil-yW.Leontief在1936年發表的論文《美國經濟制度中投入產出的數量關系》中創立的一種研究經濟體系各部門之間投入與產出互相依存關系的計量模型。本文認為,通過將各服務行業的產值簡單加總會高估我國生產性服務行業的實際產值,且對組成結構分析也有很大偏差;而利用投入產出法,通過將各部門中間投入服務額加總來計算某一行業生產性服務行業產值和生產性服務業總產值更能反映實際情況,故本文最終選擇投入產出法進行分析。根據本文對生產性服務貿易的定義以及生產性服務中間投入的特點,得出投入產出法計算某一部門生產性服務貿易額的計算公式為:(A部門使用的中間服務價值/A部門的總產值)*A部門的出口額。式中(A部門使用的中間服務價值/A部門的總產值)度量了該部門每出口一單位商品所包含的中間生產性服務,即生產性服務貢獻度乘以部門出口額,就度量了這一部門的生產性服務貿易出口額。本文計算生產性服務業產值、生產性服務貿易額的數據來自歷年投入產出表、投入產出延長表和《中國統計年鑒》。

(二)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產值

基于前文所述投入產出法,計算生產性服務業產值。1983—2010年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產值增長迅速,從1712.9億元升至157334.5億元,增長了近91倍。1993年全國生產性服務業產值突破萬億大關,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總比重由1983年的40.7%增至1995年的56.8%達到峰值,之后下降到50%左右。綜上所述,從行業總產值角度來看,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速度驚人;另外根據周蕾(2009)計算所得1995—2007年美國生產性服務貿易行業產值總計增長1.5倍,而我國為4.5倍,可見相比發達國家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產值增長速度更高。再從生產性服務行業所占比例來看,在一段時期內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總產值比重總體呈上升趨勢,這反映了生產性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以及整個服務業中地位有所提高;對于1995年之后出現的一定回落,本文認為主要是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以最終消費需求為主的第三產業迅速崛起,導致了生產性服務行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

(三)中國生產性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根據前文所述生產性服務貿易額計算方法,計算歷年我國生產性服務出口額,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1987年我國生產性服務出口額33.5億美元,到2010年增至1981.7億美元,增長了約58倍。截至2010年我國生產性服務貿易出口額所占比重由1987年的8.49%升至12.56%,期間這一比重雖然有所波動,但是整體呈上升趨勢。這反映了生產性服務貿易在我國服務貿易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

二、中國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一)中國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貿易出口額

根據投入產出法,計算出歷年我國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出口額。為了計算準確,除了計算出具有投入產出表的年份以外,對沒有投入產出表的年份參考平新喬(2006)的做法,用現有數據替代,例如用1997年替代1998、1999年數據,用2000年替代2001年數據,以此類推。我國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出口額由1997年的4517.1萬美元升至2012年的359162.9萬美元,總量增長迅猛。此外,生產性服務貿易額占比(即生產中所投入生產性服務占比)由1987年的7.29%提高至2010年的9.80%。從表3中可見,1997—2008年我國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出口額逐年上升,且增長率不斷提高。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出現斷崖式下跌,隨后2010年出口額迅速恢復且超過國際金融危機前水平,之后兩年保持增長勢頭。綜上,我國汽車產業出口產品服務貿易產值不斷上升,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貿易發展迅速。

(二)中國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貿易構成

本文將各生產性服務行業分類為:運輸和信息服務業;金融保險、商務服務業;住宿、餐飲和商業;其他服務行業四個部門,各部門所提供生產性服務總量和比重如表4所示。從總量上來看,各部門所提供的生產性服務值均穩步上升,其中增長最多的是運輸和信息服務業。從各部門提供生產性服務比重來看,2010年相對1997年有較大變化。1997年,所列四個類別行業中餐飲、住宿和商業所提供的生產性服務占比最高,達38.4%,隨后,這一比重逐年下降到23.6%。相對的,由運輸和信息服務業所提供的服務由1997年的25.1%升至2010年的33.3%,成為占比最高的部門;可見近年來交通運輸和信息技術行業對汽車產業生產影響越來越大,這其中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投入增加密切相關。金融、保險和商業服務行業在20世紀90年代不斷下降之后由21世紀開始逐漸回升,2010年達26.3%,相對1997年略微上升。此外,截至2010年,其他服務行業所提供生產性服務占比達16.7%。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其他服務行業主要包括科學研究事業、綜合技術服務等代表高科技含量的其他服務行業,由表4可以看出其比重在四部門中仍為最低,可見我國汽車產業的生產性服務貿易結構中科技含量較低。

(三)中國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貿易國際水平

為了更好地反映我國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貿易水平,本文選取幾個國家與中國進行比較。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和比較意義,最終選取了美國、德國、日本、印度、巴西作為參考國。其中,美國數據來自投入產出統計年鑒,其余四國數據來自OECD投入產出數據庫。表5顯示了1998—2011年美國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出口情況。與前文所得中國的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出口額比較可得,美國該項出口額遠高于中國,此外生產性服務出口額在汽車產業總出口額中占比相較中國汽車產業也明顯更高。但是從增長率來看,中國汽車產業從1998—2011年生產性服務貿易出口額增長了近60倍,遠高于美國的增長水平。德國、日本、印度、巴西4個國家的汽車產業貿易中生產性服務出口額,出于數據的可得性,僅能獲得來自OECD網站的1995、2000、2005三個年份的各國投入產出表。能夠看出,截至2005年4個國家中出口額最高的為德國,其次為日本。中國與四個國家相比,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出口額僅高于印度而遠低于兩個發達國家,僅為出口額最高的德國的約1/30,此外較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巴西也存在不小差距;但應當注意到中國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出口額的增長率遠高于4個國家,中國與各國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綜上,從與各國比較來看,盡管我國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貿易發展迅速,但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尤其與以美國、德國、日本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出口額還是占比都存在較大差距。

三、結論

適用投入產出法計算我國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出口額,并選取了3個發達國家、2個發展中國家與中國進行對比,得出以下結論:1.我國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貿易出口額高速增長,由1997年的4517.1萬美元升至2012年的359162.9萬美元;2.我國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貿易中最主要服務為交通運輸和信息服務,其次是金融服務,第三是住宿餐飲和商業,代表科技含量高的其他服務行業占比較低;3.與4個對照國相比,中國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出口額僅略高于印度,可見我國汽車產業生產性服務貿易仍處于較低水平。

作者:黃哲煜周蕾單位: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浙江樹人大學現代服務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