緙絲歷史文化基因分析
時間:2022-08-22 03:40:24
導語:緙絲歷史文化基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遺產是古人所創造的燦爛文化,可分為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文化遺產保護逐漸得到各國的重視。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文化遺產在開發過程中面臨著許多復雜的問題,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是歷史進程的見證者,可以說是“歷史的活化石”。但目前,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要弱于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緙絲是我國一門古老的技藝,蘇州緙絲作為絲織技藝的代表,于2009年9月2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目前緙絲在國內的生產規模較小,全國現有的緙絲機也估計不足百張,并且緙絲藝人的平均年齡也逼近50歲。此外,我國的職業教育與工藝設計教育整體水平比較落后,使得中國很多傳統工藝都無法成為年輕人在課堂上所能了解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從傳承來講,現在已經到了非常緊要的關頭,國內知名的緙絲大師都已經年逾古稀,而現在的接班人也不是很多。所以,對緙絲這門技藝的傳承與保護還面臨著許多挑戰。本文通過運用數字化空間結構的建立,對緙絲的歷史發展進行了梳理,并通過對緙織物進行分析探究,來挖掘其中所蘊含的歷史基因。經過以上研究,可以對緙絲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更好的傳承與保護。
1緙絲相關概述
緙絲又被稱為“刻絲”,由于織造的作品在圖案與素地接合處微顯高低,呈現一絲裂痕,猶如鏤刻而成,故稱“刻絲”,也有了如“雕刻的絲綢”的美譽。緙絲起源于古埃及和西亞的緙毛,在西漢時期,緙毛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今天的新疆。后來隨著桑蠶絲技術的推廣和提高,逐漸以絲線代替毛線織造,后人稱為“緙絲”。緙絲的編織手法不同于刺繡和織錦,它以生蠶絲為經線,彩色熟絲為緯線,采用通經斷緯的手法。關于緙絲的織法,宋人莊綽《雞肋編》中有過詳細描述:“定州織刻絲,不用大機,以熟色絲經于木杼上,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狀。以小梭織緯時,先留其處,方以雜色線綴于經緯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連。乘空視之,如雕鏤之象,故名緙絲。如婦人一衣,終歲可就。”[1]這段話詳細地描述了緙絲的織造流程。一臺木機、幾十個裝有各色緯線的小梭子和一把竹制的拔子便是織造的全部所需。緙絲在工藝與技法方面源于緙毛,但在原料方面又不同于緙毛,所以緙絲與緙毛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1.1緙絲與緙毛
緙毛是指用毛線做緯線以“通經斷緯”的造法織造的毛織品,中國緙毛工藝歷史悠久,據考古挖掘證明,早在兩千多年的漢代就出現了緙毛織物。緙絲又可稱之為“刻絲”,是我國一種古老的絲織技藝,工序十分復雜,包括摜、結、戧、勾等。緙絲織物的結構遵循“細經粗緯,白經彩緯,直經曲緯”的原則,其最大的特點是通經斷緯。由于緙絲織成的織物不易腐爛,因此它又被稱為千年不壞的藝術織品。
1.2緙絲與緙毛的聯系與區別
(1)緙絲與緙毛的聯系。首先,緙絲從工藝及技法上源于緙毛,兩者都是采用通經斷緯的織造手法。其次,緙絲繼承和發展了緙毛的技法。最后,緙絲還與緙毛相互融合,特別是在清朝時期,大量的緙絲織品都是用了緙絲與緙毛相互融合的技法。所以,緙絲與緙毛之間存在繼承、發展與相互融合的關系。(2)緙絲與緙毛的區別。首先,緙絲與緙毛所運用的原料不同。緙絲所用的原料主要是桑蠶紗,而緙毛所用的原料是毛紗。這兩種材料的纖維不同,所織出來的織品風格也不同。緙絲的風格是相對精致與細膩的,而緙毛的風格偏厚重、粗狂。其次,兩者出現的時間不同,緙毛可追溯至漢代,而最早的緙絲織物出現在唐代。
2緙絲的歷史文化脈絡
2.1基于I-space空間構建緙絲文化傳承模型
解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需要基于信息理論做深入的研究。浙江大學的彭冬梅在研究剪紙文化時,根據英國經濟學家馬克斯•H.博伊索特在研究知識資產的過程中建立了一個“信息空間”,即“I-space”模型,這是一個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研究學者和信息技術專家交流的良好平臺。[2]同樣,緙絲作為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前社會也面臨著保護與傳承的許多問題。基于以上的研究,本文也構建了一個空間結構來研究緙絲的發展演化。圖1空間結構的坐標軸分別為時間、空間和文化。時間軸顧名思義就是按時間順序梳理了緙絲的發展歷程,即從唐代出現緙絲織物開始到現在的發展歷程。緙絲在其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會有其發展、繁榮及衰落的周期性過程。我們之所以對緙絲文化進行繼承與發展,是因為緙絲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而國內外的人對緙絲并不了解。空間軸代表的是緙絲技藝在歷史進程中的演化過程。緙絲早期主要是北方,南宋以后,江南地區的緙絲業十分發達,尤其是蘇州。到現在,由于歷史的原因,緙絲業也主要集中在蘇州地區。文化軸代表的是緙絲技藝在歷史的長河中,涌現出了許多緙絲作品,這些緙絲作品不同程度上都烙上了歷史的印記。我們從緙絲作品中的人物、動物、花鳥山水以及緙絲技法的不同,可以窺探出當時的社會風貌及風土人情。本文主要介紹了明清兩幅緙絲作品,由于緙絲主要由金線和孔雀毛織造,所以在明清時期一直被皇家壟斷,可見其高貴;而清代緙絲掛毯,則表現了民間過年時的幸福場景。這些緙絲織品的存在,為歷史研究提供了寶貴而又豐富的資料。本文也是在這個框架基礎上,對緙絲知識進行了梳理,并從時空演化層探尋緙絲的歷史文化。
2.2從時空演化層探尋緙絲的歷史文化
雖然目前對中國緙絲的起源有不同的認識,但在漢朝已經出現了緙絲,唐代出現了緙絲織物。緙絲技藝在宋生來臨深刻變化,緙絲與繪畫得以結合,形成中國緙絲藝術的高峰。明清緙絲在南宋緙絲技藝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民國后期則日漸衰落。新中國成立后緙絲在蘇州得到振興,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唐代出土最早的緙絲實物。唐代的緙絲多為日常實用品,一般以齊緙或平緙為主。緙絲的紋樣題材一般以簡單的幾何形花紋為主,色彩主要是平涂的塊面,還沒有使用暈色匹配,故色彩層次不夠豐富,但有的已使用金線作地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裝飾性。[3]有的緙絲在織造工藝上帶有緙毛的風格特點,但圖案呈現的卻是中原風格。因此,唐代緙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和完善。(2)宋代是中國緙絲技藝繁榮發展時期。宋代緙絲的織造原理雖然與唐代相同,但花樣更趨復雜、門幅明顯加寬。[4]從北宋到南宋,制作技術更加精巧,出現了朱克柔與沈子蕃等緙絲大師。南宋時期,政治中心南移,緙絲的生產中心也隨之轉向江南,緙絲也擺脫了北方少數民族的風格。北宋皇室對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為了迎合皇室的需要,多以花鳥、山水、宮廷生活為題材,因此形成了院體畫這一形式。南宋緙絲受此影響,題材與樣式均向繪畫轉變,逐漸擺脫了實用功能的束縛,轉而具有較高的觀賞性。(3)元明清緙絲的繼續發展。元初,蒙古貴族更喜歡實用的緙絲而不是欣賞品,因而元代緙絲作品不像宋代一樣細膩柔美,更具有渾厚樸實的特點。明代緙絲的技術水平在繼承宋元緙絲的基礎上有了長足的發展,不僅創造了裝飾味很濃的鳳尾戧,還創造了雙子母經緙絲法。①當時的緙絲用途已經非常廣泛,不但用于帝王貴族的服裝,也用于書畫裝裱。清代緙絲主要用于帝后的服飾的織造以及文武官員的補子。清代緙絲的經緯密度更密了、更細了。山水、人物、樓閣都十分細膩,色彩非常豐富,構圖也比較煩瑣了。(4)民國時蘇州緙絲由盛轉衰。民國以后,蘇州緙絲集中在郊區陸墓、蠡口、東渚一帶,也是農民的副業,但此時緙絲可以遠銷意大利、法國、美國。[4]抗戰期間,緙絲幾乎都銷往日本,由于和服腰帶供不應求,大量的低劣商品涌入市場,外貿原單越來越少,工廠的收入隨之減少,反過來又影響了從業者的熱情,這樣的惡性循環使得緙絲業一蹶不振,凋零不堪。抗戰結束,緙絲失去了銷路。所以到新中國成立初,蘇州乃至全國已無緙絲生產,在蘇州北部,僅剩下幾十個緙絲技藝者,蘇州大多數的緙絲藝人都靠種田謀生。
2.3從文化內涵層探尋緙絲的歷史文化
(1)以明萬歷皇帝的緙絲袞服為例探尋緙絲的歷史文化底蘊。定陵出土的這件袞服是目前所見的唯一緙絲袞服制品。定陵是明神宗萬歷皇帝朱翊鈞與孝端、孝靖兩位皇后的陵墓,位于十三陵陵園北部偏西的大峪山下。萬歷皇帝棺內最上層為織錦被,被子下面放有素黃陵制大袖道袍及中衣、龍袍等,其下為緙絲十二團龍、十二章袞服龍袍。這是皇帝在祭祀天地、宗廟、社稷等大典時所穿的禮服。因而對袞服的制造十分嚴格,一般由內織染局承辦,袞服紋樣復雜,設計壯偉,織造藝精工細。一衣制成,需十年之久。圖2的袞服出于萬歷帝棺內西南側,袞服長135厘米,兩袖通長234厘米,是一件里外三層的大襟服裝。面為緙絲,里子是黃色方目紗。整件袞服無鈕,只在兩腋下縫上絲帶鼻,并留有小開口,再與長襟上的羅帶相栓結。這件袞服應稱作十二團花、十二章袞服,是龍袍中最珍貴的。袞服底紋織有壽字、如意云和蝙蝠等,寓意“萬壽洪福”。袞服上面織繡的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五彩雉雞)、宗葬(酒器)、藻、火、粉米、黻、黼十二章圖案,其寓意各有不同。日、月、星辰,古稱三光,取其“照臨”之意;龍,古時候一般稱皇帝是龍的化身;華蟲,也就是錦雞,色彩豐富,說明皇帝非常有才華;兩個弓字相對,比喻大臣和皇上兩個人不要吵架,要一致對外,相互信任;斧頭,表示的是皇帝的決斷力。總而言之,這十二章代表當一個皇帝所具備的才德。定陵中還出土了許多其他文物與織錦,這些織錦品的出土,無疑為研究明代絲織工藝史及工藝美術水平提供了豐富詳盡的寶貴實物資料,對研究明代葬禮儀制和糾補明代正史之缺有著重要的歷史作用。(2)以清代人物掛毯為例探尋緙絲的歷史文化印跡。圖3中的掛毯采用的是緙絲與緙毛相結合的技藝,使得整幅圖案更加立體。此塊掛毯長3.66米,寬2.67米,以寫實的手法再現了古人過年時闔家團聚的幸福場面。廳堂中間是云蝠紋照背,照背前邊有一張古樸的翹頭案,案上擺放著觥、爐、提匣、如意和瓷瓶。瓷瓶內插著象征“歲寒三友”的松枝、竹葉和梅花。翹頭案前有一張羅漢床和一張雕花圓桌,桌上擺放著蘋果、柿子、石榴、葡萄、橘子等過新年時食用的水果。廳堂左側的墻壁上張掛著年畫,靠墻放置的紫檀條桌上,一大盤金黃色的佛手格外醒目。這塊緙絲緙毛掛毯上共有56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坐在圓桌邊上的長者左手持如意,右手把酒碗,他眉宇舒朗,目光睿智,胡須飄逸,正深情地注視著天真無邪的孩童。長者對面的婦女們或站或坐,她們神情安逸,有的把嬰兒抱在懷里,有的背在背上,還有的在觀看孩子們玩耍,目光中充滿了愛意。畫面中的孩童神態各異,面容嬌嫩,服飾艷麗,他們有的打鼓,有的敲鑼,有的放鞭炮,有的吹嗩吶,還有的圍在大人身邊要壓歲錢。整幅掛毯圖案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在掛毯的背景上有許多和清代乾隆時期的陳設品對應得上的,比如說床榻,床榻前的圓桌,還有圓桌上擺的爐瓶盒。此塊掛毯上出現了兩件清乾隆時期過年景象的物件,金甌永固杯和玉燭長調臺。金甌永固杯,由500克黃金制成。杯子的表面有篆書,“金甌永固”四個字代表了政權永固,江山長存。而玉燭長調臺,器物用來盛放蠟燭。這兩件物品每年都只在大年初一時使用一次,皇帝在除夕午夜新年到來之際,要親自點燃玉燭長調臺上的蠟燭,在金甌永固杯中斟滿屠蘇酒,子時一到,皇帝飲一口屠蘇酒,翻開一下新的歷書,以表達對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希望。
3緙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
3.1緙絲工藝的現狀
雖然緙絲技藝是我國一項古老的手藝,并且也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由于緙絲技藝工序煩瑣,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使得目前緙絲從業者并不多。在紀錄片《回家》中曾介紹由于緙絲制作周期長、成本高、價格貴等原因,目前瀕臨消亡。要成為技藝精熟的緙絲織工,至少需要10年的經驗。目前,國內掌握緙絲技藝的人不足200人,真正的技藝大師只有三四位,形勢是非常不樂觀的。首先,認識及了解緙絲的人并不多。其次,目前的緙絲工藝品都是小工廠生產的,并沒有形成大的規模。再次,緙絲的工序煩瑣,所需的原材料價格也稍貴,一些商人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降低生產成本而制造一些低劣的緙絲品,造成緙絲市場上的商品質量參差不齊,也打擊了真正熱愛緙絲技藝者的熱情。最后,目前的緙絲大師都已經年逾古稀了,并且傳承這一技藝的從業者人數不多。信息化及機械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節奏普遍加快,很少有人愿意靜下來聽一段昆曲、做一些女工。所以,像緙絲技藝這樣既需要耐心又需要細心的工作,如果不是對緙絲有著特殊的感情,是不會有人愿意默默地待在緙織機前工作的。
3.2緙絲未來的傳承之路
雖然現在緙絲業還是不景氣,不過已經有許多技藝學校開設了緙絲這門課程。要想緙絲更好地傳承下去,首先,要培養專門的緙絲技藝者,緙絲技藝需要緙絲者的耐心與細心。其次,要建立專門的緙絲研究所,聘請專業技師指導學生。再次,要實現民間與政府之間的聯動,地方政府要利用有利資源積極扶持緙絲業的發展與傳承,對現存的緙絲品進行收集梳理,建立專門的館藏機構。[5]同時,積極發揮民間的力量,定期舉辦相關的緙絲技藝研討會,吸引廣大群眾參加,并且讓廣大民眾感受到緙絲技藝的美,從而熱愛它。最后,利用現代化技術,將傳統工藝手法進行改革與創新,提高緙絲技藝的效率,使之更符合市場的需求。在蘇州有一家小店,店主把緙絲做成了一件件生活用品,比如錢包、背包、扇子等,吸引了大量的年輕人駐足。本文通過對緙絲文化的探尋與分析,挖掘緙絲文化的歷史脈絡,旨在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緙絲這一古老的技藝,并且使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發揚光大,其研究意義深遠。
作者:公偉 趙海英 鄭永彪 單位: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
參考文獻:
[1]莊綽(宋).雞肋編[M].
[2]彭冬梅.面向剪紙藝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8.
[3]馬克斯•H.博伊索特.知識資產在信息經濟中贏得競爭優勢[M].
[4]鄭麗虹.中國緙絲的源流與傳承[J].絲綢,2008(2):49-51.
[5]繆秋菊,夏菲菲,袁海燕.淺析緙絲的傳承與發展途徑[J].高職論叢,2011(2):30.
- 上一篇:高職物理微課開發研究
- 下一篇:歷史文化街區旅游開發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