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避暑山莊的歷史文化價值分析

時間:2022-05-03 11:35:04

導語:清朝避暑山莊的歷史文化價值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清朝避暑山莊的歷史文化價值分析

【摘要】清朝時期所修建與應用的避暑山莊占地面積非常大,建筑風格恢宏大氣,以其所營造的秀麗清新的景色而為世人所稱奇。以承德避暑山莊為例,該山莊共由平原區、湖區、宮殿區、以及山區四個部分所構成,各個部分既相互依賴又相互獨立,自成系統。避暑山莊的存在可以說完整地見證了清朝時期歷史的發展與變遷,其自身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改變。作為清朝時期皇家園林中最具特色的一種建筑形式,避暑山莊除具有皇家避暑的功能以外,還具有處理政務的功能,體現出了深刻的歷史發展以及文化內涵。文章即就清朝時期避暑山莊的歷史文化價值進行詳細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避暑山莊;清朝時期;歷史文化價值

避暑山莊是清朝時期皇家園林中獨具特色的一種建筑形式,距今已有數百年歷史。保存至今的清朝時期避暑山莊包括承德避暑山莊等,這些避暑山莊除了在清朝時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以外,也是當今我國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清朝時期修建而成的避暑山莊往往耗時較長,就以承德避暑山莊為例,其始建于1703年,歷經三代皇帝方建成。自康熙起,歷代皇帝都在承德避暑山莊避暑,也將其用于與多民族領導人的交往合作,故而使得避暑山莊在體現避暑、休閑價值的基礎之上,還成為了我國自清朝時期以來多民族國家形成的一個重要見證。

一、清朝避暑山莊的歷史發展

承德避暑山莊修建于康熙四十二年間,該建筑物的表面價值是為清朝皇帝提供休閑、避暑的場所,也可兼作處理政事的場所。然而,從當時歷史發展的情況上來看,承德避暑山莊的修建還具有非常濃厚的政治色彩與背景。承德避暑山莊修建時的康熙正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內有吳三桂等藩王的叛亂,外有蒙古國邊境的動態。康熙機皇帝為了安撫少數民族的民眾,穩固國家整體政權,于是下令修建承德避暑山莊。承德避暑山莊自康熙四十二年開始修建,共歷經康熙、乾隆兩個階段,至乾隆十九年修建完畢。自承德避暑山莊修建以來,清朝皇帝每年都會在山莊內接見少數民族的首領以及外國出使使節,使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更加的暢通與有效。據史冊記載,清朝前期重要的政治、軍事、民族和外交等國家大事,有很大一部分都在承德避暑山莊內處理與進行。因此,承德避暑山莊也就成了都城以外的陪都和第二個政治中心。乾隆皇帝曾經在這里接見并宴賞過厄魯特蒙古杜爾伯特臺吉三車凌、土爾扈特臺吉渥巴錫,以及西藏政教首領六世班禪等重要人物,還在此接見過以特使馬戈爾尼為首的第一個英國訪華使團。換言之,承德避暑山莊已成為了清朝時期多民族溝通與交流的一個重要場所。

二、多民族地區融合

有相關研究中指出:清王朝的建立與鞏固,乃至長久的統治不單單與歷任君主英明的管理有關,更與本朝與各民族間關系處理的得當這一因素密切相關。清朝皇帝大多非常注意去爭取與團結其他各個少數民族的領頭任務,共同商議國家大事。而在其中,避暑山莊可以說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自承德避暑山莊修建以后,康熙皇帝開始將其作為第二政治中心,成為了接見少數民族首領以及外國使節的重要場所。自康熙至乾隆皇帝,他們在位期間先后于承德避暑山莊接見了高山族、藏族以及哈薩克族的首領與使節,為各個民族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在乾隆年間,承德避暑山莊作為接見外賓場所的這一職能得到了更加深入的體現。以乾隆二十四年間為例,乾隆皇帝下令讓準格爾蒙古的一支部隊遷入承德避暑山莊內居住,將該部隊安頓在熱河行宮中,實質上使他們成為了清朝的部族,一方面彰顯了清朝時期我泱泱大國對少數民族的熱情與友好,另一方面對促進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多民族融合也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除此以外,避暑山莊還成為了清朝皇帝接見重要宗教人物的場所。其中,康熙皇帝就在承德避暑山莊中接見并封賞了喇嘛教的三大活佛。可以說,承德避暑山莊所扮演的角色是接見重要宗教任務,故而有效地幫助了清朝時期統治者對邊境事務、政務的處理,且通過積極地溝通與交流,更加充分地認識到了宗教信仰對少數民族地區民眾所起到的作用于意義。乾隆皇帝為了加強對蒙古喀爾喀部落的控制與管理,在哲布圓寂后還下令幫助部落在西藏地界中選出下一任哲布,并且在承德避暑山莊中親切地接見了他。通過這種方式,清王朝統治者實現了與蒙古宗教活佛的密切溝通與交流,進而加強了對蒙古族部落的管理,在促進清王朝政治局面穩定以及各民族團結共存方面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在與外國使節的交流中,避暑山莊同樣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清朝皇帝與外國使節在避暑山莊中進行交流溝通,一方面獲得了諸多來自于外國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將本朝博大精深的文化傳向世界,對促進文化的雙向溝通而言有非常確切的價值。在這一背景之下,各個地區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實現了促進本朝多民族、多文化發展的重要目的。

三、豐富的建筑文化內涵

清朝時期避暑山莊的建筑藝術博大精深,在體現文化融合的基礎之上,建筑風格上面還體現出了多變、多樣的特點,具有自成一派的藝術風格。承德避暑山莊從建筑布局上來看可以分為平原區、湖區、宮殿區以及山區四個部分。其中,宮殿區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處理朝政、舉行慶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湖泊區在宮殿區的北面,湖泊內共有8個小島嶼,將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區域,層次分明,洲島錯落,碧波蕩漾;平原區在湖區北面的山腳下,地勢開闊,有萬樹園和試馬埭;山巒區在山莊的西北部,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眾多樓堂殿閣、寺廟點綴其間。整個山莊將南方、北方的建筑特色以及建筑風格充分融合起來。建筑上的“如詩如畫”也是對清朝時期所宣揚“滿漢一家親”理念的充分印證。同時,在避暑山莊周邊也一并新建了大量的寺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外八廟,分別為:溥仁寺、溥善寺、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須彌福寺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外八廟以漢式宮殿建筑為基調,吸收了蒙、藏、維等民族建筑藝術特征,創造了中國的多樣統一的寺廟建筑風格。這些寺廟雖然與避暑山莊相互獨立,但在建筑結構整體上又相互襯托,通過這種方式,將避暑山莊的和諧之美淋漓盡致得展現了出來。同時,康熙皇帝更是在避暑山莊的每一處景點題詞,更是將漢文化中的詩詞之美充分地展現了出來。換言之,清朝時期所修建的避暑山莊中處處可見漢文化對建筑風格以及建筑意蘊的影響,這不單單是清朝時期統治者對漢文學推崇的一種體現,更是對“滿漢一家親”這一政治理念的貫徹落實,在促進清朝政治政權高度統一,促進多民族間文化和諧交流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結束語

以承德避暑山莊為代表的清朝時期避暑山莊發展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這些避暑山莊不但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遺產,更是非常重要的旅游勝地。在清朝歷史中,這些避暑山莊的修建與應用同樣發揮著非常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清朝歷史背景下的避暑山莊除了是皇帝們夏天避暑的行宮,更成為了幫助清朝皇帝與多民族領導人進行交流合作的場所,可謂是清朝時期的第二大政治中心。文章即以承德避暑山莊為典型代表,詳細分析清朝時期所修建避暑山莊發揮的歷史文化價值,望能夠促進當代社會對避暑山莊的保護,以更好地發揮我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與精髓。

作者:周江波 單位:承德市避暑山莊管理處

參考文獻:

[1]徐興志,陸貴巧.東西方皇家園林的比較分析——以凡爾賽宮和避暑山莊為例[J].河北林果研究,2010,25(4):418-422.

[2]舒苑.讀戴逸先生的《應該建立“避暑山莊學”》——編寫《避暑山莊學概論》的總體思考[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3,33(3):14-16.

[3]岳愛華,段鐘嶸.避暑山莊“水”的審美妙趣[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28(1):6-9.

[4]馮春芳,張斌翀,邱珊珊等.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對清代承德多元文化的影響[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5,28(1):109-112.

[5]樊淑媛.“避暑山莊學”一題——避暑山莊園林藝術特征[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2,32(1):19-25.

[6]門立新.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的歷史價值及其保護探究[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4,15(4):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