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當前初中歷史創新教育
時間:2022-05-19 05:19:00
導語:深究當前初中歷史創新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學歷史教學不應局限于狹隘的歷史專業教育,而應利用學科知識,向智能開發、啟發創造性教育轉化。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歷史創新思維精神,尊重學生主體性參與地位,讓中學歷史教學氣氛活躍起來。
關鍵詞:中學歷史;創新教育;初中
翻開人類的教育史,我們可以看到歷史學科是出現最早的學科之一。展望未來,我們可以預言,這門學科將伴隨人類的進步而不斷發展。歷史學科之所以能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使人類了解過去,看清現在,預知將來。基于這樣的學科功能,我們的中學歷史教學就不應只局限于狹隘的歷史專業教育。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利用學科知識向智能開發、啟發創造性教育轉化。
一、對中學歷史創新教育的定位
什么樣的初中歷史學科教育教學才是創新性教育?對學生的創新性教育應該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水平?如果這些問題沒有解決,在歷史教學中進行創新性教育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在學校的創新教育中,學科教育是培育學生創造力的重要陣地。歷史學科以其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知識體系、結構功能和教育功能,在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新個性品質等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
那么,初中歷史學科教學中的創新性教育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呢?
它是面對全體學生進行的教育,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學習和掌握歷史知識過程中的認知方法和分析、歸納、綜合能力得到提高。那么,初中歷史學科教學的創新性教育怎樣體現呢?“創新性有不同層次的表現形式,一種是特殊才能的創新性,如科學家、發明家、藝術家所表現出來的創新性;另一種是自我實現的創新性,是指相對于個體開發的可能性和自我潛在能力的創新性,如學生通過對已掌握知識的分析、重組、聯想、猜測等思維過程所產生的自己從未有過的想法、見解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筆者認為,歷史學科的創新性教育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是他們在了解、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創造性地找到適合自己的有別于他人的學習歷史、認知歷史現象的方法和思維方式,能夠從歷史史料、歷史現象中發現有別于他人的見解、觀點。歷史學科蘊涵著極其豐富的培育學生創造力的素材。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創造史,從人類祖先篳路藍縷的開辟到現代科學的巨大成就,從金字塔、萬里長城的雄渾到穿越蒼穹的火箭、宇宙飛船,從古拙質樸的石器、陶器、青銅器到精美的雕塑、繪畫、詩歌、音樂……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進步,每一項文明成果都是人類創造性勞動的結晶。通過對人類歷史進程的學習,我們要讓學生明確,人類社會正是因為有了先人們的創造才能不斷地進步,從石器時代逐步進入到計算機時代、信息時代;人類也正是因為自身的創造活動而不斷地提升著生命的價值。通過對人類創造史的學習,我們要讓學生了解,創新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沒有創新或缺少創新活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將衰落直至消亡;我們要通過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性的認識,培養學生推崇創新、追求創新和以創新為榮的觀念和意識。只有在強烈的創新意識的引導下,人們才可能激發出強烈的創新動機,樹立創新目標,充分發揮創新潛力和聰明才智,釋放創新激情。
二、中學歷史教師應該具備較強的創新思維能力
歷史學科雖然具備許多有利于培育學生創新教育的因素,但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創新教育并沒有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受到應有的重視,知識傳授、應試技能的訓練成為中學歷史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師落后的觀念、陳舊的教學方法嚴重阻礙著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新的形勢下,中學歷史教學如何實現由傳授知識型教學向創造型教學轉變是我們中學歷史教師應著力探討的問題。長期以來,中學歷史教學注重歷史知識的系統傳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形成了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的教育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采取灌輸式的一講到底的陳舊教學方法,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學生在學習中的獨立地位得不到應有的確立,更談不上發展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對此,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紀初就一針見血地批評說:“先生只管教,學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學的事體,都被教的事體打消掉了。論起名字來,居然是學校;說起實在來,卻又像教校。這都是因為重教太過,所以不知不覺地就將他和學分離了。”為改變這種狀況,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學合一”“創造教學”的思想。從本質上說,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融合發展統一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教是不能代替學生的學習的。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學歷史教師,必須能夠隨時了解和掌握歷史專業內容發展變化的脈絡,在更高層次上駕馭教科書,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科書。近十年來,史學界研究的成果豐碩,中學歷史教師應該涉獵歷史上重大歷史現象的最新研究動態,并恰當地運用到歷史教學中去。“那種把知識看成是一成不變的真理,而產生的知識迷信、書本迷信、權威迷信和以固定觀念看待事物,以老經驗處理新問題等都是阻礙創造力發展的因素。”“一位優秀的中學歷史教師,應該具有追蹤歷史學科學術動態和學術研究的能力。”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很難想象,歷史綜合素質差,創新能力低的教師能培養出創新思維意識強的學生來。實際上,這種傾向漸有加強的趨勢,應該引起教育界同仁的關注。
三、著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精神
當代初中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表現出了許多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點,其中最為突出的有以下兩方面:
(1)重歷史表象而輕本質。由于當代科技水平的飛速提高,各種電子媒體得到了普及,極大地增加了學生了解外界各種事物的渠道。在進入初中階段學習以前,學生對歷史知識了解的途徑主要是電影電視中歷史題材的各類節目(近年來電視中歷史題材的電視劇節目相當多)。但由于學生識別能力和判斷能力的限制,使他們無法從中甄別哪些內容屬于真實的歷史事實,哪些是藝術家們的“再創作”,導致了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缺乏對歷史知識的應有的嚴肅性,學習只重歷史現象的表象,對歷史知識的形象性、直觀性、故事性感到有強烈的興趣,而對歷史事件來龍去脈的分析很容易厭倦,對歷史知識的學習方法和歷史思維方式的掌握感到十分困難。
(2)輕理解運用而重記憶。初中學生在學習歷史學科知識的過程中,很少意識到歷史知識也同樣可以通過理解、運用來達到掌握知識,根本不重視對同類歷史事件認識方法的歸納,不重視運用已知的方法去認知相似的歷史事實,缺乏有效的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方法,在“讀死書,死讀書”的怪圈里死記硬背。歷史知識中的時間、地點、人物、歷史事件名稱等基礎知識確實需要學生牢固地記住,但更多的時候我們應當考慮如何培養學生科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如何加強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獨立思考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學會在掌握基礎知識上的溫故知新的學習方法,讓他們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創新性意識、創新性精神、創新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養,拓展他們學習歷史知識的思維空間,掌握學習歷史知識的方法并學會分析歷史現象,最終學會學習歷史知識,分析歷史資料、歷史事件,能正確解釋歷史現象,這才是歷史學科教育教學的重要目的。
創新精神,就是求佳意識。這種意識表現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險、敢于向困難和權威挑戰等心理傾向。具有這種意識的人從不滿足于已知,樂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蘇霍姆林斯基說:“將勞動人民的強大創造精神及其對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種種觀念滲進兒童的心靈和智慧,在他們的心靈中,就會激發出為人類的創造精神、思維和技巧而驕傲的情感。”歷史教材中具有創新意識的例子極其豐富:從哥白尼“日心說”的提出,到哥倫布的“新大陸”發現;從瓦特的改良蒸汽機到萊特兄弟的飛機;從第一次把圓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的祖沖之,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確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從萬里長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從云岡、龍門石窟的大佛到希臘的雅典衛城;……這些都是人們在推動社會發展中運用創新思維的歷程。這些具有創新意識的美的形象,怎能不深深地打動學生,形成強烈的創新精神。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精神,即培養學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觀歷史原貌的前提下對歷史現象的一點認識,而不是去死記模式化的固定結論,這樣就能幫助學生克服思維僵化定式,展開思維飛躍的翅膀,真正做到論從史出,寓論于史,史論結合。我想,有這幾點值得注意:
(1)角度創新。歷史教師先對長期流行的結論(一般為歷史教科書的結論)進行分析,探究此結論是從哪個“角度”或“視角”得出的,并啟發學生,分析歷史現象,不應該拘束于某一個固定的角度或視角,而應該是多角度多視角。從不同的角度或視角看待歷史現象,自然會得到不同的歷史結論,然后幫助學生自己去評價、完善結論。這種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方法稱之為“角度創新”。例如在講到對華盛頓會議的評價時,可先分析教科書上的評價:華盛頓會議對中國來說是一次失敗的會議,中國的多項要求遭到拒絕,這次會議以共同宰割中國為結束。然后,教師列舉近年來關于對華盛頓會議評價的一種與教科書上的評價不一樣的新觀點:中國在華盛頓會議上取得了外交勝利。中國自1840年與西方列強打交道以來,這是第一次沒有喪失更多的民族權利,而爭回了某些東西。山東權利的歸還雖然帶有附加條件,但已沒有像日本當初提出的那么苛刻。為什么對華盛頓會議的評價會有如此大差異呢?教師應該同學生共同分析原因,于是得出這樣的結論:這種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觀察歷史問題的角度不同而產生的。傳統的評價著眼于把中國在華盛頓會議上所取得的結果同最初參加華盛頓會議的愿望作比較,而第二種評價則著眼于把華盛頓會議上中國代表團取得的成績同中國近代史上其他的外交活動進行比較。
(2)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授之以漁。教師應該教會學生用自己的頭腦去親自獲得知識乃至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學生的“學習”明確解釋為“學習如何學習”。顯然,掌握學法是現代社會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當今世界教學改革的新趨勢,也是現代教學論的新思想。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應把示范價值的教法轉化為學法。教師只有讓學生學會讀書,才能傳授打開信息之門的鑰匙,只有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才是步入攀登科學巔峰的階梯。例如:中國古代史中有關農民戰爭問題。因封建社會各個朝代幾乎都爆發過較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于是,教師可著重分析陳勝、吳廣領導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爆發的原因及歷史作用和意義,使學生理解秦末農民起義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殘暴統治,沉重打擊了封建地主階級。那么,在以后學習“明末李自成起義”的時候,就讓學生參考秦末農民起義,分析其作用。當講完封建社會的歷次農民起義,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盡管每次農民起義都有其爆發的具體原因,但是撇開具體原因,怎么總結出共同的原因呢?有的學生回答是“統治階級的暴政”,也有的回答是“遇到自然災害,統治者照樣催租交稅,農民無法照舊生存下去”。學生回答的眾多內容都僅僅從一個角度來談,不能全面概括。我進一步引導學生用最簡練的語言概括共同原因,一學生回答“天災人禍”。縱觀歷次農民起義,其爆發原因盡管不同,但都有相同的因素,這一學生僅用四個字就將復雜的原因展示出來,回答得很到位。通過實踐我認為,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學會知識,而且要教給學生會學知識。學法的掌握和學習能力的形成,是一個由不知到知,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由生疏到熟練的發展過程,是一個從“教會”,到“學會”,再到“會學”的過程。只要讓學生自己“會學”,才能使學生終身受益,在人生的征途中源源不斷地汲取時代的“活水”。
(3)培養學生質疑精神。創新型人才,通常思維不被已有的結論所束縛,不相信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不屈服專家學者的權威。鑒于此,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引導學生對傳統固定的結論進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據何種原理或理論推理出來的,這個理論是否嚴謹,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準”。例如,專題辯論是發揮學生主體性參與教師主導性參與的最佳契合的一種方式。同專題講座一樣,專題辯論亦離不開歷史教師精心準備這一環節,只不過這一環節的實施者既包括歷史教師,也包括學生。教師的作用表現在對學生的辯論準備工作的指導作用上。在廣泛征詢學生意見的基礎上,教師然后確定一個在學生中能引發矛盾和爭鳴的辯論題目。教師應幫助學生利用圖書館、網絡等豐富的資源,搜集相關的史料和論文,指導學生撰寫辯論詞以及辯論應注意的事項。辯論雙方誰勝誰負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通過史學辯論前的準備工作和整個辯論過程,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
培養中學生的歷史創新思維精神,尊重學生主體性參與的地位,讓中學歷史教學氣氛活躍起來,對于改變目前中學歷史教學的窘境,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良方。然而,要做到全面落實中學歷史創新教育,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智慧潛力,則是一個浩大的長期的工程,它需要中學歷史教育工作者、中學歷史教材編寫者以及具有創新思維精神主體的學生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對此,我們有信心和決心,期盼取得可喜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李袆.關于研究型課程開發的構想[J].中國教育學刊,2001(1).
[2]袁愛玲.知識經濟呼喚創新教育[J].教育研究,1999(5).
[3]何成剛.我的教育觀——李曉風老師的實踐與探索[J].
- 上一篇:關于構建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的發言
- 下一篇:從眾行為與信息傳播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