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防護林建設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05-24 11:14:20
導語:連云港防護林建設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沿海防護林存在的主要問題
沿海防護林建設區往往生態環境惡劣、立地條件差,造林難度大,林木生長不易。海頭、羅陽等鎮屬于沙質土壤,且含鹽量在0.19%~0.41%之間,屬于中度鹽漬化土,且各營養元素含量普遍偏低[5]。沿海防護林樹種單一,結構簡單,且老化嚴重。一些泥質海岸的鹽堿澇洼地和沙質海岸的風沙頻發地,基干林帶還是空白?,F有林帶質量差異較大,在立地條件差、土壤含鹽量高的地段,林帶缺株斷帶嚴重,林相參差不齊。林業建設資金投入不足,投入渠道主要是依靠國債和省級財政投入,無法滿足沿海防護林建設的實際需要。沿海防護林造林地大多立地條件差,造林難度大,成本高,資金缺口大;此外,在防護林撫育、管護、防火、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投入資金較少,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防護林體系建設質量。由于沿海地區人多地少,土地價值較高,海岸帶用于養殖每年收益75000~120000元/hm2,所以群眾不愿把土地用于造林,用于防護林體系建設。另外,城鎮鄉村綠化建設用地也難以落實。
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經營措施及對策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江蘇省做出了建設綠色江蘇,構筑海疆綠色屏障的規劃意見,重點加強基干林帶、農田林網和綠色通道建設,構筑網、帶、片、點相銜接,城鄉綠化美化相協調,喬、灌、花、草相搭配,功能齊全,布局合理的沿海防護林體系,贛榆縣從實際情況出發,注重以下幾點的實施。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的原則,編制了《贛榆縣沿海防護林建設工程規劃》、《贛榆縣林業總體規劃》等規劃,落實建設任務、目標、重點和措施,為海防林建設指明了方向。規劃注重4個結合:一是帶、網、片、點結合,以基干林帶為抵御臺風、暴潮的第一道防線,以農田林網為減輕自然災害的生態屏障,以山丘區片林為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的資源庫,以村鎮綠化為亮點核心,形成全縣海防林體系的總體格局。二是與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與各相關部門規劃相銜接,使海防林建設與海堤、道路、新城區等重點工程統籌兼顧。三是多種效益結合,實行多樹種造林,林、果、竹、茶、藥、花卉并舉,長中短結合,達到一地多用、一林多效的目的。大力引進和推廣優良樹種,喬、灌、草相結合,山、水、田、路綜合治理,優化林業產業結構以及林種、樹種結構,提高林業發展效率。四是造封管結合,人工造林、封山育林、補植改造和經營管護并舉,努力加快防護林體系建設步伐。在以后的經營建設中,更要注意以下2點:一是抓好骨干林帶建設。以干線公路、一線海堤和高速公路等為骨干,構建防護林體系的基本框架。結合沿海工業區、新城區建設,搞好50~100m寬的海堤防護林工程;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按照綠色通道建設標準,實行針闊混交、常綠落葉結合、喬灌結合,多樹種配置。二是完善農田林網。堅持因害設防、因地制宜的原則,優化農田林網樹種結構,建設高標準農田林網??茖W地做好造林規劃設計工作,做到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對于綠色通道工程,主要營造楊樹林、速生柳、銀杏林,沿路栽植女貞,河堤主要栽植楊樹。東部沿海地區,主要栽植白蠟、刺槐、檉柳等耐鹽堿樹種,并在林下開展林農、林經間作。在造林樹種選擇上,根據不同立地條件,選用引種成功的楊樹、楸樹、速生柳、檉柳、良種刺槐及白蠟等[6]。沿海防護林造林地立地條件差,為了確保建設成效,要充分發揮科技的作用。一是積極開展耐鹽樹種引進試驗。近幾年來,在海頭、羅陽等地建立試驗基地66.667hm2以上,引進落羽杉、蘇柳、法國桑等速生、抗風、耐鹽堿樹種10個以上,已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可在防護林建設工程中推廣應用。二是優化樹種結構。針對原有防護林林分結構過于單一、防護功能欠佳的問題,實施多樹種混交,喬灌草花結合,常綠、落葉樹種科學搭配,不僅提高了防護效果,還美化了環境。三是應用先進技術。在造林中大力推廣客土栽培、帶土球移栽、大苗種植、土壤改良等配套技術,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明顯提高。四是加強技術指導,強化科技支撐。在整個造林過程中,林技人員親臨現場,把好技術關,確保植苗一片、成林一方[7],提高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平。與林業院校、科研院所密切聯系,有針對性地開展科技攻關,并將成果推廣應用。主要從3個方面進行創新。一是創新經營機制。大力推行“誰栽誰管、誰有誰享”的新型造林機制,以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和責任心。二是創新投入機制。每年安排30萬~50萬元投入林業、扶持林業發展;建立綠化造林激勵機制,每年投入15萬~20萬元表彰先進,鞭策后進。三是推進創新政策。在造林用地方面,通過政策引導,充分尊重群眾意愿,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民眾參與林業生態建設的積極性,只要有利于農民增收,只要不改變農地性質,不破壞水利等基礎設施,就積極鼓勵和大力支持。另外,推行多種形式的林業承包責任制,多方籌措資金,增強林業發展的后勁。防護林體系是一項公益事業,要加大政府和社會對林業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以財政投入為主體的林業投入體系,穩定林業政策,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實行“兩分離四統一”,即林業用地與耕地分離,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實行統一規劃、統一苗木、統一栽植、統一技術標準,堅持樹隨地走、誰栽誰有原則,鞏固防護林建設成效。依法規范造林、管林、用林行為。嚴格執行工程造林招投標制度,羅陽鎮、金山鎮、青口鎮等項目重點鎮將國債項目進行公開招投標,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規程,以及合同書和批準的設計文件等,對工程質量、進度、投資控制等方面進行監督和管理,重點對林地清理、整地挖穴、苗木規格、栽植技術、幼林撫育和補植等實施質量監控,顯著提高了造林綠化效果。一是明確責任,堅持實行領導干部任期造林綠化目標責任制和森林資源消長目標責任制。二是精心部署,認真制定規劃方案,精心組織造林施工。三是典型示范,領導干部帶頭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樹立綠化典型,帶動社會各界參與到綠化中來。四是廣泛宣傳,充分利用電視、網絡、送科技下鄉等渠道,多角度、深層次宣傳國家林業政策及法律法規,宣傳沿海防護林建設的重要意義。
本文作者:王麗楊均科胡海波工作單位:贛榆縣林業科技推廣中心
- 上一篇:科研單位黨組織建設的探索
- 下一篇: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