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鹽俗文化的思考論文

時間:2022-06-09 03:16:13

導語:連云港鹽俗文化的思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連云港鹽俗文化的思考論文

連云港獨具特色的鹽俗文化

1.敬奉鹽婆老輩人曬鹽,對鹽田的風俗耳熟能詳。當地鹽民以農歷正月初六為鹽神婆婆的生日。鹽民認為鹽是鹽神婆婆恩賜的。所以,這天也是鹽的生日。鹽民們對這一天十分看重,要處處圖吉利,祈求鹽神婆婆高興,保佑全年的天氣好,鹽有個好收成。為了鹽婆生日,鹽民們寧可少吃幾頓,也要在年前就備好香燭紙馬,到正月初六的清晨,家長要帶領全家能上灘干活的人,到灘頭或風車頭放鞭炮,燒紙磕頭。燒紙名叫“燒鹽婆紙”又叫“燒灘頭紙”,要邊燒紙邊禱告:請鹽婆顯靈開恩,保佑今年產鹽多,鹽粒大,鹽花白。然后所有的鹽民都要手持鍬锨等工具到灘上動動手,干點活兒或轉轉風車,戽幾斗水;或挖幾鍬泥,動一動鹽席,做象征性的開工。表示一年曬鹽從今天開始。民間傳說,很久以前,人類祖先臉色灰黃,頭發雪白,萎靡不振。可是,有一位阿婆卻臉色紅潤,頭發烏黑,精神煥發。人們便向她請教,問她有什么秘訣。阿婆指著一股泉水說,我沒有什么秘訣,只是每天都用泉水煮飯做菜。按老人所指,捧一掬泉水來喝,覺得口感很好。最神奇的是,喝泉水后身體感覺到很舒服。大伙感謝阿婆指教,都去挑泉水博煮飯做菜。后來,阿婆潛心研究,終于用泉水制成食鹽。有了食鹽,從此,人們都有了一頭烏黑漂亮的頭發。人們為了紀念這位阿婆,便尊稱她為“鹽神”。2.祭拜于公灶民不只敬鹽婆婆,還敬奉于公。舊時,淮北鹽場的每塊灘頭都插一根小木樁,樁上釘一塊長方形木板,上寫“于公"二字,俗叫“于公牌"。于公叫于定國,字曼倩,漢代東海人(也就是今天的連云港)。他的父親于公是縣里的獄吏、郡決曹,決斷獄案很是公平,犯法的人于公判決之后,他們都不怨恨。郡中為他立生祠,號稱于公祠。于定國十八歲時為廷尉,后遷御史大夫,史書記載:“于定國為廷尉,民自以不冤。”有一年,海嘯沖毀了所有鹽池,灶民困苦不堪,于定國親赴鹽場,放糧救災,灶民感激不盡,淮北鹽區便遍插“于公牌"。《云臺新志》對新灘作了介紹:“新灘,亦稱于公疃,東海城(南城)北十里,灶丁居之,因于公疃舊池潮廢,移居于此”。3.其他鹽民民俗在過去悠久的制鹽歷史中,鹽民們都是靠天吃飯,靠海曬鹽。因此,在鹽民中長期形成并流傳著特殊的風俗民情。影響較大的有除了給鹽婆過生日,還有敬龍王、曬鹽日、曬龍鹽等。敬龍王。過去鹽民全靠“拿潮”曬鹽,“拿潮”就是海水漲潮時,將海水引入鹽池,賴以曬鹽。制鹵叫“盤鹵”;舊時灌池鹵水是用小澆斗從鹵井內舀入鹽田的,故叫“舀格”;加鹵叫“續鹵”結晶池叫“鹽格”或“曬格”;將鹽撒入池內,以增加晶核,俗稱“種鹽”;收鹽叫“扒鹽”“刳鹽”“刮格子”;鹽嶺叫“鹽廩”“大廩”。將鹽擔上大廩叫“盤鹽”。鹽民們對海龍王很尊崇,認為潮漲潮落以及海水的含鹽量都是龍王爺所決定的。因此,每年正月十五,家家都要到龍王廟磕頭燒香。沒有龍王廟的地方,鹽民們在海邊面向大海燒紙磕頭敬龍王,叫“燒龍王紙”。鹽民們邊燒紙邊祈禱,求龍王多行好事,多送好水,多曬鹽,曬好鹽。曬鹽日。鹽民曬鹽掃鹽,有“一年捆兩季"之說,即一年產兩季鹽。從農歷三月三到夏至,有“小滿膘頭足,六月曬火谷,夏至水門開,水斗掛起來”的諺語。意思是小滿前后是產鹽的最好季節,所產的鹽色白粒大,俗叫“膘水足”。農歷六月中旬曬的鹽,品質較差,像炒后的谷子一樣,故稱“火谷"。夏至后,雨季來臨,不能曬鹽了,取鹵用的水斗就掛起來不用了。下半年曬鹽從七月半開始,到十月初一結束。有“七月半定水頭,八月半定太平";“八月鹵水貴,九月菊花鹽,十月鹽歸土”的諺語。意思是從農歷七月半開始,雨季就結束了,鹽場進入了秋旱季節,可以曬鹽了。一般農歷八月是曬鹽的大好季節。九月的鹽如菊花一樣,表面好看,實則雜質較多,入口苦澀。到了十月鹽就入土里不出來了,這時若曬鹽,容易生硝,失去鹽的實用價值。因此,十月以后,鹽民光制鹵,不曬鹽。在鹽民的傳統風俗中特別重視全年的第一次開曬。“三月三開曬”已成定規,就是下雨、刮大風,不能曬鹽了,也要到灘上動動手,表示今年按時開曬曬龍鹽。

關于連云港鹽文化的思考

鹽是連云港獨特的文化,它浸透到連云港成長壯大的全過程。鹽是鹽民之根,伴隨著歷代鹽民的繁衍生息,鑄就了鹽民的性格和品行;鹽是灘涂之魂,凝聚成燦爛的鹽業文化,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連云港是我國重要的海鹽產地,即四大鹽場之一的淮北鹽場。公元前514年前的春秋時代,吳王闔閭就在蘇北沿海發展鹽業,據1992年東海尹灣漢墓出土的簡牘考證,西漢朝廷已向東海郡的伊蘆、北浦、郁洲三鹽場派出鹽官。唐代宗寶應年間劉晏任鹽鐵史時,淮北建立專場產鹽。到清末,淮北已有濟南場、中正場、板浦場和臨興場四場,這些史實證明連云港地區鹽業歷史非常悠久。幾千年來,淮鹽對國家的貢獻是無可估量的。鹽稅歷來是各朝各代僅次于田賦的第二大稅源。《元史》說得精準而明白:“國家經費,鹽利居十之八,而兩淮鹽獨當天下之半”,到明清時淮鹽鹽稅已占國庫財源的三分之一。自早期的煎鹽、秦漢至南北朝的煮鹽、明清以來的曬鹽,直至20世紀80年代后,人們探索運用的新技術——塑料薄膜苫蓋結晶,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唐以來,淮鹽從鹽產、鹽稅、鹽質三個方面來考察,都是全國第一位的。歐洲星羅棋布的鹽業博物館中均有淮鹽的一席之地,中國的館閣中也封藏著汗牛充棟的淮鹽檔案,在盛產淮鹽的兩淮鹽區,到處都有古淮鹽集散地的歲月留痕和相關的遺跡。連云港市蘊藏著豐富的淮鹽文化的精華,堪為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的濫觴。在連云港市博物館內,珍藏著一塊被稱作鹽鐅的鐵器。古時產鹽是由幾戶鹽民每家拿出一塊鐅片拼合起來,產好鹽后再打散分開保管。這塊鹽鐅正是古人制鹽工具之一。傳承和弘揚鹽文化,成立淮鹽博物館或者在連云港市博物館中增加“淮鹽"展廳應該是切實可行的方案。目前,鹽業博物館中,四川省自貢市已經成立了唯一的專業的鹽業歷史博物館。但是它反映的是井鹽生產技術的發展史,而不是煎鹽生產技術的發展史。連云港曾經是淮鹽的中心,到處都有鹽文化的蹤跡。原連云港民俗博物館館長劉兆元先生歷經十多年的調研,深入鹽場走訪,搜集了從清末至上世紀60年代制灘、取水、結晶過程中的工具60余件,其中有大風車、拐車、戽水斗、刮板、閘板、推鹽車等寶貴的實物資料。除了這些實物值得保存以外,還有很多鹽民的風俗值得珍存,這些風俗大多數是鹽民在生產過程中同自然抗爭或寄托美好理想的產物。隨著社會文明的高速發展,鹽民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有了巨大的改觀,現在許多舊俗已經消亡或正在消亡。因此保護鹽民俗文化勢在必行。如果能夠把這些實物、民俗文化展示出來,在配上與鹽業相關文化產品如淮海戲等,將把幾個世紀以來鹽業生產滄桑變化定格、濃縮為一個剪影,不僅保護了鹽文化而且為后世人提供了鹽文化教育的活教材。相信,這以鹽為載體的淮鹽文化,將以厚重素雅的獨特品格,躋身世界文化之林。

本文作者:馬振林工作單位:連云港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