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措施

時間:2022-03-09 09:59:15

導語:煤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措施

摘要:由于我國綠色可持續戰略的貫徹與發展,國家和社會對環境的關注也與日俱增,尤其對居住環境和空氣質量的要求逐漸升高。這種情形下我國的煤礦產業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煤礦礦山的環境治理在當今形勢下的緊迫性,從煤礦礦山環境治理的現狀出發,分析環境治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一些治理策略,使煤礦礦山地質環境得到有效管理和恢復。

關鍵詞:煤礦;地質環境;治理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的制度體系要求不斷完善,國家對于煤炭的開采也逐步重視起來,因此煤礦產業的發展開始在市場經濟中逐漸站穩腳跟。但是煤礦產業的發展是以幾個犧牲作為基礎而發展的。因為煤炭的開采對地質環境條件不夠重視,導致風險因素增加,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總體發展,這是第一個環境犧牲。當煤炭資源開采過度、礦山開采風險較大,就會造成資源匱乏、危險系數較高,這是第二個犧牲。但是這樣的犧牲并不符合科學發展規律,因此在今后的煤礦產業發展中,一定要杜絕這種犧牲,必須對煤礦開采后的地質環境進行修復,把被破壞的環境盡可能復原,但是這項工程由于早期的保護環境意識淡薄、資金耗費巨大、修復技術不夠成熟等因素,在如今的環境治理中存在諸多問題。

1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修復治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煤礦開采嚴重破壞地質環境

由于目前的大部分煤礦礦山大多在地表淺部,而煤炭的重復開采對地面環境的影響非常明顯,通常表現為地表的建筑物出現裂縫、農耕土地出現塌陷、地表水流沿著裂縫向下滲漏等等。另外一些廢煤渣的堆積、礦井水的排放同等的造成了一定的環境危害,影響煤礦周圍地質。比如會污染地表水,由于煤礦廢渣的胡亂堆放、不及時處理,煤礦礦井中廢水缺乏有效管理,就會使地表上的干凈水遭到污染,影響周圍河流的干凈程度,出現“水華”現象,破壞水平衡(圖1)。作者簡介:熊國錦(1970-),男,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煤礦行業安全生產管。

1.2對社會影響較大

一些老舊的煤礦礦區周圍是人流量較多的密集地區,煤礦開采后引發的一系列環境問題對群眾的工農關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比如煤礦開采后造成了耕地的塌陷、對交通道路(如橋梁)產生了影響,不利于重卡車的通行;村民生活建筑物出現裂縫、倒塌等情況,這些對地質環境的破壞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生態問題,而是關系到人類生存的大問題。所以,煤礦產業在進行開采時一定要做好地質環境的修復工作,保證周圍居民的生活質量、不能夠影響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這樣煤礦產業的各大企業形象才能夠收獲好的口碑,實現“安全優先、以人為本”的宏偉發展目標。

1.3修復管理不到位

由于前期的煤礦開采工作對環境保護問題不重視,導致進行地質環境修復時資金不足;一些規模較大的煤礦產業都是年代久遠,是在發展我國經濟的基礎下建立的,因此對環境保護不夠重視,并且普遍存在“重建設、輕治理、重開發、輕保護”的問題,缺乏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意識,對破壞環境的危害認知淺薄。一些地方型的煤礦、個體煤礦種類數量繁多,對由于開采工作造成的地質環境問題根本沒有進行恢復工作;一些已經關閉的煤礦之前造成的環境問題也并沒有得到完全恢復。如今煤礦開采工作由于技術不成熟,采用傳統的采挖方式,造成了制度不完善的問題,而由于煤礦工作造成了地質危害修復是較大的工程,需要長期堅持,若制度不夠完善,很多煤礦企業就會忽視,另外為了避免增加企業的經濟壓力,國家雖然加大了后續的恢復治理資金投入,但是仍然無法面面俱到,使小型礦上的危害得不到治理,積小成多進一步惡化整體的自然環境。

1.4恢復治理資金不足

煤礦開采后造成的地質環境的修復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但是目前大部分煤礦礦山由于利益驅使,盲目追求短暫的經濟效益,不考慮后代發展、忽略可持續發展,對修復工作只是紙上談兵,缺乏實際行動的支持,不愿意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環境修復;而我國土地資源部門的資金主要用于大型的地質災害治理工作上,地方的環境恢復治理項目上存在盲區,環境惡化的趨勢得不到有效控制。

2出現煤礦周圍地質環境危害的原因

(1)煤礦開采造成周圍地質環境的影響,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煤礦行業建立于改革開放時期,那時經濟體制不夠完善,煤礦開采時技術不夠成熟,保護環境的理念薄弱,主要以發展經濟為目標,長此以往對環境破壞相當嚴重,使得日后的修復工作非常困難,而現在的部分煤礦開采時受到經濟效益的驅使,雖然國家明令禁止不能進行對環境破壞非常嚴重的采挖,但是這類煤礦產業即使環境影響較小,但日積月累仍然是不可忽視的環境危害,另外煤炭資源大多存在地表淺層,開采時因為作業強度大、時間長,長此以往對周邊的建筑物安全等級造成了影響,而部分煤礦企業也不重視這個危害,只是一味的用錢安撫居民,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2)地質災害頻發。煤礦開采不管技術有多成熟,都會或多或少造成地質災害,礦上一般在山腰、山谷,這些地方由于地形影響、自然氣候會使部分巖石風化,使土壤松動,若遇上較大的降水容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而煤礦開采時造成的地質影響、廢煤渣的大量堆積,加重了自然災害的頻發。而煤礦所處的特殊位置為自然災害的破壞提供了便捷,增加了自然災害的破壞力,對地質環境的危害遠大于煤礦開采造成的影響,甚至對周圍居民的安全產生了威脅,造成無法挽回和修復的傷害,使水土流失現象加重。如圖2,地下水流被破壞造成開裂,該現象就是煤礦的高強度作業使地下水的走勢發生改變,偏離原來的軌道。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部分區域的生態平衡受到影響,而其他部分的地質由于水的大量蓄積,出現塌陷的情況(圖2)。

3煤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措施

通過以上煤礦礦山地質環境現狀和問題原因的分析,依據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加強煤礦企業對地質環境保護的意識

大部分大型企業更多的能夠考慮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且企業也貫徹實行可持續發展的總體目標,對后續的環境修復工作不拋棄、不放棄,堅持執行,基本能夠大致修復主要的環境問題。但是仍有一些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由于目光短淺,缺乏環境保護意識,對環境修復工作不重視;因此若要保證環境問題從根本上得到控制,需要對這類企業加大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保證企業在煤礦采挖之前能夠做到對地下開采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確保礦山開采達到國家要求的條件,可以實施正常的開采步驟。比如,企業在進行地質情況勘察時,首先要考慮地下開采的空間面積,保障開采空間能夠適合作業運轉,一般而言,礦山礦體較薄并且礦體的連續性比較差的情況下,所形成的采空區面積就比平緩的開采空間要大一些。因此企業必須根據不同地質情況制定合適的開采方案,避免出現由于環境保護意識匱乏而造成環境無法承受的破壞。

3.2建立預防災害制度

由于礦山的開采而造成地質災害發生的破壞力非常大,因此,樹立一定的預防災害意識,能夠有效的防止自然災害產生時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害,就目前礦山開采情況而言,想要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就需要根據前期的地質勘察與工程設計相結合,制定出一套合適的防災制度,盡可能的能夠做到地質災害的預防和工程項目的開展同時進行。這種預防制度能夠使后期的責任體系得到明確,防止出現經濟利益的糾紛,減少企業的后期恢復資金投入,也能夠避免后期的恢復制度出現工作不到位的情況。

3.3落實保護責任

地質環境保護本身是一個較大的概念,涉及到的相關部門和企業也非常多,考慮到這個原因就非常容易產生責任體系不明確,出現相互推脫的情況。因此為了能夠實現可續發展戰略,對煤礦礦山的地質環境進行有效治理,就必須明確各部門完善責任體系制度、分清楚企業與政府涉及到的權利和義務。明確責任和義務是環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只有明確相互的責任跟任務才能夠保證各部門,各企業認識到自身的工作范疇,做好工作處理,互不沖突。

3.4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現在煤礦的開采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礦山的開采條件也必須滿足相應的條件要求,是為了保證能夠做到開展受益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保障后期開采工作順利進行和修復工作順利完成。而這幾年我國對于環境保護的關注也逐漸增大,國家對礦山的開采也應持積極態度,增加后期環境治理的資金投入力度;增加資金的投入力度,擴大資金覆蓋面,保障一些中小型開采作業得到資金支持,鼓勵各煤礦企業自行恢復后期的環境問題,做好煤礦開采行業的規劃。

3.5加大對于施工項目的研究力度

在開展一項煤礦產業建設項目時,應考慮當地的生態環境以及周圍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局部氣候等各種因素,制定出一套由于實施項目帶來的一系列不便和污染的解決方案,并且要不定時的根據考察內容進行修改和調整,爭取全面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理念到整個工程當中,在建設期間,應該提高建設技術,有效降低工程對于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最大化的提高煤礦帶來的經濟效益。

3.6加大監督力度,構造環保體制

開采過程中應該加大管理人員對于開采項目作業的監督,對于一些嚴重破壞環境的違法開采行為,做出嚴厲的處罰,對直接堆放的重金屬或廢煤渣進行隨機排查,一經發現堆放過度,強制要求煤礦企業進行自主處理,并做出處罰。另一方面,需要對煤礦項目中的作業人員進行環保理念的教育培訓,大力宣傳環保知識,從道德方面約束工人行為,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環境污染。

4結語

綜上所述,煤礦產業開采作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相應的因為煤礦開采造成的地質環境災害也逐漸增加。因此,基于出現問題的原因和現有問題進行剖析,從而制定出一些適合煤礦開采的制度,并深入了解分析,加大對建設開采制度的完善和實施,加強采挖后的地質環境修復工作,國家加大對修復工作的資金投入,豐富治理方案,明確各部門、企業責任體系,做好分工,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并重發展的美好局面;加大宣傳環境保護工作,讓社會中的每個企業、公民都認識到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活的基本條件,只有保護好生態環境,才能讓人類文明發展延續。

參考文獻:

[1]趙德深,范學理,劉文生.采煤區覆巖與地表沉陷控制技術研究及展望[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1998,8(3):51-54.

[2]王運福.棗莊市采礦引起的地質災害問題.[J].中國地質,1998,25(1):37-39

[3]黃銘洪,駱永明.礦區土地修復與生態恢復[J].土壤學報,2003,40(2):161-169.

[4]葛維琦.中國煤礦采空區塌陷災害治理對策[J].中國能源,2004,26(10):27-30.

作者:熊國錦 單位: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