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螺旋理論職業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25 09:54:51

導語:四螺旋理論職業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四螺旋理論職業教育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扶貧工作的不斷深入,扶貧的重點也從傳統的“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提升貧困地區內部發展的動能是扶貧的主要任務,因此,職業教育在精準扶貧目標的實現中有著突出的價值。以四螺旋理論為基礎,闡述四螺旋理論的內涵及其在職業教育扶貧中的意義,分析當前職業教育扶貧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嘗試構建以產業為紐帶,學生、企業、高校、政府四主體相互作用的四螺旋模型,探索各主體充分發揮優勢、協同創新的作用機理,提出基于四螺旋理論的職業教育扶貧機制的構建策略,包括營造政策環境,立足產業建設,創新學生教育,健全聯動機制等。

關鍵詞:四螺旋理論;職業教育;扶貧機制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在社會經濟方面獲得了跨越式的發展,不僅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成為了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經濟發展中也暴露出了許多問題,最為典型的便是發展不均衡,改革成果沒有惠及到每一個地區,西部地區、農村地區存在嚴重的貧困現象。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精準扶貧的穩步推進,我國絕對貧困人口數量逐年下降,扶貧工作成效初步顯現。職業教育扶貧是扶貧的重要方式,通過職業教育提升貧困人口的職業技能,對貧困地區內部造血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

1四螺旋理論及其在職業教育扶貧中的意義

1.1四螺旋理論。四螺旋理論是基于三螺旋理論而提出的新概念。三螺旋理論最初為生物學中的概念。20世紀90年代,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社會學家HenryEtzkowitz以及阿姆斯特丹科技學院LoetLeydesdorff將三螺旋理論應用到區域經濟發展中,提出了以政府、企業、高校為主體的新三螺旋理論。三螺旋理論以知識經濟時代為基礎,將知識經濟下的社會內部創新制度環境的要素總結為政府、企業、高校,三螺旋理論研究的就是三者之間的新型活動關系。三螺旋理論屬于典型的多主體理論,并不單一強調政府或者企業、高校的主體地位,而是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目標,把握三者的動態關系,從而實現互惠互利的目標。職業院校以培養技能應用型人才為重點服務教育精準扶貧,構建現代學徒制(二元制)、訂單培養、定向就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為鄉鎮企業培養“留得住,技能強”的本土化人才。學生作為高職教育的對象,也是高職教育參與扶貧機制構建的主力軍,其融入教育扶貧工作,既能實踐教育的目標,也能充分體現高職學生在職業教育扶貧中的作用與價值,彌補傳統三螺旋理論中主體力量薄弱的問題。因此,四螺旋理論在三螺旋的基礎上加入了學生這個新的元素,以職業教育扶貧為內容,將學生納入到四螺旋理論中,形成以政府、高校、企業、學生為主體的四螺旋理論。通過發揮職業院校的專業優勢,借鑒三螺旋創新模式思路,提出集“政府—職業院校—企業—學生”四螺旋的協同聯動模型(見圖1)。在四螺旋模型中,堅持協同作用機理,四主體聯動,實現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銜接,服務于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圖1基于四螺旋理論的協同聯動模型在四螺旋理論協同聯動模型中,堅持以下三個作用機理:(1)職業院校-產業-企業。企業是產業的載體,是產業的具體承載者,產業的發展帶動了企業發展。職業院校扶持產業主要是為產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的支撐,扶持的主要表現形式是通過與企業的合作來實現,使職業教育成為智力扶貧和技能扶貧的“直通車”,形成產教融合、校企聯動、工學結合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2)職業院校-產業-政府。產業的發展能夠帶動就業,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府需要為產業的發展提供多種支持。政府對產業的支持主要通過對企業的支持來實現,政府通過制定良好的政策支持,提供資金支持,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職業院校通過培養技能型人才,進而提升產業水平。(3)職業院校-產業-學生。職業院校通過培育新型技術人才、提升勞動力素質的途徑進而推進產業發展。基于四螺旋協同聯動模型的構建,發揮各主體的優勢與作用,協同創新,實現職業教育精準扶貧地方的良性循環。總之,四個關鍵主體形成四股力量交叉形成非線性螺旋關系。各行為主體之間的協同要素包括技術、知識、信息、人才和資金等,每個主體作為主螺旋線進行路徑探索,發揮各自優勢與作用,共同推動和實現創新協同效應的良性循環,實現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銜接,達到精準脫貧的目的。1.2四螺旋理論在職業教育扶貧中的意義。四螺旋理論由三螺旋理論發展而來,作為三螺旋理論中的重要主體之一的高校,在四螺旋理論中同樣有著特殊的地位。當前我國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在扶貧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從四螺旋理論出發,加強職業教育扶貧,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它能發揮職業院校的社會價值。職業院校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主體力量,不僅肩負著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更承擔著巨大的社會責任,從時展的角度出發,履行好自身的社會職責,是職業院校發展的必然要求。從四螺旋理論出發,構建職業教育扶貧機制,有助于職業院校社會職責的履行。其次,它能提升精準扶貧的效果。精準扶貧是當前扶貧中的重點,而“造血式”扶貧則是精準扶貧的核心內容。職業教育扶貧不同于一般的資金扶貧,其以項目建設為中心,既能夠從人力資源層面改善貧困地區的狀態,也能提升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效益,可以顯著地提升精準扶貧效果。最后,它能豐富學生實踐的計劃。職業教育以職業技能型人才為培養目標,而豐富的實踐機會則是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職業院校在四螺旋理論的指導下廣泛參與精準扶貧事業,能夠為校內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崗位,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掃清障礙。

2職業教育扶貧機制存在的問題分析

2.1政策環境薄弱。扶貧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政策環境的支持,職業教育扶貧機制的建設同樣需要以完善的政策環境為前提。但由于當前扶貧工作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比如貧困原因分析不深刻、扶貧目標不明確等,對職業教育扶貧的開展帶來了不利影響。2.2產業建設滯后。對現代扶貧而言,產業建設是提升內部造血能力,徹底擺脫貧困現象的根本路徑。當前職業教育扶貧已經以產業建設為中心開展,但在產業建設中暴露出了不少問題,比較典型的便是特色產業與龍頭企業的缺乏,不少貧困地區產業建設缺乏競爭力,同質化競爭嚴重,影響了當地產業建設的效果。2.3學生參與度低。職業教育扶貧的本質是發揮職業院校在扶貧中的作用,利用職業院校的技術資源、人力資源來推動扶貧事業的深入開展。職業教育以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為重點,而實踐基地建設以及現代學徒制則是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有效措施。當前,職業教育扶貧存在學生參與度低的問題,這大大弱化了職業教育扶貧在學生成長發展中的作用。2.4聯動機制欠缺職業教育扶貧是發揮職業院校扶貧作用與價值的有效手段,但扶貧工作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僅僅依托職業院校無法實現扶貧目標,因此,各扶貧主體,比如政府、高校、企業等,需要構建密切的聯動機制。但從當前職業教育的扶貧現狀來看,聯動機制欠缺是常態,扶貧主體在工作中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降低了扶貧工作的實效性。

3基于四螺旋理論的職業教育扶貧機制建設策略

3.1營造政策環境。良好的政策環境是精準扶貧的前提條件,也是充分發揮職業教育扶貧作用的客觀要求。因此,在四螺旋理論下職業教育扶貧機制構建中,政府必須將政策環境的營造作為首要內容。首先,梳理貧困原因。貧困現象的發生總有一定的原因,比如區域整體貧困大都是因為自然環境惡劣或者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而個別貧困現象的發生則和因病返貧等因素相關。政府要聯合職業院校、企業,針對扶貧對象,加強對貧困地區、貧困家庭的實地調研工作,深入走訪,從宏觀把握與微觀分析相結合的角度,充分掌握扶貧工作的現狀。其次,明確扶貧目標。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政府職能部門需要組織高校專家學者以及企業負責人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貧困評估工作。一方面,從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角度,把握貧困地區貧困現象的成因、表現、特點;另一方面,從貧困地區具備的發展稟賦出發,設置科學、合理的脫貧目標。最后,明確扶貧任務。明確扶貧任務是政策環境中的重點內容。扶貧任務是否具有針對性、可行性,對扶貧工作的開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扶貧任務提出后,要組織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人員論證扶貧任務的可行性,從實施條件、資金投入、預期收益、階段性任務劃分等角度來確保精準扶貧目標的實現。總體而言,政府需要從外部環境的創設以及扶貧資金保障兩個方面為職業教育扶貧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的條件。3.2立足產業建設。四螺旋理論下的職業教育扶貧機制涉及職業院校、政府、企業、學生四個主體,而產業培育與發展則是發揮四主體合力的中心內容。政府負責產業規劃以及政策傾斜,職業院校負責提供技術支持,企業是扶貧項目運作的中心,而學生則是為產業發展提供服務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須將產業建設作為職業教育扶貧機制構建的重點。首先,打造特色產業。地區的自然資源要素與社會資源要素有著很大的差異性,因此,在產業建設中也要遵循差異化的建設理念,以充分發掘區域要素為要求,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優勢產業。比如,對自然環境秀麗、風光宜人的貧困地區,可以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業,以生態果園、農家樂、生態釣魚等為重點扶持項目;而對農業種植基礎較好的區域,可以推行有機農業的發展,提高農產業的附加值,為農民增收。其次,打造龍頭企業。貧困地區的企業普遍存在著小而分散的特點,導致資源在分配中存在“攤大餅”的現象,影響了區域經濟的良性發展,自然無法實現整體脫貧的目標。因此,在產業建設中,需要重點扶持具有良好發展前景,能夠大量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為標桿,推動相關企業、產業的發展,最終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實現內部造血的目標。3.3創新教育模式。四螺旋理論與傳統的三螺旋理論相比,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將學生納入到區域經濟發展的主體框架中,對職業教育扶貧的開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職業教育以職業技能型人才為主要培養目標,而廣闊的實踐陣地以及豐富的實踐機會則是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因此,以工學結合為主要特點的現代學徒制在職業教育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現代學徒制需要學校教師與企業師傅進行深度合作,實施人才聯合培養計劃,而職業教育扶貧的開展能夠為學生的實踐提供前所未有的機會。職業教育扶貧以產業建設為中心,以企業運作為主體,學校作為技術支持方,與企業有著密切的關系,可以與企業簽訂各種合作協議,讓學生輪流到扶貧項目中接受實踐教育,以提升勞動力素質,進而推進產業發展。不僅如此,學生參與到職業教育扶貧,對職業教育扶貧的開展也有著很好的作用。職業院校學生多有一技之長,文化基礎與專業技能較比于一般的員工,尤其是從貧困地區招收的員工要高出許多,能夠有效為扶貧項目的開展提供服務,從而壯大扶貧隊伍的力量。因此,政府、學校、企業要創新職業院校學生的培養機制,以實踐訓練平臺建設為中心、以校企合作為關鍵,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置換培訓等教育方式,提高學生培養效果。3.4健全聯動機制。職業教育扶貧是發揮職業教育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與價值的重要手段,而政府、企業、學生與職業院校共同構成了四螺旋理論下的扶貧主體。為了更好地發揮各主體在扶貧中的作用與價值,必須健全聯動機制,尤其是要健全政府與職業院校之間的聯動機制,確保扶貧工作的有序開展和落實。首先,構建校地聯席會議制度。校地聯席會議由校方和地方政府派遣人員參加,包括工作現場會、工作推進會、工作例會等多種形式,主要是分析梳理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是有效開展職業教育扶貧的重要保障。其次,完善項目追蹤管理機制。項目扶貧是精準扶貧的重點,項目由企業實施,職業院校要與政府共同開展項目運行的追蹤管理工作。職業院校可以派遣技術專家,負責企業技術攻關,動態地把握企業發展的現狀,并與政府部門開展密切的交流。最后,構建扶貧考核機制。精準考核是精準扶貧的重要內容,能夠準確地反映出扶貧的成績以及問題,對扶貧經驗的積累以及接下來扶貧工作的開展均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職業院校與政府部門需要建立健全扶貧考核機制,從考核指標的設置、考核流程的完善、考核結果的應用等多個角度,發揮好各主體間的聯動作用,保障職業教育扶貧的實效。

4結語

職業教育對于精準扶貧有著重要的意義,是當前推動扶貧工作深入開展的可靠力量。扶貧作為一項系統性的工程,不僅需要職業院校參與其中,更離不開政府的扶持以及企業的參與,因此,四螺旋理論可以成為推動扶貧工作開展的有效指導。

參考文獻:

[1]周春彥.大學-產業-政府三螺旋創新模式———亨利•埃茨科維茲《三螺旋》評介[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6(4):30-33.

[2]叢珊珊.遼寧省高等職業教育對當地經濟發展的適應性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0.

[3]石林,梅強.基于四螺旋視角下的高等職業人才教育質量提升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18):97-99.

[4]唐智彬,劉青.“精準扶貧”與發展定向農村職業教育———基于湖南武陵山片區的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16(7):79-84.

[5]何丕潔.對職業教育精準扶貧問題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5(30):5-7.

[6]王嘉毅,封清云,張金.教育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J].教育研究,2016(7):12-21.

作者:林玉琴 單位:泉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