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藥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4 11:31:00

導語: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藥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藥研究論文

【摘要】通過對近10年核心期刊發表的中醫藥防治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相關文獻整理及分析,從動物實驗研究、臨床實驗研究與臨床觀察、個人經驗心得及其他類四個方面對慢性萎縮性胃炎進行綜述;且將近5年與近10年相關文獻進行對比,認為中醫藥在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研究方面雖暫未能完全揭示其機理,但實驗研究廣泛且深入;在對該病的治療方面雖缺乏統一的分型診治標準,但療效可靠、顯著。

【關鍵詞】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藥

慢性萎縮性胃炎(CAG)是指胃黏膜固有腺體萎縮和腸上皮化生的疾病。祖國醫學無此病名,但根據其臨床表現仍可歸屬于“胃痞”“胃脘痛”等范疇,是臨床上常見的難治病。目前現代醫學對該病的一般治療效果欠佳,運用中醫藥治療本病,不僅可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且經胃鏡及病理檢測證明可阻斷和逆轉其癌變。因此,如何發揮中醫學在該病中的治療優勢,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筆者于CNKI中檢索關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文獻(檢索限定如下:檢索項:篇名;檢索詞:慢性萎縮性胃炎;匹配:精確;范圍:核心期刊;更新:全部數據;時間:1998~2007年),共檢索出文獻270篇,與中醫藥相關的文獻為234篇。其中近5年的相關文獻共142篇,與中醫藥相關的文獻為124篇。現將資料進行了分類整理后,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中醫藥研究概況綜述如下。

1中醫藥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動物實驗研究

1.1數據統計在檢索到的234篇與中醫相關的文獻中與動物實驗研究相關的文獻為32篇,占文獻總數的13.68%;其中近5年的動物實驗研究相關文獻為23篇,占近5年文獻總數的18.55%,占近10年與動物實驗類相關文獻總數的71.88%。從數據中看中醫藥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動物實驗研究在總體研究的比例上有所增加,在動物實驗研究中近5年的研究數占很大的比例。這說明與中醫藥相關的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動物實驗研究在逐漸重視,呈現明顯的增加趨勢。

1.2治法方藥在此分類的32篇相關文獻中,對單味藥的實驗研究文獻有6篇,其中近5年的文獻占5篇,如有關蒙脫石[1]、云母[2]、三七[3]等;對經方及成方等組方的實驗研究文獻有19篇,其中近5年的文獻占13篇,如黃芪建中湯[4]、丹白麥門冬湯[5]、三參滋胃飲[6]等;對經絡俞穴的實驗研究文獻有4篇,如孫玉霞等[7]的研究,其中近5年的文獻占2篇;對治法、機理、其它方法的實驗研究各有1篇,均為近5年文獻。從以上對動物實驗的分類可以看出近5年的研究在數量上明顯占優并在研究方法上呈多樣性。

1.3影響機理在檢索到與動物實驗相關的32篇文獻中,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胃黏膜與相關癌基因的影響上。實驗在揭示影響機理時從病理到基因水平均有涉及,其提及影響到與慢性萎縮性胃炎密切相關指標有18個,較多實驗關注表皮生長因子、血清胃泌素和PCNA。如劉旺根等[8]、王松坡等[9]的研究。

2中醫藥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實驗研究與臨床觀察

2.1數據統計在檢索到的234篇與中醫相關的文獻中,與臨床試驗研究及臨床觀察相關的文獻為159篇,占文獻總數的67.95%;其中近5年的臨床試驗研究與臨床觀察相關文獻為75篇,占近5年文獻總數的60.48%,占近10年與臨床試驗研究與臨床觀察類相關文獻總數的47.17%。從數據中看中醫藥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在臨床試驗研究與臨床觀察中近5年的研究數略有下降,但在總體研究的比例上占據主導。可以看出中醫藥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試驗研究與臨床觀察仍為研究熱點。

2.2治法在此分類的159篇相關文獻中,對治法的臨床研究文獻有25篇,其中近5年的文獻占15篇;針灸療法的相關文獻有9篇,其中近5年文獻占4篇;中西醫結合療法有9篇,其中近5年文獻占2篇。其治法文獻的相應增加一方面顯示了慢性萎縮性胃炎病因病機的錯綜復雜,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中醫藥在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認識上在逐漸完善。此類相關文獻中共觀察人數12320例,其中近5年的觀察人數為6368例;治法統計為42種,其中近5年的治法為21種。多數文獻都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因以虛損為本,血淤氣滯為實患,故主要治則大多集中于健脾和胃、益氣養陰、活血化淤、通絡理氣。

2.3方藥在此分類的159篇相關文獻中,對方藥的臨床研究文獻有116篇,其中近5年的文獻占54篇;所提及方劑共114首,其中近5年占54首;使用藥物種類達30種,單味中藥藥物達172味,除涌吐藥沒有外,幾乎涵蓋了所有中藥種類。這也從另一個角度上反映了慢性萎縮性胃炎病因病機的錯綜復雜。

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主要用藥種類依次排列是補益藥、活血化淤藥、理氣藥、清熱解毒藥、清熱燥濕藥、芳香化濕藥等。用藥藥物種類的使用頻率與證型分布基本一致。補益藥之所以使用率最高,是符合“虛損為本”的中醫病機認識的應視為每個處方中主藥[10,11];活血化淤藥促進胃黏膜血流動力改變學故其使用顯得十分必要[12,13];清熱燥濕藥、清熱解毒藥能殺滅幽門螺桿菌,故其使用也較為重視[14]。

3中醫藥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治療的個人經驗心得

3.1數據統計在檢索到的234篇與中醫相關的文獻中與個人經驗心得相關的文獻為24篇,占文獻總數的10.26%;其中近五年的臨床試驗研究與臨床觀察相關文獻為18篇,占近5年文獻總數的14.52%,占近10年與個人經驗心得相關數的75%。從數據中看個人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中醫藥治療體會呈現明顯的增加趨勢。

3.2治法在所檢索到的24篇個人心得類文獻中,分型論治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文獻17篇;提出從某一治法治療的文獻7篇,如從血淤論治[15]、從健脾理氣化淤論治[16]、從胃絡淤血論治[17]等。在17篇有辨證分型的個人心得中共列出39個證型,除6個重復出現外,其余33個證型均單一出現,證型的多樣化客觀地反映了慢性萎縮性胃炎病機的復雜性;但分型過細過多也反映了慢性萎縮性胃炎證型分類缺乏統一標準。

4中醫藥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其他類研究

在檢索到的234篇與中醫相關的文獻中其他類研究文獻共為19篇(其中學術探討類16篇,綜述類2篇,提倡加強對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藥治療研究的1篇),占文獻總數的8.12%;其近5年的其他類研究文獻為8篇(學術探討7篇,綜述1篇),占近5年文獻總數的6.45%。

此分類文獻總數雖然較少,但從如上所列研究外有學者仍可從不同角度對慢性萎縮性胃炎進行探討,如從腎論治[18]、從命門學說論治[19]、從烏梅丸證論治[20]等。但其綜述類文獻在10年中僅有兩篇,這也客觀的反映了中醫藥對慢性萎縮性胃炎認識不足的一面,并且缺乏對整體研究的總結。

5小結

中醫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研究從實驗到臨床從整體到個人均顯示了多樣化,這一方面反映出中醫藥對其認識的不斷完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中醫臨床辨證分型缺乏統一的規范化標準,尤其是沒有建立統一的分級量化標準的不足。在實驗研究方面,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動物實驗研究現在已越來越被重視,實驗思路從治法方藥和影響機理雙線入手使得某些藥物和治法更科學化,更明確地量化了微觀病理異常和宏觀癥狀之間的關系。在臨床方面,辨證地看待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正邪關系,通過對234篇文獻資料統計分析,從整體上看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屬于“虛損為本,邪實為標”的慢性疾病范疇,但是它與一般的慢性病尤其是與一些以消耗性為主的慢性病有所不同,故治療上應強調攻補兼施。另外,除正確使用藥物及針灸治療外,還應加強飲食及情志方面的調攝,以便進一步提高療效。

綜上所述,中醫藥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療效可靠、顯著,尤其是臨床上將中醫宏觀辨證與胃黏膜病理變化、HP感染及中藥藥理、毒理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積極地開展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及動物實驗研究,更促進了中醫對此病的全面及科學認識。

【參考文獻】

[1]陳況,陳淑潔,姒健敏,等.不同產地的天然蒙脫石對大鼠慢性萎縮性胃炎治療作用的比較[J].中國新藥雜志,2007,16(4):296.

[2]徐妙,姒健敏,王海云,等.云母對大鼠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預防作用及機制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7,23(4):749.

[3]石雪迎,趙鳳志,戴欣,等.三七對大鼠實驗性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作用的形態學觀察[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9,22(6):45.

[4]陳四清,蔣時紅,王琦,等.黃芪建中湯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大鼠表皮生長因子及其受體基因mRNA表達的影響[J].陜西中醫,2007,28(4):502.

[5]李紅平,毛萬姬,鄒學正,等.丹白麥門冬湯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大鼠胃粘膜病理形態學的影響[J].陜西中醫,2007,28(2):243.

[6]李有田,許丹,趙莉,等.三參滋胃飲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大鼠胃黏膜G細胞和D細胞的作用[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30(1):71.

[7]孫玉霞,王瑞莉,賈成文,等.針刺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大鼠血清胃泌素和血漿胃動素水平的影響[J].陜西中醫,2006,27(10):1301.

[8]劉旺根,蔣時紅.黃芪建中湯干預脾虛型慢性萎縮性胃炎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長因子含量、誘導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的表達[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43):123.

[9]王松坡,張存鈞,蔣勇,等.“萎胃安”對慢性萎縮性胃炎PCNA、P21ras表達的影響[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6,40(9):35.

[10]許雅萍,朱惠芳.益氣活血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105例[J].中醫雜志,1998,39(9):546.

[11]岑永加.養陰益胃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35例體會[J].四川中醫,2005,23(5):38.

[12]馬秀萍.膈下逐瘀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2004,22(8):60.

[13]白海燕,郭立芳,杜艷茹,等.活血解毒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并輕、中度腸上皮化生的臨床觀察[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7,41(6):37.

[14]李東,安麗.健脾清熱活血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60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2000,32(4):20.

[15]趙進明.從血瘀論治慢性萎縮性胃炎[J].山東中醫雜志,1999,18(3):107.

[16]錢秉國.健脾理氣化瘀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3,37(8):25.

[17]李佃貴,史淑紅,孟憲鑫,等.從胃絡瘀血論治慢性萎縮性胃炎[J].四川中醫,2007,25(6):25.

[18]戴建良.從腎論治慢性萎縮性胃炎探討[J].浙江中醫雜志,1998,22(3):108.

[19]劉浙偉.從命門學說論治慢性萎縮性胃炎探析[J].浙江中醫雜志,1998,34(4):152.

[20]張喜奎.試論烏梅丸證與慢性萎縮性胃炎[J].中醫雜志,2002,43(4):24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