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園本教研落到實處的關鍵
時間:2022-05-10 03:56:00
導語:詮釋園本教研落到實處的關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園本教研要求幼兒園立足本園實際,抓住幼兒園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運用一定的方法進行研討并加以解決,其特點教育論文是重視實際效果,重視持續地關注某個有意義的教育教學問題的解決,從促進幼兒發展人手,實實在在地幫助教師有效地提高專業化水平。
一、建立規范的教研制度是提高園本教研有效性的保障
1、建立有關園本教研的制度體系
園本教研制度是幼兒園制度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提高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的保障系統。筆者所在幼兒園為規范園本教研活動,建立了以下相關制度。一是研討活動制度。由一位教師承擔研討觀摩課的任務,其余教師參與研討活動。承擔研討觀摩課的教師應能根據要求制定計劃,提出“觀察視點”并向參加研討的教師說課;參加研討的教師則會帶著“觀察視點”聽課,并根據需要進行有價值的紀錄和簡要的分析,活動后進行交流。二是教師培訓制度。每位教師要參加每周一次不同級別的教研活動、每年一次的崗位繼續教育培訓、完成“五個一工程”等。此外,還建立了聽課、評課和交流制度,教研成果展示與獎勵制度等。系列教研制度的建立有助于規范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的行為,使教師形成一種自覺意識和主動行為,為打造一支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隊伍做好充分的制度準備。
2、建立以園長為核心、保教組牽頭、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教研活動網絡
我們要求每次教研活動的成員必須包括園長、教師和專家,研討活動的模式通常為:開研討課的教師設計計劃,提出觀察視點———開研討觀摩課———參與者圍繞觀察視點聽課并進行觀察記錄———研討活動(開課教師作自我反思,聽課教師做集體反思,并圍繞主持人的問題展開積極的研討)。在此過程中,園長以“教師”的身份參與,不做太多的講話,并要多聽教師的發言,專家則主要針對研討中的問題作一些方向性的引領,也不做太多的評價或評點,以便所有的參與者成為平等的研討者,使研討活動能在民主、平等、寬松的氛圍中進行。
如在一次研討中,按照程序,先由執教教師做自我反思:“本次設計的科學活動‘我來玩玩具’從總體看還是適合本班孩子的特點的。首先,中班孩子在今天的活動中能夠持續進行探究,沒有哪個孩子游離于探究的現場,像A小朋友為充氣玩具的長手臂充氣,選了一種工具,因為太小充不起來,又去換另一種工具嘗試還不行,直到使用了第三種充氣工具,終于把玩具充起來,孩子高興地跑來告訴老師,說明他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但關于記錄表的設計,從孩子的記錄情況看,對中班孩子來說還是偏難了一些,如B小朋友把自己裝幾個什么樣的電池(大、中、小的電池)對應錯了,致使整個的記錄都錯了,雖然實際上他的實驗沒有錯。”面對執教教師坦誠的自我反思,參與者放棄了思想顧慮,紛紛開始表達自己的所看所想。如教師A很直率地說“:我觀察到參加活動的18個孩子中有5個孩子記錄有錯誤,其余都對了。”教師B說:“我觀察到孩子在記錄時發了很久的呆,思考很久后才開始記錄,不過他還是記錄對了,我想這應該屬于對記錄不太了解的情況吧,以致孩子一開始不知道怎么進行記錄。”教師C則說:“我觀察到2個幼兒記錄有錯,是屬于記錄時不會對應的問題,而不是屬于理解的問題。”這段研討使大家逐漸將問題主要集中在“讓中班幼兒進行實驗記錄的適宜性”上。參與研討的教師能從自己的觀察出發進行客觀的分析,而專家的發言則引導大家進一步分析問題的本質,使研討活動的主線更加清晰,話題更加統一。
顯然,教師在寬松、平等、民主的現場研討氛圍中,在專家的引領下,許多困惑的問題和兩難的問題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理清和解決,使觀念與行為實現統一,從而獲得理性的升華和情感上的愉悅,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最終提升園本教研的有效性,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二、加強有針對性的理論學習是提高園本教研有效性的基礎
1、圍繞課題研究進行專題式的理論學習
園本教研實質是一種應用性研究,它要求研討者運用一定的理論分析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所在幼兒園就曾組織全園教師圍繞“區域活動的組織與指導”這一課題,重新學習《活動中的幼兒》等著作,使教師找到了創設活動區環境的理論依據、布置活動區環境的基本原則等,并為教師提供了組織幼兒開展區域活動的理論根據和操作層面上的具體指導。又如我們還曾圍繞“游戲活動與教學活動整合的實踐研究”這一課題,組織教師學習了《游戲論》《學前教育概論》《幼兒園課程》等著作和相關文章,使大家初步理解了“課程整合”的含義,改變了傳統模式下游戲內容一般由教師預設,再由教師引導孩子玩的做法;改變了以前游戲目標不明確、游戲內容比較空泛的弊病;教師學會了從關注幼兒的經驗、體驗出發,與幼兒討論互動來生成游戲內容,發展游戲情節,從而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體,增進了幼兒的游戲性體驗。
2、圍繞“教師的問題”進行專題式的理論學習
我們還試圖從教師的問題出發,構建基于探究和問題解決的學習與研究支架。針對課題和教師自己的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理論學習,可以減少教師學習的盲目性,增強其學習的自覺性與方向性,促使教師始終帶著問題去尋找理論依據,這不僅有助于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而且能促使教師關注教育教學的規律,積累教育智慧,減少原先為應付園長檢查而機械、費時、無效的摘抄學習。
三、實踐反思、同伴互動、專家引領是提高園本教研有效性的途徑
1、在實踐反思中促進教師的個體成長
所謂實踐反思,顧名思義主要指在實踐中進行自我反思,即教師著眼于自己的教育活動過程來分析自己做出的某種行為決策以及所產生的結果,它通常借助于教師自己的教學檔案,包括課程設計、教學錄像、文字記錄、教育筆記等進行。實踐反思不是一般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實踐反思是園本教研的實踐基礎。經常的實踐反思有助于教師養成自覺的、獨立的思考習慣,更懂得如何去觀察孩子,如何及時捕捉孩子在活動中的興趣、困難與問題,如何審視自己或他人事先預設的目標是否適合大多數孩子的實際發展水平和需要,是否滿足不同水平孩子的需要,并學會正確分析教學活動中的問題,找出癥結,從而為下次活動的推進或者相同類型活動的設計提出更合理的對策。
2、在同伴互動中促使教師共同成長
筆者所在幼兒園在教師群體中主要開展了以下形式的同伴互動:一是“每周話題”交流學習中的互動成長。幼兒園每周會安排4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大家圍繞某個話題暢所欲言;二是“師徒結對”相互學習中的互動成長。由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成績突出的能手型教師幫助和指導新的、年輕的新手型教師(一般教齡在3年以下),通過建立師徒關系,定師徒協議,師徒同時開課,互相聽課,師傅深入徒弟班級觀看教學實況并及時討論、分析、提出建設性意見等,使新手型教師盡快適應角色和環境的要求;三是課題研究中的協作共同成長。協作意味著教師要共同承擔責任,完成課題任務,為此必須發揮每個教師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使每個教師有機會和條件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使教師在互補共生中成長。
3、在專家引領下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專家與教師共同研討主要是專家與教師圍繞主題進行交談的一種研討活動,強調專家與教師之間的碰撞,專家和幼兒園管理者應通過“對話”了解教師的所思所想和情緒反應,在準確探究教師的內心活動、充分了解教師行為背后的隱性教育觀念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引導。這種平等對話與大膽溝通可以增進相互間的感情交流,使教師更愿意接受專家的指導,并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逐漸轉變教育觀念,提升專業化水平。而教學現場指導指專家與教師共同設計教學方案、一起聽課、評課。大家一起坐下來根據每個人現場所作的觀察與分析的文本,圍繞某個問題或視點作自我反思和他人反思,然后專家再與大家一起分析,從理論上做出指導。這種集體對話既可以避免專家的一堂言,使教師成為教育評價的主體,又可以避免以往教研指導過于機械化與統一化的弊端,使每一位教師都有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特長、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從而能有效支持教師總結、提煉來自自身教育實踐的經驗,并逐步上升為理論認識。
四、加強管理,確保園本教研有條不紊,防止形式化
一是培訓推選合適業務園長、教研組長,保證園本教研的有效開展。通過以點帶面,幫助常規性建設層面的幼兒園,選好誰是“較合適、稱職的教研組長”,因為區內大部分幼兒園是正處于或低于這個層面上的,因此這個層面是指導面最大最廣甚至最難,也是至關重要。同時指導和幫助建立一個成型的教研組,引領幼兒園的業務園長或教研組長,規劃好每一學期的教研活動,明確教研目標、內容和方法,實現教研活動的較為理性的效果、效益與效率。
二是加強教研組工作的指導力度,建立研究基地,制定指導計劃,培育先進典型。通過區園本研修基地園的基地研修活動來指導區一級、二級及準辦級幼兒園教研活動,經過這些基地園的管理,做好對掛靠幼兒園的每一次活動項目的執行方案和落實措施的指導,督促這些幼兒園做好相關的活動記錄,使活動的過程與經驗能夠留下一些細節與痕跡,作為教研組的業務檔案,進行教研組資源的積累。
三是強調合作反思,建立奠定行動研究和教師互助團體堅實的基礎。一個有生命的教研組必須在教學反思環節有制度的保障與文化的指引。一篇關于反思型實踐的文章中提到,教師處理困難情境時會利用各種不同的策略。教師必須學會重新思考問題,思考發生過的事情,然后在新的情境中測試自己的新方法。
四是通過典型幼兒園、典型教研活動、課題案例示范推廣,提高園本教研活動的有效性。一個有示范性的教研組須擁有一個比較響亮的“品牌”,擁有一些在專業上有影響的“領軍”性的名教師相當重要。所以在指導示范性建設層面的幼兒園的教研組建設上,選擇的幼兒園教研組,組內教師隊伍必須有一個合理的梯隊結構,包括年齡、教齡、職稱等在內的群體結構具有能夠實現梯隊銜接的優勢,在教研組的內功提升和發揮外力作用方面,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五是通過“結對互幫”活動普及教研活動,擴大優質資源,關注農村民辦幼兒園教師的發展。加大“結對互幫”力度,通過幼教名師、骨干教師及研修班學員示范、輻射的溝通橋梁,加強扶持農村薄弱幼兒園,推行“名園+新園”“、名園+弱園”、“名園+民園”的辦園模式,鼓勵示范性幼兒園組建教育集團,承辦或兼并薄弱幼兒園,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推進鄉鎮、街道公民辦幼兒園的均衡發展。
- 上一篇:談論云計算中的按需服務
- 下一篇:項目組合管理的思想運用詮釋
精品范文
1詮釋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