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
時間:2022-12-11 04:26:00
導語:老師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樹立現代的兒童觀和教育觀。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要創設和諧的教育環境,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要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中,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要開展心理輔導,家長密切配合,鞏固學生的健康心理。教師是精神環境的核心因素,良好的精神環境依賴于教師完美的形象,高尚的品德和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教師要不斷地加強心理保健,提高心理素質,以自己的言行,健康的人格給學生以積極的感染。在學生提供精神環境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學生的心理活動和身心發展,教師不僅是環境的創設者,還要做學生的觀察者和引路人,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同伴關系,引導學生形成奮力向上、積極進取的個性品質,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專業教師的事,它還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很大的影響。我認為為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還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教師要尊重學生人格
教師教育學生,首先要學會尊重與信任學生,把學生人格放在重要位置,讓學生感到老師心中有“我”,再施以教育策略、方法,學生就會鉆入教師的“圈子”里,改掉壞習慣,從而努力學習、生活,學習成績及表現就會出現新的春天。自尊心是人性的頂峰,激發學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頭一條金科玉律。回想自己的教學經歷,認為作為一個老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信任學生,這樣才會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對學生批評要講道理,不要罵他們,侮辱他們,對所有的學生都一視同仁,誰如果不完成作業都要補,在課間輔導他補,老師尊重、相信學生,也能換來學生對老師的尊重、信任。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做到三點:第一,在社會主義國家里,學生與教師在道德人格與法律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尊重學生的人格,體罰學生,對學生進行心理施暴,歷來是被人唾棄的,作為人民教師,更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第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孩子,即使是孿生子女,也不一樣,這是科學研究已經證明了的。因此,教師不能把學生培養成一模一樣的人,也不應該這樣要求學生。所以,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有創造力和動手能力的人。第三,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學生也是如此,美國著名作家愛墨生說過:“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尊心是人性的頂峰,激發學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頭一條。”只要教師能夠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熱愛學生,激發起學生的自尊心,學生就會增強自信心,向著好學生的方向去努力,最終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好學生,走近孩子們,走近孩子們的心靈,用心同他們交流,那你的收獲會很大。
二、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
教師不能感情用事。成績好的學生都受老師的青睞,我們不能因為某某學生成績好而偏心偏愛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決定。這樣使學生心理壓力大。在一個班集體里,有討人喜歡的學生,也有看上去有點令人討厭的學生。教師的情感傾向無是存在的,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好又懂事,令人喜歡,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差又調皮,令人生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對待每一個學生的情感態度上,任何情感傾向都應該壓抑下去,而不能隨便暴露情緒,更不能有任何討厭某些學生的心理。“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為班主任,不應區別“愛學生”與“厭學生”。相反,越是后進的學生越應該多給予關心和幫助,對于好學生也要在鼓勵其做得更好的同時,培養他們戒加驕戒躁的心理,培養他們關心、幫助后進同學一起進步。有的班主任,當某個好學生犯錯誤時,很寬容地就原諒了,但某個后進學生犯錯誤時,就嚴厲批評。雖然班主任對后進學生沒懷有惡意,但這么做容易激起矛盾,分化了班級。所以,教師有公平對待每個學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切不可厚此薄彼。灑向學生都是愛,只要有了愛,就不會有“生厭”的學生,也不會出現排擠后進學生的現象。后進學生更需要愛,更需要關心、幫助。
三、用愛心呵護學生成長,用細心走進學生心靈
“有愛才有責任”,愛心是責任的體現。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應該有一種健康向上的奮斗競爭精神。作為教師,除了用集體的力量感召每個學生,還需要幫助后進生,能夠緊緊地隨著班集體的齒輪轉動。而做到這一切,愛是前提,另一方面要以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用行動感染學生、感召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富有愛心。愛心教育也包含了感恩教育有感恩之心,就會逐漸轉化為愛心。細心地觀察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面對每個學生的變化,都要細心地去發現,老師平時與學生的交往中,觀察分析學生的特長,引導學生發揮特長,既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又培養學生個性特長。只要認真探索,不斷創新,用心體會,就會心想事成,只要多與學生交流,就能發現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學科教學中,是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的根本。每一位教師在上課時都應該時刻記得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情緒。對學生要和藹可親,以誘發其良好情緒,善于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排除不良情緒的干擾,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創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樂于學習,發現并表揚學生的優點,尤其是“弱勢群體”更應該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抓住教育契機給予不同方式的贊許,鼓勵他們,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培養健康情緒,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證。隨著社會的重視,目前學校教育已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戰場。這不僅需要專業心理輔導老師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師結合本學科的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方法充分運用到教學中,兩者有機結合,確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學生人格得到和諧發展,為適應未來社會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準備,使他們真正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 上一篇:公司新進職員培訓體會
- 下一篇:管理層干部教育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