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服務專業人才培養論文
時間:2022-07-07 10:21:17
導語:航空服務專業人才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吉林省經濟的快速發展,航空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航空運輸持續高速增長,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吉林省“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投資72.7億元,在五年內全省形成以龍嘉機場為主、以原有及將要新建的九個支線機場為輔(一主九輔)覆蓋全省的網絡格局。通過對吉林省內航空企業的走訪調研發現,航空從業人員大多是經過三到四個月的“速成”培訓便登機服務,地面服務人員中擁有專業學歷背景者也很少。航空企業表示,今后將不再聘用未接受專業系統學習與培訓的空乘人員和地勤人員。綜上所述,航空企業每年需要專業服務人員數以萬計,尤其是接受過專業職業教育,既有實際應用技能,又具有一定理論知識的航空服務人才更加缺乏,而我們現有人才培養模式已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對航空人才的需求。
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
(一)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通過社會對航空服務人才的需求調研,確定航空服務專業主要面向航空公司、機場以及航空運輸銷售等企業單位,培養在航空服務第一線從事空中乘務、民航安全檢查、民航客票銷售、民航旅客運輸、民航貨物運輸等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質和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中等應用型技能人才。
(二)確定人才培養規格
航空專業所培養的人才應具備以下知識、技能與態度: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客戶服務意識。了解旅客和貨主的心理領域,靈活運用服務、公關溝通技巧,使用規范的崗位服務用語。了解社交禮儀知識,達到航空服務各個崗位對儀容、儀表和言談舉止的要求。熟悉航空服務各個崗位的流程和要求,并擁有本專業相關崗位的專業操作技能。熟悉航空服務各個崗位的英語運用,能與旅客和貨主進行交流溝通,并能閱讀日常工作中的英文業務文件。
三、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一)構建“雙翼式2+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人才培養目標,構建“雙翼式2+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雙翼式”即以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人才培養的“雙翼”,職業能力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實現專業課程實訓與綜合實踐相結合、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相結合。專業課程實訓與綜合實踐相結合主要表現在課程設置上,如航空港旅客服務、客艙服務、機上急救、航空服務禮儀、安全檢查等都是理實一體化課程,邊理論,邊實踐。通過“龍翔實訓中心”功能性實訓場所,讓學生感受到真實的工作環境。同時,以航空服務崗位核心技能培養為目標、以課程體系要求為依據、以教學模式實現為主線開展了實訓基地的建設,使學生走出教室,在模擬仿真的工作情境中開展技能訓練。校企深度合作探索,形成特色鮮明的“專業+基地+企業+師生員工”的專業實訓培養方式。營造航空企業文化氛圍,引進企業服務理念、服務品牌和高端服務要求,在實訓基地的結構設計、環境布局上盡量做到職場化,在實訓室墻壁懸掛職業道德名言名句、航空服務文明用語、服務忌語、行為禮儀守則、操作規程等宣傳牌,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生的服務意識和服務素質,實現課程實訓與綜合實踐相結合。在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相結合方面,充分利用航空企業資源,按照“合作共建”的原則,我們開展了與長春龍嘉國際機場、海南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的合作,保證學生的頂崗實習與對口就業。建立就業實踐基地,使教學與實訓緊密結合,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使實習和就業有機結合,增加學生的社會經驗,提升其航空服務崗位適應能力。校企雙方立足于專業特色,結合行業需要,舉辦由航空企業、學校共同參與的“藍天之夢”航空專業技能大賽。以鞏固航空服務專業知識、提高禮儀素養及專業技能為宗旨,以利于引起學生對學用結合的高度重視。通過競賽加強與航空企業的聯系與協作,定期交流,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形成校企良性互動,為畢業生優質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職業素養培養上,以學生內在素質與外在形象、體能素質與內心修養提升為最終目標。禮儀教育和藝術教育既是學校的特色教育,也是航空服務專業的修養教育,這是我們“雙翼”中的一翼,職業素養要靠禮儀和藝術來完善。“2+1工學結合”即在校系統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兩年,學校的各種教學活動都與航空企業工作任務、崗位能力需求緊密關聯,拉近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距離,縮短學生和員工間的差距,培養技能型可持續學習的實用型人才;在航空企業頂崗實習一年,感受真實的航空企業環境,在空中服務和地面服務工作崗位上體驗真實的服務操作流程,按照員工標準完成對實習學生的培養,校企攜手,企業自始至終深度參與學校教學的全過程,實現校企資源共享、互利互惠、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培養技能型、實用型航空專業服務人才。
(二)建設優質核心課程
組建由行業、企業和學校等多方參與的課程開發團隊,按照“雙翼式2+1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及崗位職業能力的要求,與企業合作完成優質核心課程建設,共同制定職業標準,進行項目驅動,通過兩年時間建設專業優質核心課程三門,充分發揮優質核心課程在課程理念的體現、課程呈現的方式、課程實施的模式、課程資源和課程評價等方面的引領示范作用,全面推進專業課程的建設質量。
(三)創建多元化評價體系
通過充分調研論證,制定《學生學習質量評價體系及辦法》,建立“學生評教、教師評學、同行評課、專家評質、社會評人”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制定體現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課程考核標準,對課程內容分模塊進行考核,推行過程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法。采用筆試、口試、操作等相結合的成績評定形式,校企共同對學生在實習階段的職業道德水平、工作能力、工作績效進行綜合評定,納入學分管理體系,并探索課程考試與職業資格鑒定相融相替的評價方式,使課程教學評估服務于課程建設,從而改進課程設置,完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航空服務專業人才的培養。
作者:魏桂花 單位:長春市公共關系學校
- 上一篇: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 下一篇: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