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體育教學建議論文

時間:2022-07-29 05:53:00

導語:民族院校體育教學建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族院校體育教學建議論文

[論文關鍵詞]民族院校;公共體育;問題建議

[論文摘要]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有其特殊性,課程目標就不能僅局限于“運動技能目標”和“身體健康目標”,應將“社會適應目標”、“心理健康目標”與其并重,也應重視我國土生土長的民族傳統體育。通過體育活動加強各民族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表現出良好的體育道德精神,從而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這樣就能促進各民族學生的相互交往,能更好地將團結和諧理念融入公共體育課中。

一、選題依據

民族院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水平、教育水平相對來說不是很高。民族地區的地域環境也很復雜,因為不同的地域環境對學生的體質都有影響,如青藏高原的學生和其他地區的學生的體質就不一樣。不同的少數民族學生都有各自的民族語言,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熟練地應用少數民族語言,使學生產生親近感,就能引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注意和興趣。了解了不同少數民族學生的性格,在教學中就能避免不必要的誤會。事實是,當他們來到高校后,基本上受正規的統一模式的教育,教學效果不是很好,學生思想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樣民族院校的教學改革也就迫在眉睫。

中共中央七號文件,也就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出臺后,陽光體育強勢進校園。在這一大背景下,對民族院校的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賦予了民族院校體育教學改革新的使命,為體育教學改革躍上一個新臺階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在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中,要充分關注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同時還要關注民族關系等問題。民族院校教師把民族政策融入教學活動中,更能體現出老師的政治水平。本文擬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發現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民族院校體育教師隊伍、民族院校學生三個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改變公共體育課傳統教學模式,增加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等一系列措施來樹立學生的大中華民族觀,提高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的效果。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文研究對象為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師121人,學生1323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本文查閱大量關于教學改革方面的文章,充分了解現階段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現狀與動態。

2.2.2數理統計法

運用因子分析法,將原始數據進行再次優化篩選,得出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的代表性指標。

2.2.3調查法

2.2.3.1專家調查法設計一份“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的專家調查問卷,請12名從事體育教學多年、有經驗的專?

2.2.3.2問卷調查法就“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設計兩類調查問卷(教師調查問卷和學生調查問卷),采用定點分層次隨機抽樣法,綜合考慮地域因素確定調查對象和范圍。共分2個層次:

1)向13所民族院校體育教師發放12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09份,回收率為90。8%。

2)向13所民族院校學生(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發放150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323份,回收率為88。2%。

2.3研究思路

1)通過對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現狀的調查,發現其在這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分析總結。

2)通過對民族院校體育教師隊伍的調查,了解他們的教學理念、工作能力等,并針對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去探討如何有效提高公共體育教學的效果。

3)通過對民族院校大學生的問卷調查,并針對問卷結果進行因子分析,從而得出與體育的教育功能相關的因素。

三、目前民族院校公共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3.2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現狀

3.1.1公共體育課課程目標的調查

根據大多數學生的體育基礎和部分學有特長、學而有余力的學生的情況,在考慮學生個體發展需要的同時,又考慮到國家與社會發展的要求。為了體現區別對待的原則,公共體育課程的基本目標和發展,將公共體育課課程目標分為:運動參與目標、運動技能目標、身體健康目標、心理健康目標、社會適應目標。在對體育教師的調查中顯示,有55。9%的教師貫徹(ae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身體健康”為出發點,只有5。5%的體育教師以“社會適應目標”,3。696的體育教師以“心理健康目標”為出發點。這反映出教師對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課程目標的認識不足,忽略了民族院校的獨特性,沒有意識到通過體育活動加強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從而表現出良好的體育道德精神,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如表1)。

3.1.2公共體育課組織模式現狀

本文將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的組織模式分為:分段式、綜合型、俱樂部式。分段式:每學期有獨立的教學任務、教學目標,一般一二年級為必修課,三四年級為選修課。綜合式:將體育課、健康教育、體育興趣小組、課外體育活動、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有機結合,統一到體育教育中。俱樂部式:打破原有的系別、班級建制,重新組合上課,學生自主選擇課程內容、自主選擇任課教師、自主選擇上課時間。三種教學模式有各自的優越性。分段式教學簡單易行,整齊劃一,但不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綜合式統籌兼顧,可以作為一種向俱樂部過渡的中間形式,但實行起來有一定難度。俱樂部制有利于發展學生個性,提高教學效果,但是受場館器材、師資力量的影響很大。俱樂部制應該是較為合適的教學模式,多形式體育教學俱樂部以功能為導向,將學生的需要與俱樂部的設置統一起來,使體育教學與課外體育合二為一,為學生結合自己的身心特點、健康水平和運動能力進行俱樂部選擇創造了條件,同時有利于吸引各民族學生廣泛參與多種體育活動,這為各民族學生的相互交往提供了一種有效途徑,從而避免出現少數民族學生接觸面窄,只限于本班級或者自己民族的局面,從而也提高了他們的社會活動與交往能力,為各民族學生融入社會、接觸社會,促進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和諧奠定基礎。但在所調查的12所民族院校中,有91。6%的高校是采用分段式教學組織模式,8。4%的學校采用的是綜合式,沒有學校完全采用俱樂部式的教學模式(如表2)。

3.1.3公共體育課課程現狀

3.1.3.1教材由于各民族院校開展的體育項目不同,因此所使用的教材也呈現出多樣化,出現了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教材。根據對13所民族院校109名教師調查的結果可知:大多數教師以教育部統頒教材為主要教材,由于一些少數民族體育運動的開展,自編教材也占一部分的比例。

3.1.3.2民族院校公共體育項目的選擇民族院學生在公共體育課的選擇項目上,都呈現了項目多樣化、娛樂性的現狀。本文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對各項目受歡迎程度進行了調查。綜合來說,最受學生歡迎的項目依次是:羽毛球、籃球、乒乓球、排球、網球、健美操、跆拳道、足球、游泳、武術從表4中,我們可以看出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主要由羽毛球、籃球、乒乓球、排球、網球、健美操等這些“洋體育”唱主角,而我國土生土長的民族傳統體育(珍珠球、舞龍舞獅等)的開展程度不夠,受重視程度仍有待提高。

本文認為在民族院校,民族體育應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環境,應是“體育”中的重要的和主要的內容。千百年來在少數民族中廣為流傳,影響深遠,是具有特色的體育活動,也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弘揚民族體育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各少數民族在自己的民族節日里,都要舉行民族體育表演和競賽,如藏族的“望果節”、“若木紐”,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三”,蒙古族的“那達慕”等都把體育運動作為自己節日的重要內容,被看作是民族興旺、幸福吉祥的象征。因此在民族院校根據備少數民族人數的比例,廣泛開展民族體育項目,可以加強民族學生之間的凝聚力,各民族學生一同在課堂上分享民族體育的魅力,接受技術的傳授,使各民族之間相互了解,產生一種奮進向上、團結一致的局面。

另外,直接影響民族傳統體育課開展的主要因素還有師資力量、水平優劣。

3.1.3.3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組織形式的現狀本文將公共體育課教學組織形式分為:按班教學、男女分班教學、興趣分班教學、俱樂部制。如表5所示,有7所院校采用了“興趣分班教學”,占61。5%;“俱樂部”占0%。由于“俱樂部”對學校場館設旌、師資力量等要求比較高,因此大多數院校采用了“興趣分班教學”逐步向俱樂部教學過渡,這也是一個必然的趟勢,因為“俱樂部”常以教學、輔導、小型競賽的形式開展活動,把運動場變成了交流技藝、增進友誼、展現體育風貌的活動場所,促進了學生互相交往,增進了友誼,推進了各民族的團結和諧。

3.2民族院校體育教師隊伍現狀

3.2.1民族院校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貫穿于課堂內外,直接影響到學生對體育課以及課外體育活動的理解。由于民族院校與其他院校差異性的存在,我們對13所民族院校109名體育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多數教師以“促進身體健康,培養終身體育觀”為教學理念。雖然這種教學理念與全國大多數院校的教學理念相符合,但是它忽略了民族院校學生的獨特性以及民族院校所在地區的特點。眾所周知,民族院校學生大多來自各少數民族地區,他們從小受到本民族教育思想、勞動技能的影響,因此他們中間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注重知識學習,交際能力較弱。因此,我們要充分考慮到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的特色,建立一種與民族院校發展相適應的教學理念,在發展體育的同時,開展思想教育工作,這樣不僅能有效促進身心的健康,而且還可影響到人能力素質全面發展空間的拓展,促進民族院校中備民族學生之間的團結與和諧,從而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

3.2.2民族院校體育教師的組成情況

若要在民族院校廣泛開展民族體育運動,使之與全民健身計劃開展相適應,與大眾體育發展相接軌,并使其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就必須對體育教師的組成情況進行調整。因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和地域性,只有從小受當地體育文化的熏陶,才能對當地的民族體育活動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傳播民族體育文化。我們對13所民族院校老師組成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僅有17。4%的體育教師為少數民族。

3.2.3民族院校體育教師的工作能力

據調查,大多數體育教師完全能勝任本職教學工作,但離民族院校體育改革要求還存在一些問題,如表8所示:大部分教師忽略了“寓思想教育工作于體育活動中,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充分體現民族體育文化的凝聚功能”,他們認為體育課更重要的是身體、技能方面的發展。

3。3關于民族院校大學生與體育教育功能相關因素的因子分析

因子提取結果。據學生調查問卷中的第二部分,進行評價計分,對l4個變量進行因子分析,如表8。表8中第一欄為可能的因子編號。第二至第四欄分別為相關陣的特征值、貢獻率和累計貢獻率,從中可見大于1的特征值有4個,對應的累計貢獻率為80。680%。而下面的因子特征值太小,再多取幾個因子效果也不大,所以我們取4個因子。最后三欄分別為4個旋轉因子的載荷平方和(即方差貢獻)、貢獻率及累計貢獻率。從表中可見,旋轉后由于因子變了,所以因子的貢獻率也變了,但4個因子總的累計貢獻率不變。

經過主成分統汁后,各因子的含義不是很清楚,也就是各個變量在因子中的系數差別不大。因此,需要進一步對數據運用方差極大正交旋轉,旋轉后的因子矩陣。由各因子的高載荷指標特征分析可知,第一個因子的高載荷指標主要反映的是健康身心的特性,因此本研究將此命名為健康身心因子;第二個因子的高載荷指標主要反映的是終身體育,因此我們將其命名為終身體育因子;第三個因子的高載荷指標主要反映的是體育精神,因此我們將其命名為體育精神因子;第四個因子的高載荷指標主要反映的是體育娛樂,因此將其命名為體育娛樂因子。公務員之家:

四、結論

4.1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現狀

1)目前民族院校大多數教師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身體健康”為出發點,但是忽略了民族院校的獨特性,也沒有意識到大多數民族院校學生來自于比較偏僻的地區,其受教育水平與其他院校的學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學生不但具備完備的知識,而且還要有健康的身心及適應社會的能力。因此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的課程目標不能僅局限于“運動技能目標”和“身體健康目標”,應將“社會適應目標”、“心理健康目標”與其并重,通過體育活動加強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表現出良好的體育道德精神,從而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

2)現階段各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組織模式呈現多種形式并存的現狀,但仍以“分段式”為主,即:每個學期有獨立的教學任務、教學目標。這種組織模式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學習,是一種被動的學習。因此,為了提高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教學效果,民族院校的公共體育課組織模式應向“俱樂部”逐步過渡,這樣才能結合民族學院的特點,有利于吸引各民族學生廣泛參與多種體育活動,促進各民族學生的相互交往,更好地將團結和諧理念融入公共體育課中。

4.2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課程現狀

1)目前大多數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采用部頒教材、省頒教材,只有少數院校采用自編教材,這從一個側面反應出各民族院校沒有廣泛開展土生土長的少數民族體育活動,對這方面還不夠重視。

2)據調查所知,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仍以籃球、排球、足球等這些大眾體育為主。而我國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受重視程度不夠。本文認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民族院校應被廣泛開展,從而加強民族學生之間的凝聚力,使各民族學生之間相互了解,產生一種奮進向上、團結一致的局面。

3)教學組織形式是教學活動賴以開展的必要條件。民族院校的公共體育課為了讓各民族學生廣泛參與,需由“興趣分班”逐步向“俱樂部”過渡,擴大學生的自由度,形成一個有特色的、充滿活力的教學組織體系,使每個學生真正置身其中,在與教師交往,與同學的交往中做到經驗共享,學會合作和發現自我,形成一個團結和諧的集體。

4.3民族院校體育教師隊伍現狀

1)目前民族院校大多數教師的教學理念與全國大多數院校的教學理念相符合,以“促進身體健康,培養終身體育觀”為教學理念,但應充分考慮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的特色,發展體育的同時,兼顧思想教育,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2)當前民族院校少數民族教師所占比例太小,應當引進更多少數民族人才,這樣才能更好、更為廣泛地開展各項民族體育活動,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

3)民族院校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同時,應寓思想教育工作于體育活動中,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充分體現民族體育文化的凝聚功能。

4)本文通過因子分析,確定了民族院校大學生與參加公共體育課動因的相關因素分別為:健康身心、終生體育、體育精神、體育娛樂。在公共體育教學中,教師在確立教學目標時,這些因素是思考的重點。民族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也要圍繞這些因素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