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育愛是教師的責任思索

時間:2022-08-26 11:29:00

導語:以愛育愛是教師的責任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愛育愛是教師的責任思索

營造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教育環境,激發廣大少年兒童的社會責任感和內在潛力,著力提高整體素質而實施和諧教育,正是適應構建和諧社會系統工程的必然要求和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重任。如何營造和諧的教育環境,實施和諧的教育呢?以愛育愛是教師的社會責任

1以愛育愛,引導學生學會愛

2007年教師節,總理到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去看望教師,一進門就看到墻壁上“以愛育愛”四個醒目大字,對此,溫總理極為贊賞。的確,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應當首先要愛事業、愛崗位、愛孩子,才能為提升優質教育,為培養祖國新一代作出貢獻。

全國師德模范楊瑞清就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早在1981年他從南京曉莊師范畢業就申請到農村扎根。當他來到江蘇省江浦縣五里村小學時,看到的是幾間漏雨漏風的破舊教室,農民不愿讓孩子來上學。但他并不氣餒,而是去挨家挨戶地宣傳動員,他那“愛滿天下”不讓一個孩子失學的決心,使廣大家長深受感動。可還有一個名叫徐玲的孩子一直沒有來上學,原因是她爺爺認為女孩子讀不讀書無所謂,再說家里還得有人去放鵝。楊瑞清多次登門苦口婆心勸也沒用。這時他就想到陶行知“來者歡迎,不來者送上門”的教導,每天放學之后他都要趕到徐玲家里,一邊陪她放鵝,一邊把當天的功課教給她。有時還帶幾個學生去和徐玲一起學習、一起做游戲,家長再也過意不去,終于把孩子送到學校。

“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楊老師正是以這種執著的愛感動了樸實的農民,紛紛自動捐資助學,學校發展了,教學質量也提高了。同學們還在楊老師的感召和指導下,不斷把新信息、新風尚,法律常識、實用技術帶到農民家里,當起了小先生,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一支生力軍。

同志在《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中,對教師寄予厚望。他強調指出:“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然而,當前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更由于有些父母過度疼愛,致使他們只知照顧自己,卻從來沒有想到要去關心別人,這樣長大成人之后,又怎么能為人民服務,報效祖國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1989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面向21世紀的教育”國際研討會上就提出要“學會關心”,現已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界關心的新課題,值得我們重視。

徐州市少華街小學張紅老師曾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有天早晨,她發現班上有位同學站在校門口拉著母親的手哭,就是不進校門。

這是怎么回事?她上前一問才知道這個小孩的母親雖然是下崗工人,但為了滿足女兒要與同學比闊氣的虛榮心,還是咬牙花了三十多元錢買了一個高檔多功能的鉛筆盒,可不小心摔壞了,于是這個寶貝女兒硬是要媽媽再買個新的。家長含著眼淚向張老師說:“我哪有那么多錢啊!”這引起了張老師的深思:光教孩子念書,不教孩子做人,從小連父母冷暖疾苦都不關心的人,將來又怎么能成才呢!由此,她就想在班上開展一次“你知道你的父母嗎?”的家庭調查活動。我認為張老師考慮得非常好。

教孩子學會愛,學會關心,首先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祖輩育兒的艱辛而去盡一份孝心,進而用英模把一切獻給國家獻給人民的感人事跡去撥動孩子的心弦,則一定會生出“關心”的愛芽,增強“樂于助人”的高尚美德,使孩子們真正成為關心祖國和民族命運,用自己的努力讓社會充滿愛的一代新人。

2讓鼓勵在孩子身上閃光

大家知道,中國少年報社有位全國聞名的“知心姐姐”盧勤。她有一句話說得好:“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而不是罵出來的。”是的,每個孩子的內心深處,都蘊藏著閃閃發光的黃金,只要我們善于發掘就能放出耀眼的光芒。

有個在小學被人稱為壞孩子的王良偉,如今不但在美國哈佛大學畢了業,成了博士,還被我國高科技基地中關村聘為軟件顧問。可小時候,他在湖北山區上小學時,在課堂上就是坐不住,還好做小動作。有一天,他在野外逮了個小螞蚱,偷偷放到同學劉小麗的領子里,直嚇得劉小麗驚叫起來,老師非常生氣,揪著王良偉的耳朵,拉上講臺大聲說:“讓大家看看這只癩皮狗!”隨后又讓王良偉大聲念七遍:“我是大壞蛋。”由于受到這樣巨大的打擊,王良偉學習越來越糟,成為全班50名學生中的倒數第一名。

一年后這個班換了陳老師當班主任。陳老師一到班里就自我介紹說:“我很高興能當你們的班主任,早就聽說你們班是藏龍臥虎之地。”在表揚了一番那些大家公認的好學生之后。竟突然提到了王良偉:“王良偉更是好學生,他勞動積極肯干,還愛動腦子。”王良偉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上完數學課后,陳老師又把他叫到辦公室親切地拿著他的練習本說:“這道題這么難,卻都做出來了,你真了不起。”王良偉看著自己的練習本則不好意思地說:“可是我只對了兩題。”但陳老師卻肯定地說:“只要再認真些就會全對。”隨后又給他講愛因斯坦小時候發奮學習的事,鼓勵他說:“只要努力就能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人。”正是這位陳老師循循善誘的鼓勵使王良偉奮起直追而成為全班學習成績的第一名,高考時還成了全省的理科狀元。

王良偉這次回國還專門回鄉含著熱淚去感謝陳老師。陳老師卻說:“因為我相信你在內心深處有超群的智慧。”這不禁使我想到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名言:“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鼓勵,喚醒和鼓舞。”

孩子的心靈是非常敏感的,它對尊重和輕視、關心和冷漠、理解和拒絕有著靈敏的判斷,只有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耐心地感悟孩子的喜怒哀樂,才能體味孩子的心思,給孩子熱情的幫助。而讓鼓勵伴隨著孩子成長,讓鼓勵在孩子身上發光,孩子就能獲得一種強大的驅動力去攀登世界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