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高中教育質量的再審視

時間:2022-03-29 11:22:00

導語:深究高中教育質量的再審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究高中教育質量的再審視

摘要:高中教育質量絕對不能只有“升學率”,而是包含著學生素質、課程教學、教師專業化、物質資源和組織文化等多種因素及其發展潛能和發展程度的集合;高中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確保實現國家規定的高中培養目標;學校要以一定的教育思想為基礎,建立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機制,逐步培育出可持續發展的自主變革意識和能力。

關鍵詞:高中教育學校評價教育質量學校效能自主變革

一、問題的提出

因角度不同、立場不同,每一個人看待教育質量的標準和要求都不同,其結果隨之也就存在差異。就同一所高中,不同的人對其教育質量的評價甚至可能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如果站在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的角度,“教育質量”可以說是一個“定義最差”的概念。另一方面,迄今為止,我國還沒有建立起國家教育質量標準,人們對教育質量的評價沒有統一標準可依。雖然“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國家教育質量標準”,但是國家已經認識到了“只重視數量忽視質量的價值理念與行為實踐導致了各類問題,使人們對我國的學校教育辦學質量提出質疑。教育質量問題開始進入社會各界的關注視點,并成為教育理論研究的一個熱點。”[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要“建立各級各類教育的質量標準和評估指標體系。各地教育部門要把檢查評估學校教育質量作為一項經常性的任務”。2007年11月國家正式成立了“國家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在成立大會上,周濟部長指出:“要通過監測,全面準確把握我國基礎教育的質量狀況,科學診斷我國基礎教育質量存在的問題和原因,為教育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在此基礎上,不斷探索基礎教育發展的規律、人才成長的規律和教育管理的規律,引導全社會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通過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

對高中教育質量的評價,邏輯上講,評價主體可分為教育行政部門、主要由家長構成的社會、學術團體(或中介機構)、學生(作為受益者)以及學校。教育行政部門的行政性評價,強調教育要為國家未來發展服務,強調學校對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執行以及學校是否能培養合格的國家需要的人才,注重整體的、長遠的利益,是一種較為宏觀的評價;學術團體的評價,注重理論及其體系,強調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常帶有一種理想主義的色彩,是一種說服力較弱的評價;學生理應是教育質量評價的重要主體,是最有發言權的,是一種最為真實的評價,但往往比較膚淺也比較片面;學校的自我評價,對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對學校的發展方向有著不容忽視的導向作用。在我國目前學校教育質量評價的現實中,缺乏學術團體或中介機構的評價,學生也很少成為評價的主體,行政性評價表面上處于主導地位,實際上是社會性評價占據主導地位。尤其是,社會性評價與行政性評價之間出現了明顯的沖突,這種沖突已經導致學校處于兩難境地,結果出現了“學校究竟聽誰的”的僵局。因此,學校作為自身變革和發展的主體,要在整合行政性評價與社會性評價之間平衡的基礎上,確立一種自己的教育質量觀和教育價值觀。

二、樹立“整體動態”的全面教育質量觀

1、學生素質及其發展潛能和程度;就學生素質的內涵,國家提出了具體的高中培養目標,這是國家的基本要求,也是學校教育質量評價的基準。學生的考試成績只代表著學生素質的一個方面,絕不是全部,比如考試考不出學生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也考不出學生的情感和心理特征。所以我們這里更加強調的是學生素質的全面性、基礎性、和諧性和潛在性。身體不健康、心理不正常、道德低下、自私自利、高分低能等這樣的學生都不符合國家的基本要求。另外,教育質量的高低,一定還要看學生的進步程度和未來的發展潛能。畢業時學生水平相差無幾的兩所學校,由于入學時水平相差很多,這兩所學校的教育質量是不同的,尤其要看這兩所學校學生的理想追求、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創造精神等相關的發展潛能。

2、課程教學及其發展程度;課程及其結構是決定學生素質的重要因素,是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標志,是學校建設和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評價學校課程體系的標準不外乎就是合目的性、針對性、均衡性、彈性、實效性、發展性等。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學校課程必須體現國家意志和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確保國家對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規格;另一點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要和興趣,為學生的充分發展提供足夠的資源,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設足夠的空間。課程能否對學生產生影響、怎樣產生影響、產生多大的影響又取決于教學。對教學的要求,應該包括目標的明確性、內容的豐富性、方法的適切性、形式的多樣性、師生的交互性、過程的生成性、課堂的生態性以及生命性。

3、教師專業化及其發展潛能和程度;教師專業水平是決定教學成效和影響學生成長的主要因素,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管理的重要部分。一所學校的教師專業水平低下,肯定不可以說這所學校有很高的教育質量,教師專業水平和素質必將成為教育質量的重要部分。教師專業一般要包括職業道德、專業理念、專業精神、學科知識和文化知識以及教育教學能力等諸多方面,而且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得益彰。比如一個教學能力比較強的教師,如果他的師德很差,或者缺乏專業精神,他都不會受學生歡迎,不能成為一個好教師。顯然,在不同的學校里,教師接受不同的培訓和教育,自身發展的程度也不同。教師專業化應著眼于教師自我更新、自主建構、自覺反思的意識和能力的發展。

4、物質資源及其發展程度;這主要是指課程和教學中需要的教學設施和設備,圖書和相關的信息資源,以及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專用教室等,這也將成為教育質量的組成部分。學校每年應劃撥一定比例的發展資金,添置物質資源,充實信息資源,并合理配置,不斷地提升硬件建設水準,以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和學生不斷增長的發展需要。

5、組織文化及其發展潛能和程度;這是學校發展的重要標志,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顯而易見,一所學校連校風、學風、教風都不好,能說這所學校有較高的教育質量嗎?學校組織文化,不僅包括辦學理念、價值取向、教育思想、管理觀念,也包括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教師和學生的行為規范,以及物質環境;常常表現為課程文化、教學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學校文化有低級與高級、膚淺與深刻、弱與強、小與大之分,是一個不斷提煉、豐富和發展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