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不斷創新繼續教育探討

時間:2022-06-12 03:58:31

導語:人才培養不斷創新繼續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才培養不斷創新繼續教育探討

摘要:繼續教育改革發展與社會進步、經濟建設聯系緊密,“互聯網+”時代下,為吉林省繼續教育帶來新的機遇,本文加大了對“互聯網+”背景下適應人才培養需要,不斷創新吉林省繼續教育的研究,分析互聯網+對繼續教育發展產生的影響,并探索繼續教育機制完善構建路徑,在提高繼續教育改革力度的情況下,充分發揮繼續教育在社會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互聯網+;人才培養;繼續教育

網絡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加速了教育改革步伐。繼續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實現教育現代化發展,需要加大對繼續教育的重視,圍繞“互聯網+”時代下教育模式的改變,提出繼續教育可持續發展措施。通過提高繼續教育水平,為當地行業發展輸出高質量人才,滿足社會發展對繼續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

1繼續教育的重要性

(1)繼續教育是終身教育體系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繼續教育在實現教育普及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途徑,為國家、社會人才持續發展提供平臺。終身教育目的在于構建學習型社會,以提高個人素養、塑造健全人格、完善人性為核心,學習型社會作為一種社會形態,旨在實現全民的持續發展。繼續教育對象主要是結束學校教育后的群體,針對這類群體開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是對學校教育的補充,并進一步提升人們的技能素養,擴展個人的專業優勢。(2)繼續教育為社會進步作出貢獻。建設小康社會不僅注重物質文明發展,還強調精神文明建設。繼續教育為學習型社會的創建提供重要支撐,同時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保障,通過繼續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為各個行業發展輸送綜合型人才。要想發揮繼續教育價值,應將繼續教育和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面聯系在一起,形成同步發展的局面,進一步實現人和社會的協同發展,突出繼續教育事業在社會進步上的促進和保障作用。繼續教育內容和開展模式的設計,要圍繞區域經濟建設和科技開發實際情況進行,不斷完善和優化,將創新性人才培養目標落到實處,打造一個廣闊的教育平臺,加快創新理念和科學技術向生產力的轉化。[1](3)繼續教育是人才培養重要途徑。近年來,繼續教育已經成為培養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和國際人才的主要場所,可通過繼續教育途徑,宣傳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科學技術,在多種形式的教育培養下,實現學習成果的有效轉換,提高社會效益,構建一個學習型社會。繼續教育具有面向對象起點高、學習內容層次性、目標群體定位高、社會服務功能強的特點,在繼續教育發展中要緊抓上述特點,挖掘繼續教育開展優勢,發揮繼續教育相關功能。

2“互聯網+”對吉林省繼續教育產生的影響

2.1發展機遇。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為人們生活帶來了便利,各類移動軟件出現在人們生活、工作中,網絡成為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互聯網技術在促進各個行業發展的同時,對教育事業改革提供了條件。繼續教育展現出的靈活性、多樣化特點,使得互聯網技術在繼續教育中有著較好運用,可通過研發多種教科教熱點育軟件,拓展繼續教育開展途徑。例如,較為常見的“網易公開課”“得到”等軟件,為人們隨時隨地接受教育創造條件,整合人們的碎片化時間,能在一定時間內提升職場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知識水平,確保教育針對性,并能實現教育效果最大化。另外,互聯網時代下,繼續教育重要性越來越突顯,人們受教育機會的豐富,更加貫徹了“學到老,活到老”這一觀念,教育形式的多樣化,擴大了教育范圍,并為教育事業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這種背景下,職場人們認識到提升自己的必要性,從事各行業的人員為了順應社會發展要求,自覺接受繼續教育,為繼續教育發展奠定基礎。互聯網技術的運用還改變了傳統教育模式,促進了教學現代化建設和課程改革,逐漸形成一些新型教學模式,例如,微課、慕課等教學形式在教育領域取得廣泛運用,極大程度提高了教學質量,并提供多種教育途徑。“互聯網+教育”形式打破了傳統教育模式的限制,教學活動不僅局限于課堂,而是在網絡平臺上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滿足不同受教育者的需求。具體到吉林省繼續教育改革發展中,我們發現吉林省各類教育機構加大了對新型教育模式的開發,提高了對現代化教學的重視,利用網絡平臺擴大教育普及范圍,同時滿足個性化發展要求。2.2面臨的挑戰。從互聯網對吉林省繼續教育產生的影響來看,盡管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促進了繼續教育發展,但是相較于其他地區來說,還存在對繼續教育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2]調查顯示,吉林省有65%的職工人員通過繼續教育提升自己,而相對于挪威、芬蘭等國家來說,還存在較大改進空間。另外,目前繼續教育平臺還沒有發展完全,一些教育軟件沒有普及,導致繼續教育和互聯網結合程度不夠。還有許多平臺和教育軟件沒有實現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相融合,同樣限制了互聯網背景下繼續教育的改革發展。

3“互聯網+”背景下繼續教育改革發展有效路徑

為了實現“互聯網+”背景下吉林省繼續教育模式的不斷創新,還應從搭建資源管理系統、優化教學服務系統等角度出發,探索促進繼續教育不斷發展的有效途徑,發揮繼續教育在社會人才培養上的功能和作用。3.1構建學習資源管理平臺。一方面,通過構建資源管理系統,能為用戶隨時查找學習資源提供條件,并能不斷豐富和整合多樣化學習資源,通過進行資源普查,收集和整理現有教學資源,為繼續教育高效開展提供基礎。為了提高資源利用率,要去除系統中的無效資源,對高教育價值的資源進行分類處理,按照課程類型進行建檔,便于資源利用和統一管理,圍繞繼續教育課程開發特點完善現有的學習資源。在開發學習資源前,系統管理者要了解是否已經開發類似的資源,以免重復開發導致資源浪費。在教育實踐中不斷更新繼續教育資源,建立數據庫運行機制,使其為受教者提供學習發展中需要的資源,由此擴展繼續教育規模。另一方面,為了提高吉林省繼續教育水平,要求教育者掌握新時代下繼續教育新模式和教學理念,結合教學要求和課程體系的變化,有針對性的開展繼續教育,逐步提升社會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突出繼續教育優勢。在創新教學模式的前提下,培養受教者的創新精神和主動學習意識,使其主動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發展,通過資源全面共享,達到繼續教育改革發展目標。3.2建立教學網絡平臺監管機制。建立網絡平臺監管機制,在提高受教者自主發展意識的同時,還能提高教育效率,在互動交流中及時發現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并解決,提高學習資源系統利用率。在這一機制約束作用下,規范了用戶資源獲取和使用行為,要求受教者重視教學過程,積極投入到作業布置、實踐操作等教學環節中,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3]第一,利用網絡系統中的視頻會議功能,教師能對受教者上課狀態和知識掌握程度有一個全面掌握,對受教者進行客觀評價,并為之后教學方案的針對性設計提供依據;第二,通過交流學習功能模塊,利用QQ、微信等軟件建立學習群,不定期向學習群中上傳教學資源、實習流程視頻和日常作業等,用來進行教學的延伸,對受教者學習過程進行監控和反饋,為其提供科學指導;第三,通過制作學習報告,可對受教者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考量,幫助其改進學習方法,加強學習效果。3.3優化教學服務系統配置。教學服務系統的科學配置,實質是保證教學服務系統和學習資源系統在技術路線上實現有效對接,保證系統正常運行。繼續教育主體應明確教育服務系統的功能特點,并主動利用這一系統平臺進行深入學習,提高自身發展水平。“互聯網+”時代下,繼續教育改革過程中,要建立起教師為核心的教學服務模型,為教師賦予更多管理責任,使教師將自己的知識、經驗、專業技能等補充到教學系統中,不斷完善系統中的教育資源,突出這一系統在繼續教育有序開展中的支撐作用。另外,還要建立配套的教學管理制度,明確教學服務系統的操作規范、檢查程序、更新和維護標準等,嚴格控制各個模塊的操作規則,為“互聯網+教育”模式有效實施創造環境條件。

4結論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下,為我國繼續教育發展提供多種可能性,并對繼續教育模式提出新要求,進行繼續教育改革是滿足社會人才培養要求的必然選擇,需要各個地區緊跟時展步伐,探索“互聯網+繼續教育”協同發展有效途徑,為繼續教育更好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周文勝,蔡嘉敏.“互聯網+”背景下繼續教育協同發展的因素研究[J].智庫時代,2019(43):1,5.

[2]閻冰,李吟龍.“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的模式研究[J].微型電腦應用,2019.35(10):68-70,89.

[3]肖景明.探究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互聯網+繼續教育”模式的創新[J].教育現代化,2019.6(76):36-37.

作者:李天瑜 單位:吉林省教育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