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高院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時間:2022-06-13 06:29:00
導語:談論高院輔導員的角色定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輔導員的角色地位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準確把握中國現今社會關于高職院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本文就輔導員是高職院校學生教育與管理工作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了闡述,并對輔導員在領悟和扮演其角色過程中常會出現的角色障礙現象進行了分析,具體表現為角色模糊、角色沖突和角色緊張,得出做好輔導員角色障礙的調適工作,可以有效消除角色差距,使其較好地進入工作狀態的結論。
【關鍵詞】高職院校輔導員輔導員角色定位輔導員角色調適
我國高職院校歷來重視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輔導員隊伍的建設,1952年教育部就規定在高校中實行政治輔導員制度。1961年和1965年,教育部相繼頒發文件規定:輔導員的主要任務是輔導學生的政治學習和政治活動。1980年,教育部、團中央《關于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學生政工干部既是黨的政治工作隊伍中的一部分,又是師資隊伍的一部分,擔負著全面培養學生的重要任務,這樣就賦予了輔導員以雙重角色。輔導員集教育者、管理者、服務者、協調者、研究者等角色于一體,且各種角色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功能更加多樣化,他們的角色已經從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向以學生成才為核心的教育者、服務者的多元化方向發展。輔導員是一個比較典型的雙重角色,主要表現在:首先在學生面前,輔導員以教育者、管理者自居,而同時作為剛參加工作的年輕同志,處于學校科層制結構的最底層,尤其是本校選留的輔導員,周圍的同事大部分曾經是自己的領導、老師。輔導員每天都會在不同時間交替扮演上述雙重角色,從某種意義上講,輔導員的學校生活過程,就是周而復始地輪番扮演雙重角色的過程。其次,輔導員究竟是教師還是行政管理人員?還是兩種身份都有?2006年的《高等職業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指出,輔導員是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角色的界定表明輔導員兼有雙重身份,這種頻繁的角色轉換,常常會使輔導員的內心處于不確定、緊張和矛盾的狀態,導致輔導員陷人了一種“角色沖突”之中。目前對輔導員角色的定位進行了一些調查了解,發現高校領導、青年學生、業務教師和輔導員自身對輔導員角色期望和領悟存在一定差異,這四個群體對輔導員的角色期望與輔導員現實工作狀態之間也存在一定差異,隨著角色身份的增多,高職院校輔導員在領悟和扮演其角色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角色障礙現象,形成角色壓力,從而產生一系列消極的情感、意識和行為方式。因此,深入理解和把握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工作職能,正確定位其在學生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對于切實增強輔導員工作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出更多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目標的合格大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高職院校輔導員角色定位
1、知識實踐型。波蘭的知識社會學家弗·茲納涅茨提出知識人是依賴并參與知識系統的社會人,依賴的知識系統和參與知識的方式不同決定圈子、自我、地位、功能也不同。從知識社會學的角度抬眼望去,教師作為知識人是被認識的。社會對教育者提出的“知識”的要求是不斷擴展的,社會不僅要求書本知識,更要求學會學習的知識,學會生存的知識。每一個知識人能否成功扮演其社會角色,取決于他參與怎樣的知識系統和如何參與知識系統,而他的社會行為也依賴于其參與的知識系統。
高職院校輔導員作為教師隊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是一個知識人,他的角色扮演狀況取決于其作為知識人品性的提升和專業水平的提高,所以加強學習應該始終作為高校輔導員的一個重要工作內容,輔導員要成為一個學習型人才,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輔導員要學習的內容很多,最根本的是要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最關鍵的是要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理論素質是一名輔導員綜合素質的靈魂和基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復雜而又細致的工作,如何改變人的思想認識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性科學。高校輔導員除了要通曉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外,還要諳熟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倫理學、社會學等知識,并對所管學生的專業知識有所了解,形成一個多棱的知識結構,這樣工作起來才會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另外還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輔導員文化素質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學生對輔導員個人能力的認可和綜合素質的評價。
2、專業技能型。著名社會學家韋伯提出,“專門職業”應包括十個方面的內容:為社會能提供不可缺少的服務;具有專業服務的權利;接受長時間的訓練和入職培訓;具備一系列專門的“圈內知識”;有專業自主權;有對從事職業成員約束力的社團組織;確立了一套專業守則;獲得社會和當事人的信任;享有相當的社會地位和報酬;不斷接受在職培訓和從事科研活動。在韋伯專業化理論的基礎上,繼而有學者提出師資管理政策和教師從業人員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是改善或提高教師職業社會地位的唯一出路。這一學術觀點對西方國家教師職業社會管理的“專業化運動”起到了重要的支配作用,也可為我國大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所借鑒。目前在大部分高校,輔導員未能像專業教師一樣成為一種專業化、職業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職業,輔導員從參加工作開始感受到的只是分流、轉崗的壓力和對前途的迷茫,而無法從前任同行和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自我價值,不能、不愿也不敢潛心于本職工作,只是把輔導員工作作為職業生涯的過渡。“非職業化”一直困擾著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嚴重影響了學生培養的質量。要改變輔導員隊伍“非職業化”現象,必須要更新觀念,理順機制。作為學校政策的制定者,應該堅定不移地貫徹把德育放在首位的方針,狠抓學生政工干部隊伍建設,給予輔導員隊伍應有的重視和地位,敢于為他們排憂解難。要通過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減少輔導員流動,保證這支隊伍的穩定性,將輔導員隊伍建設引入“職業化”的良性發展軌道。
二、輔導員角色的發展趨勢
1、從嚴師到摯友。這是教育觀念更新的內在要求。在傳統觀念下,高職院校輔導員主要扮演著“管理者”角色,成為學生集體的領導者和紀律的執行者。輔導員工作更多的是指導、領導和管理,滿足于剛性的制度約束與僵硬的道德說教,而忽視了對工作對象鮮活的人文個性的操作。現代教育意義上的輔導員應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把學生作為最主要的“朋友”,把學生成長成才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歸屬,努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培養積極的人生觀、正確的治學態度和處事態度、敏銳的觀察力和分析力。從嚴師向摯友的角色轉變,輔導員就必須成為學生的朋友、學生人際交往的指導者,工作中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營造出一個民主寬松的和諧氛圍,提高學生在教育管理過程中的自主性與參與程度,讓他們在自我實現、自我發展中促進素質的全面提升。
2、思想品德教育者與心理健康發展的引導者相結合。高職院校輔導員肩負著在思想品德方面促進學生社會化的任務,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和各種場合的溝通,指導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確立其合理的人生目標和追求,使其能夠站在更高更廣的角度來認識自身的責任和思考人生的問題;使學生樹立起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他們能正確地認識問題、評價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輔導員本身應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在工作中能夠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在面對社會現實問題和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時,必須能夠進行正確的評價并進行引導,循循善誘、以身作則。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新就業體制的建立和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大學生在學習、生活、就業等方面遇到的困惑和困難會越來越多,心理壓力也隨之越來越大。因此,工作對象、環境特點、育人目標決定了輔導員必須扮演好“心理醫生”的角色。輔導員要及時了解、掌握乃至控制大學生的群體情緒,了解不同學生的個體心理需求,掌握大學生心理疾患的表現、成因和處理方法。
3、專業的旁觀者與職業的規劃者相結合。現代大學體制的構建對輔導員角色綜合化的要求日益提高,輔導員在承擔傳統政治教育職責的同時,還要承擔學習輔導的重任,扮演好職業的規劃者角色:幫助學生在學分制模式下,根據個性發展和職業生涯規劃,將專業課、公共課、選修課等課程按照自己的職業期望進行重新選擇配置,以達到最優的知識結構組合;幫助學生認識大學學習的特點,改善學習方式和方法;指導學生從理論性的基礎課程學習階段過渡到應用性、實踐性的專業課程學習階段。同時,新的就業形勢給高職院校輔導員提出了新的要求。輔導員要圍繞培養學生的適應、發展、創新能力和素質,幫助其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與大學生涯設計;要引導學生端正就業心態,更新就業觀念;要關注職場信息動態,及時將各種信息準確傳遞給學生并幫助他們做出決定。
4、從摸索型到技能型。技能型高職院校輔導員是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理想目標。從高校學生工作的新手到熟手,再到能手,需要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單純的經驗積累不足以造就教育管理方面的專家,要成為技能型輔導員,就必須首先成為行動研究者,參與并成為操作主體。對輔導員來說,經驗固然重要,但不等于科學,特別是對新時期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社會價值多元化和學校德育工作一元化的沖突,社會觀念的不斷更新與德育內容相對滯后之間的突出矛盾,大眾傳媒的豐富多彩與德育方法呆板老化之間的巨大反差,輔導員應能夠有效地協調化解沖突,靈活地解決矛盾,科學地縮小反差,積極探索研究新形勢、新情況、新任務,運用科學管理理論和現代教育思想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使自身發展為理論型與技能型的輔導員,成為教育管理專家。
三、高職院校輔導員角色調整方法
角色調整是人為縮小角色差距、協調期望角色、領悟角色與實踐角色三者之間關系的過程。對高職院校輔導員角色障礙的調適包括環境調整和個體調整兩方面。
1、環境調整。從社會角度看,職業的社
會認同和自我認同取決于職業聲望。良好的職業形象有助于高職院校輔導員取得社會的支持和學生的認同,減輕他們的角色壓力。在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今天,要強化輔導員對在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方面重要性的認識。各級政府要進一步采取措施,從方針政策到社會輿論等全方位大力提升輔導員的職業聲望和社會地位,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尊重、關心、理解輔導員的大氣候,為輔導員的成長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從組織支持方面看,在輔導員角色障礙的調整中,輔導員在所在的組織(高職院校)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各高職院校要營造尊重思想政治工作、關心輔導員成長的氛圍,提升輔導員工作的職業聲望和社會地位,增強其職業自豪感和職業認同感。要采取切實措施,建立健全各項機制,如明確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范圍,樹立輔導員也是專業從業人員的思想,不要把有關學生的事務隨意分配給輔導員,確保他們把主要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通過科學有效的業績考評體系對輔導員的勞動予以認可和積極評價,通過建立有效的激勵保障機制促進輔導員更快地成長和發展。具體而言,對于專職輔導員,應適當提高其工資水平和崗位津貼,保證處于同期進校的專業教師的中上等水平,使輔導員的實際收入與其實際付出相匹配;在職稱評定方面,要考慮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性,實行適當的傾斜政策,制定針對輔導員的職稱評定條件、職稱指標單列等;完善輔導員的評優獎勵制度,通過考核,對優秀輔導員給予必要的獎勵,特別是在職稱評定、職務提升等方面給予特別考慮;輔導員培訓工作要統一納入高校師資培訓的總體規劃,按照前瞻式、開放式、動態式和競爭式培養的特點,制定輔導員培訓規劃,建立分層次、多形式的培訓體系,幫助他們開闊視野、拓展思路,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長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才干。
2、個體調整。高職院校輔導員應對角色障礙的自我調適包括:形成良好的角色認知識,輔導員自身應強化角色意識,充分理解社會對輔導員的角色期望,積極熱情地面對輔導員工作,善于從工作中尋找樂趣,體驗自信、自尊和事業的成就感,把來自個人、學校和學生的壓力與矛盾轉化為自身發展的內驅力;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改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結構,提高思想政治修養、管理水平、組織協調能力、科學研究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質,積極應對挑戰;進行自我心理調控,高職院校輔導員要通過心理學知識的學習,從認知、情緒、行為和生理等多方面入手進行自我心理調控。只有提高自我心理調控能力,才能促進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使自己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 上一篇:英美教育改革思考
- 下一篇:高院經管類專業學生實踐課考核方式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