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病原生物學實驗室生物安全教育

時間:2022-01-13 10:20:07

導語:淺議病原生物學實驗室生物安全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議病原生物學實驗室生物安全教育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醫學生在病原生物實驗中存在的生物安全問題,闡明了生物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而從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強化人員生物安全意識教育、加強有關生物安全知識教育和規范實驗室操作技能、實驗室安全防護和環保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實驗室生物安全教育的措施。

【關鍵詞】病原生物學;實驗室;生物安全教育

病原生物學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危險生物因子造成實驗室人員暴露,向實驗室外擴散并導致危險的綜合因素,以防止實驗室人員感染和防止危險因子外泄而污染環境[1]。病原生物學實驗室是開展科研、教學、疾病預防控制等活動的重要場所,要經常與各種病原微生物打交道,由于學生實驗室生物安全意識淡薄或實驗操作不當等可能會導致操作人員自身感染,甚至造成傳染性物質外泄,污染環境。因此把生物安全教育納入醫學院校實驗室日常管理和教學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

1.常存在于病原生物實驗中的生物安全問題。

1.1學生生物安全意識淡薄:

1.1.1學生初次接觸到病原微生物,如菌種、血液、體液、糞便、分泌物標本等,對其致病性和危險性認識不足。

1.1.2對操作的認識不足。在實驗操作中對生物安全考慮較少,對其重要性及危險性認識不足。據統計,病原生物學實驗室的傷害和感染主要是人為失誤,如實驗操作不當和儀器使用不當造成的[2]。在實驗操作中常存在以下生物安全隱患:例如,無菌意識淡薄,作細菌接種等操作時沒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沒有嚴格戴口罩、正確洗手、戴手套、工作服不按要求清潔消毒等;沒有將隨身物品存放在指定位置,甚至有時將食物、飲料、衣物等擺放在實驗臺上與實驗材料混在一起;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帶著粘有病菌的實驗手套在電腦上查資料或者打電話、擦汗、摸臉或弄頭發;實驗物品的分類使用和存放混亂,不注重環境衛生,亂倒實驗垃圾,將污染的與沒污染的用品混放,在實驗前后不注重實驗臺的衛生和手的消毒,不知道被污染的物品要如何消毒滅菌等。

1.2實驗指導教師和實驗室管理人員對生物安全知識的宣傳及教育沒有足夠重視,實驗室很多操作規程或動作沒有明確生物安全性,對于學生在生物安全方面的要求不嚴格。

2.加強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教育和防護策略

醫學生作為初學者,是進行實驗室生物安全教育的最佳時期,實驗室生物安全教育要貫穿醫學教育的始終,對學生進行生物安全意識和標準實驗操作的培訓,養成良好職業素養,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2.1強化生物安全重要性的思想意識教育

2.1.1首先要從教師隊伍入手,提高教師對生物安全性的重視。教師的安全實驗意識及科學操作的良好習慣,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提高學生的生物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

2.1.2激發學生重視實驗室生物安全的問題,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在實驗教學中,可有意識地通過課件、專題講座、印發資料等形式舉一些生物安全事件實例,比如說"炭疽粉末郵件"事件、2003我國SARS病毒的爆發流行以及一些醫學院的生物安全事件等,讓學生把其作為一個新的課題關注,理解實驗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2.2建立健全實驗室的生物安全規章制度,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可以在《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的基礎上,根據學科特點和實驗室現狀制定相關的生物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生物安全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并在醒目位置懸掛。讓學生時刻警醒自己規范行為習慣。學生進入實驗室,要先介紹實驗室環境及存在病原生物體及以上規章制度。例如,進入該實驗室應如何著裝,限制帶入實驗室的物品和實驗過程中禁止的行為有哪些,實驗過程中應遵守哪些原則,若因操作不慎讓病菌污染了環境或自身以及衣物時應如何緊急處理等。

2.3規范學生實驗技術操作,加強對學生進行督導在病原生物學實驗基本操作中,從細菌培養物或標本的挑取到染色觀察、分離培養、生化反應、血清學檢查等每個步驟都會因操作不當而引起實驗室污染[3]。教師要給學生講解實驗所用病原菌的致病性、感染途徑、易感人群及如何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及實驗操作中的注意事項,接著才開始做實驗示教。示教語言應簡明清晰,動作緩慢,適當重復,盡量讓學生觀察到操作細節,掌握操作要領。要求并強調學生牢固樹立無菌操作觀念,養成良好的無菌操作習慣。使用接種環刮瓊脂平板、吸帶菌液體、制作細菌涂片、打開培養物等每個步驟都要做好無菌操作。在學生的操作過程中應加強巡查,提高警惕,強調注意事項,及時制止不規范動作、危險操作。

2.4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及環保教育。學生作為實驗室的使用者,應對實驗室的生物安全防護和環保知識有所了解。大部分同學對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生物危害的等級分類、消毒滅菌器材、生物安全柜等知識的了解程度有限,應利用部分時間對生物安全設備使用進行培訓教學。此外,還應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實驗室的清潔、消毒和廢棄物處理。實驗室的清潔和消毒要符合生物安全防護的要求,遵循"先消毒后清潔"的原則[4]。課后要對儀器、設備、桌面、地面及空氣等消毒,消毒不同物品要掌握不同的消毒方法。實驗室的廢棄物要與生活垃圾區別對待,凡具有傳染性的培養物、材料及小動物等需按合理的處理方法消毒滅菌。

參考文獻:

[1]楊華明,易濱.現代醫院消毒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193-207.

[2]關洪斌,王曉蘭.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安全工作的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22(10):152-153.

[3]熊灝.加強醫學檢驗實驗教學中的生物安全防護[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8,25(S1):211-212.

[4]彭蘭.加強高職高專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23):3655-3656.

作者:程君 單位:攀枝花學院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