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在音樂教學的路徑

時間:2022-07-05 09:02:24

導語: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在音樂教學的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在音樂教學的路徑

摘要:民族音樂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是教育的首要目標。因此,在初中音樂教育中,實現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是當前教育改革中需要研究的第一要務。將民族音樂知識融入正規課程教學環節之中,對學生理解民族音樂的內涵和表現形式有著有效的促進作用,也是實現民族音樂不斷傳承和發展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初中音樂;民族音樂;文化傳承

中國音樂的發展歷史源遠流長,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不同風格的民族音樂,為中國的音樂教學提供了諸多素材,也使學生在學習這些民族音樂的過程中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民族音樂是民族文化的一個載體,它所承載的是民族精神和人文思想的發展。在音樂教育中,融入民族音樂教學,使其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思考,也可以使學生有更開闊的音樂視野。

1民族音樂與音樂教育的關系

總書記強調:中國有著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和獨特的國情。同時,也指出立德育人是根本任務。要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國有56個民族。在長期的發展中,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文化和傳承。因此,作為一名人民教育工作者,在音樂教學中必須把握初中音樂教育的現狀,以便更好地繼承音樂的源泉,弘揚民族文化。

1.1作為基礎

從當前多元文化的分析來看,初中音樂教學既要汲取西方國家的精華,也要不斷深化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內涵。教師要培育具備中華民族特色的音樂人才,就必須要從民族音樂文化的教育著手開展。經研究,大部分民族音樂的作品其背后基本都會有著含義故事,歷史韻味與民族性色彩十分濃郁。隨著中國音樂影響力在國際上的提高,民族音樂在國際上價值地位與文化展示的顯著提高,需要滲透在初中音樂教學之中,從而培育更多更強的專業人才[1]。

1.2提供載體

民族音樂得以發展的主要場所是學校,與其他相比,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宣揚民族音樂文化有著很大的便利性和有效性。學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以構建一個立體、全面、多方位的系統性音樂體系,使得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促進其文化意識的初步形成。目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通常是有一些專門的民間團隊來進行的,缺乏系統性和穩定性以及整體的專業規劃。學校以其豐富的音樂教學資源和突出的專業特色,在實力和資源上為民族音樂文化的宣揚與傳承供應了音樂載體。

2音樂教育傳承音樂文化的作用

音樂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文化重要的屬性是教育,音樂教育是基于文化的、音樂元素是服從于音樂內涵的。它們彼此之間在發展中相互融合、相互影響。在這種形態的影響之下,音樂文化與音樂教育的關系變得逐漸趨向于多元化發展。音樂的提煉與精髓主要存在于文化背景之中,每一種音樂文化都由特殊的教育體系而形成,在音樂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中占有關鍵性地位,從而真正實現音樂文化的發揚與傳承。

2.1傳承關鍵所

在在中國的民族文化中,民族音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只有有效地傳承民族音樂文化,才能使得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愈加豐富并推進中華民族穩定發展。幾年間,社會與城市的蓬勃讓公眾的生活變得極為豐富多彩,但是許多民族的文化也隨著時間逐漸消失。此概況下,民族文化的傳承顯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初中音樂的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學作為民族音樂文化宣揚的載體,音樂文化發展帶動了民族文化的持續發展。

2.2豐富知識內容

在當前的初中音樂文化教學之中,教師依據學校教材上的內容嚴謹而系統的教學授課,但其教學方式與內容相當難懂枯燥。因此,在教師的教學上要適宜的夾雜對民族音樂文化的滲透,使其教學內容富有內涵與樂趣。例如,藏族的民族文化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歌舞文化。所以,加入適當的音樂文化課程在初中音樂教學里面,不僅能夠有效詮釋教材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拓展內容,而且對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實現提供助力。

2.3學生全面發展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化,對于學生音樂文化的素養和技能的學習開始重點關注。由此學生會對音樂文化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對音樂技巧的尋求也越來越大。從而我們發現初中在音樂教學中不斷滲透其民族音樂的文化,可以很大程度上滿足初中生對多元文化的需求,也能促進初中的全面性發展。

3音樂教育之中民族音樂的發展途徑

3.1轉變觀念,融入教學

教師要想有效地進行音樂教學的相關活動,就必須用最新的教學理念為向導。因此,要想將民族音樂文化發揚光大,教師要轉變其觀念。首先,要建立現代音樂的教學觀念,了解如何培養初中生的音樂文化素養和技能。其次,要明確培養初中生民族文化素質的關鍵性,將其逐漸滲入進民族音樂教學內容之中。最后,教師還要知道民族音樂文化對初中音樂教學中的主要作用,科學化、合理化的設計關于民族音樂文化的教學課程。使得學生知道民族音樂的重要地位、了解音樂風格與來源、旋律和歷史典故促進對音樂文化的價值觀的形成。

3.2情境構建,激發興趣

現代音樂文化與民族音樂文化有著很大的區別,而且有一段相對的距離,教師要想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就必須要為其學生構建情境教學的框架。這樣,有效解決了音樂文化課堂枯燥性,并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第一,在音樂技巧上面,教師應在音樂實踐課程中進一步加強理論性知識的學習。可以有效地將民族音樂整合音樂到教學中。然后,通過對民族音樂的欣賞,初中學生可以進一步強化古典民族音樂劇目的節奏感與樂感、旋律性和技巧性,以深化對民族音樂作曲技術觀念的學習[2]。第二,加強對音樂形式和結構的理解,可以通過模仿和演唱來授課。新課開始時,教師可以用民歌唱法為其學生演示,然后讓學生再次欣賞現代版,并模仿兩種現代版和民歌版的唱法形式。同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民族音樂品位的理解和討論,或者采取小組學習合作制度去更好地了解民族音樂的學習風格和民間音樂流派背景,具體分析不同民族音樂中學生所感知到文化的差異性,以便于可以提升音樂藝術價值感。另則,還可鼓舞學生去參加關于民族音樂的講座,或者組建學生民樂團。再者,教師可以組織其學生去看帶有民族文化色彩的演出,加深學生對民樂形式的了解,如侗族歌曲。

3.3注重地域,實現繼承

目前,大部分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存在著授課內容脫離現實的現象。因此,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民族音樂文化的地域特色。首先,在音樂教學課程選擇上,必須要符合區域特征讓課堂教學與地域環境有機的結合[3],激發學生音樂興趣。此外,教師要向學生呈現民族音樂文化的內涵,使得學生能將音樂文化內涵與現實生活所聯系起來并有效地顯示出學生的感受,從而增加音樂教學的效率。如為了強化初中生對中國民族文化的優越感,可以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樂當作音樂教學的內容。運用信息技術以數字化的形式呈現,如相關歌曲視頻、背景故事圖片等。同時,它可以引導學生有效地將現實生活與音樂關聯在一起,從而使學生體驗音樂文化中的內涵,推動民族文化傳承目標的實現。

3.4設立課程,創編教材

為了在初中音樂課堂上更好地傳承民族音樂文化,教師需要將音樂理論課、技術課、專業課、文化課整合進民族音樂文化觀念中,同時,要做到:增加民族音樂文化課,教師還能在初中音樂基礎課上加入中國傳統音樂概論或民族音樂學概論、民族樂理等[4]。在初中生音樂視聽課上,適當地將民樂器表演、民歌演唱、和戲曲等融入其課程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配置不同類型音樂課程所占課程的比例。音樂是一種藝術,有關視聽的訓練課在教學中起著關鍵性作用,教師可以讓學生切實地體會到教材中的民樂曲目。如果學校有足夠的教育經費,可設立一些具有視聽訓練效果的課程,去加深學生對民歌的印象,促進他們對音樂文化背景的了解。中國有56個民族,有著多彩的民族音樂文化,這些音樂文化的傳播主要以師徒制進行傳承教授,這種方法并不適合于初中音樂教學。因此,教師應在創作和開發民族音樂專用教材,同時對民族音樂歌詞和樂譜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從而突出教材的民族色彩。

3.5藝術活動,提升能力

民族音樂的繼承,只停留在純粹欣賞的角度來看是遠遠不夠的,更需教師的指導來進行文化的創造,所以教師能夠有效地利用課堂,通過民族音樂藝術創作活動來增強學生的繼承和創新,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來保持民族音樂的活力。與民間音樂相對應的是民間舞蹈。中國許多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舞蹈,許多學生對此非常感興趣。因此,在民族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可以與民間舞蹈設計相結合,讓學生以肢體語言動作來表達自己,從而在藝術創作過程中更好地感受到民族音樂創作的背景,愛上民樂。

3.6開展培訓,充實教師

為了更好地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傳承民族文化,教師應該對民族文化有一個深入了解。所以,學校需要多開展與民族文化相關的教師培訓活動,使教師對民族文化有更多的理論認識。此外,教師要積極更新理論知識,跟蹤新的民族音樂內容,利用最新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培養學生。并且,教師要總結教學活動的經驗,對所選教材的效果進行評價,對于教學效果差的教材要及時更換。與此同時,在音樂課堂上收集一些學生對于課程的建議,并依照學生自身的想90法對教學環節進行整改。學校教師的管理也需要不斷調整,定期對教師進行評價,改進教師的教學課程的方法。

3.7助力文化,音樂傳承

教育不僅要培養初中生的創新力,更要詮釋和傳承古老的優秀文化。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文明古國。對于過去那些燦爛的文化,需要后繼有人去理解、繼承。當今的全球化趨勢的形態下使各國不只是在經濟方面走向全面一體化,還要在文化發展方面有趨同現象,為了保持民族的特色,這就要求音樂教育要對傳統民族文化進行承襲。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使用具有豐富且獨特的民族文化特征的音樂作品,讓學生體會到民族文化的吸引力,讓學生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真正指導未來音樂學習與自己的文化的特點和優勢。這樣,在文化交流和發展中,我國鮮明的文化特色才能得到發揚和突出。在民族文化的軟實力競爭中,中國文化的發展不只是要對外來文化汲取精華與參考借鑒,更需要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之中的卓越部分繼承和發揚。

3.8發揮主觀能動性

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著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學習音樂知識并能夠進行音樂創作,從而促進了音樂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音樂作品之間的融合,積極發揮傳統音樂文化的作用,教師不僅需要在將傳統音樂文化融入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同時也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性的環境,促進二者的融合。例如,學習《梁祝》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給學生拓展梁山伯、祝英臺的故事背景,并要求學生突破傳統音樂的局限性,根據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故事,進行二次音樂創作。為了幫助學生融入音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使用二胡和古箏進行傳統樂器的音樂創作。

3.9學玩融合,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重要的動力,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體會到音樂文化的魅力所在,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傳統音樂文化的認知,以推進初中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的相互整合,教師可以運用游戲式教學法幫助學生體驗民族音樂的樂趣[5],學習更多關于音樂的傳統文化,此外,游戲教學法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審美,潛移默化地深化其自身的文化素養,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其從被動轉為主動的學習,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多閱讀優秀傳統文化和書籍,了解中華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與人文教育,在實際的課程中,教師將傳統文化的知識完全融入于音樂課堂,能有效調動活躍的課堂氛圍和創造高效學習。

4結語

要把民族音樂文化融合進音樂教學,教師應從教學觀念和課堂設計入手,進行多元化改革。教師在民族音樂選課時應與音樂的重點課程的教學內容緊密結合,運用創新的教學方法,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此外,要不斷完善學校的體制和管理,為民族音樂教育提供了專業的保障。總體來說,若要民族音樂取得進一步的發展,教師一定要把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初中音樂課程結合,改變教學理念,創設教學方法,重視民族音樂的區域性,添加民樂課程,提高民族音樂文化的素養,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貢獻出自己的能量。初中音樂教師應該重視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始終進行滲透式教學,合理改革并利用學校音樂資源的教學,這樣學生可以與民族音樂更緊密的聯系起來,以保證和實現音樂文化的繼承。

參考文獻

[1]朱祎彤.基礎音樂教育中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研究———以新課程音樂實驗教材為例[J].文教資料,2016(4):38.

[2]毛秋思.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學校音樂教育分析[J].大眾文藝,2012(15):244.

[3]王鑫.對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區域音樂文化傳承的思考與探索[J].教學與管理,2016(21):89-91.

[4]彭佳.學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J].通俗歌曲,2016(2):31.

[5]劉杰.民族音樂文化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傳承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19(16):27-28.

[6]唐歡.初中學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J].北方音樂,2019,39(6):111,158.

作者:王永亮 單位: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新世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