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批評論文:體育學術批評的理念和性質

時間:2022-02-04 03:17:52

導語:學術批評論文:體育學術批評的理念和性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術批評論文:體育學術批評的理念和性質

本文作者:王衍榛工作單位:河南理工大學

體育學術批評的對象

體育學學術批評對象的界定獨立建構體育學學術批評體系,其次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必須弄清什么是“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對象”。關于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對象問題,時下呈現出兩種不同主張。第一種主張認為,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對象是體育學學術成果,即把體育學學術成果當作批評的對象,主要對體育學學術成果進行評判,持這種主張的人為數不少,也具有比較廣泛的影響。第二種主張是以整個體育學術活動體系(體育學學術實踐主體和體育學學術實踐的成果)作為批評的對象,它不但對體育學學術成果展開評判,還對體育學學術觀念、品格、環境、思潮、流派以及學術批評自身進行判析。我們比較贊同第二種主張,并傾向對“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對象”作如下的界定: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對象,包括學術主體、成果、理念、風格、思潮、流派、運動以及學術批評本身,即包括一切體育學學術活動系統。比如李力研“科學研究必須老老實實——因楊杰、周游兩作者而說的話”以作者(學術主體)為批評對象,盧元鎮“中國體育社會學科進展報告”以中國體育社會學學術成果為評判對象,趙山成“試論茅鵬的學術思想”以茅鵬及其學術思想為對象,黃卓“關于體育科研中的責任與道德問題”以學術責任和學術道德理念為對象,陸一帆“體育生物科學研究方法置疑與推敲”以學術方法為對象,張力為“研究報告評價標準的界定與聯想”以學術成果報告標準為對象,楊正云、王穎“論日本明治維新以來學校體育思潮的歷史變遷”以學校體育思潮為對象,王新、鐘明寶“芻論體育批評的含義及其形態”以體育學學術批評自身為對象等等。可見,體育學學術批評,是對體育學術活動系統中各種具體學術現象,從科學的觀點出發,作出思想性、理論性及價值性諸方面的評價。從表面上看,我們對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對象范圍如此界定,似乎與體育理論的研究對象基本同等。事實上,它們有較大的區別,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對象具有其自身顯著的特點。具象性所謂具象性特點,是指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對象是各種“具體的體育學術現象”,或者是一項成果,或者是一個或幾個學術成果主體,或者是一種學術思潮,或者是一種學術研究方法,或者是一種批評方法,或者是批評的主體等等。體育學學術批評正是對這些具體要素有針對性地予以研究。毫無疑問,體育學學術批評這種具體的局部研究當然也要聯系其它部分甚至體育學整體,但是,它是由具體而整體,其研究的中心始終是具體的體育學學術現象,也可以說,體育學學術批評是局部微觀研究。這是體育學學術批評對象的一個基本特點。集中性所謂集中性,是指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對象主要集中在“學術成果”這個基本要素上,也就是說,體育學學術批評是以“學術成果”作為體育學學術批評最基本的對象,其它各種體育學學術批評活動,如“體育學學術主體”批評、“體育學學術理念”批評、“體育學學術風格”批評、“體育學學術思潮”批評等,只不過是“學術成果批評”的延伸,或者說是在此基礎之上的批評對象的轉變。之所以如此立論,從根本上說是因為“體育學學術成果”是體育學學術批評系統各要素的核心,是體育學學術意識形態最常見、最基本、最直接、最活躍的形體和存在方式。體育學學術領域里的一切學術現象一旦離開了“體育學學術成果”這一具象形體,就無法存在,也就不稱其為體育學學術現象了。所以,體育學學術批評對象的第二個特點是極具集中性。現代性所謂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對象具有現代性特征,是指體育學學術批評主要是以現實的、最新的多種多樣的體育學術現象為主要對象。盡管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對象偶爾會投射聚焦在過去某個歷史時期的一個點上,但這種偶爾的投射聚焦往往也是為了評介該對象的現實意義與價值。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體育學學術批評是對當代現實體育學的研究,屬于一種共時性研究。體育學學術批評對象的這種現實性特征,一是來自體育學理論發展的宏觀驅動,二是來自體育學學術批評價值的內在要求。因為體育學要發展,體育學學術批評要前進,都需要以新理論、新實踐、新成果為研究對象,也只有通過對開創新領域和出現新論斷的批評與評價,才能實現真義上的進步。所以說,“現實性”特征直接決定著體育學學術批評的意義、價值和生命。由此,可以說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對象,就是體育學術活動中各種具有一定新質的具體的體育學術現象。其中,最新的體育學術成果是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基本對象[3]。學科性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對象與體育學學科內涵和外延緊密相關,體育學學科內涵和外延的所有成果部分都應該是體育學術批評的對象,如果其內涵與外延超出體育學學科領域,則不應成為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對象。因此,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對象具有學科性特點。這是體育學學術批評區別于其他批評的最顯著特征,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需要指出的是,在研究確立體育學學術批評對象的時候,有兩個方面的問題值得注意。第一,我們必須客觀、公正地面對各種體育學學術批評實踐,如果做不到這一點,而是主觀主義、片面主義當頭,偏于一隅,就可能使體育學術批評有失公允。第二,我們的研究必須是對體育學學術批評對象的全面整體的研究。如前所述,盡管我們對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對象作了簡單、靜止、孤立的解說。但在體育實踐中,這些對象并不是簡單的、靜止的、孤立的,而是復雜的、運動的、龐大的、有機統一的系統整體,體育學學術批評必須把它作為一個系統整體予以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系統的而不是孤立的研究。只有盡可能的全面真正地占有體育學學術批評的研究對象,才可能保障獨立建構體育學學術批評體系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體育學學術批評的性質

體育學學術批評的性質,是獨立建構體育學學術批評體系需要解決的另一個重要基本問題。搞清這個問題,有利于體育學學術批評在體育學中的合理定位,有利于體育學學術批評的自身建設,更有利于體育學學術批評的科學化發展。首先,體育學學術批評是體育學中的一門獨立的應用性理論。誠如楊黎明所指出:“如果按傳統的方法將體育學劃分為體育學實踐和體育學理論的話,我們認為對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合理定位應該放在‘它是體育學實踐與體育學理論之間得以連接的紐帶和橋梁’這樣一個認識層面上。因為體育學學術批評源自體育學實踐,而體育學實踐通過體育學學術批評上升為體育學理論,體育學理論又反過來指導體育學學術批評,并通過批評促進體育學實踐的進步。如此周而復始,就構成了體育學的運動發展歷程。”[2]體育學學術批評,一方面聯結著體育學實踐,另一方面聯結著體育學理論,是體育學發展過程中具有獨立性質的中心環節,更是體育學各分支學科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共同發展的重要樞紐。正是由于體育學學術批評的這種特殊地位,決定了體育學學術批評是一門具有獨立性和實踐性的“應用理論”,而不像體育學理論屬于“基礎理論”。其次,體育學學術批評是一門科學,是一種創造性的科研活動。體育學學術批評使用邏輯推理方法、歷史方法、數理統計方法、比較方法等科學方法,去進行概念、判斷、歸納、演繹、推理,從而對體育學學術批評對象進行證偽、辯駁、爭論、分析、綜合、評價,從根本上講,這個過程就是“獲得或者接近真實真理”的科學過程。體育學學術批評也因此而就具有了科學的一般屬性。從思維的方式上看,體育學學術批評在對體育學術現象進行評價時,與科學研究主要運用抽象思維而基本不用形象思維一樣。在進行歸納、比較、分析、綜合之后,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再深入到體育學術批評對象的本質,揭示錯誤的理論,總結客觀的規律,以更科學的理性認識形成真實的體育理論,這就使體育學學術批評具有了科學的性質。從主體和客體的關系上來看,體育學學術批評與科學研究一樣,都是一種自覺的理性思考和假設驗證活動,它們都以一種冷靜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研究對象,都以一種客觀公正的標準追求真理。從這個意義上講,體育學學術批評具有科學的屬性,又可以稱之為“科學批評”。總體上講,體育學學術批評的性質具有科學的因素,但不是科學的附庸;是體育學中一門獨立的應用性理論。

體育學學術批評體系的獨立性建構

體育學學術批評從概念、對象到性質與一般意義上的學術批評是有區別的,二者是一種從一般到特殊的關系,是一種從宏觀到微觀的轉變,是一種從泛指到具象的過程。體育學學術批評評價立論的基礎是體育學學科理論,涉獵的相關學科包含教育學、生物學、哲學、倫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其學科的特質專注生物的人在運動過程中形成的倫理道德、精神氣質、物理學度量、化學表征等,既有屬于自然學科領域得學術成果,也有屬于社會學科領域的成果,其成果特性極具典型意義。正因如此,體育學學術批評就應該具有一套自己完全獨立的體系。筆者淺嘗輒止,提出體育學學術批評體系,可以從客體論、本體論和主體論三個方面進行獨立建構。理論和實踐的創新發展呼喚體育學學術批評20世紀80年代以來,“因體育自身實踐的需要和受其他學科理論的影響,我國的體育學研究無論在深度或廣度均取得了長足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個橫跨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綜合性學科。…其中有些研究領域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4]。為了確保我們的體育學研究能夠客觀、公正地揭示體育現象及其規律,就需要建立一種學術評判機制即開展體育學學術批評,來檢驗證實它的真實程度。在實踐中,客觀公正的學術批評,活躍了體育學研究氣氛,促進了研究機制的逐步健全,完善了學科理論,促成了體育學社會功能與效益的實現。可以說,體育學學術批評是體育學繁榮和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體育學繁榮和發展的動力,學術實踐呼喚學術批評。體育學學術批評的發展需要進行理論總結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我國的體育學學術批評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一些體育類期刊如《體育學刊》、《山東體育學院學報》等先后開設“探索與爭鳴”欄目,注重發揮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導向與監督要義;二是體育類的核心期刊不定期刊登發表了一批體育學學術批評文章;三是體育學學術批評的對象不斷拓展。然而,盡管這些批評從不同的角度對我國的體育學研究進行了評述,活躍了體育學學術氣氛。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由于缺少一套切實可行的體育學學術批評理論予以指導,使得我們的體育學學術批評態度不夠端正,標準不夠科學,批判缺少深入,評論缺少學術,整個批評缺少知識與觀念的創新。體育學學術批評的自身發展已經開始進入歷程經驗反思和理論形成的階段,從整體上獨立構建體育學學術批評體系成為體育學學術批評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體育學學術批評本體論本體論是體育學學術批評體系最核心的內容,是關于體育學學術批評基本原理的論說。它包含體育學學術批評的概念、性質、思想、原則、功能、標準、方法等一系列內容。盡管我們已有大量的成果對體育學學術批評的上述基本原理進行過論證與反思,但從總體上來看,這種論證與反思嚴重不足,呈現一種散漫、樸素的狀態,沒有從獨立構建體育學學術批評體系的高度予以把握[5]。換言之,當前的體育學學術批評一無政策,二無理論,三無體系,四無隊伍,五無氛圍。因此,對本體論的研究,是當前體育學學術批評研究的一項基本任務。體育學學術批評主體論主體論的研究主要包括:第一,體育學學術批評主體必備的知識素養;(2)體育學學術批評主體必備的道德素養;(3)體育學學術批評主體的理論視野和勇氣;(4)體育學學術批評隊伍建設等。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有利于提高體育學學術批評水平的整體提高,有利于體育學學術批評批評氛圍的形成[9]。是獨立建構體育學學術批評體系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