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聲樂向戲曲學習和借鑒探究

時間:2022-05-22 01:55:50

導語:民族聲樂向戲曲學習和借鑒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族聲樂向戲曲學習和借鑒探究

摘要:一直以來,我們致力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而在發展的同時我們不斷地借鑒本民族或者其他民族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比如傳統的民歌等富有地域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而民族聲樂與我們之前的傳統藝術表現形式有所不同,民族聲樂它是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以其博大的胸襟容納所有可取的藝術表現形式。京劇、昆曲、黃梅戲等種種傳統藝術展現形式不斷根植于民族聲樂教學,以防止在教學過程中引起學生的誤解難以實現教學效果與目的。讓學生們知道民族聲樂不僅僅是唱,更應該融入戲曲中的表現形式,這樣才能使得民族聲樂的發展更為長遠。本文筆者將向大家展示戲曲的魅力,并找到民族聲樂向戲曲學習的原因以及具體舉措。

關鍵詞:民族聲樂;教學;戲曲

近幾年來戲曲一直在不斷地走下坡路,喜歡戲曲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少,劇院也幾近關門停業,似乎戲曲已經沒有什么作用了,人們對于戲曲的熱度也逐漸冷卻下來。前段時間有在《奇葩大會》第四季看到老生的扮演者王佩瑜,看到她對于戲曲的癡迷與追求,只要有人的地方她都會用自己的辦法去宣傳戲曲,我們也借機看到了戲曲的魅力所在。她聲色并茂地向我們展示了傳統戲曲的魅力。不同形式的笑,有著不同的韻律和音調,眉毛會有不同的表情,神態也是各不相同。我們在民族聲樂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讓學生注意到聲,更要讓學生看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我們不僅僅是一個演唱者,更是一個表演者,所以我們應該注意表演的舞臺效果,也應該注意到藝術的展現形式的重要性。民族聲樂要想得到長遠發展,我們一定要借鑒其他藝術表現形式,這樣才能使得自身的藝術內涵更為豐富。

一、戲曲的藝術魅力

民族聲樂可謂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結晶與代表,而我們在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也應該融入戲曲的元素,讓學生能夠更精準的摸到中華文化的精髓,更好的學習民族聲樂。戲曲應該可以說它陪伴中華文化的發展多年,已然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代表。那么戲曲究竟有何魅力呢?我們在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為何要向戲曲進行借鑒與討教?這都是由于戲曲的魅力與它的表演形式所決定的,接下來,筆者將向大家闡述藝術的具體魅力所在。

1.戲曲中的用氣

用氣在戲曲的表演、展現過程中是極為重要的,可以說這直接關系到演出的成與敗。試想想,我們在唱戲劇的過程中用氣不平穩,唱腔顫抖不夠洪亮這樣的表現形式戲曲的效果會好嗎?戲曲中的用氣則會使得喉嚨聲帶的綜合作用效果達到巧妙的地步。所以在進行民族聲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到用氣的重要性,用氣則是多年來勤學苦練的本領,合理地控制呼吸、調整呼吸,使得聽眾根本找不到你聲音的破綻,這便是戲曲的完美展示了。只有平穩的用氣才能展示完美的唱腔,讓人們看到戲曲的魅力。我們經常會為戲曲表演演員的唱功所喝彩叫好,殊不知這正是戲曲中的用氣作用的效果。而在民族聲樂的學習、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應該借鑒戲曲中的用氣,這樣便能夠使得演唱者的聲音自然演唱出來,長期高強度的演唱也不會發出顫音,也不會由于勞累而使得聲音斷斷續續。

2.戲曲中的傳統文化元素

我們都知道戲曲演出的成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服裝是否得體,唱功是否過關,妝容是否細致、道具燈光是否適當等都會影響到戲曲的展現效果。而中國戲曲的展現更是我國兩千多年傳統文化的展現,戲曲的魅力也是中華文化的魅力。戲曲既具有地域性,又具有差異性,我們根據不同的地域和唱腔及表現形式將戲曲分為不同的種類,如京劇、昆曲等。不同的戲曲有著不同的唱法和展現形式,這便組成了戲曲的大花園。而民族聲樂也有著地域性,不同地方的人們會選用不同的方言去進行藝術表現。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對于戲曲的研究和學習,找到民族聲樂學習的最佳方式,也便于我們對于不同地域文化的了解與認可。我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的藝術表現形式也都會融入到戲曲中,所以戲曲以自身獨特的魅力屹立于中華文化百花園之中。更有一些戲劇是人們代代相傳的民間故事改編而來,如《穆桂英掛帥》等,而我們在欣賞戲曲的同時也是對于中國的服飾文化、飲食文化的認同與欣賞。所以戲曲是中華文明的傳承者,它自有其魅力,我們在民族聲樂教學中應該借鑒戲曲的精髓使得民族聲樂能夠傳承中華文明,贏得大家喜愛。

3.用嗓對于戲曲的重要性

唱功對于戲曲的展現則是極其重要的,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學習聲樂的同學在清晨練嗓子,使得自己的嗓音更為清凈、更為圓潤。沙啞、不平穩的嗓音則會影響到戲曲的表現效果。而在戲曲中有著不同的用嗓,而最為大家熟悉的有三種,它們分別是大嗓(聲腔必須得全部打開要用最洪亮的聲音去展示),小嗓(用最輕柔最婉約的聲音將戲曲完美的展現出來),而第三種形式便是介于這兩者之間,而它也是最為常用的用嗓形式。對于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唱詞我們應該有著不同的用嗓,這樣才能使得整個表演過程抑揚頓挫、跌宕起伏。用嗓是戲曲不同于其他傳統文化形式之處,我們在民族聲音的教學與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借鑒戲曲的用嗓,這樣才能將表演者的聲音完美地展現在聽眾耳際。不同的用嗓學習也會對于演唱者的發聲有著很大的影響。不同的發聲方式、不同的發聲部位其戲劇展現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戲曲雖然仍然處在小眾的娛樂范圍之內,但是它的魅力不可阻擋。它作為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遺產,我們不應該認為它與時代脫伍而一味地拋棄它、冷落它,而應該深入地了解戲曲的魅力并對于它的優點加以學習與借鑒,使其再次繁榮,展示中國文化的多姿多彩。只要我們以一顆包容的心去接納所有的民族文化的表現形式,我們的民族文化一定會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戲曲的情感性

文學、藝術的展現都是通過一定的藝術形式來表達情感為主,創作者會帶著情感去創作以吸引讀者、聽眾,表演者、讀者帶著情感去融入創作者構筑的情感世界去理解去感受,這便使得戲曲有著豐富的情感。更有聽眾時而會為劇中人的不作為捶胸頓足,時而會為劇中人的悲苦命運而泣涕漣漣。情緒波動很大,這也是戲劇的情感性的體現。任何沒有情感的東西它都是了無生機的,為了使得戲劇更為生動形象,我們必須注入情感使得戲曲更為豐滿。在戲曲的表演過程中聲音的展示是很重要的,但是沒有情感的聲音根本不會有代入感,你不會懂得劇中人的凄慘與悲苦,只有當你完全融入到戲曲中,與戲曲中的情感產生共鳴,戲曲的使命便完成了。所以我們在民族聲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將情感帶入聲樂中,這樣注入情感的聲樂表演會更為出色,也具有很強的代入感,表演者能夠融入自己的情感與表演過程中,這樣更能夠引起聽眾的共鳴,使得聽眾的情感、表演者的情感以及劇作家的情感都處于接近的狀態,這樣才是聲樂表演的最高境界。

二、戲曲和民族聲樂的相似之處

既然戲曲有著諸多出彩的表現,那么我們應該向戲曲借鑒其優秀的地方。當然我們不應該盲目地去借鑒所有的優秀成果,而是以一定的基礎去借鑒其他藝術表現形式的優勢。戲曲和民族聲樂看似有著諸多的不同,更有人認為戲曲和民族聲樂是不同的表演形式,所屬不同的領域,我們應該維持其獨特性而不要去借鑒融入其他民族藝術的表現形式,在這里筆者將向大家講述在民族聲樂教學中融入戲曲元素的必要性。戲曲和民族聲樂都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者、發揚者,它們都屬于同一領域,它們的功能和作用也是完全一致的。戲曲有著一定的地域性,而民族聲樂亦有著地域性,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方言體系,其藝術表現形式也是不同的。所以我們是可以向戲曲借鑒與學習的,通過對于戲曲地域性的研究我們能夠更好的理解民族聲樂的地域性,也能夠更恰當地將藝術展現出來。正是由于這兩者藝術表現形式源于同樣的根———傳統民族文化,才使得相互借鑒成為了可能。

三、如何在教學中借鑒和學習戲曲

既然民族聲樂與戲曲均源于傳統文化,只是其展現表演的形式不一樣,而戲曲又十分的吸引人,具有極強的感染力,那么我們必然要學習和借鑒戲曲表現形式。我們都知道戲曲表演的基本功包括唱、念、做、打,看起來,這些基本功夫與民族聲樂毫無關系,可是在民族聲樂的表演過程中也需要這些基本功夫。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引入戲曲元素進行學習和借鑒呢?或者說如何引入戲曲的表演形式才能讓學生更為容易接受?接下來筆者將著重講述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借鑒和學習戲曲。

1.多媒體的介入

從我們入學以來,各科老師都在以自己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活動,而如今隨著專家團隊對于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的探討,提出了新的教學技巧和教學方法。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與經濟實力的增強,政府越來越重視教育問題,可以說我們的財政支出有一部分是給予科教文衛事業的。我們的教室也越來越明亮、寬敞,教學設備也越來越完善。現在的中小學也普及了電腦和多媒體設備。而對于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橫刀直入、苦口婆心般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于當前的教育發展。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成為了廣大教師喜歡應用的教學手段。同樣,在民族聲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循循善誘讓學生了解到戲曲的魅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之后再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將戲曲的元素帶入聲樂教學課堂中,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潛移默化的教學過程已經讓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民族聲樂與戲曲的異同點。

2.戲曲的唱腔

戲曲的唱腔與民族唱腔的方式自然是不同的,但是接觸不同的唱腔可以準確找到民族聲樂的發聲方式,能夠精準地展現民族聲樂的唱腔方式。當然,戲曲的唱腔雖然不同于民族聲樂的唱腔,但是戲曲的唱腔更便于發聲練習。而聲音對于這兩種藝術表現形式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如果能夠將戲曲獨特的唱腔融入到民族聲音的教學過程中,這應該是一項偉大的舉措。戲曲唱腔的融入使得民族聲樂的唱腔更為多元化、更為完善,可以說戲曲唱腔的融入是對于民族聲樂唱腔的重要補充。

3.借鑒戲曲表演的聲情并茂

在民族聲樂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較為重視的就是聲。所以很多學生將大量的時間花費于尋找發音技巧與練聲。但我們發現有一些學生的發音技巧到位,聲音很純凈,但在表演過程中似乎缺少了一種東西,細細想來,便是缺少了情感的注入。如果沒有情感的注入,一切的表演都是作秀,它并不是將真實的生活場景再現于觀眾眼前,而是讓觀眾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不能融入其中。所以我們在民族聲樂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只是重視聲以及表演形式,更要學習戲曲表演的精髓即聲情并茂,這樣才能吸引聽眾,將觀眾拉入你所演繹的場景,使得觀眾產生共鳴。

四、結語

總的來說,中國戲劇文化繼承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諸多優秀成果,中國戲劇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不斷積累中華文化的精髓,可以說中華文化的萬花筒,戲劇是不可以缺席的。戲曲的魅力無人能擋,正是由于戲曲的魅力,我們更應該在民族聲樂的教學過程中融入戲曲的教學,當然,有許多專家基于對戲曲和民族聲樂的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技巧,這對于民族聲樂的教學與學習也是十分寶貴的,這樣也更能夠展現中華民族的傳統優秀文化。雖然民族聲樂的發展長路漫漫,但我們也應該持之以恒地去發展它,充實它,使它獲得更為長遠的發展。

作者:鄧慧群 單位:許昌學院

參考文獻:

[1]焦春梅.民族聲樂教學中向戲曲學習和借鑒的探究[J].中國音樂,2016,(01):115-116.

[2]趙琳.關于民族聲樂教學中向戲曲學習和借鑒的探究[J].大眾文藝,2017,(01):233.

[3]陳瓊瓊.民族聲樂教學中向越劇演唱借鑒的探究[J].藝術教育,2016,(03):252.

[4]韓曉霞.關于民族聲樂教學中向戲曲學習和借鑒的探究[J].戲劇之家,2016,(23):65.

[5]李麗莉.中國民族聲樂教學探析[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5,(03):5-8.

[6]危瑛.戲曲表演技巧在民族聲樂演唱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教育,2016,(04):231-232.

[7]黃雪.戲曲風格演唱技巧在民族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戲劇之家,2014,(07):150.

[8]郭克儉.民族聲樂教學借鑒戲曲歌唱芻議[J].歌唱藝術,2012,(1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