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造型藝術的表現方式

時間:2022-06-24 03:23:40

導語:素描造型藝術的表現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素描造型藝術的表現方式

當然,使用不同的工具或基底所畫出來的效果也不同。基礎繪畫的學習一般使用的是鉛筆、木炭條、炭鉛筆等在素描紙上繪畫,因為這幾種工具較容易掌握,在繪畫過程中也容易修改,其畫出的效果也較柔和細膩。而用鋼筆、圓珠筆、毛筆等工具作畫時因其不易修改,對繪畫者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其畫出的效果與鉛筆等有著明顯的區別。所以繪畫的效果在某種意義上又取決于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在線條的種類上,按線表現物象的功能,可以分為輪廓線、結構線,以及表現性的線。

輪廓線的表現手法輪廓線是通過對物象外形的描繪,表達出物象的空間屬性。在許多古今中外的藝術作品中都有以簡練、流暢的輪廓線畫法表現物象的手法。采用單純外輪廓畫法就要求畫家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準確的造型能力。運用輪廓線可以準確地描繪物象形態,也可以通過夸張變形的手法來表現物象,它的特點是捕捉物象瞬間的意象,同時抓住物象的實質。

結構線的表現手法結構線是描繪物象運動的方向,表示物象的形體構造及物象之間的構成關系。結構線的作用是可以構成體積,創造三維立方體空間,從而使我們更深入地分析和認識形體及形體空間的構成關系。我們知道,觀察物象本身并沒有這類線條,這些線都是從對象身上概括提取出來的,實質上是物象結構輪廓處轉折面的概括和濃縮。現實中形體結構總是互相遮擋、疊壓的,用線表現時就可以使不同結構部位的線互相穿插、疊壓,找出必要的疏密關系,表現形體的前后層次關系。由于線條實質上是面的濃縮,可以代表正、側、背等不同轉向的面,因而可以依據特定的結構起伏及其與光的關系,畫出相應的粗細、濃淡變化,所畫的雖是一條線,卻能讓人感覺到形體的轉折和結構的起伏。俄國著名畫家列賓曾認為形體的起伏并不像初學者那樣要依賴于明暗,而是依賴于那些組織恰當的線,如果線條的組織合理、位置恰當,單是用線就足夠了。

表現性的線當我們在閱讀大師們的素描作品時會看到,他們所表現出的線是那樣的隨心所欲,同時每條線中都明確地滲透著對物象形體結構獨特的理解和把握。線條在他們手中真正成了表達精神內涵的語言,超出了純客觀再現的意義,形成了富有表現性的線。當我們在紙上畫出一道黑色線條時,黑與白的鮮明對照就會產生一種顫動感,這近似于互補色所引起的顫動感。例如凡•高的《從蒙馬約俯瞰拉克羅》,畫家把自然景物中的樹木、田野、山脈等概括歸納成不同節律、形態的點與線,并把這些點與線合理、恰當地組合在一起,使復雜的大場景變得有序而富于變化。在凡•高的另一幅作品《法國輕騎兵》中,我們看到不同長度的線與點的互相作用。使不同性質的有動感的線痕斑點構成了一幅統一的肖像。常言道,獨線不成形。一個好的造型,一個好的構圖,都需要由一組搭配得當的線條構成,而線與線之間可以圍繞造型和構圖形成非常好的、豐富的多樣統一關系。既可表現出方圓、曲直的韻律,又可形成暢快、頓挫的節奏,或飛揚挺拔,或古樸遒勁,或豐滿圓潤,或堅實峻峭。

以明暗為主的表現手法

所謂明暗,是光線作用于客觀物象而又反映視覺的物理現象,明暗不僅是光線作用于人的視覺物理現象,同時明暗也具有著主觀情感的因素。在人類的視覺經驗中,明暗在其對視覺作用時由明到暗的變化,也對人的主觀情感產生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如亮色能與光明、純潔、舒朗等形成聯想。灰色能使人產生平穩、柔和、寧靜、雅致的感覺。而黑色又容易使人與深沉、莊重、嚴肅、收縮等相聯系。所以說明暗既是客觀世界中的自然現象,也是繪畫藝術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無論從理論角度還是實踐角度,明暗關系中最本質的問題還是黑白灰關系的問題,可以說只要有明暗色調,就會有黑白灰。首先從對比意義上講,不僅是素描,幾乎所有繪畫,除有特殊需要外都要運用黑與白或者近乎黑與白的對比關系,黑與白這種強烈的明暗對比是表現形體空間的形式結構層次的重要手段。在許多杰出的作品中強烈的明暗對比還會產生驚人的情感表現力。當然,除了對比作用外,正確地布局黑白色塊,會對構圖的均衡與節奏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從銜接與協調的意義上講,中性的灰色調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在素描作品中,完全用黑色和白色組成的構圖是很少的,即使有些作品有意強調黑與白色的對比,也總是要通過一些線條的粗與細、疏與密的組合形成一定的灰色層面。這種灰色層面在畫面中往往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了這個層面,畫面就不至于單調、生硬。當我們仔細觀察、分析時就會發現,由于客觀物象受周圍復雜光線物影響,最黑與最白的色調在物象中所占比例并不大。我們仍以球體為例,真正的黑色塊主要集中于明暗交界線和影子的某個部分,真正的白色塊也只是高光處,而其他部分都是不同層次的灰色塊。對于造型來說,這種灰色塊是非常重要的過渡區域,大部分的結構層次都要在這個區域展開,如果這些過渡色調能處理得好、畫得豐富,那么整個形體就顯得豐滿、厚實,反之則顯得單薄、生硬。所以對于整個畫面來講,灰色調處理的好與不好,往往能體現出作者對復雜的色調關系的控制和駕馭能力。

結構素描的表現手法

結構,通常在繪畫藝術中是指物體構造而言,素描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表現形體與結構。結構素描的顯著特征是以線條為主要手段,注重表現物象的內在結構關系。具體地說,結構素描就是排除直觀的光影現象,以研究物象的結構為主要目的,以線條為主要表現手段的一種素描方法。結構這個概念源于建筑學,原意是指建筑的組合與連接。在繪畫中,結構的概念運用在多種的造型關系中,如形體結構、解剖結構、透視結構、形式結構等等。結構素描作為一種造型手法,自然要研究各種造型關系,但重點研究的還是形體結構與解剖結構。形體結構是指物體的基本形體構造和特征。它包含物象的內部構造和物體造型的特征。自然狀態中的物體無論其外部形態如何繁復多變,但如果我們按照一種簡化原則將對象復雜的形體結構給予概括,就會發現基本質上都會呈現為某種幾何結構特征。這樣去理解對象的形體結構,就會對對象產生十分強烈而鮮明的印象。如人體等復雜的形體,都是由多種幾何體塊組合而成,它們之間的穿插、銜接關系是形體結構的重要內容。

解剖結構是指對象生理形態的內部構造,如人或動物身體的骨骼結構和肌肉結構,是構成其身體形態的基本因素,所以,解剖結構是形體結構的基礎。當然,繪畫中所研究的解剖結構主要是與造型藝術有關的解剖結構關系。直觀地講,是從外形上視覺能觀察得到的骨骼與肌肉的關系。由于結構素描的主要目的是表現結構關系,所以,也決定了結構素描在觀察的方法上必須是從觀察、認識、理解結構著眼。這一點與明暗素描有顯著的區別,在觀察物象時,就需要淡化光影意識,加強結構意識,它不像明暗素描那樣借助于光影來表現,而是借助光照所形成的明暗變化,去觀察結構的起伏與轉折關系,把握住形體結構輪廓、轉折和連接的要點,實質性地表現出其構造和構成關系。也就是說,結構素描表現的不是對象的直觀效果,而且對對象的一種理解和認識。這種認識當中包含著對解剖結構理解和把握,否則僅靠直觀的觀察與感覺是無法完成這項工作的。線條是結構素描中最主要的藝術語言和表達方式,但這里所說的線條不是狹意的,因為結構素描仍是一種繪畫藝術的表現方式,不是解剖圖或結構圖。所以,線條的運用仍然應當具有藝術含量,應當富于應有的節奏、變化和統一關系。當然,為了能充分表現形體結構的某種關系和藝術效果,彌補線條的局限性,在以線條表現為主的結構素描中,也可適當地畫上一些明暗調子,使其以線為主,線面結合,表現出豐富和富于變化的效果,增強其藝術感染力。

結構素描與明暗素描相比較,更帶有理解和主觀把握對象的性質,應當說這是培養造型能力的一種積極而有效的方法。它的重點在于要學會主動理解和把握對象的形體結構關系,并認真研究線條的情感意義。這樣的訓練,其目的在于避免走上過于依賴仿客觀對象的邪路上,使作畫者對形體的認識逐步走上積極、主動表現各種物象的藝術道路,這對于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建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者:朱曉華單位:長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