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培訓品牌建設論文
時間:2022-06-10 04:50:24
導語:政企培訓品牌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企培訓品牌建設是繼續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之本。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社會結構調整,知識和技術更新前所未有地加快。新事物、新現象、新問題、新技能、新知識層出不窮,獲取、認識、掌握這些豐富的實踐信息和規律是一個持續、動態、發展的過程。只有將終身學習作為一個現代人生存和發展必備的教育“新常態”,才能克服“本領恐慌”帶來的“集體無意識”心理焦慮。從從業者的角度來講,隨著勞動分工日越來越精細,勞動技能越來越專業,職業化成為各個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保持終身學習的狀態,將會是身為現代職場人適應社會發展的強烈訴求。社會外部環境的變革,終身學習理念的形成,為繼續教育帶來良好的發展契機。繼續教育作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個人學習知識和技能、提高國民綜合素質、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高等學校實現社會服務功能的重要渠道。而政府企業培訓作為學院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政府、企業提供培訓服務的社會職能,也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時機??v觀2014年學院繼續教育發展總體情況,政企培訓板塊緊緊圍繞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帶來教育契機,充分利用學院辦學優勢,注重市場開拓和項目培育,依托學院辦學定位和特色,實現了規模式增長和社會服務收入的不斷增加,不遺余力地推進藍海戰略。同時,勇于創新,精耕細作,在課程開發、師資庫建設、細節服務、營銷宣傳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加強了細節管理,提高了社會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也逐漸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如何在保持增長的同時,充分利用外部大環境產業轉型提供的契機,調整和優化培訓結構,實現從外延式發展到內涵式提升的可持續發展,完成政企培訓品牌的培育和建設,是擺在未來發展之路上的一個亟需面對的一個問題,也是關系到政企培訓項目能否做大做強的關鍵。在學院范圍來說,政企培訓業務是站在“風口浪尖”上,受外部環境影響最直接、最具市場風險和挑戰的一個業務板塊。它從市場來到市場上去,既通過市場獲得培訓業務機會,又要通過市場來檢驗培訓成果,積累培訓資源。潛在的市場風險,往往帶來更多的憂患意識。這種憂患意識既是對過去經驗的總結和教訓的汲取,對當下業務板塊的精耕細作,更是對未來發展路徑的思考、規劃和布局。實現社會服務創收指標是立足之基,塑造政企培訓品牌是發展之本。如果說政企培訓品牌意識源于業務發展到一定規模后的自然萌發的話,那么政企培訓品牌的培育和建設卻需要更多有意識的自覺管理,才能克服常見的定位不明晰、資源分散、信息化滯后、銷售力弱、服務薄弱、拳頭產品少等等弱化品牌凝聚力的現象發生。從企業經營角度來看,品牌的培育和建設是企業戰略、產品、資源、團隊、銷售、信息技術、服務等關鍵要素從局部調整到整體優化,是企業價值體系、企業文化和影響力不斷錘煉的動態過程,也是從外延式擴張到內涵式提升的品牌凝聚力形成的過程。
二、政企培訓品牌建設的關鍵要素
(一)品牌定位:占領消費者的心智資源
“定位”是從軍事領域延伸到品牌營銷領域的一個詞語,本義是“驅動軍隊抵達決戰地點”。1969美國定位理論的創始人、著名營銷大師杰克?特勞特于1969年首次提出商業中的“定位(Positio-ning)”觀念,1996年推出了定位論落定之作《新定位》,開創了營銷理論全面創新的時代。定位理論認為,隨著消費者選擇的力量越來越大,企業光從盈利角度來經營自己的品牌是不夠的。搶先利用定位理論優勢,把握住顧客的“心智資源”,才能競爭中居于主動地位,獲得長遠的競爭優勢。換句話說,在商業競爭時代,企業經營的本質是爭奪顧客,企業獲勝的要訣是贏得顧客的心智之戰?,F代企業非常重視自己的品牌定位,并將之作為企業戰略核心,來決定產品的開發、運營、銷售、服務的配置,為品牌的塑造提供價值基礎。政企培訓的品牌定位,首先要結合政企培訓市場的外部現狀和趨勢,分析出自身“長處”和“短板”,并對哪些要素是影響品牌定位的關鍵點作出客觀判斷。在此基礎上增刪培訓業務范圍,在資源配置上調整優化,并有所側重。外部環境包括社會發展趨勢、國家政策變動、經濟發展走向、行業改革動態,等等,這些都釋放了或明晰或者潛藏的培訓市場信號,及時解讀市場信號,把握市場機會,顯得尤為重要。提出:“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有本領不夠的危機感,都要努力增強本領,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強本領……如果我們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識素養,不自覺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不主動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和視野,那就難以增強本領,也就沒有辦法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因此,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有加強學習的緊迫感。”通過學習《講話》精神,各級領導干部增強了學習的意識和緊迫感,在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掀起了前所未有從上到下的學習熱潮。這股學習熱潮不僅帶動了圖書市場銷售的異常活躍,更為政企培訓業務提供了良好契機。要抓住這一契機,就需要我們在政企培訓項目上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做好領導干部亟需的知識、技能、素養培訓課程產品的開發,并根據他們各自學習習慣和特點,配備個性化的私人訂制服務。另一方面要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專業優勢,以及現有資源平臺,做細做大做強。根據定位理論的戰略“搶先定位”,“關聯定位”、“為競爭對手重新定位”思維。特色越明顯,專業優勢越強,資源平臺越大,越能在新的培訓機會出現時“先發制人”,越能在同級別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越能在發現競爭對手弱點后迅速補足從而獲得后發優勢,越能在品牌“關聯”中“攀龍附鳳”、“扶搖直上”?;诖?,很多學校借助自身學校品牌,設置了面向市場需求的特色課程、特色專業,形成了培訓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掌握了培訓市場強勢的話語權。北京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利用學校在教育學和文學兩個學科方面的品牌優勢,在資源建設上獲得豐碩成果,如申報的《民俗學》《教育學原理》等課程獲批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清華大學以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建設為引領,積極承擔國家任務,對中組部、教育部等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拓展高層次教育培訓任務、培訓領域,強強聯合,從而形成競爭合力。就我院政企培訓項目而言,及時復制優勢項目、特色項目、精品項目,迅速填補培訓市場的中低端空白點,培育客戶的“習慣消費”的心理模式,打造品牌業務擴張版圖,取得一定成效,規模效應和品牌影響力逐漸顯現。
(二)資源整合:開放、包容、跨界
品牌的培育和建設之路,也是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拓展和延伸之路。一個良好的企業品牌建設體系一定具有超過想象的開放性、包容性。這種開放性和包容性,促使其在品牌建設過程中,接收、吸納新的商業思維、資源平臺和盈利模式,為企業競爭提供創新驅動力。就政企培訓業務而言,跨界進行資源整合是拓展業務范圍、增加新的贏利點、自我優化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一個打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人新我深”品牌影響力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打造教育、培訓、出版一條龍的產業鏈條是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服務客戶,鑄就讓影響力“看得見”,讓文化具有商業價值、讓思想得以傳播的可操作、易實現的重要途徑。政企培訓業務,不能夠脫離大的社會環境。就現階段而言,我國進入改革和攻堅期和深水區,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特殊歷史時期,對我們黨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以及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首都工商體系就在面臨改革發展、職能轉變、體制調整等一系列變化面前,意識到干部的思想境界、理論素養、工作技能、知識水平和工作作風還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為了整體謀劃未來幾年的教育培訓,提升干部隊伍整體素質能力和水平,滿足市場主體、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對工商部門的多元需求的背景下,首都工商體系出臺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015-2017年干部教育培訓規劃》。《規劃》對首都工商系統未來三年的教育培訓的重要意義、基本思路、基本原則、培訓要求、運行機制、監督考核機制作了詳細闡述,在“建立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效能提升機制”方面,強調了一點,就是“進一步加強教材編纂,將工商改革與發展中出現的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方法,積極組織力量編纂具有工商特色的高水平教材。各區縣分局應加快編寫用于指導基層工作的實用操典、案例選編、領導藝術手冊等基礎類教材,到2017年,形成系列叢書”。不僅如此,還在2015年工作任務分解表中注明“培訓教材編寫”作為三級指標的加分項,將編寫計劃列入了2015年1月工作日程上。這份《規劃》,不僅給我們提供了培訓的契機,更給我們帶來更深入的思考,即如何進一步深入領會《規劃》精神,了解其除傳統培訓之外案例研究、教材編纂等多樣化的培訓需求,分解規劃布局的關鍵點,尤其將出版教材編寫納入到我們的培訓業務范圍內。通過組織學院、出版社、工商體系的優勢力量,組建一個項目團隊,形成工商行政管理案例實踐、教學科研、政企培訓、編輯出版一體化聯動的業務模式。通過這一渠道開拓,不僅能使培訓業務增加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和提升服務社會的能力,還能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形成科研成果,樹立相關研究的品牌價值,獲得較大的社會效益。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圖書這一文化產品的市場流通、營銷宣傳,可以更好地發掘培訓的“隱形資源”,提升培訓的文化品位。
(三)團隊建設:多元化、專業化、市場化
“人很多,人才很少”,“人滿為患,又無人可用”,是困擾很多管理者的問題。政企培訓涉及多個行業領域,培訓對象涉及不同知識層次和年齡段,單一的人才隊伍建設難以完成高品質的項目管理。這就要求人才配備多元化、專業化、市場化,提升人才隊伍內在戰斗力,打造一個人就是一面“旗幟”、一支“隊伍”的市場意識敏銳、業務過硬的團隊。在人員的選拔標準上,把實現業績能力作為重要的通行證,把敏銳的市場觀察力及多年企業核心崗位歷練經驗作為用人的主要參考依據。其次,要求業務人員通過學習,能對政企培訓的品牌定位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并與時俱進,能在培訓實踐中不斷完善和豐富品牌內涵。因為只有對培訓的品牌定位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在思維模式上超越“一城一池”得失,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創新社會服務的模式,靈活變通操作流程,最終服務于品牌戰略本身;才能通過培訓實踐作出反饋,自覺完善薄弱環節,夯實關鍵細節。最后,通曉人性。在競爭激烈的培訓市場,業務人員深諳人性,才能服務好不同的培訓對象,對市場細微的變化保持靈敏反應,才能在外在環境變化中將稍縱即逝的機會及時轉化為經濟收益。
三、政企培訓品牌建設的可行性對策
政企培訓品牌的建設,需要一套完善的機制保障,需要一支專業化的隊伍執行,需要科學規范的項目管理流程落地。因此,深化機制改革和創新,建立長期有效的激勵機制,完善項目管理流程,促進資源配置跨界融合市場導向,是政企培訓品牌未來建設可行性對策。
(一)深化機制改革和創新。立足我院的辦學特色,以培訓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化機制改革和創新、人才為先、遵循培訓市場的規律、全面創新,形成適應政企培訓市場發展要求的制度環境,為政企培訓品牌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制定與政府和企事業單位高效的財務銜接政策,讓項目管理更務實、流暢;建立長效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二級單位以及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建立政企培訓工作任務與規定性教學任務之間靈活、可折算、能兌換的考核機制;制定有策略、有層次、分階段、有步驟的學院整體品牌的營銷宣傳戰略,通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兩種手段,多側面、立體、生動地展示學院形象,打造學院的公眾知名度和影響力。
(二)重視企業引進人才的價值提升。制定更具競爭力的人才吸引制度,探索更加靈活的人才管理制度,創造更大的能力施展空間。要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通過流動崗位的設置,吸引有企業實踐經驗的企業人才充實到教師隊伍中來,激勵員工將企業資源轉化為成果和經濟效益,對于重要貢獻人、骨干員工或者團隊,可約定收益比例,以及提供更多的學習平臺和機會。制定企業人才引進特殊人事政策,在入職職稱評定上張弛有度,增強自主性,不讓企業經驗豐富的骨干在進入學院后工資待遇、職稱評定、培訓機會、教學資源上“從頭再來”。
(三)發揮資源配置市場導向。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政企培訓品牌建設發揮資源配置市場導向,通過培訓市場決定課程研發、人才配備、實現方式,以及其他各種資源的配置,及時根據市場反應,對決策、組織模式進行調整,從而實現資源最優配置,獲得最好的市場效果。比如,對內拋開單兵作戰、各自為政的資源分散狀態,進行戰略重組、整合和優化,形成學院內部資源的整合,加強學院政企培訓大品牌建設,從而應對復雜的市場環境和變革;對外將教育、培訓、出版、文化創意項目進行整合,發揮聯動作用,形成產業鏈條。
(四)建立項目管理流程。建立完善的項目管理流程,是政企培訓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的具體體現,也是品牌建設的必經之路。實行項目管理,建立“統籌管理,責任到人,流程規范,考核靈活”的項目管理流程,及時監測和管控項目人員配備是否合理、項目運作流程是否正常、技術管理是否到位、團隊是否有凝聚力等。與此同時,查漏補缺、夯實薄弱環節、優化項目組合、評估培訓效果、建立培訓檔案。
作者:宋秋云 單位:北京財貿職業學院
- 上一篇:幼兒數學思維能力教育論文
- 下一篇:數學應用意識與數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