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背景下法制建設論文

時間:2022-05-11 03:54:03

導語:中部崛起背景下法制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部崛起背景下法制建設論文

摘要:從近年來教學過程中收集到的學生問題出發,對教材的編寫現狀進行探索和思考,指出現行教材中章節順序安排上和課程的整體性安排上與當前的實際教學需要之間存在的瑕疵,以期今后在修訂新版教材或開展教學實踐時給予充分的改進;指出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相關要求也是大家需要給予充分考慮的因素.

關鍵詞:教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編寫;邏輯關系:整體性

高等學校是我國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合格人才的主要陣地,確實加強對廣大大學生的思想方法、人文品格、政治素養、道德素養、法學素養等教育是改革開放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確保江山不變色、實現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實踐證明,在這過程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有時甚至是決定性作用.

1學生開課急需解決的問題

本課程的性質、內容、任務,在相關的文件中都有明確詳細的規定,簡單來說,《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一門教人如何做人、如何走好人生的課程,是一門“人生課”.包括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也包括思想、道德、法律等先進文明公民的應有人生修養,同時也包括戀愛、婚姻、家庭等相關的思想道德法律修養問題,而且還要解決大學生入學后遇到的急需解決的問題以及以后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因此,老師們按照教學要求都會在教學的第一節課上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讓學生說出自己遇到的問題或其關心的問題,以及入校生活學習的感受體會和所面臨的困惑等問題.近年來,在課堂中收集到的問題概要如下:(1)學校小,沒有中大、華工、大學城那里的大學大,不是我理想中的大學,有些方面還不如我中學那樣氣派;(2)我的房間里沒有空調、我們住在8樓沒有電梯!(3)房間6個人住太多人,互相影響,不好相處;(4)我需要一個女朋友/男朋友;(5)同性戀;(6)沒人關心我、沒人管、還得自己打開水;(7)很自由,得學會自己管自己;(8)很迷茫,不知道以后會怎樣;(9)理想信念、人生觀、愛國主義、價值觀、世界觀、法律,我們在中學都有學過,不過法律好象學得很少等等.有些問題,有些人甚至表現得很強烈、很好奇、很失望.所有這些問題都是一線教師在課堂上急需解決的問題.

2教材的編寫現狀及整體性

根據各種文件的相關要求,各級領導、專家、學者和廣大教師代表積極工作,編寫了很好的教材,但與實際教學的需要仍有一定的瑕疵.以2013年版[1]為例,教材內容,單就每一章節來說,編寫得都非常好[2].語言優美,與時俱進,能反映編寫當時的時代特征和實際情況,對黨中央和國家的時政方針政策也把握得比較好,也能反映當時學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一本精品力作,深受廣大師生和讀者的喜愛;作為“一本書”,讓人看了會常常發出由衷的感嘆,說寫得好!寫得精采!是一本精品!尤其是書中有很多精彩的表述和優美的語句.作為一本書,讓人自己看、自己讀、自學,沒有問題,每一章節都寫得非常好,能完成黨和國家交給的任務,也能達到培養人的目的,因為各個模塊都寫得非常好,幾乎到了無可挑剔的地步,也基本能解決學生提出的大部份問題;但是,作為“一本教材”,其章節安排的先后順序并不能與學生提出的急需馬上解決的實際問題的緩急程度順序相適應,在課程的整體性安排上與當前的實際教學需要也存有一定的瑕疵,教材是一個教師要在課堂上、在連續的一個學期里向學生傳達、傳授、講解和討論的藍本,尤其這是一本作為從幼兒小學到中學一直都在進行著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學生來到大學要開展教育培養深造的新生入學的大學生所用的教材;一個學期、每一節課都講完了,作為一門課,其章節或模塊它已經不再是單獨的章節和單元或者以章為單位的模塊了,而是一個整體了、一門課了;作為“一門課”,一個學期講下來,要表達什么、傳達什么、要讓學生達到什么樣的境界?或者說,整門課要表達什么、亮點是什么、怎樣用亮點去統領整門課的各個重點和支頁?這就有個內部邏輯聯系和整體表達的問題了.因此,從這個角度講,這本書作為教材,就存在有比較大的瑕疵了.教材“緒論”部分,從本書的結構和內容、以及教師針對不同學科專業的學生進行教學的講課實際來看,都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教師講課總要根據聽課學生的不同狀況、所學專業學科,而有所側重和調整,沒法統一;實際教學,只要多預留點課時就可以解決緒論的教學目的,因此“緒論”部分可以說是沒有問題.但開篇第一章就給學生講“理想”“信念”,盡管理想信念很重要,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內容,但對講臺下這些從小就開始教育的學生而言,就有點老生常談,相對教材內容也有些不合邏輯了.首先,這些臺下的大學生,從小到大就經過教育,經過高考才升入大學的,對理想信念已經有一定的基礎,為避免老生常談,講出新意、吸引學生,講課教師可謂是使盡了混身解數和畢生所學,但對于臺下那么多的學生而言,效果可想而知;其次,相對于教材內容而言,“愛國主義”“人生觀、價值觀”“傳統道德、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優良道德”尤其是“新時期的愛國主義”,改革開放背景下“經濟全球化前景下的愛國主義”,怎樣“做忠誠的愛國者”,怎樣“科學對待人生環境”,怎樣“創造有價值的人生”,怎樣“學習道德理論”怎樣“洋為中用”,怎樣“古為今用”,“社會主義道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是什么等等這些內容都還沒在課堂上講、學生對這些教材內容也還沒看、課堂上對這些問題也還沒討論,———這么多內容還沒學,就跟學生講理想信念,難道一個人的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建立跟這些無關或者說關系不大?這時候在講臺上跟學生講什么“理想”“信念”,那只能是照本宣科、沒有根基,老師也只能是“完成任務”了事,因為這些內容大部分主要都是在教材后續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里進行講述的;還有,教材的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從法律的角度,分別對我國的國家性質、政權組織形式和各種主要制度,尤其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社會主義法律本質、以及相關法律規范和公民的基本權利基本義務等進行了論述和討論,也對依法治國的實際進行了介紹,這些內容也是與一個人的理想信念的形成、建立和堅定是密切相關的,尤其是對當代中國改革開放走向世界的大學生,確立近期目標和遠大理想尤其是共產主義理想所密切相關的,可惜教材中也是把這些放在了“理想”“信念”一章之后,只作為一個簡單的普法而已;筆者認為,只有對理論和社會實際有充分的認識、辨析和思考,才有可能“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因此放在第一章的課堂上來講,也只能是空中樓閣,缺乏堅實的根基,不能順理成章,因此也是不合邏輯的.筆者曾經在對函授生的面授講課中,有意探索教材各章的邏輯關系,最后決定在面授講課中試一試,把“理想”“信念”放在最后一章講,結果在講課結束后,有一位時任遠洋巨輪三副的學生在課后閑聊中說:“老師,您居然把理想變成課程的點精之筆!”另外,教材第七章對公共生活、職業生活、婚姻家庭生活、個人品德養成等方面的道德與法律作了很好的論述和介紹.本章最大的優點是,既講道德也講具體的法律規定,很符合依法治國的實際需求,很能吸引學生,也能解決剛入學大學新生的急需,尤其是其中關于示威集會游行以及戀愛婚姻家庭等等方面所涉及到的法律與道德.如果這些內容也象教材中一樣放在最后一章來講的話,那也真是遠水解不了近火,因此必須調整.教材2015年版[3],根據形勢進展和研究成果進行了完善和充實,特別是加進了十八屆四中全會及系列講話等重要內容;也對原來個別不完善的地方進行了修訂或改寫;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對后半部分有關法律的章節內容的謀篇布局就不如原來好,不能體現“憲法作為公民基本權利的根本法”這一基本的憲法精神;權利與義務之關系在法學上有兩種層次的含義,在憲法層次上強調的是沒有權利就沒有義務,因此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保證書,而在法律層次上強調的是權利與義務的對等,不履行義務就不能享有權利,講究的是公平,因此將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基本義務放在一般法律規定的權利義務一起講是不合適的、也是不合實際的;砍去原來第七章中的相關法律規定而部分安排到別的章節去講,也使該章黯然失色,書中也不再講“權力與權利的關系”這一反腐倡廉的基本原理.因此筆者在對本課程的整體性進行研究時暫選2013年版教材作為研究的支持藍本.當然,2015年版將“中國革命道德”寫進教材并單列成節也是一大亮點.

3結論

綜合上述分析,現行教材單就每一章節來說,編寫得都非常好,也基本能解決學生提出的大部份問題;但是,作為一本教材,其章節安排的先后順序并不能與學生提出的急需馬上解決的實際問題的緩急程度順序相適應,在課程的整體性安排上與當前的實際教學需要也存在有一定的瑕疵,因此在開展教學實施或修訂新版教材時應予以充分注意.結合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相關要求,筆者結合教學實踐也對教材進行了一些思考和嘗試,限于篇幅,將另文與大家分享.不妥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齊心協力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上好.

作者:蘇懷富 單位:廣州航海學院

參考文獻:

[1]本書編寫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張蓉,岳鵬,關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3年修訂版)教材的解讀[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3):59-62.

[3]本書編寫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