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觀光果園旅游產業研究

時間:2022-04-01 04:22:50

導語:采摘觀光果園旅游產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采摘觀光果園旅游產業研究

摘要:在一些地區經濟產業的轉型與升級優化過程中,旅游業也成為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內容.果園觀光采摘旅游已成為一種新型的外出旅游休閑方式,與其他旅游資源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介紹了采摘觀光園在旅游開發中應用的意義、建設的原則及技術管理要求,以供探討。

關鍵詞:采摘觀光園;建設原則;技術管理要求

在一些地區經濟產業的轉型與升級優化過程中,旅游產業也成為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內容。如今人們的旅游活動形式已向多元化、特色化和體驗化演變發展,果園的采摘觀光旅游正好順應了當下人們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成為了一種新型的外出旅游的休閑方式,與其他旅游資源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現將旅游開發中采摘觀光園應用的意義、建設的原則和技術管理要求進行闡述,以供探討。

1采摘觀光果園在旅游開發中的意義

1.1社會效益。采摘觀光果園的建設提升了周邊的環境品質,滿足了人們娛樂、休閑、觀光、科普的要求,緩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給人們所帶來的緊張感和壓迫感,通過動手采摘,加強了人們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春華秋實、歲月靜好的景象會激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1.2生態效益。采摘觀光果園樹種的多樣性,豐富了當地植物種類,增加了綠地面積、美化了環境,降低了廢氣、粉塵、噪音的污染,果樹作為完好的引源植物,還可吸引大量的蟲蝶和鳥類,形成良好的自然生物鏈。1.3經濟效益。各種果樹的生物學特性、物候期不同,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景觀。有的花香、有的果奇、有的葉美、有的形怪、有的味美,可集觀葉、賞花、品果、賞樹等獨特景觀效果于一身,會給人們以賞心悅目的感染力和愉悅性,對游客有一定的吸引性和感召力。采摘觀光果園和當地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有機結合,使果品經濟與旅游產業齊驅并進,并輻射拉動服務業、土特產加工業等相關產業的大力發展,可有效的加快區域經濟建設的步伐。

2采摘觀光果園建設的原則要求

2.1便利性。園址要選在旅游線路上,和周邊的風景名勝區相連接,交通方便,吃、住、行便利。2.2舒適性。要以人為本,創造美觀、大方、舒適的環境景觀,根據果樹特性,盡量接近園林式風格,提供簡易舒適性服務設施。2.3可行性。選擇果樹樹種要科學可行,要求選擇適合當地的品種,適應性強、抗性強、易修剪、便于管理。2.4多樣性。果樹種類繁多,要盡可能地使喬化、矮化、藤本和草本果樹有機結合,同一樹種不同品種合理搭配,延長觀光采摘周期。主要考慮可食性果品,也要適量配置賞、食兼用的觀賞果樹如重瓣石榴、觀賞海棠、奇形棗類等,在栽植露地果樹的基礎上適當發展一些溫室大棚水果,如草莓、櫻桃、葡萄、桃等,力求常年花果飄香、四季觀客不斷。2.5奇特性。做為觀光園,要具備一定的特色,才能吸引八方來客。生產上通過修剪使樹體有藝術造型;使用模具生產象形水果;利用套袋貼字技術,生產帶有美麗圖案、喜慶吉祥文字、姓氏人名字樣的果實;建立掛牌認領,私人定制,諸如父母長壽果、愛情見證果,夫妻同心樹、友誼常青藤等。利用果園資源還可以衍生一些如農家樂、花朵美容、水果食療、天然氧吧等休閑活動。2.6科普性。采摘觀光果園的建設要有一定的科學管理基礎,選栽部分名、優、新、特樹種品種,園內所有果樹掛牌編號,標明科、屬、種、產地、分布、食用價值及栽培特點,增加觀光游客的知識面,突顯科技示范功能,可拓寬為學習基地、科技考察、技術培訓、科普夏令營等,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

3采摘觀光果園的主要技術要求

3.1園址選擇要求。采摘觀光果園的建立必須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大氣、土壤、灌溉水符合無公害果品生產的國家標準,土壤質地適合果樹生長,有灌溉條件。3.2土、肥、水管理技術。園內土壤活土層要求達到80cm左右,根系分布層土壤有機質的含量達1%左右,要求園內生草,栽植果樹的株行距要大,便于游客的活動和機械化管理。施肥要求配方均衡施肥,施肥原則是充足的有機肥和定量化肥相結合,施肥方式是基肥和根外追肥相結合,做到斤果斤肥。最好有節水灌溉設施,可使水、肥、藥混合綜合施用。3.3整形修剪。要求藝術造型和豐產樹形相結合,宗旨不能違背果樹的生理性狀,盡量做到一區一片,整齊劃一。畝枝量和葉果比合理調節,使樹體保持通風透光,穩產豐產,健壯美觀的結構。3.4花果管理。花期可采用噴硼,人工授粉,增強蜜源來提高座果率,采用疏花蔬果使果實大小整齊,果實可采用套袋貼字管理,結合摘葉轉果、鋪反光膜來增加果實色澤和含糖量。3.5病蟲害防治技術要求。全面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用現代經濟學、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的觀點對病蟲害實施全面管理,要以改善生態環境,加強栽培管理為基礎,優先使用物理防治,如殺蟲燈、粘蟲板、粘蟲膠帶,糖醋液、性誘劑、套袋等;以生物防治為主,利用天敵如瓢蟲、草蛉等捕食性天敵,赤眼蜂、麗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敵來防治害蟲,使用生物殺蟲殺菌劑;最大限度地減少農藥用量。改進施藥技術,減少污染和殘留,將病蟲害控制在經濟閾值以下。

作者:翟崔紅 單位: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農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