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會計信息成因及對策論文
時間:2022-08-26 08:56:00
導語:虛假會計信息成因及對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信息是會計主體向市場提供的一種特殊產品,如果其質量不合格,則稱之為虛假會計信息、所謂質量不合格,通常包含兩個含義:一是質量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如果有這種標準的話);二:是不符合約定的標準(這種約定可以是單方的也可以是雙方的或是公認的)。換言之.如果會計主體提供的會計信息不符合會計標準的規定,不公允地反映會計主體的運營結果和財務狀況,有可能誤導會計信息使用者,則稱會計主體提供的是虛假的會計信息。虛假計信息的危害就是誤導使用者,由于會計信息的使用者非常廣泛,其中包括政府決策部門和廣大的投資者,因此,會導致決策的失誤和整個市場運作機制的失靈。所以,探討產生會虛假會計信息的原因.尋找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途徑,制止虛假會計信息的蔓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虛假會計信息的根源:市場主體扭曲
1、會計信息供應者。會計主體是會計信息的提供者包括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及其他會計主體,由于企業的會計信息比較復雜,虛假的會計信息也是主要來自企業,因此,本文以企業為例,展開對會計信息供應者的分析。企業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它是由各種不同類型的要素組成的復雜的組織,理性的企業,其目標是實現企業自身其價值的最大化。為達到這一目標,它必須獲得必要的資源——資金、智力和人力資源、物質資源、銷售渠道、信息以及其它資源,利用所獲得的資源、生產市場需要的產品或其他服務,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價值。為了獲得這些必要的資源.企業也必須向外界(資源供應者〕提供必要的信產、以證明自己能夠給資源供應并以相應的回報。這些必要的信息中,最精確的就是去計信息。因此.企業本質上有夸大自身優點的動機。但是,如果企業讓資源供應者發現企業所提供的信息不真實,則理性的資源供應者將停平與該企業的合作關系。所以,理性的企業本質上也有不敢提供虛假信息的內在屬性。企業的選擇取決于:提供虛假信息所獲得的收益與失去資源供應者的信任而遭受的損失之間的比較,而且這種比較是從長遠的期間來考慮的。可見,如果企業是理性的,則虛假信息產生的根源就不能從企業本身去尋找。但是,我國的企業卻并非理性的,特別中國有企業,離理性之要求遙遠。我國的大多數企業,之所以成為非理性的企業,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所有者空置或產權不明,經營才市場沒有形成,缺乏公平競爭環境等等。
2.會計信息需求者。最重要的資源供應者是投資者和債權人,他們提供資金這一至關重要的資源,所以他們對資金需求者的行為能夠產生強大的制約力。理性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在發現資金需求者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之后,會降低其信用等級,甚至會繼絕資金供應,提前收回投資或者債權,由于其行為是非理性的,所以,不一定能夠如上所述地對虛假會計信息提供者產生制約。投資者的分布是廣泛的。他們既可能是企業、投資機構,也可能是公民個人,或者蝦合肥市國際金融組織。個人投資者毫無疑義是理性的,如果發現受到某會計主體提供的虛假會計信息的欺諞,個人投資者不會再向該會計主體投資。但是個人投資者的信息獲得能力較差,單一的個人投資者影響力很小,又往往不能形成合力,所以,對會計主體的影響力有限。機構投資者的影響力是比較強的。但是,我國的機構投資者也存在非理性的行為,必然導致對被投資對象的會計不夠重視,即使發現被投資對象的虛假會計信息,也由于為了獲取短期利益或個人利益而沒有采取必要的行動,從而助長了虛假會計信息的泛濫。
債權人主要是銀行及其它金融,由于我國金融體系改革的滯后,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作為債權人對會計主體的制約力仍然是不到位的。一個企業也可以成為其他企業的債權人,但正如前面所述,它本身也沒有理性化,所以也個能對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會計主體產生足夠的制約力。
3.中介機構。由于會計信息是會計主體內部的會計人員采集、整理和編制后提供給使用者的,外部信息使用者很難了解會計信息的質量,這就是所謂的信息不對稱性。為此,中外機構便應運而生,中介機構加會計帥事務所、資產評估事務所、證券商、資情評估事務所等,承擔著對會計信息、的質量進行評估簽證的職能,從而可以對會計信息的使用進行事前控制,以避免虛假會計信息給便用者造成損失。本來這是一個制止虛假會計信息泛濫成災的良好機制,但是,由于我國的中介機構的不合格(即不是獨立的行使其職能,公正地對會計主體所提供的會計信息的質量進行鑒定,發表鑒定意見,同時對鑒定意見負完全責任,而是隸屬與政府部門或者事業單位,僅僅負有限責任甚至不負責任),中介結構執業人員素質低、職業道德差、業內無序競爭現象嚴重等原因,使得這一機制在我國沒有能夠發揮其應用的作用。
4.監管者(政府)。一個市場,如果沒有監管機制,將會陷于無序混亂,最終崩潰。會計信息市場也是如此。中國政府制定了許多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會計法規正逐步完善。但是政府的監管力量十分有限,試想,單單依靠財政部門的會計監管
二、對策
1.供給導向:從供應者入手。目前采取這一對策的典型范例是許多地方所實施的國有企業會計委派制。不合格的會計主體有提供虛假信息的沖動,但會計主體提供的會計信息畢竟是由會計人員編制的,因此,如果讓會計人員的利益與會計主體分離,會計人員就沒有必要編制虛假的會計信息。然而,這一種方法的普遍適用性是令人懷疑的。理由很簡單,畢竟企業是個自負盈虧的經營實體,如果不能任命自己的會計人員,還是獨立法人嗎?于經營有利嗎?顯然是不利的。更何況,會計委派制顯然不適合于非國有企業。會計委派制的局限性在于它僅僅從會計信息的直接表面責任人員入手,而忘記了會計信息的真正責任人是誰。實際上,如果企業的最高管理當局不能容忍虛假會計信息的話,會計人員一般沒有編制虛假會計信息的(例如情況是,會計人員與出納人員聯手貪污公款)動機。所以,一個企業是否編制虛假的會計信息,關鍵在于最高管理人員,也就是說,用于欺騙外界的虛假會計信息往往是最高管理人員授意會計人員編制的。那么,他們的動機是什么呢。動機通常于利益有關,所以,最高管理人員的利益是利么便成為至關重要的
問題。代們可以把利益分為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編制虛假的會計信息處理通常是有利于他們的短期利益,但虛假的東西終歸是要暴露出來的,所以,編制虛假會計信息是不利于他們的長期利益的。因此,如果我們能夠提供一種機制,使得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注重長期利益而不是注重短期利益,那么,編制虛假會計信息的內在動機就可以得到相當程度的抑制。要建造這樣一種機制是不容易的,但是,下面的一些措施有利于這樣一種機制的形成:一是經理人員的職業化、取消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官本位制度(行政級別),政府人事部門不再插手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任命,管理人員應該由國有企業的股東會在經營者人才市場上選聘。這樣一來,管理人員把經營管理自己的職業,如果為了短期利益而制造虛假的會計信息,欺騙公眾.欺騙投資者或者其他會計信息使用者.則一日暴露,其職業聲譽將受到嚴懲破壞、不利于其長遠利益,因此,理性的管理人嗩編制虛假會計信息的動機會大大下降。二是讓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持有企業的一些股份,讓管理人員的利益與企業所有者的利益(也就是投資者的利益)趨向一致,以鼓勵管理人員更注重長遠利益。
2.需求導向:從使用者入手。理性的會利信息使用者對虛假會利信息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因此,如何使會計信息使用者理性化,是至關重要的。對會計信息供應者比較重要的使用者主要是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稅務當局、大投資者。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大投資機構的理性化問題,其實最根本的問題電是管理層的問題、經理人員職業化同樣的必要的嘗試。為什么不能從事個世界范圍內的經理人員擇優選取我國國有大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和大投資機構的高層經理人員呢?至于稅務當局的理性化問題,關鍵在于如何給征稅官確定合遷的稅收目標,這一點對于鼓勵征稅官員對虛假會計信息作出必要瓜以便完成征稅任務至關重要。
3.中介導向:從中介者入手。從需求方入手實際上是一種事后懲罰機制,不能預防虛假會計信息的危害。從供應者入手雖然可以達到預防的目的.但建立這樣一種機制涉及面大、難度較大.非短期可以達到。所以,現代市場經濟國家依賴中介機構來鑒定會計信息的質量,我國也于八十年代開始建立這種機制,但是,正如前面已經指出的那樣,我國的中介機構也不合格,所以這一機制沒有起到其應有的作用。要規范中介機構的行為,使其成為合格的會計信息質量鑒定者,必須了解其之所以不規范的原因。原因之一是不負無限責任.從而風險意識差,導致簽證行為的不規范,原因之二是行業管理官本位化,沒有真正的行業自律管理,導致行業內無序惡性競爭愈演愈烈。事實主要使中介機構合格化,并非太難。一是要堅決地讓執業者負無限責任.加大其風險,目前注冊會計師行業正在進行的脫鉤改制工作正是朝這一目標邁進的第一步,但是,目前的注冊會計師法還允許有限責任事務所的存在,這就使得最終目標難以實現,所以,必須修改相關法律。二是要把行業協會辦成真正的民間性質的協會,消除官方習性,使協會真正為本行業大多數及業人員的意志.把不規范的執業的人清除出該行業之外,以保證本行業的生存和發展。
4.政府的作用。工如前面所述、政府沒有能力對會計信息的編制者進行直接的監督。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性,進行直接監控的成本很高,所以,應該讓市會場完成大部分的工作。政府可以在以下方面發揮市場不能發揮的作用:第一,制定有關法規的框架,并隨時不斷地加以完善。第二,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目前由于各種不同類型的企業處于不同的競爭環境中,從而很難對企業經理人員的經營業績進行評價,所以就很難建立真正的職業經理市場,這樣一來,企業經理人員利益長期化的目標就很難現實,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政府的作用是明顯的,例如,取消各種名目繁多的優惠政府、統一會計制度、簡化稅收制度并公平稅收等等。
- 上一篇:會計核算遵循規范論文
- 下一篇:事業單位會計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