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蘭縣精準扶貧工作分析

時間:2022-10-09 04:46:52

導語:皋蘭縣精準扶貧工作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皋蘭縣精準扶貧工作分析

摘要:在全國上下開展精準扶貧的大形勢下,通過廣泛走訪調研,運用數據分析皋蘭縣精準扶貧工作現狀,以平峴村為例,針對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對策。

關鍵詞:精準扶貧;小康村;問題;對策

1皋蘭縣忠和鎮平峴村精準扶貧工作現狀

皋蘭縣作為國家六盤山連片特困片區的一個貧困縣,現轄6鎮57個行政村,總人口14.3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2萬戶11.2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78.3%。全縣2014年度核定脫貧2064戶8192人,未脫貧4308戶14006人;2015年度核定脫貧3684戶12115人,未脫貧655戶2075人;2016年度核定脫貧133戶441人,未脫貧522戶1634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45%。忠和鎮是其中的一個鎮,位于蘭州北大門,轄8個行政村42個村民小組,平峴村是其中的一個行政村,距離蘭州市區20km,有3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35戶、1967人,有耕地面積383.93hm2,其中水地241.87hm2、旱地142.07hm2,人均0.2hm2。包含商業網點4個,達標衛生室1所,小學1所,村文化活動室1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個,文化廣場4個,通電率100%,“戶戶通”入戶率100%。2015年新農合參合率98.9%,新農保參保率95.8%。2014年底,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口73戶244人,貧困面為12.4%,分別由縣委副書記聯系3戶12人,縣林業局、地震局33人聯系幫扶64戶210人,鎮政府干部6人聯系幫扶6戶22人。2014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556元,2015年達到7406元,同比增長12.97%。通過“一核二看三比四評議五公示”的辦法,2014年已脫貧65戶274人,2015年已脫貧64戶225人。2016年預脫貧6戶12人,未脫貧12戶(新納入1戶,2人),41人。

2皋蘭縣忠和鎮平峴村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自甘肅省“1236”扶貧攻堅行動和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在省紀委、縣鎮聯扶單位及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平峴村的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和扶貧攻堅的任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2.1思想認識落后。通過入戶走訪,了解民情民意,發現部分農戶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落后,存在群眾原先的等、靠、要思想,自我發展意識欠缺。科技意識不強,對發展電商、現代新型產業等的積極性不高,自我發展的信心和意識還不強,缺乏致富能力和發展門路,脫貧難度較大。2.2產業結構單一。限于全村耕地面積不大及溝壑交錯的地理現狀,做強做大大棚蔬菜等產業方面存在先天缺陷;很少有農民利用土地流轉這個農村優厚的政策環境進行創業致富;高原夏菜種植為主要發展產業,但是沒有形成特色品牌,農產品也是自產自銷的模式;農業基礎較薄弱,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發展不足、產業化水平低、農民增收難度較大。2.3勞動能力不足。從勞動能力現狀看,大多數年輕人外出務工,中老年人在家種地,大多數種地的農民年齡在40~55歲之間,這一年齡段的農民,文化程度不高,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缺乏專業的勞動者。貧困戶中收入差距較大,雖然部分貧困戶已達到脫貧指標,但是收入接近國家脫貧標準2800元,收入低,生產生活質量差,距離達到小康生活還有很大差距。2.4設施不夠完善。雖然近幾年在各部門的支持下,水、電、路等設施得以解決,村民休閑健身、文化娛樂、災難避險多功能一體的文化體育廣場得到了較大改善,但由于平峴村地域面積大,自然環境差,農戶居住較分散,全方位設施發展仍然不夠,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文化生活水平也不斷提升,部分硬件設施已不能滿足群眾的日常生活需求。2.5資金投入不足。目前,平峴村基礎條件和資源條件都不是很好,基礎設施建設也不完善,村民改善生活和生產條件的愿望十分急迫,但是生活和生產條件改善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任務重成本高,資金的投入不夠,缺口大。項目扶貧資金的投入不足導致建設標準很難達到規范要求,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扶貧效益的發揮。

3對皋蘭縣忠和鎮平峴村精準扶貧工作的建議

皋蘭縣認真研究對接甘肅省“1+17”和蘭州市“1+21”各項配套政策,按照“六個精準”要求,以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全面核查核實貧困人口為基礎,以鞏固和擴大脫貧成果為目標,以推進全面小康建設為重點,深度融合精準扶貧工作,在靠實工作責任、加強基礎建設、關注民生服務、發展富民產業、強化管理教育、完善機制體制等方面持續發力,統籌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全力打好皋蘭縣精準扶貧攻堅戰。平峴村緊緊圍繞精準扶貧要求,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農民素質為手段,充分挖掘平峴村經濟發展潛力,調動村民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參與性和創造性,大力提升貧困戶的創業致富能力,持續增加農民群眾的收入,深入推進精準扶貧,不斷改進和完善社會公益事業,加快建成小康村步伐。3.1因戶施策幫扶。精準扶貧是改善民生的重頭戲。只有針對每戶致貧原因、致富訴求制定相應的“一戶一策”,因戶施策,切實解決貧困戶致富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才能把精準扶貧做到位,才能加快全面建成小康村的步伐。以忠和鎮為主體,平峴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和聯扶單位配合,通過面談所幫扶的貧困戶、座談村上“三委”班子、請教縣鎮部門領導等方式,掌握每戶家庭人口、生產生活、致貧原因及群眾訴求等信息,準確掌握貧困戶的脫貧致富需求,積極邀請相關幫扶單位想辦法、謀思路,結合全村實際情況和貧困戶致貧原因,制定詳細計劃,建立工作臺賬,共商幫扶計劃,因村因戶施策,確保精準扶貧的各項措施精確到戶。3.2富民產業幫扶。產業興則農民富,農民富則經濟活。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堅決杜絕和防止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真正讓產業成為增收致富的“搖錢樹”,讓貧困群眾早日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依托平峴村產業優勢,實施產業創新驅動,不斷增強扶貧開發的“造血”功能。同時要抓好精準扶貧項,凸顯平峴村產業扶貧到戶連帶發展作用。要利用好政府的引導之手、市場的拉動之手和群眾的勤勞之手。培育特色產業,緊扣農業發展指標體系,大力發展高原夏菜、旱砂西甜瓜等特色產業,發展桃樹、早酥梨、紅富士、核桃等優質林果,成立以養殖為主的專業合作社,擴大養殖規模、發展電商平臺,打造“平峴生態土雞”品牌。強力推進皋蘭縣“一鎮一業”產業對接和“一村一品”產業培育,全力推廣新模式“互聯網+農業”,不斷拓展平峴村農業功能,拓寬平峴村貧困戶的增收渠道。3.3技能培訓幫扶。造成平峴村貧困人口的原因有4個,分別是家庭條件差、種地農民年齡大、教育水平低下以及缺乏專業技能。堅持以“入戶幫增收,進村抓產業”為目標,積極邀請省市縣農業、電子商務專家,舉辦西甜瓜改良、高原夏菜種植、優良畜禽養殖、電子商務等培訓班,對群眾進行相應培訓,進一步解決群眾農業生產知識欠缺的困難。另外,通過積極協調,組織貧困戶進行樹木養護務工;協調發動村民栽植、澆灌樹木務工增加收入,增加就業。堅持以種植高原夏菜、旱砂西瓜、玉米和養殖等生產經營性收入為主,打工和政策性收入為輔的增收思路。確定主導產業、堅持“一戶一策”,制定發展計劃,幫助平峴村貧困戶中的年輕人在家創業致富,努力變依賴“輸血”為自身“造血”,真正解決外出“打工難”的問題。3.4基礎設施幫扶。為了不讓貧困戶在小康建設進程中掉隊,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按照“完善配套設施、改善生產條件”的思路,2016年皋蘭縣財政共投入2.03億元,整合各類涉農資金6.5億元,全部用于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夯實了農村農業發展的基礎。平峴村應依據村莊現狀,爭取項目支持,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村莊的硬化、美化和亮化建設,例如:紅磚鋪設戶外道路、安裝太陽能路燈、實施高效農田節水、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工程、新建排洪設施、改造維修渠道和險段涵洞及隧洞。實現村莊主干道水泥硬化、機耕道砂化基本全覆蓋,支渠斗渠毛渠襯砌全覆蓋,太陽能路燈全覆蓋,安全飲水主管道全覆蓋“四個全覆蓋”。從而進一步調動村民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性,提高廣大村民的生活質量。3.5金融支持幫扶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統籌安排,優勢互補,形成合力”的原則,加大項目和資金整合力度,為全面小康村建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加快全面小康村建設步伐。通過自愿申請、入戶摸底、鎮村審核的方式,爭取資金為貸款對象提供金融支持,有效緩解村民發展資金壓力,積極爭取后續資金,進一步優化貸款方案,使群眾收益最大化,切實發揮金融支持功效。一是要根據平峴村當地農業特點,按照“自愿入股、按股分紅、收益托底”的思路,依托幫扶平臺大力發展集體經濟,注入資金50萬元成立平峴聯眾養殖公司。積極探索推行村集體帶動和貧困戶入股的模式運營發展,村民入股參與分紅。二是要將資金用于幫助農民脫貧的專業合作社,成立以種植、養殖為主的專業合作社,投入精準扶貧資金,鼓勵貧困戶打工致富。三是要全面實施精準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包村干部以入戶調查、召開會議等方式宣傳精準扶貧專項貸款的政策措施、對象用途、方法步驟及具體要求,全面掌握了解貧困戶發展產業意愿,對具備致富創業潛質、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有一定還款能力和守信用的貧困戶,列出需求清單,幫助貧困戶制定產業發展計劃,落實“5萬元以內、3年期限、無擔保、免抵押、全貼息”的信用貸款。

作者:楊月琴 劉朝霞 單位:甘肅農業大學管理學院 甘肅農業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