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城市經濟發展論文
時間:2022-03-19 09:22:00
導語:中部城市經濟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從區域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了中部城市發展的現狀,并從促進中部老工業城市轉型、加快城市經濟網絡及產業一體化建設、形成獨特的城市競爭力、優化城市投資環境等方面提出了促進發展的若干策略。
[關鍵詞]中部城市發展
一、中部城市發展的現狀
中部城市是全國重要的交通要地、客貨運輸的集散地和中轉中心,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有著承東啟西、接南進北、吸引四面、輻射八方的作用,是東西部經濟合作的橋梁與樞紐,在全國經濟的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部城市的平均生產總值是151億元,城市經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并形成了規模不等的產業集群;城市人口一般都較為稠密;城市傳統文化的積淀一般都比較深厚。
然而面對東部繁榮、西部開發和東北振興,中部城市經濟的整體發展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趨緩勢頭。中部城市數目雖逐步增加,但發展速度不快,且整體規模偏小,城市化水平較低,直接影響了城市功能的發揮。2002年中部擁有城市147個,其中超大、特大城市各1個,大城市34個、中等城市74個、中小城市33個、小城市4個,主要沿京廣線和長江流域分布,構成“十”字型城市群架構。2003年,中部六省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山西、安徽的城市化率分別為42.9%、27.2%、33.5%、34.0%、38.8%、32.0%,平均為33.7%,比全國平均水平(40.5%)低了近7個百分點。
與東部相比,中部城市實力較弱,輻射和帶動能力差,尤其缺乏高輻射和高集聚能級的核心龍頭城市。目前全國有30多個城市的GDP超過千億元,中部只有武漢和鄭州兩個城市GDP超過千億元。
中部城市在區域發展中居于主體地位,但與發達地區比較,差距明顯。城市聯合體已初具雛形,顯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但與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的城市圈還有很大差距。
中部城市在對外開放方面,從吸引外資到旅游等,均處于相對落后的地位。
二、促進中部城市發展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選擇
1.城市發展差距拉大是區域矛盾的關鍵所在
當前的中部城市發展滯后,關鍵在于缺乏帶動經濟增長的要素聚焦點。中部與東部發展差距不斷拉大,根本地在于城市發展差距不斷拉大。
2.發展城市經濟是協調諸多矛盾的結合點
過去很多年中,中部城市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在于其“區位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怎樣發揮優勢?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新的戰略思路應當貫徹“重在點、兼顧線,帶動面”的原則。其中的“點”就是指城市經濟。城市經濟是中部崛起過程中解決區域戰略與國民經濟整體戰略之間、環境及資源保護與開發及發展之間、短期調控任務與長遠戰略發展任務之間、工業化發展緩慢與加快人民收入提高的迫切要求之間、結構調整與總量擴張之間、基礎設施不足與戰略性調整之間、“二元”分割的城鄉經濟之間、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諸多矛盾的最優結合點。
3.發展城市經濟還是積累工業化條件的必由之路
中部崛起應當首先造就自己的經濟增長帶頭地區。在今后十五年或略長一些的時期中,不僅老的省會城市應當大力發展,而且要努力爭取在每個省區形成若干個較大的經濟中心城市。讓這些城市成為當地的“先發”地區。與此同時,還要加快中小城鎮發展,在條件具備的地方推進鄉鎮合并,在此基礎上走出一條具有綜合性多產業構成和協調發展的城市建設之路。
另外,在中部崛起戰略中,基礎設施建設應當把重點放在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與高級化上。改善中部城市的投資環境,當務之急是改善城市環境。從一定意義上說,中部崛起戰略能否成功,關鍵在于能否在各地區造就若干具有現代經濟意義的城市。
三、促進中部城市發展的策略
1.積極促進老工業城市轉型
中部地區有一批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立起來的老工業城市,其中有不少目前面臨著諸多困難:工業結構層次低,企業設備陳舊,技術工藝落后;國有企業改革不到位,機制體制落后,企業冗員多,離退休人員包袱重,企業辦社會負擔重,難以適應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主要礦區采掘歷史長,資源瀕臨枯竭,缺乏后續替代產業,環境和生態破壞嚴重;城市或礦區基礎設施落后。必須采取措施積極推進中部老工業城市的振興。
- 上一篇:城市資源型產業發展論文
- 下一篇:企業經濟多元化經營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