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因過程管理金融控股內外部監管論文

時間:2022-05-11 09:20:00

導語:動因過程管理金融控股內外部監管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動因過程管理金融控股內外部監管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金融控股集團財務風險理論基礎;單一金融機構財務風險產生原因分析;金融控股集團財務風險產生原因分析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風險溢價是指一個有風險的投資工具的報酬率與無風險報酬率的差額、金融市場非理性行為產生了單位風險溢價的正反饋效應即自我加強的特征、單一金融機構的資本價值循環、單一金融機構的三大系統、單一金融機構三大系統中的任一環節出現問題即會導致資本價值循環的紊亂、金融控股集團的資本價值循環、金融控股集團三大系統、大股東、經理層有利用信息優勢損害小股東和債權人利益的傾向、合理的信息披露是削弱以上兩種財務風險的核心對策等,具體請詳見。

金融控股集團因占據龐大的金融資源而在金融體系中占據重要位置,其財務風險連接著社會微觀個體和宏觀金融體系,在整個社會風險管理系統中處于中樞位置。頻發的金融風險使對金融控股集團財務風險的研究具有緊迫性。從單一金融機構和金融控股集團的資本價值循環人手,類比有機體的三大系統,是探究金融控股集團財務風險產生原因的有效方法。

一、金融控股集團財務風險理論基礎

風險溢價是指一個有風險的投資工具的報酬率與無風險報酬率的差額。單位風險溢價是經風險調整后的收益率評價指標,是兼顧收益和風險的綜合評價指標,常用的有特雷諾指數和夏普指數。社會風險溢價理論是風險溢價理論在整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運用,核心內容體現在: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挑戰風險中得以實現,整個社會單位風險溢價的平均值高低決定了社會經濟的低谷和高潮。

首先,人們對風險的偏好始終存在著如下兩種負反饋回路:

在不考慮人們的非理性行為時,上述兩種負反饋回路可保證單位風險溢價在合理的范圍內波動,人們追逐風險的欲望被控制在合理的區間。然而無論何時個體單位風險溢價與整體單位風險溢價總有一定的差異,整個社會的單位風險溢價是一個統計意義上的期望值。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的對象是具有不同單位風險溢價的個體,將金融機構的財務風險限制在一個合理水平的各種風險管理技術成為金融機構賴以生存的核心。因此金融機構不僅是信用中介,更是風險管理中介,是整個社會風險的識別、評價、監測和控制中心,金融機構的財務風險集中了實體經濟的財務風險和內外部不利的經濟金融環境引發的財務風險。另一方面,金融市場非理性行為產生了單位風險溢價的正反饋效應即自我加強的特征,大量金融數據分布圖中的尖峰厚尾現象顯示了金融市場的這一特性。因此單位風險溢價不會自發地穩定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在監管缺失的情況下易出現資產價格的大起大落,產生泡沫經濟或金融危機。在這一過程中金融機構甚至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同時自身也積累了更多的財務風險。總之金融機構是社會風險的集散地,其財務風險產生于個體單位風險溢價的差異與整個社會單位風險溢價的波動,這一點同社會風險溢價理論是相吻合的。

二、單一金融機構財務風險產生原因分析

第一,單一金融機構的資本價值循環。金融機構的財務風險是資本價值經營風險,是金融風險附著在財務風險上的特殊表現。以銀行為例,在銀行資本價值經營周轉的過程中,每時每刻都伴隨著資金的存人和提取、資本的貸出和歸還、利息的收入和支出等價值變化。在此周而復始的循環中,銀行的財務風險直接由資金短缺方導入,并產生于不利的內外部經濟金融環境。

在金融機構的整個經營過程中,“財務”歸根結底是一種資本價值經營,是資本價值循環各環節所涉及到的財務活動與財務關系的總稱。金融機構的財務風險體現為這些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中面臨的風險。金融機構的財務活動主要有籌資活動、投資活動、借貸活動、利潤分配活動、納稅活動等,對應形成與股東、債權人、存款人、貸款人、國家財政(全體納稅人)等的財務關系。金融機構的整個資本價值循環身處內外復雜的經濟金融環境,涉及眾多的財務關系,經濟金融環境的不確定性和財務關系的不確定性產生金融機構的財務風險。因此金融機構的財務風險是與生俱來的,作為資金融通的中介,其財務風險產生于整個資本價值經營的各個環節。

金融機構,是指專門從事貨幣信用活動的中介組織,是大額資金的集散地,同時也是風險的集散地。大量實體經濟的財務風險因金融活動而部分地轉嫁給金融機構,各種財務關系的惡化也會增加金融機構的財務風險。金融機構內外復雜的經濟金融環境則成為促使財務風險產生的催化劑,由此產生單一金融機構的財務風險,并最終由金融機構的存款人、債權人、股東甚至公共財政承擔。

第二,單一金融機構的三大系統。可將單一金融機構作為一個相對簡單的有機體加以研究。單一金融機構好比單細胞的有機體,其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沿著同一資本價值循環過程并行運轉。消化系統不斷吸收著實體經濟中的養分(營利性),血液循環系統提供資金的循環流動以保證整個金融機構的有效運轉(流動性),神經系統感知整個資本價值循環過程中的信息并且迅速通過信息披露、信息外溢等渠道傳遞到各相關利益主體(信譽)。由此看來,單一金融機構三大系統中的任一環節出現問題即會導致資本價值循環的紊亂,產生財務風險。三大系統產生的風險最終以流動性風險為核心,進一步惡化后導致金融機構的財務危機。

三、金融控股集團財務風險產生原因分析

第一,金融控股集團的資本價值循環。金融控股集團的財務運行在若干個資本價值循環之上,各資本價值循環之間又存在傳導鏈路,形成一個比單一金融機構更趨復雜的有機體。金融控股集團財務風險的產生來自兩種渠道:一是集團內各單一金融機構的財務風險;二是在金融控股集團這個龐大的金融有機體內,各金融機構之間復雜的傳導鏈滋生出來的新的財務風險。第一種財務風險前文已有詳述,下面重點論述第二種財務風險。

金融控股集團依托產權紐帶整合了各種類型的金融資源包括銀行、保險、證券、信托、租賃公司、投資公司甚至實業公司。集團內復雜的契約鏈是產生新的財務風險的物質基礎,而各種類型的子公司具有不同特性則成為金融控股集團產生新財務風險的動因。金融控股集團內各類子公司具有不同的風險收益曲線、不同的風險溢價和不同的融資成本,甚至風險導出路徑也存在明顯區別,以銀行子公司和證券子公司為例比較如表l。

金融控股集團在復雜的組織架構下為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必然產生利用各個子公司的優勢為整個集團服務的傾向。如果沒有嚴格的防火墻,會產生各個金融子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服務于集團整體利益,打亂原有的單一金融機構的資本價值經營循環,形成更為復雜的多細胞有機體。此時原有的單個金融機構的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會連接在一起,促使各金融子公司器官化并失去自身獨立生存的能力,每一金融機構成為更大范圍內的資本價值循環鏈條中的一環。這一過程是一個喜憂參半的過程,新的資本價值循環帶來新的價值增長點,同時伴隨著新的財務風險的產生。

第二,金融控股集團三大系統。通常情況下銀行、保險、信托子公司會成為整個金融控股集團的輸血器官,為整個集團提供低成本的資金。一方面存款類子公司尋求高回報的動機與投資類子公司尋求低成本融資的動機一拍即合,存款類子公司的單位風險溢價因參與投資類子公司的業務而降低,從而積累財務風險。當金融控股集團的規模足夠大時因內部各金融機構的過度協同甚至會降低整個社會的風險溢價,產生泡沫經濟和金融危機。另一方面,存款類子公司多處于公共安全網的保護之下,金融控股集團易產生道德風險將這些低成本的資金用于高風險行業或直接將已有的虧損轉移至銀行、信托、保險類子公司,增加了此類子公司的財務風險。

證券公司或者實業公司成為整個金融控股集團的消化器官,它們通過吸收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風險而謀取高額利潤。按照單一投資類公司正常的價值循環過程,其風險主要傳導給那些愿意承擔風險的投資者。而金融控股集團中的投資類子公司在更大范圍內的資本價值循環中扮演著更多財務風險的發生器和中轉站角色,借助關聯交易將高風險的資產轉移給存款類子公司,此類公司成為金融控股集團大部分財務風險產生的策源地。

金融控股集團的神經系統發展成為遍布各金融子公司和各相關利益主體的神經網絡。具體而言,金融控股集團的神經系統像是一個龐大的信息系統,包括各種信息的收集、整理、傳輸至系統大腦(集團董事會和經理層),以及集中決策、信息披露的整個過程和在此過程中出現的信息外溢。神經系統為整個集團和相關利益主體的決策提供即時信息,在這個龐大的系統中信息不對稱現象時有發生,并會誘發新的財務風險:一是大股東、經理層有利用信息優勢損害小股東和債權人利益的傾向,主要采取利潤轉出、風險轉入的方式給金融控股集團帶來新的財務風險;二是金融控股集團的負面信息出現時信息劣勢方的囚徒困境、羊群效應使財務風險瞬間擴大化,并將高杠桿經營的金融機構推向破產的邊緣。以上兩種財務風險是信息優勢方與劣勢方相互博弈的結果,合理的信息披露是削弱以上兩種財務風險的核心對策。

總之,金融控股集團的財務風險是整個社會風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運營對整個金融體系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從資本價值循環的微觀視角和有機體三大系統的中觀視角出發,研究了金融控股集團財務風險的產生機理,將動因和過程融為一體,為金融控股集團的內部控制和外部監管提供了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