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機大學生就業走勢分析
時間:2022-07-22 04:14:04
導語:后金融危機大學生就業走勢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產業結構的變化特征
后金融危機時代是指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后,世界各國通過政策的不斷調整使經濟回升并達到正常發展水平的一段過渡性時期。伴隨著金融風暴的來襲,我國經濟出現需求不足、產能過剩、企業效益下降及經濟增速明顯放緩的現象。盡管如此,中國政府迎難而上采取種種措施對我國經濟發展策略作出及時調整,使得國內經濟在金融危機發生后也仍然能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對于我國的產業發展而言,金融危機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種機遇而非挑戰。因此,在全球產業調整的背景之下,必須抓住機遇實現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以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圖1反映的是2005年至2012年我國第一、二、三產業占GDP比重的演變示意圖,從演變趨勢來看,第一產業比重持續下降,由2005年的12.4%下降至2012年的10.1%,減少了2.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自改革開放以來已由42.9%上升至2007年的49.2%。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趨勢開始顯現,2008年起,第二產業占GDP比重開始呈現出明顯下降的趨勢,2012年第二產業比重已減少至45.3%;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在2005年前后一直維持在40%左右,2009年第三產業比重比2008年提高了2.5個百分點,隨后呈穩步增長態勢。至2012年,第三產業比重已達到44.6%,僅低于2012年第二產業比重0.7個百分點。總之,第一產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呈逐年降低的走勢,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開始下降,第三產業貢獻率則自金融危機爆發起逐年上升,至2012年已接近第二產業貢獻率,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一道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產業。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進一步鞏固農業基礎,繼續優化工業結構并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上取得突破,提高服務業對國家經濟的貢獻率。[1]
以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為政策導向,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轉型升級、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服務業大發展的戰略部署。具體來看,我國產業內部結構調整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首先,在現代農業的發展方面堅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1)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鼓勵大宗農產品發展,促進設施農業、畜牧業、水產健康養殖及林業的發展。(2)加快農業科技創新:促進農業生物育種創新和推廣應用,開發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新品種;加強高效栽培等領域的科技集成創新和推廣應用;發展農業信息技術。(3)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農產品流通服務。其次,通過轉型升級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根據科技進步新趨勢發揮我國產業在全球經濟中的比較優勢。其中包括:(1)改造提升制造業,重點發展方向包括裝備制造、船舶、汽車、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輕工、紡織,并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加快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增強產品開發能力,促進信息化改造升級。(2)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新興科技與新興產業深度融合,將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為先導性、支柱性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3)優化海洋產業結構,積極發展海洋油氣、海洋運輸、海洋漁業、濱海旅游等產業,培育壯大海洋生物醫藥、海水綜合利用、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最后,推動服務業的大發展是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要求拓寬新領域、發展新業態、培育新熱點,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包括有序拓展金融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推動農產品、大宗礦產品和重要工業品等重點領域物流發展;培育壯大高技術服務業,加快發展研發設計業、信息服務業等;規范提升商務服務業,發展管理咨詢、市場調查等專業服務、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財務顧問等企業管理服務及人才推薦等人力資源服務。[2]生活性服務業的發展重點在于商貿服務業、特色化旅游業、以社區為重要依托的家庭服務業以及全面發展體育產業。
總體看來,后金融危機時代產業內部結構的調整呈現出淘汰性、轉型性、科技性、信息性、特色性和前沿性的特點。淘汰性表現在產業結構中的落后產能方面。2013年7月,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和《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下達2013年19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的通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了2013年包括煉鋼、煉鐵、銅(含再生銅)冶煉、造紙、制革化纖等在內的19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的名單。[3]轉型性的特征是指產業結構的優化需要通過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來提高內部競爭力。產業的轉型升級必須以科技化和信息化為手段進行提升改造,即為產業結構調整的科技性和信息性的特點。海洋產業結構優化、旅游業特色化等體現出了產業結構調整的特色性,也是產業自身特色的要求。戰略性新興產業因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的基礎上而具備前沿性特點,它代表著未來科技和產業的發展方向并對于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全局帶動和重大的引領作用。
二、后金融危機時代大學生就業的總體態勢
后金融危機時代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對人力資源的需求結構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產業結構的調整決定著勞動者的就業結構及變化。在社會化大生產中,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的自然形式和就業容量取決于社會各產業所提供的就業崗位總量。從全國勞動力總體情況來看,我國三次產業的就業人數與三次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嚴重失衡。圖2為近七年來我國就業人口構成比例示意圖,其中,第一產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下降到2012年的33.6%,下降了11.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就業人口所占比重由23.8%上升至30.3%,上升了6.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就業人口所占比重由31.4%上升至36.1%,上升了4.7個百分點。后金融危機時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表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第一產業就業容量不斷縮小,第二產業就業容量呈曲線變動趨勢,第三產業就業容量則逐年擴大。然而,與三次產業的產值相比,我國就業人口的產業分布很不合理。第一產業的產值比例已經下降到2012年的10.1%,但是就業人口卻仍然占33.6%。這說明第一產業的剩余勞動力較多,勞動生產率較低。形成明顯對比的是,第二產業的產值所占比例高達45.3%,高出第一產業產業35.2個百分點,而就業人員比重卻低于第一產業就業人員比重,僅占30.3%,可見二者之間存在較大的偏差。這與這一時期國企改革以及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由勞動力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轉變有很大的關系。第三產業的產值比例為44.6%,雖與就業人口的比例之間的偏差相對較小,但仍存在供需不對稱的問題,也可稱為就業的結構性矛盾。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5-2012年度教育統計數據作為全國就業人員的一大主體,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近年來,全國大學畢業生規模進一步增大,給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也帶來了更大的壓力。中國的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高校畢業生人數已由2005年的338萬迅速增加至2013年的699萬人。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高校畢業生增加了361萬人。如圖3所示,教育部所統計的數據顯示無論是普通本科畢業生、普通碩士畢業生還是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均呈現逐年增加趨勢。其中,普通本科畢業生人數由2005年146.6萬人增長為2012年303.8萬人,普通碩士畢業生由16.2萬人發展為2012年43.5萬人。所以,在當前產業結構升級的步調不斷加快的背景之下,從高校視角出發促進畢業生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相協調是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的根本途徑。盡管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成持續上漲趨勢,而根據國家相關部門統計,如圖4所示,2005至201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截止畢業當年8月31日)并未同人數增長的走勢保持一致,而是呈現出V型曲線,即在2007年到達最低點并隨后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與北京大學教育學院聯合編著的《全國大學生就業狀況》中,編者依據教育部所統計的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統計數據為基礎,按照一定計算方法,得出我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總體狀況。圖5為2005至2010年高校畢業生、本科畢業生以及碩士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演變圖。與圖4所示雖然存在一定出入,卻一致顯示隨著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到來,大學生就業局勢有所好轉。實際上,具體到不同學歷類型的畢業生初次就業率,情況則各異。據圖5走勢圖所顯示,本科生初次就業率呈曲線微增長的態勢,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走勢基本保持一致。碩士生的初次就業率總體上呈下降趨勢,且2010年的初次就業率低于2005年初次就業率8.7個百分點。以上數據表明,本科畢業生與高校總體畢業生就業形勢基本保持一致,而碩士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則令人堪憂。在后金融危機時代的背景之下,高校畢業生總體的初次就業率有所好轉,不過與大幅度增加的畢業生人口基數相比,小幅度提升的初次就業率并不能減緩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局面。隨著待就業人數的逐年累積增加,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依然是當前社會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
三、后金融危機時代大學生分學科就業分析
依據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畢業生的就業結構以實現勞動力市場的供需一致是高校改善大學生就業難的關鍵。就業供需的結構性矛盾主要是由于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變化與畢業生專業知識技能、素質等不相適應且與市場需求不匹配繼而引發就業供需矛盾。學科專業、素質、分布、區域、性別等均構成就業供需矛盾中的子矛盾。其中,學科專業供需矛盾是產業結構調整背景下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一項重要因素,是指由于高校所供給人才的專業結構及數量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出現錯位或互不匹配而導致不同學科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與供過于求并存的矛盾,在現實中主要體現為不同學科畢業生就業率的差異變化。產業結構的調整決定著高校畢業生就業學科結構的變化。據相關研究表明,高校畢業生就業學科結構與產業結構的變化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二者間存在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及聯動發展的關系,一方面,產業結構對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學科結構具有一定制約性,另一方面高校畢業生就業學科結構的優化可以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而二者互動互聯的吻合程度取決于高等教育對市場需求變化反應的靈敏度。[4]即假設學科結構跟不上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則會阻礙產業結構的協調發展;相反,若學科結構過度超前,則會導致教育過度。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的發生均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構成的嚴峻的挑戰。
(一)本科畢業生分學科就業走勢分析
根據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所統計的數據,圖6為2005-2010年不同學科的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的走勢圖。其中,初次就業率上升趨勢較明顯的學科包括管理學、工學、經濟學、文學;教育學、醫學、農學和法學呈曲線波動,變化幅度較小;而理學、哲學、歷史學和軍事學則呈現出初次就業率逐年下降的趨勢。2010年本科畢業生分學科初次就業率排名依次為軍事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農學、文學、理學、教育學、醫學、法學、歷史學、哲學。圖7是依據麥克思研究院的2009至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提取出2007至2012屆不同學科的本科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其中,哲學、歷史學和軍事學三門學科由于樣本不足而未能獲得數據。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屆和2009屆本科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與2007屆相比出現整體下滑趨勢,2010、2011及2012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逐漸呈現回升趨勢。至2012年,本科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最高的學科依次為管理學、工學、經濟學、教育學、醫學、農學、理學、文學和法學。將《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與《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關于分學科本科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和畢業半年后就業率對比發現,二者在2009年與2010年的學科就業走勢方面基本一致。考慮到就業率的統計時間等因素,將二者數據結合進行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結論:隨著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到來,我國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逐漸回升并保持基本穩定;哲學和歷史學在所有學科中就業率最低;2012年畢業半年后就業率低于90%的學科包括農學、理學、文學和法學。
(二)碩士畢業生分學科就業率走勢分析
圖8為2005-2010年不同學科碩士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的走勢圖。與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不同,碩士畢業生分學科的初次就業率大幅度下降的趨勢與碩士生的總體就業率走勢一致。學科中除管理學以外,其他學科門類的碩士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出現下滑現象,僅個別學科在2010年出現小幅回升,但仍遠遠低于2005年的初次就業率。其中,哲學學科的初次就業率下降幅度最大,2010年就業率低于2005年22.9個百分點。其次,歷史學的初次就業率僅次于哲學,下降了19.6個百分點。此外,農學、文學、法學、軍事學以及理學下降幅度在10%-16%范圍內。醫學、教育學、經濟學和工學則下降幅度控制在10%以內。2010年碩士生分學科初次就業率的排名依次為管理學、工學、經濟學、軍事學、理學、醫學、文學、教育學、法學、農學、歷史學和哲學。2010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低于80%的學科為教育學、醫學、農學、文學、法學、哲學和歷史學。盡管第一產業就業人口隨第一產業增加值比重下降而下降,第二、三產業就業人口比重上升,但從近幾年各學科畢業生所占比例來看,除工學呈下降趨勢、文學和管理學出現一定程度的提升外,絕大多數學科畢業生的比例構成基本維持不變。這種現象說明高校學科結構并未與產業結構相吻合,因而未能體現出高等教育對市場需求變化反應的靈敏度。不僅如此,專業設置的學術導向性造成高校人才的培養缺乏應用性和實踐性。具體到學科專業內容方面,由于教育行政部門主導專業目錄的制定,使得高校專業設置缺乏自主性繼而導致人才培養規格趨同,無法適應新興產業和社會對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并最終導致學科結構供需矛盾爆發從而影響大學生的順利就業。
四、以學科結構的調整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建議
鑒于產業結構的調整決定著高校畢業生學科結構變化的基本特點,要從根本上改善我國大學生的就業現狀,應當以后金融危機時代產業結構的升級方向為依據展開學科結構的科學調整工作,把握正確導向的學科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一)預測學科發展勢頭,調整學科招生規模
依據三次產業發展情況,科學預測學科的發展勢頭,通過調整學科的招生規模促進學科結構對產業結構的適應性發展。農業學科類發展應注重農業科技創新與農業信息化建設等專業人才的培養,以高新技術科技建設現代化農業。工程類學科和自然科學類學科畢業生在勞動力市場上主要就業于第二和第三產業,主要包含在工學和理學兩大學科之中。2012年教育統計數據顯示,僅普通本科中的工學和理學兩大學科的畢業生人數占普通本科生總數的41.4%。因此,應當穩步控制工程和自然科學類學科的規模。其次,人文學科、經濟學科和社會學科對于第二產業,特別是第三產業的推動力較大。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作為產業結構調整一大重點要求擴大人文、社會和經濟學科。然而,調查數據顯示近年來,哲學和歷史學等學科一直是就業率最低的學科。為此,高校應對相應學科下的專業進行調整,依據學科自身特色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例如,歷史學的學科專業設置學術性較強,依據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可以側重于歷史與旅游業的結合,通過歷史知識促進紅色旅游、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在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科自身優勢提升學科就業率。
(二)改造一級學科設置,拓寬二級學科內容
隨著研究和服務對象的變化與發展,現有的學科結構體系下已有的部分二級學科內容已無法涵蓋學科的整體范疇,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學科的前沿發展,進而無法滿足相應人才的培養需要。以工學下的一級學科農業工程為例[5],農業工程下設有農業機械化工程、農業水土工程、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以及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等四個二級學科。然而伴隨著經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農業工程這一以及學科的地位、研究對象和服務領域等發生較大變化,不僅包括傳統的農業生產領域,同時發展到了生命科學產業的分支,成為一大支柱工程科學技術領域。因此,傳統的二級學科體系和專業體系已無法全面反映農業工程學科的發展前沿,使學科發展受到一定限制。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采用改造一級學科的方式拓展二級學科的覆蓋范圍,將農業工程學科改造為生物系統工程,有利于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三)開展重點學科建設,發展高新技術學科
重點學科建設是指高校將有限資源用于某學科以實現人才和技術上的突破,在激烈的競爭中占領專科建設與發展的一席之地。為此應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高新技術學科以替代傳統落后專業,如紡織專業等。力爭使其中部分學科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建成結構合理的重點學科體系。例如,新能源學科下可進一步衍生與太陽能、風能、核能和海洋能等相關的專業,生物學科下則可衍生生物環保、生物農業等相關專業,以此促進專業與產業的對接。
(四)依托區域產業優勢,發展特色學科專業
高校的區域產業優勢對于高校學科發展同樣具有重要的影響力,高校團隊建設、科學研究、實驗基地等學科群建設,直接受到高校所在地區產業集群、產業結構、產業發展的影響。因此,不同區域及不同產業對人才的需求結構不同。例如東部地區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產業發展較快,而中西部地區則以能源、化工為主。再如海洋經濟的發展以海洋產業為特色,成為后金融危機時代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大重點。因此,依托區域產業優勢發展特色學科是實現畢業生與就業崗位直接對接的重要保證。
作者:李清賢曲紹衛范曉婷工作單位:北京科技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
- 上一篇:金融危機后國外企業運營分析
- 下一篇:依法行政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計劃2篇